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人說食終不能飽」——《楞嚴經》參習(77)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參習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三遍)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前文:
(繁)【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簡)【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本文:
(繁)【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簡)【阿難聞已。重複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我們讀了這一節,這是阿難真正懺悔之詞,人能夠這樣懺悔,這才有救,這樣一懺悔才真正回頭,所謂回頭是岸。『悲淚』這是自怨、自疚,自己責備自己,顯示阿難尊者徹底悔悟過去的錯誤,悲痛流露在表面上。如果要從因地裡面來講,阿難尊者與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空王佛的時候他們兩個是同學,地位是相等的,兩個人同學。現在釋迦牟尼佛成了佛,他還在居小乘初果的地位,這個相差懸殊實在太大。當然這是示現的,我們不論本,但論跡象,這個跡象上差別太大!阿難尊者他的習氣就是喜歡多聞,歡喜聽經聞法,一天不聽經都感覺得難受過不去。聽是聽了,那個經的意思懂不懂,不去研究。你看前面有好多地方,他把佛講的意思都錯會了,可見得聞是聞了,不求甚解,當然更談不上依教奉行,所以這就是聞而無思無修。聽得多、記得多,佛的言語他都能夠說得出來,都能夠背誦,佛所講的那些話的意思他並不能完全的明了。這個也顯示我們眾生當中確實有這樣的人,喜歡多聞,不求甚解。阿難是生在釋迦牟尼佛的同時,還有這麼好的老師來救他一把;我們生在末法時期遇不到好老師,再要是連阿難都不如,我們會有什麼成就?阿難一直到現在,只曉得佛常常講「常住真心性凈明體」,在哪裡不曉得,想到這個地方,怎麼不痛心,怎麼不慚愧?所以才必然有悲淚來再請求,『五體投地,長跪合掌』,這才求佛。在經文大段落裡面講,前面一大段,妄本可以說已經破了,佛講得太清楚,向下這是要給阿難提示真本在什麼地方。我們讀《楞嚴》,妄本要明了,明了才肯舍,決心才能夠下得下去;真本要明了才肯用它,才曉得它有無量的功德。
阿難這段的陳詞,就是陳情之詞,很值得玩味。你看看這裡說的,『自我從佛發心出家』,這是自從我跟著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因為佛是他的堂兄,他們堂兄弟一共有八個人,釋迦牟尼佛是老大,阿難是最小的小弟,佛平時對他也很愛護,他自己仗著我的老大哥是佛,他有靠山,所以說恃佛嬌憐,仗著佛。可見阿難這習氣很重,在家是王子的身分,出了家是佛的弟弟,這關係太密切,所以說是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你們別人要修行,你們沒有靠山,你們不修行不能成就;我可以不要修行,到時候佛就把三昧給我了。世出世法,給諸位說,凡是有個依賴的心理都不會有成就。也可以說是阿難尊者的依賴心太重,始終不能夠獨立,能夠獨立才能有成就。
『三昧』是正定、正受。
下面幾句話就很要緊,『不知身心本不相代』。這是過去誤會以為到時候佛會幫他忙,到現在才曉得這個忙幫不上,古人所謂父子上山各自努力,要靠自己,哪一個也不能夠代替哪一個,阿難到這個時候才覺悟。這一覺悟就非常後悔,從前不用功,以為有個仗恃、有個依賴,到現在才曉得這一番的仗恃、依賴都靠不住,這是自己靠山失去,悲痛之所由來。『失我本心』,本心就是佛前面所講的「常住真心性凈明體」。一直到現在還不曉得這真心在哪裡,曉得妄心不是自己真心,真心在哪裡還不知道。『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身是出家了,諸位要曉得,修道是要修心的,心能夠轉境界,身不能轉境界。下面這句話是《法華經》裡面的比喻,『譬如窮子舍父逃逝』,「子」比喻妄覺,「父」比喻本覺,迷了本覺而起妄覺,妄覺是從本覺而生的,所以有子之意。妄覺不認識本覺,所以有背覺合塵的意思,這就好比是舍父逃逝。舍父逃逝是比的六道輪迴,冤枉受這些苦。在這個地方諸位要特別記住,小乘縱然證得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他決定沒有功德法財來養他的法身慧命。真正的功德法財只有大乘菩薩有,大乘菩薩功德法財從哪裡來的?他能夠離開前面六塵,背塵他能夠合覺,這個合就是相應,與本覺理體相應。再說得白一點,他與智慧相應,就像六祖講的「惠能心中常生智慧」,這句話古人講的那就是背塵合覺,合覺就是常生智慧。
背塵就是離相,在一切萬相當中不染不著,所謂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背塵,背塵自然生智慧,在一切萬相當中是念念增長智慧。這種功德、這種利益、這樣的享受,不入這個境界沒有法子想像得到,這叫真樂。佛法大主意常講離苦得樂,這句話是真實不虛,確實是這樣,這裡面有真樂。只要你肯這樣做,你一定能夠得到,這個樂是真的不是假的。假的樂迷惑顛倒,你雖然樂,樂是迷。這個真樂它不迷,於什麼不迷?於生死不迷。這個太自在了,生死不迷,生死就了了,生知道從哪裡來,死曉得到哪裡去,清清楚楚,給諸位說,就沒有生死,你看這個多樂!世間人的樂,能有這麼清楚嗎?能有這麼明白嗎?我們看看阿難這幾句話就曉得,自己要不修行,想求佛菩薩加被保佑靠得住嗎?阿難跟佛這麼好的關係,到這個節骨眼都靠不住,我們跟佛什麼關係?我們求佛,到時候有難你來救我、你來保佑我,念了這一段,頭腦就要醒一醒,到時候不行,佛菩薩不會來。我們也有看到《感應篇》、《靈感錄》,不是也看到有好多時候有這些感應,佛菩薩真的就來救我們!如果那些事都是真的,佛菩薩有偏心,對他有感應,對我怎麼沒有感應?佛菩薩沒有偏心,那些感應有沒有?有,他有另外的因緣。
《華嚴經》裡面那些雜神眾,雜神怎麼能夠參加毘盧遮那佛的華藏海會?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多生多劫與毘盧遮那佛有緣,不是這一生。譬如你是個老百姓,他做了總統,他常常來看你、來照顧你,憑什麼?原來是你跟總統小時候就在一起玩的,你們的因緣關係深,是這麼個道理。多生多劫之前跟那尊佛、跟那個菩薩有緣分,所以才有特別的感應,不是人人都能夠得到的。那種感應只能夠說幫個小忙,你有苦難的時候幫你個小忙;至於三昧,了生死出三界,幫不上忙。連佛都沒有辦法幫阿難的忙,什麼樣的佛菩薩也沒有法子幫我們的忙,這個諸位必須要提高警覺心。我們是一昧依靠佛菩薩,躺在佛菩薩懷裡頭也沒用處。佛菩薩真正能夠保佑我們、加持我們,是什麼?是經典、是這些理論與方法。他把這些理論傳授給我們,方法教給我們,這是真正寶貴的,不是假的。我們能夠依照這個理論、依照這個方法,他能成佛,我也能成佛;他能作菩薩,我也能作菩薩,我們並沒有兩樣。這是諸佛菩薩真正的期望,是叫我們早一天成佛作祖。
這段的問話,下面還有一句,『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這句好懂,意思很明顯。「今日」就是到今天,他才覺悟,覺悟什麼?多聞不修行沒有用處的。好,我們聽了這個話,多聞不修行沒用處,從今天起我們不要多聞,回家關起門來去修行,你要這個搞法你又錯了。現在一般人認為什麼?修行大概總是念佛、要持齋、要拜佛、要念經,這就叫修行。這把修行兩個字是什麼意思都不明了。行是行為,我們身體一舉一動是身的行為;口裡面的言語,從早到晚你說話是口的行為;心裏面想東想西起念頭,這是意的行為。行為有了錯誤,把它修正過來這就叫修行,修行是修正行為。如果說吃素就是修行,吃肉就是不修行,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吃肉,一直到現在南洋佛教托缽還是吃肉,那他們都不修行了?人家沿門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敲著木魚念經叫修行,六祖惠能大師不認識字,他也不會念經,他也不修行嗎?他是一代祖師,人家要是拿著經典去問他,他說你念給我聽,聽了再給他講解,可見得六祖不會念經。念佛是修行,而禪宗裡頭念佛一句要漱口三天。諸位總得要明了,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行為,我們行為有錯誤要把它修正過來。這說起來修行得有個標準,什麼行為才是正的、什麼行為才是錯的,要有標準。
在佛法裡面的標準很多,不是只有一個標準,為什麼?人有人的標準、天有天的標準、聲聞有聲聞的標準、菩薩有菩薩的標準,菩薩還有五十一個等級,每個等級有每個等級的標準,都不一樣。因此這個修行,我們就必須要通達理論,通達這些道理,了解這些標準,我們努力的學習,力爭上遊。可是再高的標準,高的標準一定包括最基礎的,好像我們蓋大樓,蓋上一百層、二百層的大樓,諸位想想有沒有離開地基?決定不能離開地基,地基就是最初級的修行標準。古聖先賢從世出世法善惡的標準,把它彙集起來編成一篇就是《感應篇》。所以我們要想修行,依什麼來做標準?依《感應篇》最好不過。每天早晨起來把《感應篇》看一遍,記住,今天一天要照這樣去做;晚上睡覺之前《感應篇》再看一遍,反省反省我今天哪些地方錯、哪些地方對。逐漸逐漸按照這個標準來修改,這就是踏踏實實、道道地地的修行。然後再看經、再念佛,那個看經跟念佛才能得到受用,才真正的有功德利益。看經是什麼?看經念佛修正我們自己的觀念,修正我們的人生宇宙觀,漸漸的把我們修行的標準提升,意思是在此地。可是你有根本才能提升,好像蓋房子一樣,我地基牢我才能蓋一層,再蓋二層、蓋三層,愈蓋愈高,你要沒有根本你蓋什麼?現在人念佛為什麼不得力?沒有基礎。所以念了幾十年,智慧也不開、福德也沒有;真正得力,給諸位說,福與慧天天增長,智慧增長、福報也增長,他有基礎。由此可知,世出世法都要從基本上來奠定堅固不拔的基礎,才能有成就可言。因地要真,果才實在;因心要是虛妄的,就跟前面阿難尊者一樣是用妄心,妄心決定不會結果。真心才會結果,我們用真心來修《感應篇》,就是成佛作祖的基礎,這是很重要的。否則的話,那就是「如人說食終不能飽」,都會落空。
這個地方說到修行,修行必須「內修理觀,外助多聞」,古德所謂目足相資,才能夠達到目的地。如果說所行非所說、所說非所行,心口相違,是不能夠相應的。聞之不證,解之不行,縱然像阿難這樣的際遇,還是『如人說食終不能飽』。我們看到這一節經文就應該要明了,一味的仗恃學問,所謂是求解而不能實際上去轉境界,應該要知道警惕。實在說解與行不相應,這個解也是靠不住的;如果是真正的理解,是一定會相應的,與這個行會相應。這是我們在大經大論裡面都讀了許多,在此地不必多說。
——依凈空法師講座編纂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楞嚴經》參習(78)
※「即時如來,從胸字,湧出寶光」——《楞嚴經》參習(79)
※「建大法幢」——《楞嚴經》參習(80)
※「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楞嚴經》參習(81)
※五根莊嚴——「信根」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