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學者保羅·湯普森談口述歷史——展示時代變遷 豐富歷史內涵

英國學者保羅·湯普森談口述歷史——展示時代變遷 豐富歷史內涵

原標題:英國學者保羅·湯普森談口述歷史——展示時代變遷 豐富歷史內涵


人類文化遺產重要形式之一


湯普森曾在1978年撰寫了《過去的聲音:口述史》(The Voice of the Past: Oral History),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談到,近年來,口述歷史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口述歷史的發展首先得益於新技術的產生,使得口述歷史在民眾中得到有效傳播,逐漸平民化;其次是傳統書面檔案記錄方式的衰落,加之新媒介的出現與發展;最後是人們講述個人經歷的慾望愈加強烈。

在湯普森看來,口述歷史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形式之一。他認為,在人類歷史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知識是通過口述的方式進行傳播的。後來隨著印刷術等技術的出現,人類交流方式隨之發生變化,開始使用印刷製品傳播思想與文化。然而,通過口述的方式傳播文化在現代社會依然存在,如家庭歷史的傳承等。此外,個體意識的形成是由每個人的人生故事塑造而成的,而此類人生故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過父母、個體或朋友等進行口述記憶。


湯普森把口述歷史的形式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口頭傳統」(oral tradition),該形式是經過幾代人的口口相傳,具有家族特色與集體特徵;第二種是「口述歷史」(oral history),等同於個人的經歷與記憶;第三種是「生命故事」(life story),即貫穿個體一生的故事。生命故事與口述歷史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作為生命歷程的整體存在,經常用於人類學與社會學研究,而後者通常是以片段化的形式為歷史學家所用。


湯普森以實例講述了口述歷史發展的多個階段和多種形式。在拉丁美洲,有一種生命故事的口述歷史形式,雖然關注的重點是個體,但通過個體的記憶也可以呈現一個群體的過往。在南非,口述歷史甚至成為了對抗種族歧視的工具,南非國父曼德拉於1990年出獄後,眾多南非人開始講述個人與種族歧視相關的記憶與經歷。


湯普森表示,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他經常體會到文本材料與口述材料之間的衝突。在傳承歷史的過程中,英國更為重視文本材料,而當他在1990年與俄羅斯歷史學家交流時發現,俄羅斯十分看重口述材料,因為他們認為以口述形式傳遞信息更為真實客觀,而文本材料的加工痕迹略微明顯。

系統性地開展深入訪談


湯普森表示,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音頻、視頻等新興記錄方式日趨普遍,口述歷史的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口述歷史是以聲音的形式呈現歷史,而視頻記錄則帶來了聲音與畫面的結合,人們需要考慮如何更好地應對記錄形式的變化。此外,互聯網的發展雖然使人們能更為便捷地接觸口述歷史,但這種在線存儲的方式也給長久保存口述內容帶來挑戰。


互聯網的便捷性與時效性帶來了大量碎片化的口述材料,在湯普森看來,這遠未達到口述歷史發展的要求。只有系統性地深入訪談才能產生歷史學家需要的口述材料,從而完整地還原歷史,同時也推動口述歷史的長足發展。他還認為,在收集口述材料時,要避免使用單一的訪談方法獲取孤立的成果,應結合人類學和社會學等其他學科的研究方式對口述內容進行分析。


普通人的聲音同樣值得關注


在湯普森看來,藝術家、創業者等的故事足夠豐富精彩,但來自普通人的聲音同樣值得關注,因為他們也是歷史發展的一部分。單純通過檔案查找可以發現某個國家或某個事件的單獨記錄,但透過普通人的生命故事,可以更好地展示時代的變遷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聯繫。

人們也許會提出疑問,個人記憶就一定真實無誤嗎?湯普森表示,口述歷史確實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如被訪者故意隱藏某些信息等。然而其中有兩點是毋庸置疑的,一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客觀信息,二是事件發生時個人的主觀感受。


在談到口述歷史的社會影響時,湯普森表示,對於年輕一代來說,他們可以通過口述歷史了解家庭傳統,了解上一輩的歷史,從而使口述歷史產生教育作用。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在口述個人經歷的過程中,重拾過去的回憶,可以調動他們參與社會生活與歷史記錄的積極性。就某個社會群體來說,如果有口述歷史的介入,便可以增強社區或團體的凝聚力。另外,通過口述歷史曝光弱勢群體的境況有助於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為其生活帶來實質性變化。


湯普森最後表示,個人在口述歷史中扮演的角色除了講述,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傾聽,唯有傾聽,才能豐富人們了解歷史的來源,多渠道喚醒國家與民族的記憶,以史為鑒,由此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公眾史學 的精彩文章:

基層組織與家譜編纂:當代村譜出現的意義
文化遺產保護離不開民眾力量
西江流域民間文獻收集和整理的意義
這裡,記錄著我們曾經的生活
大學生翻譯抗戰檔案重溫歷史

TAG:中國公眾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