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家:暗能量可能提供了除宇宙四種基本力的第五種力

科學家:暗能量可能提供了除宇宙四種基本力的第五種力

最新的微波宇宙全圖,初步分析顯示宇宙的年齡為137億年,誤差為1%。第一代的恆星在大爆炸後2億年開始發光。

宇宙在「嬰兒期」的時候,光子和物質結合在一起,滿宇宙一片黑暗。一直到了宇宙大爆炸之後約30萬年,宇宙開始降溫,光子擺脫物質的束縛發散出來,宇宙各處的星球開始發光。隨著宇宙的膨脹,這其中的一部分光子轉變為微波,現在我們接收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在大爆炸後38萬年發射出來的。天文學家測量這些宇宙微波後繪出宇宙微波背景圖,之所以被稱為「背景圖」,是因為我們觀察者不論往哪一方向看,皆可偵察到微波的存在。

上面是一張最新的微波宇宙全圖,是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查爾斯·本勒特領導的研究小組與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大衛·斯佩格爾共同整理出來的,全部資料來自微波各向異性探測衛星的最新發現。微波各向異性探測衛星它的運行軌道距離地球約160萬千米,主要用於觀察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其實,美國最早於1989年就發射了探測宇宙微波的衛星,這個衛星被叫做「宇宙背景輻射探測衛星」。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當時這個衛星繪製的微波宇宙只是一張草圖,精度確實不夠高。因此,美國早在1996年開始研製微波各向異性探測衛星,與宇宙背景輻射探測衛星相比,微波各向異性探測衛星有著十分顯著的優點,技術上有了巨大的突破。

微波各向異性探測衛星觀察了形成於大爆炸後38萬年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情況。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目前的平均溫度僅有2.73K(絕對溫度),並且在天空各方向存在一些特別微小的變化(只有平均值的十萬分之一),一般認為今日複雜的宇宙結構可能起源於這些微小的溫度起伏,這些數據不僅可以提高科學家精確估計恆星形成的時間,更將幫助科學家了解宇宙的特性,並證實了宇宙大爆炸理論。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不但可以測定宇宙的年齡,還可以測定宇宙的形狀。進一步的探測結果證實,宇宙像銀河系一樣是扁平的,而且一直在不斷地膨脹,「嬰兒期」宇宙的大小只有現代宇宙的千分之一。另外,一些科學家根據探測結果分析,宇宙是有限的,像一個大圓盤一樣。科學家通過微波宇宙圖了解到宇宙中原子佔4%,暗物質比例為23%,剩下的73%全部是暗能量。

暗物質

天文學理論認為:宇宙中除了存在常見的各種發光的星體外,還存在著一種既不發光,又不與光發生作用,卻具有萬有引力的物質,即暗物質。暗物質在宇宙中佔23%,它們像膠一樣,維繫在星系之間,保持著宇宙物質間的秩序。由於這些暗物質不發光,很難讓人感受到它的存在,直到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才從測量星系重量中發現,原來星系間竟隱藏著這樣一種暗物質,佔了很大分量。但是關於暗物質的一切,人們都知之甚少。事實上,科學家早發現星系的質量似乎比所有恆星、氣體和塵埃的可見質量要大得多,那麼,肯定還有某種物質尚未被發現,這些物質又究竟是什麼?暗物質由於它不發光(包括可見光、無線電波、微波、X射線和γ射線等),所以人們就無法利用光來觀測它。暗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它有什麼性質?它在宇宙演化中的作用如何?它和現在已知的各種天體的關係又如何?對此,人們還知之甚少。目前人們搜索暗物質的目標是尋找超對稱粒子,若能夠成功,其意義不亞於發現反物質。

2016年2月6日,英國《獨立報》報道,英國天文學家經過3年的觀察和研究發現,宇宙的暗物質其實有很多「有悖常理」的特點,這其中最難以理解的特點就是它竟然是「熱」的。因為此前科學家都認為暗物質是冰冷的,

是一些死亡、遲鈍的宇宙「礦泥」,但是此次研究發現,暗物質其實也有溫度,它的溫度甚至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還高。來年英國劍橋的科學家假設,如果暗物質是由氫原子組成的,那麼它的溫度就可能達到10000℃,它會放出很耀眼的光芒。但是實際上,儘管暗物質有那麼高的溫度,卻放不出光來。對於這一點,科學家感到很費解。

暗能量

暗能量的概念最早是由愛因斯坦提出來的,

但後來愛因斯坦把這個概念說成是他科學生涯中的大錯誤,因為它破壞了廣義相對論的優美性。從那以後,暗能量成了科學家爭論的話題。

現在,科學家明確了宇宙組成物質的比例是:4%是原子,

也就是形成各星球上的物質;23%為不知名的黑色物質,即暗物質;73%為一種神秘的黑色能量,也就是暗能量。科學家一般認為,暗能量不是物質,而更接近能量。根據計算,常規物質和看不見的暗物質加起來並不足以構成整個宇宙。剩餘成分就是暗能量。而且,最新證據,這種暗能量可能占宇宙總能量的2/3,它正在把宇宙中的星系及星系中的一切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相互分離。

暗能量是如何被發現的呢?科學家主要是通過觀測類星體後獲得的。類星體體積相對較小而能量巨大。質量巨大的類星體會導致經過它們附近的光線等發生彎曲,使成像產生扭曲和變形,這一原理與光學透鏡類似,因而被稱為「引力透鏡」效應。科學家藉助設立在英國和美國的一些大型射電望遠鏡,共對數千個遙遠類星體進行了觀測,結果驚異地發現平均每700個類星體中就有一個受到「引力透鏡」的影響,其射電信號會發生彎曲,最終出現二個以上的「虛像」。科學家於是認為,這也許只有暗能量才能解釋。負責這一研究的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伊恩·布朗教授說:「宇宙由暗物質所統治,這想法太奇怪了,值得大家去仔細研究驗證。」

至於,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暗能量,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在任何一個給定的空間里,暗能量的量很小,因此它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被感覺出。但在廣漠的宇宙空間中,其效果將非常強大,足以使星系和星系簇分離開。暗能量能使宇宙抵抗著引力而擴大,是推進宇宙膨脹的神秘力量。

最近的科學觀測發現,宇宙正處於一種加速的膨脹中,所有遙遠的星系都在飄離我們而去,並且飄離的速度越來越快!那麼是什麼樣的力量使宇宙在不可遏制地膨脹?研究表明,這就是澎湃在宇宙所有角落的神秘暗能量。

宇宙被暗能量所控制,而我們卻看不到它。科學家的說法是:我們一般人通常把星系之間沒有物質的真空地帶想像成「什麼也沒有」,但是,在理想狀態下,如果我們從星際空間中把其中存在的稀少的物質粒子全部移走,然後將所有穿過這個區域的輻射也全部屏蔽出去,再把這個區域徹底冷卻到絕對零度,這樣得到的空洞空間仍然會有某種殘餘的能量,這就是暗能量。

因此,有些科學家把暗能量稱為「真空能」。

暗能量可能提供了宇宙四種基本力(引力、電磁力、強力、弱力)之外的一種新的基本力——排斥力。

目前,關於暗能量的來源主要有二種理論:

第一種觀點認為,暗能量類似愛因斯坦「宇宙常數」所假設的,是一種從真空中瀰漫出來的能量,不會隨時間改變,強度固定。

第二種觀點認為,暗能量與一種變化的動態能量相關,能量導致目前宇宙加速膨脹。

但大多數科學家主張第一種觀點,因為人們發現暗能量有一個奇怪的特性,就是空間無論怎樣擴張,其密度總是恆定不變,而不會隨著空間的擴大而稀薄。空間每擴大一點,真空中的暗能量也就隨之增加一點,空間擴大的地方,就是暗能量產生的地方。與之相比,宇宙空間的物質總量卻是基本恆定的,當空間不斷擴大,物質的密度就會不斷下降,物質在宇宙中越來越稀薄。很明顯可以看出,隨著宇宙空間的擴張,暗能量在宇宙中所佔的比例將會越來越大。它所產生的宇宙斥力也越來越強大,很快就超過宇宙中的萬有引力,使宇宙的膨脹速度不斷加快,直到最後失控,結果把星系、恆星、行星、原子等一一撕裂,形成一場宇宙大崩裂!最後,時間也將終止。

之後還會發生什麼?宇宙會再循環聚合嗎?一切都不再可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盤點自然界中10大自然災害,有些災害人類幾乎無能為力
宇宙中確實有一股無所不在的力量,這股力量正是代表了宇宙本身
在這個地球上沒有什麼地方要比南極更神秘了!
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了,有一種小型恐龍生存了下來
宇宙是由物質加真空構成的由於物質是有限的,所以宇宙也是有限的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