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尋花求佛:佛心的三種境界

尋花求佛:佛心的三種境界

辛夷塢

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芙蓉花自然的生長,自然的敗落。當王維佇立空山中見到在這幽發的芙蓉,這思悟的剎那,去我了執,去我法執,身世兩忘,萬念皆寂,化入空境,只余那紛紛開落的芙蓉花。

佛言里的「空」,六祖慧能曰:「世界皆空,能含萬物色相,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關於「空」的含義,禪宗認為有三個層次,第一層即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第二層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第三層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秋翳·東山魁夷·1958

第一層境界「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作為紅塵凡客的我們,何處尋佛,唯有空山,有路無路,皆被山中枯葉所隱,山空不見佛,佛自不真身。凡塵之中,我們因欲而動,更顯被動,在雜物的繁忙中更想尋求解脫之道,尋佛而不見佛,因此「何處尋行跡」自是被業障迷了心路,有所執著的人發出的不當之問。

Lonely wanderer·Nicholas Roerich·1944

第二層境界「空山無人,水流花開」即知曉遍尋佛而不現,而佛無具象,也知不可尋到,但「流水花開」卻是一個生動的直觀,這是一個無欲無人的豁然之境,水自在流,花自在開,非靜心諦聽諦視無已觀,觀者由正可以籍此境而悟心,喻示了對我執的破除。浮生不過數十年,對執念的追逐到了最後也是空物。在原始佛教時期及小乘佛教,只要求證悟無我破除「我執」。人因為自我的執念永陷生死輪迴,生起種種俗世的痛苦,我們要放下貪婪,嗔怒,痴迷,勾心鬥角,回歸一顆平靜的內心。破除對「我執」的謬見,即可求得解脫,斷除輪迴的業報。

宵櫻·東山魁夷·1982

第三層境界「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前一句是永恆,後一句是剎那,佛的真意即便在剎那(一朝)的風月中,也能勘破時空萬象,於剎那之中頓悟永恆的意義。此境中,所有時間,空間,道法,都化入大空之境。《金剛經》有云:一切有為法,入露亦如電,如夢幻泡影,當做如是觀。所有事物和法度都是變換無窮的,都是空的。頓悟第三種境界,進入佛家裡更高層次的空。這裡的『空』不是斷滅,不是空無所有,而是「般若」的本質,它不屬於「善」,也不屬於「惡」,不屬於「凈」,不屬於「不凈」。它是形而上的,是智慧的本體,所有知識,概念,邏輯,推理,判斷和理性,乃至一切倫理道德以及一切佛法都是「般若」妙用。萬法自在般若,般若生萬法,我們要頓悟「般若」需要消除對外部世界的常理認知,進入物我皆空的大乘之境。

作為芸芸眾生的一員,茫茫天地,我們都會起座而思,雖不言佛,而佛常在。在思考的盡頭,等待我們的會是此三境的哪一境?當我們置身於王維所處山中,華髮幽香,是否看花是花?

GIF/74K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學佛過程中會碰到的問題
凈慧老和尚:誦經十二步驟都要懂,就能誦到開悟
生命就像一班列車,你還記得什麼時候上車的嗎?
所有面向苦難的修行,都是為了更好的活著
五法具足的佛教居士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