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美國教育學教授來解惑,養育孩子「男女有別」的真正含義

美國教育學教授來解惑,養育孩子「男女有別」的真正含義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一起科學育兒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最近在學一門課叫「如何幫助男孩更好地學習」,雖然談的是男孩,但性別差異這個問題是不可避免的。課程還沒學完,等以後再系統和大家分享。今天想和大家聊的,是第一堂課時,一位小學老師,同時自己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和我們分享的兩個例子。




「我女兒5歲,上半年在看美國選舉時問我,媽媽,女的怎麼可以當總統,她們當選後穿什麼衣服呢,西裝和領帶不是我們穿的啊。另外一個例子是她班級里的一個7歲的男孩,男孩很愛玩角色扮演遊戲,經常玩的就是醫生和病人遊戲。他指派角色時經常脫口而出,爸爸是醫生,媽媽是護士。而非常有意思的是,在他們家,他媽媽才是醫生」。



這兩個例子讓我們當時在座的每個教育工作者(我是打醬油的,哈哈)都非常震撼,同時也引發了很多討論和反思。 





「男女有別」的真正含義




談到性別,很多父母第一反應就是,當然要區分啊,不然孩子以後對自己性別混淆怎麼辦?這裡面其實混淆了一個概念。



大部分孩子在1歲半左右開始自我意識萌芽,他們開始越來越意識到「我」是誰,伴隨而來的是他們對於性別的認識。

對於性別的認識有兩大部分組成。第一個就是性教育啟蒙範疇,

他們會開始知道男女生理構造有哪些一樣,哪些不一樣,具體戳->媽媽你為什麼有乳房,我沒有|和孩子一起聊聊身體吧,這的確是需要我們幫助孩子區分的「性別」知識。




第二部分指的是關於性格思維方面的塑造,

比如我們對於男女經常會有的印象,「男人更有邏輯,女人更懂情感」;「男人理科好,女人文科好」等等。但仔細想想,這些難道不是我們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嗎?




這些我們家長自己有意或者無意的刻板印象,不自覺地就會影響孩子。於是,

這些刻板印象就成為了孩子發展的限制因素,

「因為我是男孩,所以我就是沒有想像力;因為我是女孩,所以我就是空間感不好」。




很多時候,這樣的差異並不是來自於性別,而是父母包括孩子,都選擇屈服於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把它們當成「不努力」的借口,而不是「努力」的方向。







因此,當我們在談養育孩子的「男女有別」時,記得先問問自己,我們在談的是生理特徵啟蒙,還是性格思維塑造?如果是後者,我們就需要提醒自己不要進入「性別刻板印象」的潛意識了。




我們當時在課堂上做過一個小遊戲,教授讓我們快問快答,喊出你覺得男孩需要擁有的性格和思維。我們大部分人都會脫口而出,「勇敢、有力量、堅強、邏輯。。。」;當提到女孩時,我們的答案大都是,「有同理心、善於表達、會照顧人、專註。。。」。




這些都是我們下意識說的答案,但當教授把這些關鍵詞寫在黑板上時,我們所有人都意識到,女孩也要勇敢啊,男孩也要學會照顧人啊。這時,我們才真正明白,

刻板印象里所謂的「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思維,原來都是「中性」的,加一起才構成一個完整的「人類」特徵。







多鼓勵混合性別玩耍




一般而言,到了2~3歲,孩子的社交需求就開始萌芽,他們會開始觀察留意周圍的孩子們,有時也會偷偷模仿。與此同時,大部分孩子的玩耍偏好也會顯現了,比如女孩都偏好「過家家」這類發展語言和想像力的遊戲,而男孩可能就更愛「搭軌道積木」這類發展空間感和邏輯能力的遊戲。




這時,我們就需要多提供機會讓男女孩一起玩耍,這樣就能最大化擴展孩子們玩耍的種類,

男孩

有機會去體驗一些看似比較「柔」的遊戲,在這樣的遊戲里去

體驗照顧他人、表達情感、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

。而

女孩

也有機會去體驗一些更「野」的遊戲,在這樣的遊戲里去

體驗競爭、掌控、展現自己力量的一面。




不要擔心這樣的遊戲混搭就會讓男孩變「娘」,我們需要面對,成年男人就是有柔軟脆弱的一面。勇敢堅強的男子漢不是一句簡單的「不要哭」,

敢於表達自己的脆弱,敢於直面之後的繼續前進,才是真漢子。




不要擔心這樣的遊戲混搭就會讓女孩變「野」,很多時候我們誤解了「溫柔」的意思,它並不僅僅指的是外表的恬靜。

溫柔其實是一種及其柔韌又及其剛強的力量,「以柔克剛」的前提是,體驗過「剛」的狀態。






質疑任何的一概而論




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語言中。「三人成虎」,語言重複多次後,這些話就變成了孩子內心的聲音。因此,家長需要有意識,讓孩子學會質疑任何的一概而論。




比如開頭舉的兩個例子,我們就可以嘗試反問孩子,「我們想一下,你有沒有見過女的穿西服的呢?」,「你知不知道身邊有哪個媽媽也是當醫生的呢?」

這樣的反問,就讓孩子學會了質疑,而不是屈服於刻板印象。




當一個孩子從小到大,都在不斷地質疑一概而論,慢慢這就會成為他的思維模式,

他會理解,差異不是性別,而是個體,

他會多問一句,「為什麼女的不可以呢?為什麼男的不可以呢?」

這一份認知就能讓孩子的潛力最大化。







下一次,當我們下意識說,「這個男孩/女孩不可以」時,也許先問問,「為什麼不呢?」 也許,

每個孩子出生時自帶的格局都比我們父母大,才需要提醒自己,在養育的過程中,不要用我們的有限格局限制了他們的無限可能性。



推薦閱讀



點擊標題直接看文章




想培養與眾不同的孩子,請先教會孩子接納不同


我出生在最普通的工薪階層,爸爸卻從小這樣富養我


性別偏見竟會影響孩子的發展|6個養育男女孩的迷思


男孩可以,女孩也可以|養女兒,更是養育強大的女性


家長會不會提問,竟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關鍵


思維模式決定潛力,這是每位家長該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大J,坐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暢銷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的作者,微信公眾號:

大J小D




我已經寫了700多篇原創文章了,想看更多歷史文章,歡迎點擊下方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預告|大J小D獨家定製套裝,我想告訴你,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讀童話
玩轉繪本,就是要把每本30元的書讀出3000元的價值!
開售|大J小D獨家定製套裝,我想告訴你,為什麼一定要給孩子讀童話
開售|口碑返場,新增視頻演示如何玩,Plan Toys原木積木,環保無毒,益智啟蒙好幫手
爸爸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我們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格局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