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長的戰爭,打了16年都還沒有結束!
每個國家發動戰爭都希望速戰速決,因為戰爭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和消耗是非常巨大的。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就是對戰爭花費最好的描述。然而,並不是每場戰爭都如發動著所願,這不美國發動的一場戰爭打了16年還沒有結束的跡象,到底怎麼回事呢?銘蘇先生給大家揭開其中的謎團。
這場戰爭還要從16年前的2001年說起,在這一年美國發生了一場震驚全球的恐怖襲擊「911襲擊」。而發動襲擊事件的主謀被認定為本拉登,本拉登何許人也?
本拉登出身財閥,家財萬貫,但多數時間他幾無奢華享受,反而過著教士般刻苦虔誠的生活。基於對伊斯蘭世界兄弟國家的支持信念,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腰纏萬貫的他,開始接受美軍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武裝訓練,耗盡家資,出錢出力支援阿富汗游擊隊,抵抗蘇聯侵略者。後來由於看不慣美國干涉阿拉伯國家事務和沙特跟美國的密切關係,才走上對抗美國之路。本拉登及基地組織被美國政府指控為1998年美國大使館爆炸案和2001年9.11襲擊事件的幕後主謀。
由於本拉登經常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一帶活動,而當時阿富汗是塔利班執掌政權,美國就懷疑塔利班暗中支持和包庇窩藏本拉登,於是以塔利班政府窩藏本拉登為名對阿富汗發動戰爭。
這場戰爭一打就打了16年,直到現在美國在阿富汗還有8400名的駐軍,再加上特朗普新批准的增兵人數,駐阿富汗美軍人數將達到12400人的規模。
當然,美國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據CNN統計,截至2016年底,阿富汗戰爭使美國直接花費超過8410億美元。如果再加上給退伍老兵的補貼和其他後續費用,這個數字將超過1萬億美元。在人員損失方面,美軍至少有2371名士兵喪生。
在打了16年之久,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之後,美軍取得了怎樣的戰果呢?
截至2016年8月,美國扶持建立的阿富汗政府僅控制了63.4%的土地,而其餘地區大部分都被塔利班組織所佔領。
據美國《長期戰爭》雜誌報告,塔利班目前在阿富汗實際控制的地區,遠大於2002年時控制的地區。而除了塔利班組織之外,ISIS以及其他聖戰組織也在阿富汗地區設立了據點。
美國在阿富汗對塔利班開展了16年的軍事打擊,雖然擊斃了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推翻了塔利班政權,但是塔利班組織控制的阿富汗地區反而更多了,並且連在中東奪城掠地的ISIS也在阿富汗安了家,你說美國這反恐戰爭打得水平到底如何呢?
然而,銘蘇先生認為,這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麼簡單,美國借反恐名義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只是美國為了控制阿富汗的第一步,扶植親美政府把阿富汗牢牢控制在自己的勢力之下這才是美國真實的目的。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阿富汗的戰略位置那是相當的重要!
阿富汗位於西亞、南亞、中亞和東亞的交匯處,東鄰中國、南鄰巴基斯坦、西鄰伊朗、北邊與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三國接壤。自古以來,阿富汗所處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不管是南來的,北往的,還是東西過路的,都要把此地納入麾下。
以前英俄長期爭奪阿富汗,冷戰後阿富汗成了美蘇滲透和爭奪的對象。20世紀70年代,蘇聯為了實現自己的爭霸戰略而扶植親俄政權,然而阿富汗政權不是那麼容易控制,所以蘇聯直接出兵佔領阿富汗,結果深陷戰爭泥潭,最後不得不撤軍。
而美國對阿富汗這一重要的戰略位置垂涎已久,借反恐之名佔領阿富汗,就像一把尖刀插到了歐亞大陸的核心位置,他的威懾力是巨大的。
首先,受威脅最大的就是伊朗。作者在《波斯小弟和山姆大叔是如何結下樑子的?》一文中分析過,由於伊朗奉行反美政策,美國一直把伊朗視作邪惡國家,並且對伊朗進行制裁和打壓。2003年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軍事打擊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對伊拉克進行軍事佔領。現在又通過佔領阿富汗,從東西兩側對伊朗形成夾擊包圍之勢,所以伊朗面臨美國的軍事包圍整天過得提心弔膽。
其次,美國又一次對中國完成戰略包圍。東面美國通過在美韓駐軍,對中國形成軍事封鎖和海洋壓制;西南方向通過支持印度增強自身在印度洋地區的影響力,通過印度來牽制中國;西面通過佔領阿富汗在中國背後進行包抄,形成三面合圍,可見美國佔領阿富汗居心叵測。
再次,中亞地區是俄羅斯的傳統勢力控制區。中亞五國以前是蘇聯的成員國,自然也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而阿富汗毗鄰中亞五國,佔領這一地區直接威脅俄羅斯的勢力範圍,封堵了俄羅斯南下的通道,本來俄羅斯想控制的重要戰略位置被美國控制了,這對俄羅斯來說也是巨大的打擊。
所以,即使美國深陷阿富汗的戰爭泥潭,都不會輕易撤軍,一旦美國撤離,塔利班及其他勢力就會捲土重來,重新控制阿富汗。換句話說,塔利班組織的存在成為美軍繼續駐軍阿富汗的理由,然則是為了貫徹其控制阿富汗的戰略目的。經過16年的戰爭,用生命和金錢砸出來的戰略要地,想說再見不容易!
※俄羅斯到處擴張,為什麼唯獨沒有把蒙古納入帝國版圖呢?
※猶太民族為什麼把美國作為他們復國的「大本營」?
※美國的小跟班,相距萬里,卻跟美國如膠似漆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