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詞鑒賞丨古詩中的常見意象(二)花草類

詩詞鑒賞丨古詩中的常見意象(二)花草類

梅花

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讚頌。到了唐宋時期,梅花已成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徵。歷覽前代詩詞,「梅花」意象中所表達之意主要有:

(1)引領眾芳,敢為天下先的勇氣。

例1: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例2: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2)凌寒不屈的頑強

例1:盧梅坡《雪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可見,梅之傲骨,同時它還擔當了春的使者。

例2:張謂《早梅》詩云:「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春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許渾《早梅》亦云:「素艷雪凝樹。」寒梅花發,似玉如雪,「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例3: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縱然青女要下霜來摧折梅花,但過早開放的梅花依然是亭亭玉立,花容清麗,足見其傲骨。

例4:楊億《少年游》的上片「江南節物,水昏雲淡,飛雪滿前村。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在雪裡尋梅,從梅花處得到春的訊息。詩人以廣闊的江南為背景,把梅的傲雪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開放在雪中的梅花,不僅色白如雪,清峻高雅,還是春的使者,傳遞溫情的驛使!

(3)高潔脫俗的風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魯迅先生曾精闢地用梅花作比:「中國真同梅樹一樣,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個樣子,一忽兒挺生一兩條新梢,又回復到繁花密綴,綠葉蔥蘢的景象了。」他還請人為他篆刻「只有梅花是知己」的石印,抒發自己的高潔情操。可見,梅花在中國文人眼中是不同於其它花卉的,它的高潔更是與眾不同。

例1:南朝鮑照的《梅花落》:「庭中有雜樹,偏為梅咨嗟。『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搖落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這裡詩人筆下的梅是節操高尚的曠達賢士。通過對耐寒梅花與軟弱動搖雜樹的對比,表達了對節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視和對曠達賢士的讚揚。

(4)隱者高士的象徵

詩人在受挫時感到塵世的不如意,並受道家逍遙哲學的影響,於是寄情于山林風物,渴望清凈無爭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隱者高士的意象。

例1:張可久《越調.天凈沙 魯卿庵中》:「青苔古木蕭蕭,蒼雲秋水迢迢。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探梅人過溪橋。」詩人將我們帶入渺無人跡的深幽境地,但秋高氣爽,何來「探梅」之說,其實這「梅」便是如梅之高潔隱士——魯卿。以梅比隱者,隱者亦是梅。

(5)清冷淡雅的美人

梅花自古便有「霜雪美人」的意象,柳宗元《龍城錄》中記載梅花傳說,隋開皇中趙師雄於寒冬時節在羅浮山中見一淡妝素服的美人,此女便是梅花所化。於是,後世常以梅花比美人,不僅因為它本身具有美人姿態,還因為它有清冷淡雅的美。

例1:張雨《中呂.喜春來》:「泰定三年丙寅歲除夜玉山舟中賦: 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濺濺漱玉沙,瓦甌蓬底送年華。問暮鴉,何處阿戎家。」詩中「的的」二字形容梅花在暮色中仍顯得鮮明耀眼,把灰黃的茅舍也輝映得富有了神氣。「的」在古代亦指女子臉上裝飾的紅點,《釋名.釋首飾》云:「以丹注面曰的。」傅成《鏡賦》亦云:「點雙的以發姿。」可見,梅花如美人頰上的艷艷紅點,益發增添了梅花的美艷。

(6)傳遞情感與祝福的媒介

梅花在成為春之使的同時,也成了傳遞友情的工具。

例1:南朝陸凱《贈范曄》:「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折梅花寄贈友人,正是藉以表達自己以梅花自許,亦一梅花許人,對於友人具有梅花一樣品格的讚賞;同時也含有對友人的慰藉之情,預示不久的將來春天也將到北方。自己對友人的感情也像梅花,雖遭嚴寒而不凋謝。頗有一種友情堅貞,與友為善的意味在其中。折梅代書亦是詩人高雅情操的表現。

當然,梅花還是人與人之間傳達祝福的媒介。

例2:《詩經.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這裡講的是「拋梅求婚」的故事。在古代,梅常被視為「媒合之果」。《傳疏》:「梅媒聲同,故詩人見梅以起興。」例9:傳說李清照喪夫後有一上聯:「獨梅隆冬遺孀戶」,後有一喪妻讀書人對曰:「杏林春暖第一家。」二人情投意合,成為終身伴侶。

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懷春。

例3: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

五瓣梅花形狀代表「梅開五福」,即「快樂、幸運、長壽、順利、太平。」又有「梅具四德」之說:「初生為元,開花為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喜鵲在梅花枝頭歡躍鳴叫的圖案,常被冠以「喜報早春」、「喜報春光」、「眉樣添喜」、「喜上眉梢」,取諧音或寓意。「和和美美」、「十全十美」亦取其諧音。「竹梅雙喜」常用作新人的祝福語。

菊花

高尚、純潔、高潔、堅貞、堅強、頑強

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並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讚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裡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例1: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徵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

例2: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

例3:毛澤東《採桑子·重陽》里有「戰地黃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於一個戰爭環境,「分外香」三個字凸現了毛澤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愛情

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

例1:南朝樂府《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情」。這裡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例2: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荒涼 偏僻 離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1)芳草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喻離恨。

例1:《楚辭·招隱土》:「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歸,不免引起思婦登樓佇望。

例2:樂府《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以「青青河邊草」起興,表達對遠方伊人的思念。

例3: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例4: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以遠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

(2)草木繁盛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例1:「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了。

例2:「舊苑荒台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吳國的舊苑荒台上的楊柳又長出新枝(荒涼一片),遙想當年這裡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還美(不勝春:春光也不勝它)。這裡是以楊柳的繁茂襯托荒涼。

例3:「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賢相及其業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黃鸝白白髮出這婉轉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例4:「朱雀橋邊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烏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麗堂皇,夕陽映照著破敗凄涼的。

豆蔻

少女美貌、清純、風華綽約

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例如: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後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丁香

愁思或情結

例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唐人牛嶠《感恩多》)

編輯丨呂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三首古詩祝父親花甲之年平安順心,健康長壽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你也喜歡這樣的古風詩句嗎?
絕美詩作 一首詩寫出28位才子
古詩詞丨醉桃源·芙蓉
師生同台揚樂師附小風采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