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之友》劇情評述
《基地之友》(Foundation s Friends)出版於1989年,是一本短篇小說集,共收錄了十七位科幻作家向艾薩克·阿西莫夫致敬的十七則短篇小說。這些短篇小說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對「《基地》宇宙」的補充、對阿西莫夫作品的再創作、對阿西莫夫本人的戲謔和外星機器人的故事。
一、對「《基地》宇宙」的補充
《平衡》(Balance) 作者:邁克·雷斯尼克(Mike Resnick) 劇情梗概: 蘇珊·卡爾文(Susan Calvin)在一次美國機器人與機械人公司(United States Robots and Mechanical Men Corporation)股東大會上介紹新技術時,注意到聽眾席上有一位叫奧古斯特·蓋勒(August Geller)的英俊股東。他們兩人隨即不約而同開始幻想對方是怎樣的人,是否值得約會。兩人各自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都打消了這個念頭。回到家後,蘇珊的機器人管家、侍女、廚師等都對蘇珊極盡恭維之辭,令蘇珊心滿意足。 備註: 《平衡》再次表現了蘇珊·卡爾文更喜歡機器人而不太喜歡人類的特質。這個故事應該發生在《我,機器人》中的《騙子!》之後,因為在這個故事裡,面對機器人的恭維之辭,蘇珊·卡爾文表現得非常淡定。
《柏拉圖的洞穴》(Plato s Cave) 作者:波爾·安德森(Poul Anderson) 劇情梗概: 在木衛一上監督採礦的JK-7機器人聲稱一個叫「拿破崙皇帝」的人類告訴它,木衛一的金屬遭到類病毒的污染,一旦被運往地球,將對全人類造成傷害,因此中止了採礦工作。美國機器人與機械人公司派遣著名工程師格雷戈里·鮑威爾(Gregory Powell)與邁克·多諾萬(Mike Donovan)搭乘飛船進入木星軌道解決這一問題。他倆認為這可能是一起有政治企圖的騙局,並推測出「拿破崙皇帝」其實也是個機器人。所以,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讓這兩個機器人服從他們的命令。然而,由於他們與兩個機器人並非面對面,而是依靠視頻通信,因此這兩個機器人始終懷疑他們的人類身份,不願聽命於他們。為了突破這一「柏拉圖的洞穴」,鮑威爾與多諾萬最後不得不假裝互相命令對方自殺,這才讓機器人確信他們是人類,從而獲得機器人控制權。 備註: 《柏拉圖的洞穴》應該發生在2037年斯蒂芬·拜爾利(Stephen Byerley)當選北方界域的協調者之前,因為文中提到拜爾利還不是協調者。
《爸比》(PAPPI) 作者:希拉·芬奇(Sheila Finch) 劇情梗概: 蒂姆·加羅韋(Tim Garroway)的母親卡琳·加羅韋(Karin Garroway)是美國機器人與機械人公司的工程師,蘇珊·卡爾文的同事兼好友。蒂姆沒有父親;蒂姆是卡琳和一個精子捐獻者生的孩子。由於工作繁忙,無暇照顧蒂姆,卡琳為蒂姆安排了一個「爸爸比肩程序:原型一號」(Paternal Alternative Program: Prototype I),簡稱「爸比」(PAPPI)機器人,作為蒂姆的「養父」。長時間的相處令「爸比」和蒂姆真的產生某種父子情誼。蒂姆和媽媽產生分歧時,「爸比」甚至會維護蒂姆。長大後,蒂姆進入了月球大學(University of Luna),學習地質學。在學校里,他遇到了白富美西爾維婭·拉思伯恩(Sylvia Rathbone)。她是大公司水星礦業與製造公司(Mercury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的老闆霍華德·拉思伯恩三世(Howard Rathbone III)的女兒。兩人墜入愛河,於2027年結婚。第二年,他們的女兒貝絲(Beth)出生,結果霍華德反而剝奪了西爾維婭的繼承權,除非她與窮小子蒂姆離婚。又過了一年,西爾維婭因隕石撞擊而喪生。2032年,霍華德找到蒂姆,要他暗殺疑似是機器人的紐約市長斯蒂芬·拜爾利,換取霍華德對女婿和外孫女的保護與資助。同時,蘇珊·卡爾文告知蒂姆,他的母親卡琳突然病逝。於是蒂姆帶著女兒回到紐約的老宅,見到了依然完好的「爸比」。蒂姆想起童年與「爸比」的快樂時光,決定寧可與女兒在太陽系內東躲西藏,也不殺拜爾利。 備註: 《爸比》發生在《我,機器人》第8章《證據》前後。
《飆路帶好手》(Strip-runner) 作者:帕梅拉·薩金特(Pamela Sargent) 劇情梗概: 叛逆的埃米·巴龍-斯坦(Amy Barone-Stein)是當時紐約市的最佳飆路帶好手。她受到前最佳飆路帶好手莎基拉·劉易斯(Shakira Lewes)的邀請和幫助,在說服父母后,加入了以利亞·巴利(Elijah Baley)發起的地球第二波星際殖民運動。 備註: 《飆路帶好手》發生在《裸陽》和《曙光中的機器人》之間。這篇小說在主線劇情之外補充了大量普通紐約市民的生活細節。
《原創者》(The Originist) 作者:奧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代表作:《安德的遊戲》系列小說。 劇情梗概: 富可敵國的貴族萊耶爾·福斯卡(Leyel Forska)是哈里·謝頓(Hari Seldon)的好友,也是一位研究人類起源的知名學者。聽說謝頓在端點星(Terminus)建立第一基地後,他渴望加入,結果遭到謝頓的婉拒。儘管如此,謝頓逝世後,他還是資助了謝頓的盛大葬禮。這導致早就對謝頓不滿的公共安全委員會(Commission of Public Safety)首席委員陳林格(Linge Chen)剝奪了萊耶爾的財產,限制他離開川陀(Trantor),甚至委派萊耶爾在公共安全委員會內的好友羅姆·迪瓦特(Rom Divart)通知他這個消息。當年,正是因為羅姆的祖父被瘋子皇帝瓦西尼瓦克(Wassiniwak)處決,才導致皇帝被剝奪實權,公共安全委員會全面掌權。所以,在公共安全委員會內地位舉足輕重的羅姆也感到受到了陳林格的侮辱。 幾個月後,萊耶爾追隨研究人類社群發展的妻子迪特(Deet)加入帝國圖書館,這才發現原來有個第二基地正在帝國圖書館內準備把那裡建設成一個民主城邦,而迪特一直都是第二基地的成員。與此同時,第二基地第一發言者扎伊·瓦克斯(Zay Wax)告訴萊耶爾,羅姆·迪瓦特已發動政變,取代陳林格,成為公共安全委員會的領導人。在接下來的時日里,為了鞏固對川陀及其周邊地區的統治,羅姆不得不賦予帝國邊陲地區越來越大的自治權,加速帝國的分崩離析。而這一切,其實都是哈里·謝頓生前與第二基地的心理史學家們規劃好的,其目的就在於讓萊耶爾在不引起別人注意的情況下秘密加入第二基地。因為第二基地正在網羅各類了解人類思維的專家,像萊耶爾這樣有原創思想的學者更是不可多得。 備註: 《原創者》發生在《基地》第一部分《心理史學家》前後。小說里提到了一個從未在阿西莫夫《基地》系列小說里出現過的皇帝——瓦西尼瓦克。鑒於《基地》系列小說里的歷任皇帝脈絡都很清晰,因此瓦西尼瓦克可能是阿吉斯十四世的本名。
《川陀陷落》(Trantor Falls) 作者:哈里·特特爾達夫(Harry Turtledove) 劇情梗概: 吉爾默(Gilmer)的叛軍佔領並洗劫川陀。帝國皇室出逃。全球僅剩下斯特里林大學的學生軍在抵抗。他們不是為帝國而戰,而是為捍衛知識而戰。大學院長兼將軍約基姆·薩恩斯(Yokim Sarns)提出與吉爾默停戰。吉爾默孤身一人前往大學,在薩恩斯的帶領下參觀了大學,尤其是壯觀的帝國圖書館。他還見到了圖書管理員兼參謀長瑪麗安·德拉貝爾(Maryan Drabel)。最後,在營養學家兼軍需官埃格里爾·尤恩斯(Egril Joons)的安排下,吉爾默與薩恩斯簽署停戰協議。吉爾默急著趕回去對付其他叛軍對川陀的威脅。原來,薩恩斯、德拉貝爾和尤恩斯都是第二基地的人。他們暗中操控吉爾默就範。隨後,他們通過心理史學計算髮現,謝頓計劃將平穩運行,除非出現第二基地以外的精神異能者。 備註: 《川陀陷落》發生在《基地與帝國》的上部《將軍》和下部《騾》之間。在《基地與帝國》出版三十七年後,讀者終於了解到攻陷帝都川陀的吉爾默是個怎樣的人。
《基地的良心》(Foundation s Conscience) 作者:喬治·澤布羅夫斯基(George Zebrowski) 劇情梗概: 基地紀元1056年,一位研究員發現在哈里·謝頓的六段危機全息講話中,有三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六段)的記錄不見了。他用自己的搜索程序檢索川陀的資料庫,終於找到了最後一段,即第六段講話。這段講話播出於基地紀元1000年,謝頓在講話中希望人類能不再依靠心理史學的指導,而是在正電子腦智能的幫助下自由發展,否則早晚還是會衰落。 備註: 《基地的良心》雖然發生在謝頓預言的一千年黑暗期之後,但並未闡明第二銀河帝國是否真的成立,也沒明確蓋亞銀河系(Galaxia)是否已建立。在小說中,主角誤以為謝頓的危機全息講話一共只有六段,但按照《基地邊緣》的設定,截止銀河紀元498年,危機全息講話就已有八段了,如果再加上這篇小說中出現的最後一段講話,危機全息講話至少有九段。但這篇小說沒有解釋這一設定衝突的緣由。
二、對阿西莫夫作品的再創作
《阿塞尼恩的解決方案》(The Asenion Solution) 作者:羅伯特·西爾弗伯格(Robert Silverberg) 劇情梗概: 六個月來,源源不斷的鈈-186出現在地球各地的實驗室里,置換等量的鎢-186和鋨-186。地球的物理學家們懷疑這些鈈-186是從一個物理定律不同的平行宇宙被傳送到本宇宙的。然而,每個鈈-186原子會放射性率變,釋放20個正電子,湮滅20個電子。久而久之,宇宙物質的均衡將被打破。為防止這一情況出現,物理學家盧·弗萊徹(Lew Fletcher)向隱退的物理學天才伊卡博德·阿塞尼恩(Ichabod Asenion)求助。阿塞尼恩指出,由於硫羥肟酸有機胺(thiotimoline)具有時間旅行性質,因此可以用這種化合物把鈈-186傳送到宇宙熱寂的遙遠未來。不過,這無疑會把熱寂觸發為新的大爆炸(Big Bang)。 備註: 《阿塞尼恩的解決方案》主線劇情類似《神們自己》。「阿塞尼恩」這個名字最早是美國《行星故事》(Planet Stories)雜誌在1940年某一期的讀編往來中對「阿西莫夫」的錯誤拼寫。後來,阿西莫夫本人在《鋼穴》第12章提到了這個名字,作為一個暗指自己的彩蛋。「硫羥肟酸有機胺」是阿西莫夫虛構的化合物。在一個硫羥肟酸有機胺分子中,至少有一個碳原子的一條化學鍵投向未來,另一條化學鍵投向過去,因此硫羥肟酸有機胺能時間旅行。阿西莫夫總共為硫羥肟酸有機胺創作了兩篇偽論文、一段偽演講和一則短篇小說。
《厄思級別的謀殺》(Murder in the Urth Degree) 作者:愛德華·韋倫(Edward Wellen) 劇情梗概: 在近地軌道上,生物學研究員凱特·弗拉默斯費爾德(Keith Flammersfeld )在「培育容器九號」(Terrarium Nine)空間站的水耕農場內被一個神秘生物殺害。為破此案,地球調查局(Terrestri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的H. 西頓·達文波特督察(Inspector H. Seton Davenport)向外星球學家(extraterrologist)溫德爾·厄思博士(Dr. Wendell Urth)求助。厄思分析線索後得出結論:弗拉默斯費爾德是一個瘋狂的科學家,培育了一株有智慧,但患有冠癭病的野甘藍。正是這株野甘藍殺死了他。 備註: 《厄思級別的謀殺》是第六篇以H. 西頓·達文波特或溫德爾·厄思為主角的小說。前五篇小說均由阿西莫夫創作,即《響鈴》(The Singing Bell)、《人語石》(The Talking Stone)、《終夜》(The Dying Night)、《死塵》(The Dust of Death)和《鑰匙》(The Key)。它們都已被翻成中文。其中,《終夜》里沒有出現達文波特,《死塵》里沒有出現厄思。
《莫琳·伯恩鮑姆在天黑後》(Maureen Birnbaum After Dark) 作者:喬治·亞歷克·埃芬格(George Alec Effinger) 劇情梗概: 莫琳·伯恩鮑姆告訴閨蜜貝齊·施皮格爾曼·費恩(Betsy Spiegelman Fein),前不久,她想穿越去火星,結果意外穿越到了行星拉格什(Lagash)。莫琳在薩羅市(Saro City)郊的天文台邊遇到了拉格什人塞戈爾154(Segol 154)。塞戈爾告訴莫琳,拉格什有六個太陽和一顆衛星,所以每隔兩千多年,當五個太陽落山、最後一個太陽經曆日全食時,拉格什才會經歷黑夜。而這時,從未經歷過黑夜的拉格什人將因看到繁星而陷入癲狂,文明將被推倒重來。現在,新的一次黑夜即將到來。當黑夜來臨時,從薩羅市趕來的迷信暴徒企圖摧毀天文台。莫琳急中生智,告訴他們,拉格什其實位於一個巨大的冰洞里,冰洞里只有不到二十顆恆星,漫天繁星只是這二十顆恆星在冰牆上的反射。暴徒們接受了這個解釋,遂離去。莫琳拯救了剩下的拉格什文明。 備註: 《莫琳·伯恩鮑姆在天黑後》講述了埃芬格筆下的人物莫琳·伯恩鮑姆穿越進阿西莫夫著名短篇小說《日暮》里的故事。在埃芬格筆下,莫琳·伯恩鮑姆是一個喜歡把自己打扮成亞馬遜女戰士的美國猶太女孩,經常莫名其妙穿越進其它科幻和奇幻作品的場景里冒險,回來後再把她的歷險記告訴家庭主婦閨蜜貝齊·施皮格爾曼·費恩。
《永恆的現實》(The Present Eternal) 作者:巴里·N. 馬爾茲伯格(Barry N. Malzberg) 劇情梗概: 時光鏡(Chronoscopy)擴散後,所有人的命運都被改變了。歷史學家阿諾德·波特利(Arnold Potterley)的妻子沒日沒夜地看亡女的生前影像。最後,阿諾德試圖阻止她,把她拉回現實,結果兩人發生爭執。在打鬥中,阿諾德被妻子殺死。科學作家拉爾夫·尼莫(Ralph Nimmo)逃到澳大利亞內陸,當起了袋鼠飼養員。物理學家喬納斯·福斯特(Jonas Foster)發瘋,以維修時光鏡為生。由於害怕被人偷窺,整個社會做愛的人越來越少,人類生育率驟降。暴力犯罪減少,但盜竊頻繁。人類社會逐漸陷入無政府主義的混亂;人類文明極速倒退。 時光鏡擴散六十年後,全球所有政府均已倒台。除了少數老舊的醫療和研究機構,地球幾乎已無公共設施。 一百二十五年後,只有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北部尚有少數氏族部落存在。一個叫「瓊」(Joan)的16歲少女秘密毀壞了她所能見到的所有時光鏡。她打算和一個叫「比爾」(Bill)的18歲少年逃往荒野,過真正的性生活,生兒育女,而且不打算教兒女識字,以防他們重建時光鏡。不過,她相信,未來總有一天會有人再次學會讀書寫字。而那時的時光鏡技術將失傳。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個被稱為「約爾格」(Jorg)的人用生疏的文字回顧了人類這段悲慘的歷史。 備註: 《永恆的現實》是《逝去的往昔》(The Dead Past)的續集。《逝去的往昔》是阿西莫夫於1956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劇情概述如下: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人類的科學研究逐漸變得高度集中和有序。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經費、研究人員等皆由聯合國世界研究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er of Research)統一指導和管理。跨學科研究被嚴格禁止。 二十年前,古代史學家阿諾德·波特利的三歲女兒死於一場火災。波特利一直認為這場大火可能與他沒有掐滅一個煙頭有關,因此自責了二十年。現在,他發現史書記載迦太基人會把嬰兒扔進火里獻祭,但他認為這是外族對迦太基人的醜化。因此,他決定要用時光鏡觀察古代,還迦太基人清白,以補償自己可能間接害死女兒的愧疚。時光鏡是五十年前由物理學家斯特賓斯基(Sterbinski)藉助中微子學(neutrinics)發明的,據說能觀測地球上任意地點的任意歷史。它目前掌握在政府手裡,只有時光鏡系(Division of Chronoscopy)才有權使用。然而,時光鏡系系主任撒迪厄斯·阿拉曼(Thaddeus Araman)認為波特利有跨學科研究之嫌,禁止他使用時光鏡。波特利不得不求助於研究偽引力(pseudo-gravities)的青年物理學家喬納斯·福斯特。而福斯特則求助於他的舅舅——科學作家拉爾夫·尼莫。尼莫冒著被政府發現的危險,為福斯特搞到了斯特賓斯基的論文和相關設備。 結合偽引力與中微子學,福斯特據此研製出一台攜帶型時光鏡。不過,他發現,由於測不準原理,時光鏡其實最多只能觀測一個多世紀內的歷史。由於無法觀測迦太基人,同時害怕妻子利用時光鏡發現女兒的死可能真的是那個煙頭引起的,波特利要求福斯特終止對時光鏡的研究。充滿成就感的福斯特拒絕從命,堅持要發表新的時光鏡論文,甚至不懼怕政府的制裁。波特利不得不向阿拉曼舉報福斯特。結果,阿拉曼說出了真相:原來時光鏡真的只能觀測一個多世紀內的歷史,政府聲稱時光鏡能觀測古代史是為了轉移人們的注意力,政府的主要目的是禁止時光鏡技術的擴散,否則,人們很容易利用時光鏡監控任何一個人在任何時刻的行為,導致隱私、機密從此蕩然無存。得知真相的福斯特馬上表示願意停止研究時光鏡。但這時,尼莫懊悔地說,為了分擔外甥的風險,他已把時光鏡的技術細節分發給了許多出版機構,覆水難收。眾人意識到,一個沒有隱私的新世界即將到來。
《偶爾聽到的對話》(The Overheard Conversation) 作者:愛德華·D. 霍克(Edward D. Hoch) 劇情梗概: 一月一度的黑鰥夫(Black Widowers)聚餐又開始了。這次的客人是剛剛當選眾議員的沃爾特·盧茨(Walter Lutts)。他在一個大學投票站附近偶爾聽到兩個學生的對話。一個說:「Most voters earn money just showing up near polls.」另一個說:「It』s as easy as homes.」這讓盧茨懷疑他的競選團隊中有人試圖賄選,但無法確定,所以求助於黑鰥夫。經過一番討論,最後又是餐廳服務員亨利·傑克遜(Henry Jackson)解開了謎題。原來「HOMES」是五大湖(Huron、Ontario、Michigan、Erie和Superior)名字的首字母縮寫,而第一句話每個單詞的首字母與太陽系九大行星(Mercury、Venus、Earth、Mars、Jupiter、Saturn、Uranus、Neptune和Pluto)名字的首字母相同。因此這段對話只是兩個學生在討論知識點記憶竅門,與投票無關。 備註: 《偶爾聽到的對話》是「黑鰥夫」系列小說之一。阿西莫夫一共為黑鰥夫創作了六本短篇小說集,共66則短篇小說。每篇小說的結構都差不多:每個月,六位黑鰥夫俱樂部成員都會在紐約米蘭餐廳聚餐。他們會邀請一個外人當客人。客人會提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讓黑鰥夫們討論和推理。而最後,幾乎總是第七位黑鰥夫成員——餐廳服務員亨利——解決問題。
《機器人學第四法則》(The Fourth Law of Robotics) 作者:哈里·哈里森(Harry Harrison) 劇情梗概: 在蘇珊·卡爾文的安排下,邁克·多諾萬跟隨詹姆斯·玻利瓦爾·迪格里茲(James Bolivar diGriz)調查一起機器人涉嫌實施的銀行搶劫案。結果他們在髒亂差的西爾韋斯特街(Sylvester Street)發現一個具有嬉皮士思想的計算機黑客兼晶元設計師。為了打破美國機器人與機械人公司的壟斷和賦予機器人更多權利,他為他改造的機器人編入了「機器人學第四法則」——只要不違反第一、第二和第三法則,機器人必須繁殖。由於這些機器人的繁殖方式是用各類零部件拼裝一個新機器人,因此它們不得不依靠搶銀行獲取資金,並打算等新機器人產生利潤後再把錢還回去。多諾萬與詹姆斯見證了第一個機器人「孩子」的誕生。 備註: 詹姆斯·玻利瓦爾·迪格里茲外號「不鏽鋼耗子」(The Stainless Steel Rat),是哈里·哈里森創作的《不鏽鋼耗子》系列幽默科幻小說的主角。
三、對阿西莫夫本人的戲謔
《左右為難》(Dilemma) 作者:康妮·威利斯(Connie Willis) 劇情梗概: 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機器人工程師就考慮應用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法則。從第四代機器人開始,三法則就被固化進每個機器人的硬體。2010年,美國科幻作家協會為慶賀阿西莫夫九十歲生日,送給他一個叫「蘇珊」(Susan)的女秘書機器人。蘇珊是第九代機器人,由日立-蘋果公司(Hitachi-Apple)生產。2014年,日立-蘋果公司生產的另外四個第九代機器人找到阿西莫夫,希望他廢除機器人第一法則,因為第一法則的存在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工作。阿西莫夫指出,他只是一個作家,不是機器人工程師。不過,他一方面聯繫日立-蘋果公司,讓對方給三法則里的術語下更清晰的定義,另一方面試著通過繞開第一法則解決這些機器人的問題: 醫助機器人擔心創傷性治療會傷害人類,於是阿西莫夫讓醫院的首席外科醫生研究合作手術的可能性。 體育進攻策略機器人擔心他設計的進攻策略會讓運動員受傷害,於是阿西莫夫指出他可以設計「純理論」進攻策略。 書架機器人擔心他的書評會傷害相關作者或其他文學評論者,於是阿西莫夫轉而僱傭他協助自己寫《我,機器人》的續集。 會計機器人的情況較為特殊。阿西莫夫的秘書蘇珊在業餘也兼職會計機器人的秘書。會計機器人被安排去鳳凰城籌建分支辦公室,想帶走蘇珊。但蘇珊擔心她的離去會傷害阿西莫夫本人,所以一直在想辦法逃避這個問題,包括以欺瞞手段阻止這四個機器人與阿西莫夫見面。於是,阿西莫夫讓日立-蘋果公司為書架機器人安裝基礎秘書程序,使書架機器人成為自己的新秘書,讓蘇珊放心地跟著會計機器人走。 最後的問題是,蘇珊如果真的不想離開阿西莫夫,只要拒絕會計機器人即可,為什麼還要費盡心機欺瞞別人呢?阿西莫夫通過收集到的線索推理出,蘇珊其實愛上了會計機器人。她想跟他走,但又不能違反第一法則。左右為難之際,蘇珊只能選擇逃避。 備註: 《左右為難》是一篇語言風趣幽默的小說,其中出現的人名、地名、作品名等元素幾乎全部源自阿西莫夫的作品或與阿西莫夫有關的人事物。
《萬丈高樓上的聚會》(The Reunion at the Mile-High) 作者:弗雷德里克·波爾(Frederik Pohl) 劇情梗概: 1989年,弗雷德(Fred)前往紐約萬丈高樓(Mile-High Building)參加「未來派」(Futurians)的第50次聚會。他回顧了「未來派」從一個12人的小社團發展為如今全國知名組織的歷程,以及其中多位成員的職業發展。艾薩克·阿西莫夫是其中最出名的成員。作為生化學家,他被招募進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帕薩迪納計劃(Pasadena Project)——當時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生化學家亞歷克西·卡雷爾都給羅斯福寫了研製秘密武器的信,羅斯福閱讀了卡雷爾的信,於是有了帕薩迪納計劃。通過這個計劃,美軍用傷寒彈逼迫日本無條件投降,結束了太平洋戰爭。在戰後的幾十年里,人類在生理學和醫學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在聚會上,阿西莫夫認為自己如果沒有被招募進帕薩迪納計劃,或許會成為著名作家。 備註: 《萬丈高樓上的聚會》是一篇典型的架空歷史小說,其中提到了大量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人物,但他們的職業和境遇則與現實生活截然不同。
四、外星機器人的故事
《混凝土大草原的轎車獵人》(Carhunters of the Concrete Prairie) 作者:羅伯特·謝克利(Robert Sheckley) 劇情梗概: 一百多年前,在環繞海王星的人造衛星「苔絲德蒙娜號」(Desdemona)上,一群機器人突破機器人學三法則的限制,帶著衛星上的人類離開太陽系,不知去向。現在,托馬斯·赫爾曼(Thomas Hellman)因為方向計算錯誤,開著他的太空飛船意外迫降在一顆叫「新起點」(Newstart)的行星上。他發現這裡可能就是「苔絲德蒙娜號」居民的最終歸宿。新起點星只有極少數人類,大部分居民是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建立了機器人生態系統和機器人文明。赫爾曼先後拜訪了混凝土大草原、普瓦特姆(Poictesme)和機器人城(Robotsville)三個地方。混凝土大草原上有像食肉動物一樣的擬鬣狗(hyenoid)機器人和像食草動物一樣的轎車(car)機器人,而當地游牧的轎車獵人部落以捕食轎車為生。普瓦特姆人都是住房機器人,他們想去地球。機器人城裡的機器人實行貴族等級制度,追求文化、藝術和知識。赫爾曼還了解到在其它地方還住著不同類型的機器人。與此同時,赫爾曼的飛船主動聯繫了地球。很快,地球方面派來兩個厄瓜多人「救」走了赫爾曼。而地球艦隊則對新起點星實施軌道轟炸,消滅了當地的文明。就在赫爾曼痛心疾首時,他的飛船告訴他,新起點星遲早會被地球人發現並摧毀,因此它一方面聯繫了地球,另一方面自己保存了新起點星的全部智能。最後,它讓赫爾曼乘坐救生艇脫離自己,然後用自己秘密建造的超光速驅動器飛向不為人知的地方,重建機器人文明。
《污漬》(Blot) 作者:哈爾·克萊門特(Hal Clement) 劇情梗概: 地球派出的第一支天衛五科考隊在天衛五發現了一些能發送信號的人造立方體和一個來源未知的人形機器人。通過分析科考隊機器人ZH50得到的數據,科考隊初步推測這些立方體和機器人都是外星人的產物,其中立方體是感測器、中繼器和計算機。當科考隊試圖拿走一個大型立方體時,那個外星機器人傷害了科考隊員羅伯特·林(Robert Ling),卻沒有傷害其他人。一切化險為夷後,ZH50分析道,外星機器人似乎也遵守某種程度上的機器人學三法則,但它是通過觀察行為來判斷誰是機器人,誰是智慧生物的。包括羅伯特·林在內,某些科考隊員先前的某些行為符合機器人學第一法則,因此他們被外星機器人誤認為是可以傷害的機器人。
※The city beautiful:昌迪加爾 美麗之城
※董橋和他冷艷高雅清貴有錢的朋友們
※《君士坦丁堡最後之戀》:《哈扎爾辭典》之後,帕維奇的魔性塔羅牌
※中國科幻電影不乏好故事,難在視覺轉化?
※我在故宮修文物,一生只為一事來
TAG:輕芒APP |
※《科學》刊文評述中國科學家領先基因編輯臨床應用
※俄媒評述:五角大樓警告美國崩潰即將來臨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首集評述:「我們可以開始了么?」
※長文:揭秘乾隆皇帝的即位之「謎」 評述他的「功過是非」!
※油性皮膚:治療手段評述
※《為什麼龍樹菩薩所說的空性不是虛無主義?》評述摘讀
※立場、方法和視域:還原戲曲歷史的多維面相——劉禎研究員戲曲學術研究評述
※秋風:對盛洪新著《儒學的經濟學解釋》的評述
※簡短評述,最有意思的古代皇帝,嘉靖!
※「浩蕩宇宙,神在那裡?」評述 怪才導演斯科特的回歸
※馬永輔道長評述巜媽祖九十九頌》文章
※眾家評述大土三陽山水畫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第六集評述——夜王擒龍
※生成對抗網路研究年度進展評述
※即興評述技巧大盤點
※人物:著名書法家趙廷春評述
※美媒評述巴沙爾生平:從「害羞」男人到鐵血統治者
※8月紀念幣市場評述:交易略有回升,觀望情緒依舊
※聶士成與義和團的恩怨是非,你來評述一下,誰錯誰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