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作惡多端的「伊斯蘭國」真的已經滅亡?

作惡多端的「伊斯蘭國」真的已經滅亡?

原標題:作惡多端的「伊斯蘭國」真的已經滅亡?



此次魯哈尼揚言「伊斯蘭國已滅」,言下之意自然是告訴美國、沙特、以色列等,「這裡無恐可反,你們可以請便了」。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陶短房


11月21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在伊朗第五次農業代表大會上宣布,「伊斯蘭國」(ISIS)已宣告「滅亡」。此話一出,舉世震驚。

曾攪動得中東乃至全球為之不安,在世界範圍製造無數血案的「伊斯蘭國」,真的就這麼「滅亡」了?


此次魯哈尼之所以敢下如此斷語,是因為11月19日,「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所控制的最後一座較大城鎮——阿布卡馬爾,被敘利亞政府軍及其同盟者佔領,自此一度跨據敘利亞、伊拉克兩國,連城數十的「伊斯蘭國」,已幾乎喪失了其在伊拉克、敘利亞境內所有像樣的據點。


許多人都知道,發跡僅幾年時間的「伊斯蘭國」,最初的名字是「伊拉克及黎凡特伊斯蘭國」,起家的地盤正是伊拉克西北部和敘利亞東北部,最集中的戰事也主要發生在這一帶。


由於敘利亞大馬士革當局和伊拉克巴格達政府都和伊朗一樣屬於什葉派,因此伊朗對這兩個政權不遺餘力提供支持,不僅給錢、給槍、給顧問,革命衛隊和親伊朗的黎巴嫩真主黨甚至親自上陣搏殺。


就此而言,伊朗對反「伊斯蘭國」戰局的走勢是有一定發言權的,「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遭到重創,是不爭的事實,且伊朗為此作出了很大貢獻。


但魯哈尼如此急切強調「伊斯蘭國已滅亡」,弦外之音卻主要不在於此。



▲伊朗總統魯哈尼


伊朗和「海合會」老大沙特在教派教義和地緣政治上格格不入。沙特是「伊斯蘭國」的理論依據,遜尼派瓦哈比原教旨思想的大本營,又在伊拉克、敘利亞竭力擴大影響——在伊拉克主要通過提格里特為中心的伊拉克遜尼派,在敘利亞則是所謂敘利亞「溫和反政府勢力」,他們都是遜尼派,而許多線索也指,沙特和「伊斯蘭國」間並不那麼清白。


而自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幾次擺出要撕毀伊朗核協定的姿態,卻和沙特打得火熱。近期更有許多材料顯示,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執掌實權後,和以色列暗中打得火熱,而以色列同樣和伊朗勢不兩立。

幾年來,美國、沙特借口「協助打擊『伊斯蘭國』」,在敘利亞、伊拉克愛來就來愛走就走,如入無人之境,以色列也藉機趁火打劫,多次襲擾黎巴嫩、敘利亞境內目標。


而這些目標不論是屬於大馬士革當局、黎巴嫩真主黨,或者是親大馬士革的各路民兵,都被德黑蘭視作親本方的勢力,如果繼續讓「伊斯蘭國」得以「存活」下去,伊朗就註定無法鞏固自己在中東好不容易掙到手的一點「本錢」。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


近期以色列不斷覬覦黎巴嫩,而沙特更試圖操縱親本方的黎巴嫩總理哈里里辭職,試圖以此要挾黎巴嫩政府同意「清洗」真主黨,美國、以色列也遙相呼應。


僅因此舉「吃相難看」,外加歐洲各國不以為然,才弄了個虎頭蛇尾不了了之。但這足以讓伊朗不滿、不快,并力圖有所反應。


此次魯哈尼揚言「伊斯蘭國已滅」,言下之意自然是告訴美國、沙特、以色列等,「這裡無恐可反,你們可以請便了」——當然,伊朗不過「不說白不說」,對方是不會聽的。


11月25日沙特王儲還指桑罵槐,大罵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是「希特勒再世」呢。


即便剔除這些教派之爭和地緣政治博弈的需要,單純從政治、軍事角度講,也不能得出「伊斯蘭國已滅亡」的「伊朗式結論」。


首先,「伊斯蘭國」是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的恐怖組織,其骨幹戰鬥成員中非敘利亞和伊拉克籍的最多時幾乎佔到七成。


有人統計,其在敘利亞戰場上骨幹戰鬥兵最大來源國,是遙遠的突尼西亞,而基層軍官許多都是車臣人或阿富汗、巴基斯坦人。


他們中死於戰場的是少數,大多或回國或轉移到其它「聖戰地點」,如薩赫勒地帶(非洲西起茅利塔尼亞東至索馬利亞的廣闊地區)、利比亞、阿富汗、菲律賓、尼日……或回到他們自己的國家,他們並未放棄極端恐怖思想,且經常從事危害社會的行為。


「破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才拿下幾座城池就喊「徹底滅亡」,是不太嚴肅的。前幾天敘利亞政府軍不是剛被逆襲,差點丟了幾座剛拿下的城池?



▲ISIS曾製造多起恐怖襲擊事件


其次,「伊斯蘭國」實際上不是「國」,而是一個極端原教旨團伙。其思想依據是瓦哈比主義,後者本不在乎「世俗」的疆土和國家概念,而是主張建立全球獨一無二的「哈里發國」。


事實上,ISIS僅是這個原教旨派系在「世俗」建立的第二個有疆界概念的「國家」(第一個在葉門),因此他們不會像普通勢力那樣在乎地盤的得失,ISIS是趁近年中東亂局借屍還魂搞出來的,他們不會在乎這裡沒有水,換個地方再挖。


即便按照他們的「疆界」概念,事實上他們也仍然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很多「省份」。


11月24日中午,埃及西奈半島阿里什一座清真寺發生爆炸,至少造成155人死亡、120人受傷,這起恐怖襲擊事件很可能系ISIS下屬的「西奈省」(Province Sina? )。

就在魯哈尼宣稱「伊斯蘭國已滅」前不久,「伊斯蘭國」還揚言將在聖誕節對梵蒂岡發起「總攻」,這些都充分表明,「伊斯蘭國」雖受重創,卻仍宛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第三,如果把「伊斯蘭國」比作一個瓜,瓦哈比主義及其分布全球的「瓦哈比之網」才是藤。


這個藤網的根源是18世紀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的瓦哈比主義原教旨思想,終端是遍布全球的一些私辦的瓦哈比系經文寄宿學校,以及串聯這些終端節點的人力、財力、思想之網。


只要這張網不倒,即便IS不存在,也會有其它類似的組織繼續作惡,IS本就是在前一個瓜——「基地」組織萎縮後興起的,而「基地」又沾了更前的「伊斯蘭聖戰者」萎縮的光。


剛剛涉嫌在西奈半島製造大案的「西奈省」,前身是土生土長於埃及的原教旨極端組織「安薩爾教法團」 (Ansar el-Charia),索馬利亞反政府武裝索馬利亞青年黨(al-Shabaab)、菲律賓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等如今聲稱是「伊斯蘭國行省」的各地恐怖組織,同樣是「瓦哈比之網」藤上的瓜。


它們歷史上曾先後甚至同時宣稱是多個原教旨恐怖組織的一部分,即便「伊斯蘭國」真的不復存在,它們也依然會改頭換面,繼續作惡。

就算ISIS真的銷聲匿跡,也會有更新的「原教旨之瓜」應運而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川思想庫 的精彩文章:

跌落神壇的昂山素季,到底冤不冤?
沙特到底有多少王子?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互聯網正在走向它的反面
創業於改革開放前,寫下半世紀不敗傳奇,魯冠球如何繞開民企重重暗礁
特朗普最後一刻不敢公開的肯尼迪檔案,隱藏著什麼秘密?

TAG:冰川思想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