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氣溫驟降,又有人倒下!四科專家聯合支招如何預防猝死

氣溫驟降,又有人倒下!四科專家聯合支招如何預防猝死

上周以來,伴隨著廣州氣溫驟降,各家醫院接診的發生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病人在逐漸增多。

健康有約(微信號gzrbjkgj)獲悉,這兩天,廣州黃埔區一名55歲的阿叔約同事下班後一起踢球。誰知,剛踢完上半場,他便捂著胸口,痛苦地倒地,隨即被朋友們緊急送往附近的三甲醫院搶救,被查出心肌梗塞發作。由於球場距離醫院不遠,從病發到醫生開始搶救,時間間隔不到15分鐘,這位阿叔最終幸運地獲救。

無獨有偶。隨著冬天的到來,最近一周來,國內猝死消息不絕於耳,從20歲的年輕人到六七十歲的老人家,都有人不幸發生意外。

猝死是不是都和「心」有關?該如何預防猝死?身邊有人突然倒下,如何緊急應對?

有約君特意請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四位與猝死救治相關的專家為大家解疑答惑。

四位不同專業的教授特別總結出「預防猝死的一句話」:

當您看到這篇文章時,不妨放下手裡的煙,多喝幾口水,出門遛一遛,下班少喝酒,作息要規律,更重要的是,不要熬夜、不要過勞。

本文醫學指導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副院長、心胸外科主任 陳振光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重症醫學部主任 邰強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科主任 周香雪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心內科主任 梅衛義教授

新聞鏈接

連續熬夜、抽煙、過勞……他們猝死的誘因五花八門

近日,某遊戲直播平台年僅20歲的金牌主播「孤王」,為了吸引更多網友收看直播,從今年7月開始把直播時間改成了下半夜,從零時到早上9時,一連數月晝夜顛倒工作,終因過度勞累猝死。

11月22日,湖北武漢市漢口的一位68歲婆婆半夜在家看電視時突發心肌梗死,由於老伴及時實施心肺復甦,爭取了時間,最終獲救。

11月21日,遼寧大連市一名27歲小伙,晚上連抽3包煙後突發心梗,因送醫及時,幸運地被救回。

11月20日晚,廣西柳州市一名計程車司機在載客途中緊急停車,隨即昏厥,被送往醫院後,不幸因腦溢血而身亡。

11月18日,浙江衢州市一名42歲的骨科醫生在工作崗位上因勞累過度而突發心梗,從他跟同事說「不舒服」到病情危及生命,僅僅過了4分鐘,最終不幸以身殉職。

猝死該怪誰?

「心腦肺梗塞,哮喘胰腺炎」

每一次猝死事件的發生,都對人們產生巨大的震動,其實有不少猝死的悲劇,是可以避免的,但可惜的是,很多人沒有找准「病根」。

氣溫驟降,又有人倒下!四科專家聯合支招如何預防猝死

「網上歸納了『猝死的十大原因』,例如不愛喝水、常熬夜、精神緊張、常熬夜加班、劇烈運動,便秘導致排便過於用力等,這些並不是根本原因,而是誘因。」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副院長、心胸外科主任陳振光教授指出,從病因上分析,臨床上常見的猝死主要跟五大類疾病有關,用一句話來簡要概括,就是「心腦肺梗塞,哮喘胰腺炎」。

最常見的當屬心源性疾病,例如心肌梗死和有「不定時炸彈」之稱、致死率很高的主動脈夾層。心源性猝死病人在高峰時可占心內科病人的70%。

第二常見的是腦源性疾病,例如腦梗塞、腦出血。尤其是腦出血,病情發作快,死亡率更高。相對來說,老年人更多發的是腦梗塞。

第三是肺梗塞,最近幾年,肺梗塞導致猝死的病例數呈現快速上升態勢。肺梗塞與血管病變有一定關係。有些病人血液粘稠度高,容易形成血栓,堵住血管。「以前醫學界認為肺栓塞與是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有關,誘因可能是久坐、活動慢、少喝水。但後來發現,有些病人並沒有下肢靜脈栓塞,也會突發肺梗塞。」陳振光教授指出,臨床觀察到,有些肺栓塞導致猝死的病人,在發病前唯一表現出的「異樣」就是處於低氧狀態,表現為氣促、呼吸困難。

第四是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合併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這也是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猝死病因。許多病人長期患病,在病情急性發作的48小時內可能出現險情。相對來說,只要能及早送醫,規範地控制病情,這類病人「救回來」的機會更高。

第五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吃,也會導致猝死?」很多人覺得將信將疑。其實,在年關將近的冬季,暴飲暴食引發急性重症胰腺炎,也會導致猝死,醫院急診科、消化內科每年都會收到「吃死」的病人。陳振光教授指出,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起初表現為劇烈腹痛、腹脹,但神志清醒,送醫時甚至能跟醫生正常地描述病情,「如果遇到了沒有經驗的醫生接診,沒有意識到病情的兇險性,可能等一兩個小時,病人突然就死亡了。」

「四高一抽」人群

更受心源性「猝死」青睞

「雖說猝死不能都怪心臟,但大部分短時間內發生的猝死,確實和心臟關係最大,70%的猝死是冠心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心內科主任梅衛義教授說,對於有心血管高危險因素或者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老人,家屬最好的預防方法,是「讓老人住得離綜合醫院近一點」。

梅衛義教授指出,心肌梗死病人的搶救最重要的是盡一切努力、儘快開通堵塞的心臟血管,首選心臟支架的植入,其次是溶栓。

健康有約(微信號gzrbjkgj)聽說,留給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搶救「時間窗」並不充裕。統計顯示,猝死發生一分鐘內的電擊搶救成功率為90%,40分鐘內的搶救成功率為50%,90分鐘內的搶救成功率則只有6%,因此,心內科醫生們常有「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的說法。

梅衛義指出,心源性猝死更偏好「四高一抽」人群,即高體重(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抽煙者。除了這些人群外,久坐族,性格積極進取、暴躁、熱情的人士,或者父親在60歲之前、母親在55歲之前有過心臟病史,都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險人群。

話你知

心肌梗死癥狀

心肌梗死的癥狀主要有胸骨後和心前區悶痛,呈脹滿或壓迫感,持續數分鐘以上,也可位於雙肩、手臂、後背、牙齒、下頜和頸部;胸痛頻繁;上腹持續性疼痛;氣短、出汗、瀕死感、暈厥、噁心和嘔吐等。有些女性患者則有胃灼熱或腹疼、皮膚濕冷、頭昏眼花或頭暈和不明原因疲乏等癥狀。

梅衛義指出,簡單來說,預防心肌梗死,要重視呵護血管,適量運動,戒煙限酒限鹽,同時生活上給自己減壓。

搶救誤區

心梗病人送到急診就搞掂?溶栓要防風險!

很多病人親友以為,「心梗發生後,把家人送到醫院急診科就能化解兇險。」還有些人認為,「不管是在哪個科住院,只要在醫院裡發生心梗,就能保住命。」其實,現實並不那麼樂觀。

「心梗病人要儘快進行溶栓,但溶栓也有意外出血的風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邰強教授指出,在普通病房溶栓的風險要比在ICU溶栓高很多,因為萬一病人出現出血,需要緊急搶救,而普通病房以及沒有設立ICU的普通急診,在這方面捉襟見肘。因此,醫院往往會對猝死病人開通「綠色通道」,直接送到急診ICU或者醫院的ICU里進行搶救。

另一方面,當有人因為心肌梗塞昏倒且心跳驟停時,立即實施胸外按壓,可以讓心跳恢復,有利於爭取搶救時間。和有急救技能的路人、普通醫生相比,身經百戰的ICU團隊在實施胸外按壓、心肺復甦時的經驗更為豐富,搶救成功率也會相應提高。

七成腦梗「大約在秋冬季」

南下「候鳥老人」更要警惕

「腦梗塞有70%發生在秋冬季,主要是在秋冬降溫時、季節更替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科主任周香雪教授指出,每年冬季有不少「候鳥老人」從北方來廣州過冬、帶孫輩,從寒冷的北方突然來到溫暖的廣州,溫差可能高達二三十攝氏度,容易出現腦梗。

腦卒中最主要的危害是致殘,但也有部分患者會猝死。由於治療效果不佳,最重要的是預防最重要,但是人們常常陷入四個認識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血壓控制得越低越好」。預防卒中,重要的是控制好血壓,而血壓並非「越低越好」。周香雪指出,很多病人喜歡在夜間吃降血壓葯,覺得降壓效果好,其實不對。腦梗塞在夜間三四點高發,因為夜間迷走神經興奮,血壓偏低,加上起床時血壓會有一個波動,血管擴張,血壓就低了,起床時血壓也低。「如果晚上吃降壓藥,夜間血壓會更低,腦梗塞風險更高。」

氣溫驟降,又有人倒下!四科專家聯合支招如何預防猝死

她建議病人在早餐之前服用降壓藥。同時,冬季尤其要做到三個「五分鐘」:起床在床上躺五分鐘,坐起身,停五分鐘,下床前,腿垂到床邊五分鐘。

第二個誤區是「生活預防不重要」。生活預防,也就是一級預防,其實比二級預防更重要。血管硬化從小孩開始抓起,高血壓病人尤其要重視堅持低糖、低鹽、低脂、高纖維素的飲食,不熬夜,避免過度勞累。

第三個誤區是「提前通血管能預防卒中」。一到秋冬季,經常有高血脂的老人問醫生:「我要不要住院通血管來預防卒中?」其實,通血管雖然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擴張血管,對於頭暈的病人有緩解作用,但是對預防卒中沒有太大作用。醫生建議規範地進行治療,不需要額外給自己「加餐」。

第四個誤區是「秋冬要多鍛煉」。生命在於運動,但秋冬季運動要注意保暖,不可過量,出汗要防受寒,不要在氣溫較低的早晨和深夜鍛煉。

周香雪建議,一旦發生腦梗塞,溶栓的「黃金時間窗」只有3小時,一旦超過6-8小時,治療效果就很差了。當老人出現言語不清,嘴歪眼斜等癥狀時,必須及時撥打120送往醫院。要注意的是,當老人出現癥狀時,不要大聲呼喚,不要搖動,應保持老人臉側卧。

紙上會診

體檢基本正常,為何還會猝死?

1.問題:「有些人猝死的人,可能不久前才做過體檢,並沒有大問題,為什麼還會發生意外?」

陳振光:這是因為檢查項目沒選對,走錯了預防之路。中年人是猝死高發人群,往往有一個認識誤區,覺得「體檢預防腫瘤最重要」。其實和腫瘤相比,猝死發生的風險會更高,一旦猝死的發生,留給我們救命的時間就不多了。體檢的套餐裡面,除了重視腫瘤標記物,更應該關注心血管。

邰強:所有的猝死,都不是突然發生的,一定有長時間的醞釀。體檢如果查出血糖、血脂、血壓高,對身體是靜悄悄的傷害,必須重視。

梅衛義:四十歲以上常規查血脂,心電圖超聲、血液檢查、頸動脈超聲等。血液檢查,要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口服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甲狀腺激素這幾項。需要注意的是,甲減容易引發血脂高和傳導阻滯,導致心源性猝死。

周香雪:有些中老年忽視做頸動脈超聲,這項檢查與心腦血管的意外有很大的相關性,主要看有無頸動脈狹窄、評估血管斑塊是否穩定。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病家族史的人,更要重視這幾項檢查。

2.問題:每年要不要做頭部CT、冠脈CT?

梅衛義:看危險因素,一般可以兩三年做一次。但如果是高空作業、飛行員等壓力很大、高強度的特殊行業,尤其是經常感覺胸口隱痛、頭暈的人士,則需要每年進行頭部CT、冠脈CT。

周香雪:頭部CT沒有必要每年查一次。有高血壓、高血糖並不需要馬上做頭部CT,但如果突然頭暈,哪怕昨天做過CT,也要馬上複查,這和心腦血管疾病有關。

專家簡歷

陳振光

氣溫驟降,又有人倒下!四科專家聯合支招如何預防猝死

陳振光,醫學博士,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東院副院長、東院心胸外科主任。

歐洲臨床腫瘤學會會員,國際肺癌研究學會會員,中國腫瘤防治聯盟(UCOM)秘書長,中國醫院協會精準醫療管理分會秘書長,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委員,廣東省醫院協會第九屆理事兼腫瘤防治管理分會秘書長、胸部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胸外科學會肺癌學組副組長等。

擅長:從事心胸外科專業近30年,擅長各種胸外科手術,尤其是胸腔鏡輔助肺癌根治切除、肺大皰切除、重症肌無力外科治療、肺氣腫肺減容、肺癌射頻治療等手術。

邰強

氣溫驟降,又有人倒下!四科專家聯合支招如何預防猝死

邰強,醫學博士,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器官捐獻、重症醫學、普通外科與器官移植(肝、腎、胰腺、小腸、腹部器官簇移植)圍手術期管理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中國第一例成功公民身後捐獻供肝肝移植圍手術期管理者。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器官移植圍手術期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醫院協會腫瘤防治管理分會重症學組副組長,廣東省腦損害評估質量控制質控中心委員。

擅長:高難度肝移植手術、肝膽道惡性腫瘤手術等。

梅衛義

氣溫驟降,又有人倒下!四科專家聯合支招如何預防猝死

梅衛義,臨床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廣東省醫師協會心血管介入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血管專業及康復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常委。

擅長: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和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長心血管疾病的治療。

周香雪

氣溫驟降,又有人倒下!四科專家聯合支招如何預防猝死

周香雪,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現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一科副主任。中國神經再生學會、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委員。

擅長:對於神經科疾病的診治有較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神經遺傳疾病、神經代謝性疾病、神經變性疾病、肌張力障礙、癲癇等疾病的診治。開展了視頻腦電圖檢查、B超引導肉毒素注射、神經肌肉活檢等特色檢查及治療項目。

門診時間:周五下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門診;周三上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神經科門診。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何旭鵬

編輯:李津

部分圖@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高溫烹飪時不要加味精!放油鹽醬醋前,最好先知道這些
養生達人都愛粗糧,可惜很多人都吃錯了,傷胃的「坑」還有這些
降溫時節,專家和你聊聊呼吸道疾病的那些事兒
二價、四價宮頸癌疫苗有何不同?生了娃了還能打嗎?
耳垂越大越長壽?耳朵藏著這些健康秘密,六步按摩操快快學起來

TAG: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