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皇帝太厲害,隱忍向北方強敵稱臣十二年,終成一代有作為雄主
中國歷史上有個很大死結,就是每當中原王朝崛起的同時,北方大漠或者東北森林就出現一個強大游牧民族和漁獵民族,這就有了戰國時期對東胡、秦朝與漢朝對匈奴、魏晉時期對鮮卑、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跋部落直接在中原地區建立少數民族政權—北魏,同時北方又崛起一個強悍游牧民族柔然。
中國封建王朝歷史是一直伴隨著與北方游牧民族的對抗史,北方崛起的游牧民族如同噶韭菜一樣,噶了一茬又一茬,好像永遠割不完似的。到了我們引以為傲的朝代大唐也沒有走出這個怪圈,這時的北方大漠崛起了一個強大游牧民族—突厥。
公元626年,唐朝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剛剛即位不久,當時的天下還沒有完全安定下來,還處於統一戰爭之中。然而這時東突厥的頡利、突利二位可汗率兵數十萬直奔大唐都城長安。而且在此之前,東突厥的15萬鐵騎攻佔大唐的并州(今內蒙古、山西、河北交叉地區),大肆的搶掠,就是因為李唐政權並沒有完全安定天下,沒有兵力對抗東突厥大軍。
早在李唐政權剛建立(公元18年)就與東突厥大軍交過手了,突厥鐵騎十分厲害,經常劫掠邊境,唐高祖李淵與李世民父子為了保護龍興之地太原,一直對於東突厥都是修好態度,忍辱負重,稱臣納貢,這樣一直持續十年。
但東突厥胃口太大,這次更是變本加厲,突厥兩位狼主一次性出動20餘萬兵馬,直接在距離大唐都城長安40里的渭水之北安營紮寨,頗有威懾長安之勢,搞得李唐政權朝野大動,長安城中人心惶惶。然而作為被後世敬仰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深知,以目前李唐政權實力和東突厥大軍硬碰會遭到沉重的打擊,嚴重可能會出現初生李唐政權不穩的情況。
經常和北方游牧民族打交道李世民也知道,東突厥的兩位狼主並不是摧毀李唐政權,自己佔有中原地區,而是想趁勢搶掠一番好處,比較重利,所以李世民採取緩兵之計,與二位狼主談判,並引以利誘,承諾東突厥大軍絕對不會空手而歸,並送與以大量的金帛財物給東突厥,同時與東突厥結盟,唐朝繼續向突厥稱臣,另外承諾每年都向東突厥納貢。在「渭水之盟」簽訂後,東突厥退兵會大漠。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非常不舒服,唐太宗和清朝的割地賠款簽訂喪權辱國條約一樣嗎?簽訂城下之盟,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當你實力沒有強大到打倒敵人的時候,只能忍辱負重,慢慢增強實力。事實證明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這樣做的,在與東突厥盟約簽訂後的兩年,一直隱忍不發,該稱臣納貢的一樣不少,也沒有做出任何向突厥用兵舉動。
在這期間,唐太宗成功安定統一天下,聚合了天下所有的力量,並且加緊訓練騎兵,增強自身的軍事實力。公元629年(貞觀三年),李世民在軍事做了充分準備,加上得到東突厥境內因為天氣嚴寒凍死大半牛羊的有利局勢,果斷出擊東突厥,隱忍稱臣納貢十二年之久,終於要剷除東突厥這個後患。
唐太宗派大將軍李靖親率唐軍騎兵主動出擊東突厥,突厥境內遭逢大災,戰鬥力很弱,根本不是唐軍的對手,最後唐軍直奔突厥王庭,活捉頡利可汗。東突厥各部落看到東突厥大勢已去,只好向大唐王朝表示臣服。最後唐軍掃平了北方諸部,唐朝基本上解決了北方的邊患,一時間控制了北方大漠。
唐太宗李世民用自己超人的政治智慧獲得統一天下、覆滅北方強敵的成功,而且治國手段高明,在位期間創造了「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終成中國歷史上一代有作為雄主。
※如果取代明朝的是一個漢族政權,中國能否避免被西方宰割的命運?
※大貪官和珅被嘉慶皇帝賜死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貪贓枉法
※拿破崙失敗後的法國為什麼沒有被瓜分或吞併?
※古代也有追星族,鼎鼎大名的詩人白居易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狂熱粉
※這個法西斯國家一直沒參與到二戰中,而且左右逢源大撈好處,真的很厲害
TAG:大正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