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衣飛揚,滿壁風動

天衣飛揚,滿壁風動

貧瘠之地總是會有奇蹟出現,

茫茫大漠,

一個只有最堅韌的生命才能生存的地方,

坐落著一個奇蹟,

那就是敦煌莫高窟。

古代中西方文明間交流最頻繁、

最重要的途徑莫過於絲綢之路,

敦煌就是這條路上的一個重鎮,

商人、旅人在這裡歇息交流,

不同文化在這裡碰撞交融....

一個佛教勝地在此誕生了。

它的魅力,

只有親眼看到才能體會。

尤其是敦煌壁畫容量和內容之豐富,

洞窟493個,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

如果把壁畫排列,

能延伸30多公里。

畫壁中的「飛天」圖案,

被唐朝人讚譽:

「天衣飛揚,滿壁風動」,

雖然遭受了幾千年的風沙腐蝕,

它們仍然惟妙惟肖,

讓人陶醉其中。

先來段「飛天」小故事

(視頻5分鐘WiFi觀看,小編忍不住看了好幾遍,還想看)

動畫里描繪了天宮上的各類飛天,

有散花飛天、伎樂飛天...

尤其最後一幕讓我想到

莫高窟112窟的《伎樂圖》,

伎樂天神手持琵琶,半裸上身翩翩起舞,

一個出跨旋身使出「反彈琵琶」絕技,

於是,整個天國為之驚羨不已,

時間也不再流逝。

動畫中的各類飛天更是令人無比欣羨。

一千餘年間飛天們由於朝代更貼、中西文化交流,

姿態意境、風格情趣都在不斷的發生變化。

北涼時期

臉型服飾都吸取了西域畫法,

有明顯西域特徵。

敦煌最早的飛天,

飛天有頭光,披上巾,

身體粗壯,「U」形身姿。

曲腿飛天,

左腿前屈,右腿後揚。

佛教故事飛天,「出遊四門」。

太子出遊四門,

東門見老人行路難、南門見病人、

西門見死屍悲悼、北門逢僧問訊。

即原始佛教中的四諦的「苦」、「滅」,

老、病、死苦現象,後為脫離苦海修行之念。

北魏時期,佛教在全國興起,

敦煌飛天流露出了中原風。

臉型為中原形,服飾襯襟大袖長裙裹足,

體態娟秀美麗,飛翔姿態也多種多樣。

釋迦說法圖飛天,

蓮葉寶蓋側繪四身小飛天,

有的正聆聽佛法、有的匆忙而至...

西魏時期,東陽王元榮不但帶來了

中原的佛教文化,還帶來了道教文化。

除飛天外,還繪有羽人、雷公電母、

伏羲女媧等人面蛇神,

西域、中原、道教飛天共存洞窟中。

西域式飛天

中原式飛天,

頭梳雙髻,長巾飄飛,

秀骨清像造型,動態極具韻律感。

飛天與西王母,

西王母乘四鳳出行,

前後有飛天引導,

馳騁奔跑旌旗召展,天花流雲飄蕩。

裸體飛天,

為男身,披蘭色長巾,

敦煌壁畫里裸體飛天僅僅15身,

這是代表作。

隋朝時期,

隋文帝與隋煬帝均崇聖佛教,

莫高窟因此在短短的30多年內建了百餘個洞窟,

也是這座歷史遺迹中最閃光的一部分。

敦煌飛天藝術出現高峰,

它們精美、色彩斑斕、無拘無束,任意飛翔著,

已完全擺脫了西域畫風的影響。

天宮伎樂飛天,

在說法圖和天宮欄牆上,

畫有飛天繞庫一周,

或持花、或演奏橫笛、或拍鼓,

婀娜秀麗,有動態韻律感。

鮮花伎樂飛天,它們袒裸上身,

有的捧花盤,有的彈奏箜篌、琵琶,

有聲有色,引人遐想。

時期,國力強盛,

統治者出於政治目的或自身信仰對

佛教的倡導更直接的促進了佛教的繁盛。

敦煌石窟也呈現出空前的輝煌。

唐代敦煌飛天受到宮廷舞蹈和仕女畫的影響,

造型上更貼近現實生活。

散花飛天,頭上梳髻,修眉細眼。

一手托蓮花,一手散花,

手勢像女性,但面龐上又有兩撇小鬍鬚。

散花飛天,四身飛天盤旋在寶蓋上方,

揚手散花嬉戲,充滿生氣和歡樂。

伎樂飛天,它們各持樂器,

腰鼓、鞀鼓、琵琶和海螺,

自由的飛翔在遼闊天際間。

再有如前文所提及到的反彈琵琶圖。

從五代開始,

飛天數量就開始減少,

造型也沒了新意,

逐漸轉向衰敗。

不管是因為密教經的興起

(它們推崇彌勒和觀音信仰),

還是壁畫世俗性的加強

(大量出現在市井生活,影響飛天的創造),

飛天畫已趨於程序化,

藝術上顯的很蒼白。

再到後來的宋、西夏和元,

壁畫上美麗動人的天宮樂舞也隨之謝幕。

飛天是天宮的精靈,

他們集善良、美麗於一身,

飛舞、開朗、樂觀使得飛天具有藝術生命力。

經歷了千餘年的歲月,

永恆的飛天至今仍然吸引著人們,

他們似乎一直就生活在天宮,

不斷的給人們啟迪和美的享受。

GIF/74K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尋花求佛:佛心的三種境界
學佛過程中會碰到的問題
凈慧老和尚:誦經十二步驟都要懂,就能誦到開悟
生命就像一班列車,你還記得什麼時候上車的嗎?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