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懷才不遇,只能證明你還不夠「有才」

懷才不遇,只能證明你還不夠「有才」

你上次完整讀完一本書是什麼時候了?

還記得書名是什麼?

「工作那麼忙,我哪有時間看書?」

這是不是你的借口?

01

「碎片閱讀」和閱讀

身邊的朋友總說,現在看的最多的就是我的文章。但只要字一多就看不下去,只是因為情誼,咬牙支持。

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是這樣。

朋友圈分享、公眾號、頭條佔據了我所有的閱讀時間,看的都是沒營養的「八卦」和搞笑視頻。還有一類大家喜聞樂見的,以「我和老公已經很久沒....」為開頭的「賣貨」小黃文。

長時間「碎片閱讀」導致我們很難再去集中精力真正閱讀了。

網文一般在1000字左右,習慣後我們的閱讀能力就被限制了,超出就會吃力。

良莠不齊,優質文章少。

為了流量,標題黨、蹭熱點、嘩眾取寵。刷一天手機,我們的閱讀量少說也有上萬字,可惜幾乎全是糟粕。

讀書「風氣」有些怪

如果你不是學生,當有人問你在幹什麼,如果你的回答是「看書」,總會有種裝X的嫌疑。

在等車、在餐廳、在除了圖書館的公共場所只要你拿出來書,定會引人側目,一臉鄙夷。也難怪,書一度成為裝X的道具,最好書名再「玄」點。

有個好現象,很多年輕的父母開始重視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但是方法有問題。

朋友抱怨5歲的兒子有多動症。每天晚飯後逼著孩子看書,可孩子就是坐不住。

我問:孩子看書的時候你們在幹什麼?

她說:為了給他營造良好環境,我們看電視都敢不開聲音….

教育孩子,以身作則,遠比威逼利誘有用。

2

在我小時候,父母師長給我們的教育就是:小說、故事都是閑書不能看,耽誤學習。

課外讀物都是由「官方」推薦的,敦促我們成為「四有新人」。

別說《金瓶梅》了,就連《紅樓夢》也不能提,提了就是有早戀嫌疑。

我是藝術生,高三時要考專業。清楚記得面試的時候考官問:

四大名著你看過嗎?喜歡哪一部?

我呵呵….

那你喜歡西方小說嗎?

我呵呵呵….

那你平時都喜歡看什麼閑書?

我呵呵呵呵….

感恩考官的善良,我竟然考上了。

我想打動老師的不是我的才華,而是我的憨厚老實....

上大學後,我陷入了一種「極端閱讀」之中。

因為覺得自己名著讀的少,我開始按照諾貝爾文學獎列書單。奈何閱歷有限、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文化差異,我幾乎什麼也沒看懂。

但是,還非要強迫自己每個字都看一遍。理解不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看」過。

溫馨提示:

別裝X,讀書別太功利、別太講效率,按照自己興趣來。當然,也別太「原始本能」。別人說的再好,自己看不下去也沒用。

別把看書變成負擔。

畢業後,我當了老師。

坦白說,剛當老師時大概是我人生最努力的一段時光。所有老師在每節課結束時都會依照慣例問一句:還有什麼問題嗎?

這句話就是我的動力,我不能讓一群熊孩子問住啊,否則我真的會當場撞黑板自盡。

現實是,他們可沒有那麼用功,下課時跑得比誰都快。畢竟食堂的競爭是激烈的,分秒中直接關係到「生存」問題。

3

後來,我開始喜歡看一些教女人如何做女人的書。「女權主義」一點兒的,我會看得鬥志滿滿。

那時看過卡耐基的一本寫給女人的書,堅持看了?我就怒不可遏了扔書了,接連幾天在朋友圈「罵街」。

具體內容記不清了,大概就是女人要獨立、要有自己的事業、要處理好家務、要學會理財、要學會理解丈夫、丈夫不開心時不要多問、給他空間….

現在想來,也沒有那麼不忿。但當時心高氣傲的我是個去KTV都要嘚瑟的唱《卡門》的女子。

關於這類提高氣質、學會禮儀、做優雅女人的書,對我的言談舉止還是有些影響的。

是不是對所有人有用呢?不好說,因為我試圖影響過身邊的朋友。

沒用,還被嫌棄做作、扭捏。

厚臉皮的說,我氣質還不錯。

裝的。

小時候看過一個國外的節目,裡面有一句話很觸動我:

女人可以不漂亮但是不可以沒自信,就算「沒有」也要裝出來「有」。

於是,我一直按照最後一句做到現在,很受用。

4

最近,為了陶冶情操、感悟生命,想讀些哲學書。結果,開卷就跪。於是從周國平的哲理散文開始。

《我們都是孤獨的行路人》這是我最近的枕邊書,沒讀完,讀完分享。

周國平有一個觀點改變了我的書單。

他極為反感成功學書籍,就是教人說話、教人社交的那種。

起初,我並不贊同。覺得這些書很有效率也很實用,我的kindle里還躺著五六本這方面的書等著我。但細想,還是有道理的。

成功的因素太多了,絕不是幾條「方法論」就能概括。至關重要的熱情和專註,不是能「教」會的。

再者,擁有「教科書」般社交能力和說話技巧的人,你敢結交嗎?

可以看些成功人士奮鬥經歷的書。

遠比那些言之鑿鑿列舉幾條秘籍,然後告訴「你去做吧,你馬上要成功了」靠譜多了。

5

關於「會社交」和「會說話」的問題,我執念了很多年。

我是個有社交障礙的人。但是,因為工作原因,我必須在人前、而且是眾人前說話。身邊親友都知道,我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完全是兩個人、兩種模式。

工作模式:自信、健談、熱情,假裝是個社交達人。演技99分!沒人測我心跳的話,100分。

生活模式:從來不接陌生電話、不敢自己外出吃飯、去公共場合心慌氣短、手足無措、聚會能躲就躲、不能躲得努力調整到工作模式。

「想做的事」和「該做的事」鬥爭數年。突然醒悟:人生苦短,何必為難自己。

做到像書名一樣《和誰都聊得來》,真的有意義嗎?

聊得來的就是朋友嗎?就是你能用上的人脈嗎?

口吐蓮花、八面玲瓏的人,我不討厭,但也絕不會深交。

朋友,我要真性情、真感情。

人脈,是我有對方看重的資本且可以交換。

陌生人,我禮貌相待、不卑不亢。

6

關於知識付費、知識分享。

如果你確實閱讀時間有限,又需要或感興趣可以用。但不要依賴,對於效果也別太期待。

我也在網上買過好多課程,「5小時讀完一本書」的口號實在吸引人。聽完確實沒記住多少,更別提實際運用了。

多數人對於讀書有一個誤區。

希望在書中得到答案和結果,關於知識、關於成功、關於人生、關於幸福…想不動腦子,直接要個「公式」。

讀書真正給我們的是:思維和眼界。

不是「看到」,而是「想到」;不是「知道「,而是「懂得」。

7

以下是媒體人鄧璟總結的閱讀和學習心得,很受用和大家分享:

當你閱讀和思考越多,知識結構就會越趨向於完整和成熟,很多毫不相干的事會有觸類旁通,很多疑問在某個時刻有茅塞頓開之感。如果再加上工作中的實踐檢驗,有些體會就變得異常深刻。

時間和信任是很珍貴的資源,請真正站在對方立場上思考和行動。

除溝通、人性等技術無法抵達之處,互聯網可幫你解決多數難題。

高效學習一個重要方面是,鎖定標杆並投入時間精力去專註學習。

長期、海量的閱讀和思考,並加上實踐中檢驗,會讓人如虎添翼。

瀏覽、精讀、收藏的文章並非你的知識,關鍵是真正吸收並行動。

高效學習的最大敵人,可能永遠是我們自身的惰性、不專註、半途而廢。

別再浪費時間在「假學問」里了。

只有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才是正解。等你牛X了,機會和資源會自動上門,根本不用你抱著書學社交、學說話、去迎合。

懷才不遇,只能證明你還不夠「有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拉轟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選擇「貴的」,而不是選擇「對的」?

TAG:阿拉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