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托爾斯泰與妻子不和離家出走,在一個小車站病逝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於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1847 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他的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他被稱為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高爾基說: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
歷史上的今天——1910年11月22日,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葬禮在家鄉舉行,遵照他的遺言,遺體安葬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莊園內離塔樓1.5里的森林谷地里,墓地上不設墓碑和十字架,不作任何裝飾。他是半個月之前病逝於一個小車站的,他一個月以前離家出走的,他是與妻子關係不和而離家出走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在小說中描繪了那麼多美好的愛情,自己80歲了還要離家出走嗎?
1862年托爾斯泰與17歲的索菲亞·安德列耶芙娜·托爾斯塔婭結婚,索妮婭是沙皇御醫的女兒,他們前後育有13個孩子。他和妻子的關係至今仍有爭論,可以確認的是大部分時光他們過得不錯,他妻子幫助他管理莊園,這使得托爾斯泰可以將全部時間用於文學作品的精雕細刻。
在後期,特別是托爾斯泰進入中老年以後,兩人的思想距離越來越大了,在離家出走之前,他與妻子達到了決裂程度。據說,一天晚上,夫妻二人又鬧矛盾。妻子跪下懇求托爾斯泰為她再讀一遍早年時代丈夫為自己創作的詩歌和散文,以找回當初的甜蜜,但是托爾斯泰當時已死了心。他於1910年10月28日從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11月7日在阿斯塔波沃車站逝世。
他與妻子的矛盾不和到了決裂,究其原因主要是性格和世界觀的問題。他自己的思想一直處於變化和矛盾之中,他對社會改造、對生命人生的思考產生了困惑,轉而到宗教、哲學上去探求。在屬於高知識、高智慧的終極思考,高處不勝寒,就是不能希望妻子能懂你的。
並且這一過程形之於外,除了表現在閱讀、寫作上,還表現在社會活動上,如憎惡私有財產,同情基層農民,甚至要放棄自己的版稅等等。這些,作為普通女人也是不能接受的,矛盾必然產生,他的信徒托爾斯泰主義者和他的夫人之間的糾紛更使他深以為苦。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我們像兩個囚徒,被鎖在一起彼此憎恨,破壞對方的生活卻試圖視而不見。我當時並不知道99%的夫妻都生活在和我一樣的地獄裡。」
早在1882年和1884年就曾一再想離家出走。最終,在82歲時,還離家出走而在旅途病逝。這是不俗的靈魂,令後人敬仰和思索。
※蔣緯國的子孫後代知多少
※民國著名記者曹聚仁的一次旅途奇遇
※蔣介石的孫輩情況知多少?
※前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的子女後代
※軍統「笑面虎」毛人鳳的子女後代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