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葛劍雄|中華文化,從天下到世界

葛劍雄|中華文化,從天下到世界

原標題:葛劍雄|中華文化,從天下到世界


編者按:


中國素來是多民族的國家,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也始終伴隨著民族間的紛爭與融合,但中華文化(狹義的漢文化圈內主流文化)卻始終未隨著當權者的轉變而湮滅或削弱,並始終在文化演進過程中充當著主要角色。但隨著時代的變幻,中國走向世界之林,西方文化逐漸給予國人以強烈衝擊,中國文化亦逐漸從天下走向世界。


編輯:韓添


廣義的中國文化應該包括在今天中國境內的全部民族和人群的文化,歷史上的中國文化還應該包括歷史時期曾經生活在中國範圍內各民族、各人群的文化。但由於漢族(歷史上的華夏諸族)長期以來就是中國的主體民族,狹義的中國文化往往只是指漢族(華夏)文化,或是指包括漢字、漢文化圈範圍內的主流文化。但是廣義的中國文化是隨著中國疆域的擴展和中華民族的逐漸構成才形成的,所以在中國歷史上起了最大作用、最有代表性的還是狹義的中國文化,本文所說的中國文化主要是用這一概念。


//壹//


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都已證明,中國境內的早期文明曾經像繁星燦爛,遍地開花,呈現出多元並存的格局。近年來,一些年代早、文明程度高的遺址不斷被發現,而且多數並不在傳統的「天下之中」的範圍內。但是這些文化遺址有一個驚人相似的特點——都沒有延續到近代,往往到了三四千年前就戛然而止。而此後延續到今天的文化,毫無例外都來自黃河流域,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


例如,大禹治水,是中國創世紀中重要的一環,但從科學技術角度看是不能成立的,因為黃河中下游地區不可能出現持續多年的大範圍的洪水,只有沿海地區的海侵才有可能。對大禹的出生地也有不同的說法,其中包括川西高原的羌族聚居區。所以,合理的解釋恰恰證明大禹本身就是文化開放、人口遷移、民族融合的產物:治水的傳說可能來自東部沿海地區,隨著這些人的後代遷移才帶到了黃河流域。古老的羌族也曾向黃河流域輸出過移民,而他們的後代在融入華夏諸族之後還保持著對發祥地的記憶。



不少族群的發祥地並不在黃河流域,包括以後構成華夏諸族的部落在內,如商人一般認為起源於北方或東北,而周人在定居於周原一帶之前有過多次遷移,並且有戎人的成分。但由於黃土高原和由黃土形成的沖積平原——華北平原土壤疏鬆,植被相對稀少,容易清除,適合以簡單的工具開墾耕種。三四千年前這一區域氣候溫暖,降水量充沛。相比之下,南方氣候濕熱,植被過於茂密,土壤粘結,疾疫流行,開發困難,直到西漢還有「江南卑濕,丈夫早夭」的說法。


黃河流域以北地區則因氣候條件不適宜原始農業的開發,早期的居民或先後南遷,或逐漸成為牧業部落。就是在黃河流域,上游因高寒而不宜生存,下游近海一帶因河道漫流擺動和海水侵蝕也無法定居,主要的聚落和居住區集中在中游和中下游之交。優越的自然條件為農業的開發提供了便利,開始時農業與牧業並存,只是隨著農業優勢的日益擴大,農業人口的不斷增加,才使牧業逐漸萎縮,牧業人口或者外遷,或者為農業人口所吸收,這一區域也最終成為當時主要的成片農業區。


在長距離的、反覆的遷移過程中,從隨遇而安到定居的過程中,在不同的部落相遇、相爭到相處的過程中,為了自身的安全、生存和繁衍,人們不得不努力發揮自己的長處,並學習對方的優點。無論自覺或不自覺,無論在心態還是行動上,都是開放的,否則就會在優勝劣汰的競爭中被淘汰。由於農業與戰爭都離不開人,被淘汰的部落也不是被在肉體上消滅,其人口大多被戰勝的部落所吸收,他們所傳帶的文化也被融合於戰勝部落的文化之中。


華夏諸族就是由來自不同地域的不同部落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形成的,早期的華夏文化自然也是不同來源的文化接觸、碰撞、融合的結果,本身就是相互開放的產物。


這種開放的傳統在春秋戰國時還在延續,並且隨著各諸侯國之間劇烈的競爭兼并而發揮得淋漓盡致。思想和學術方面諸子百家的形成,百家爭鳴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的。如趙武靈王親自考察了胡人軍事制度和作戰能力後,毅然決定實施「胡服騎射」的重大改革,不惜為此而改變傳統服裝。儘管他的改革遇到重重阻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胡服騎射」很快為華夏諸族的各國所採用。賦稅、司法、軍功、移民、行政區劃等各種新生事物和改革成果在各國間的傳播和普及,正是開放的結果。


實際上,各諸侯國之間在制度、觀念、文化方面的統一,在秦始皇滅六國之前已經在進行。原來只限於商、周的王都一帶的「中國」,已經擴大到華夏諸族的諸侯國。就連一度自稱為「蠻夷」的楚國,也已被承認為「中國」的一部分。


在華夏諸族的文化逐漸形成並顯示其強大生命力的同時,華夏的民族優越感也已形成,並進而發展為嚴格的「夷夏之別」。


這種觀念認為華夏(諸夏)與周邊諸多的「蠻夷」(包括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非華夏諸族)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前者代表文明,後者代表野蠻,甚至認為蠻夷與禽獸無異。這種優越感的物質基礎,是發達的農業,和在大規模農業生產條件下形成的手工業、商業和城市以及與此相適宜的各種制度。春秋初年,華夏諸族的人口已經超過千萬,並且已有高於游牧、狩獵、採集民族的出生率,此後儘管天災人禍不絕,華夏(以後的漢族)人口與周邊其他民族人口相比,始終處於壓倒優勢的地位。


幸運的是,華夏對蠻夷的鑒別標準不是血統,而是文化。所以一旦某些蠻夷成員接受了華夏文化,就會被接納為華夏的一員。正因為如此,華夏諸族與以後的漢族,並不是純粹的血緣結合,更多是出於文化認同,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三苗、東夷、南蠻、西戎、北狄、東胡、羌、百越、匈奴、鮮卑、羯、氐、高車、室韋、丁零、昭武九姓、突厥、吐蕃、党項、契丹、女真、蒙古等族,一部分已全部融合於漢族之中,另一部分也有一些成員在遷入中國後最終成為漢族。即使是高鼻深目、金髮碧眼的「夷狄」,只要服我衣冠,習我文明,就會被視為「歸化」。


在尊重中國文化的前提下,「夷狄」也能傳播他們的宗教和中國人聞所未聞的新知識。像利瑪竇等傳教士還被尊為「西儒」,可以與士大夫自由交往,傳教佈道,觀測研究。在吸收異族人口的同時,華夏(漢族)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大量異族文化。從這一意義上說,華夏(漢族)文化一直是開放的。



//貳//


由於自夏、商和西周以來,以黃河中下游為中心的王都所在對周邊地區據有絕對優勢,而當時人對東亞大陸以外的情況基本還不了解,或者只了解其落後一面,所以形成了一種王都所在即天下之中,王即是天下主宰的觀念。《詩經·小雅·北山》中有這樣的詩句:「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正是這種觀念的寫照。


經過戰爭、吞併和融合,華夏諸族已成為黃河流域乃至東亞大陸人數最多、經濟文化最發達、實力最強的民族,佔據了當時自然地理條件最優越的地區。在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和大陸附近的島嶼上,還不存在總體上與之匹敵的其他民族或政權。在此範圍之外的情況,雖然人們並非一無所知,例如穿越河西走廊至中亞的陸上交通線和通向東南亞的海上交通線可能已經存在,產於新疆和田的玉石已在中原廣泛流傳,說明至遲在4000年前,已經存在由今新疆西南至黃河下游地區的交通路線和人員來往,但其影響還是相當有限的。

隨著產於境外的玉石、珠寶、香料等奇珍異寶的傳入和親歷者的見聞,使人對以中原為中心的觀念不能不有所懷疑。於是昆崙山、瑤池、西王母和海上神山一類神話應運而生,並恰當地彌補了天下說的不足。境外的文明和珍寶來自可望而不可及的仙境,此外就只有愚昧落後的蠻夷,這當然無法動搖中原的天下之中地位。



經過秦朝的短暫統一和隨後的幾次戰亂,空前規模的西漢帝國終於鞏固下來。到公元初,漢朝的疆域西起今巴爾喀什湖和帕米爾高原,東至朝鮮半島北部和東海,北起陰山、遼河,南至今越南中部。根據明確記載,漢人的足跡已經到達中亞、西亞,直到地中海之濱以及日本、東南亞,貿易交往的範圍就更大。


「九州」以外的存在已是盡人皆知的事實,來自西域的葡萄、苜蓿、雜技、音樂已接近尋常百姓,異國的使者和商人在長安已不時可見。各地都有人參加過征伐匈奴、大宛的戰爭或邊境的屯戍,他們都親歷了「九州」以外的地方。出使異域歸來的使臣的詳細報告,管轄西域各國的都護府的文書檔案,使學者和史官能夠留下確切的記載。《史記》、《漢書》中有關西域的史料,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也是比較翔實可靠的。但這一切並沒有削弱那種以中原為中心、華夏為主幹的天下觀,反而使之加強,因為通過這些活動,人們已經確信,在中國之外再也不存在比中國更強大、富饒、文明的國家了。其他國家的君主和臣民如果不對中國稱臣納貢,接受賞賜,就只能自外於華夏聲教,甘心為夷狄了。


東漢以後,西北以至中亞的民族大量內遷,東北民族也先後進入黃河流域,有的甚至成為中原的主人。但在佔優勢的華夏文化面前,這些軍事上的征服者無不演變成文化上的被征服者,這些民族的首領也成了「受命於天」的「炎黃子孫」,甚至這些民族本身也漸漸融合在華夏(漢族)之中。發達的文字和造紙、印刷技術使與這種天下觀一致的記載長期流傳,而被記載的對象不是根本沒有文字就是史料早已散佚,所以傳統的天下觀始終延續,不斷加強。



明朝後期,西方傳教士陸續來到中國。他們在傳播宗教的同時,也帶來了西方的科學技術和新知識。萬曆十五年(1582年),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義大利人利瑪竇到達廣東肇慶,此後他繪製了多種中文世界地圖,並附以詳細的說明。但傳統的天下觀已根深蒂固,利瑪竇展示的世界被多數士大夫視為海外奇談。這就毫不奇怪,為什麼直到18世紀初,西方早已完成了地理大發現,歐洲列強已在海上稱霸並將東方作為下一個目標時,修《明史》的史官還認為利瑪竇所傳播的世界五大洲的學說「荒渺莫考」。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派遣的使節馬嘎爾尼(George Macartney)來華,以為乾隆皇帝祝壽的名義試圖與清朝建立正式的貿易關係,並希望向北京派遣常駐代表。但最終獲得乾隆的「特頒詔諭」卻說明雙方的目的完全南轅北轍:「若雲仰慕天朝,欲其觀習教化,則天朝自有天朝禮法,與爾國各不相同。爾國所留之人,即能習學,爾國自有風俗制度,亦斷不能效法中國。即學會,亦屬無用。」在中國的統治者乾隆的眼中,英國也好,其他「萬國」也好,都不應該與「天朝」平起平坐。「天朝禮法」不同於各國,各國也不可能學習「天朝」,主要的原因並不是文化差異,而是有尊卑高下之別。


為什麼這種以中國和中國文化為中心的天下觀能夠長期延續呢?首先還在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是農業社會的產物,適應了農業社會的需要。在農業社會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只需要不斷改善,卻沒有根本變革的需要。其次是在中國以外,並不存在整體上比中國更先進的農業文明,中國人自然會缺乏向外界探索和學習的積極性。再則,由於中國對自己的文化充滿自信,並不害怕開放,也不怕其他文化的傳入,實際上在不斷接受外來文化。


//叄//


到19世紀中葉,儘管中國的農業社會並沒有改變,中國的傳統文化依然能適應中國社會,但已經崛起的西方列強卻不能再容許中國自外於世界之外,急於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中國文化不得不開始了一個艱難的轉變過程——從天下觀到世界觀。原來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範圍內當主宰,此後卻不得不在一個開放的世界中當競爭的一員,並且連平等的地位都無法享受。


先進的中國人開始放眼看世界。如在鴉片戰爭後,魏源編纂的《海國圖志》就介紹了亞洲、澳大利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各國,認為英國最為強盛,描述了英國生產技術的進步,倫敦的繁榮景氣。具體介紹了英國的政治制度,有女王,又有「巴厘滿」(PALIMENT,議會)、「五爵會議」(上議院)和「鄉紳會議」(下議院),說明鄉紳階級的職權、地位和在政府中的作用。還介紹了美國實行的民主共和制,總統四年一選,議會中少數服從多數,「人心翕然,可不謂公乎?」又稱瑞士「國無苛政,風俗儉樸,數百年不見兵革」,「此誠西方之桃源也」。儘管編者更關心的是如何「以夷制夷」,「以夷款夷」,大量介紹西方的船炮、火輪船、地雷、水雷、望遠鏡等器械的製作和使用方法。



稍後問世的《瀛寰志略》更系統、詳細地介紹了近八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位置、歷史、經濟、文化、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狀況,對以往中國人很少了解的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涉及,而對亞洲、歐洲、北美洲的介紹更加詳細,如歐洲各國的面積、人口、財政收入和兵力都有具體數字。作者不僅肯定英國的制度已為歐洲許多國家所仿效,又指出英國因此而強盛的事實:「四海之內,其帆檣無所不到,凡有土有人之處,無不睥睨相度,思朘削其精華。」對華盛頓個人的功績和品格更是推崇不已,鐫刻著這段話的石碑作為中國人民的禮物,遠涉重洋,運至美國首都華盛頓,至今鑲嵌在華盛頓紀念碑的內壁。


中國的官員和文人學者走出國門,親歷英、法、美等西方國家後,多數人不得不承認西方物質條件的發達和政治制度的先進。但當這類記載傳到國內後,絕多數人還是將信將疑,懷疑者甚至直接指責傳播者為「賣國賊」,是為「夷狄」張目。當西方世界的真相已經無法否認時,保守派又想出另一種抵制的辦法——「中國古已有之」,就是無論西方有什麼優點,在中國古代早已存在,說不定西方還是向中國人學的。如當有人盛讚華盛頓功成身退、美國總統由選舉產生時,保守派就會說:中國早就有堯、舜、禹禪讓,比美國先進得多。


但是隨著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革——工業社會取代了農業社會,民主制度取代的專制集權制度,中國人意識到自己的傳統文化已經不適應現實的需要,從而產生了變革的自覺性。更多的人面向世界尋求真理,引進並接受先進的文化。



------- Welcome --------


名師引領,浸潤經典,聞道明心

【復旦人文智慧課堂】2017年秋季開班預告


開 | 班 | 計 | 劃


丨復旦藝術與美學 精修課程(第二期)



特邀藝術名家授課,全面解讀東西方藝術之精髓,囊括書法、繪畫、音樂、雕塑、建築等,於不同藝術形式中體悟萬物之美,洞見生命真諦。



丨復旦國學 精修課程(第二十九期)


丨復旦國學 精修課程(第三十一期)



延請名師大家,以「經史子集」為脈絡,系統梳理國學經典,引領學員於國學殿堂中探賾索隱、明心見性。


丨復旦國學 國學歷史專題(第三十期)



特邀史學權威,以通史、斷代史、專題史相互輔佐,對中國歷史文化流源與發展進行系統而深入地闡釋,以歷史縱深,照觀人生。



丨復旦西學 世界文明史 精修課程(第二期)



特邀世界史權威教授,回溯文明起源,審視全球格局,探尋世界各文明演變與發展的動因,在世界歷史中探尋生命的意義。



丨復旦西學 西方經典研修(第八期)


與學界名師一起,重讀西方經典,涵蓋思想、哲學、歷史、文學等領域,探求西方文化根底,以開放的眼光審視與思考,為決策未來提供新視野、新思維。


課程諮詢〖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繼續教育課程〗


021-65650566 65650568


【復旦人文智慧課堂】由復旦哲學學院主辦,以復旦大學著名教授為師資主體,並通過吸引一批國內一流的人文學科教授、學者進駐課堂,促進中西哲學思想和中國社會現實相結合,從而幫助中國的商界、政界精英修身養性、提升境界,為學友決策未來提供新思維和新視野.

微信ID:fudanguoxu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復旦人文智慧課堂 的精彩文章:

賀雪峰:巨變中的鄉村向何處去
王小波丨你的平庸,是因為不肯或不敢越出自己的限度
解讀丨錢鍾書的飲食之道
王雷泉|中國主流佛教特質與現代佛教運動
木心|偉大的思想都是有毒的

TAG:復旦人文智慧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