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支十餘人的菁英隊伍,37年專註做一件事,只為傳承江南絲竹文化

這支十餘人的菁英隊伍,37年專註做一件事,只為傳承江南絲竹文化

通訊員 連黎鳴 記者 陳友望

據說朝暉街道有一百多支群眾文化團隊,杭州金朝暉江南絲竹社就是其中數一數二的一支,若問這支團隊的厲害招數,用「技藝高超、聲名遠播」這兩個四字金言來形容毫不誇張。

杭州金朝暉江南絲竹社原名叫西湖民樂社(籌),創建於1980年1月,時至今日已經走過了37個春秋。社團創建之初只有11位成員,三十多年過去了,斗轉星移,人來人往,這支團隊始終保持著最具實力的10餘人菁英隊伍狀態。而社團活動場地卻幾經周折,從最初的黃龍洞到朝暉二小,再到東方豪園,最後由朝暉街道文化站牽線,永久落戶在應家橋社區。每周四下午是他們的集中排演時間,每當那時,你往距離應家橋社區服務中心幾十米開外的地方一站,就能欣賞到悠揚動聽的絲竹聲聲。

當耳朵被優美的樂曲聲所陶醉時,便想一探究竟是哪幾位高手在撫琴弄笛。

今年81歲的沈惠民是社團的社長,退休前在杭州市歌舞團工作,他從小就在祖父和父親的耳濡目染下接觸了江南絲竹。他最擅長的樂器是揚琴,彈指一揮間70年過去了,如今他已是江南絲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除了沈老,金朝暉江南絲竹社中的顧駿與王宗祥也是江南絲竹的傳承人,他們擅長的樂器分別是琵琶與笛子。顧老退休前在浙江省藝校工作,是社團中的「潮人」,當滿頭銀髮的他在台上演奏時,揮灑自如的樣子迷倒了眾多粉絲。

王宗祥老師是杭州城裡的一支「名笛」,擁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幾十年來培養了不少優秀的笛子演奏家,像中央民樂團副團長、著名笛子演奏家王次恆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今年77歲的王老師經常自稱只是這個社團里的「中年人」,目前對外聯絡的事務都由他一手包辦。

江南絲竹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民族音樂,流行於江浙滬一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江南絲竹有一大特色叫『死曲活奏』。簡單講就是可以在傳統曲譜的基礎上進行加花、變化,演奏很靈活。這樣的即興演奏在江南絲竹中十分重要,同樣是演奏一曲《行街》,不同的團隊各有各的演繹,各有各的味道。

演奏時,各個演奏者你進我退、你高我低、你簡我繁,相互配合有所側重,卻又和諧相配。這樣的演奏方式,需要成員們多年磨合以及有高度的默契。

如果要給這個社團標註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堅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憑著對傳統經典音樂永不過時的堅定信念,堅持合作,永不停歇。

杭州金朝暉江南絲竹社還特別注重對外學習交流,相互取經,切磋技藝,不僅與省內外各江南絲竹社頻繁互動,還經常與中國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等高等學府有學術交流和往來。社團曾與已故著名作曲家、教育家、朝暉地區藝術家聯誼會創始人周大風先生合作,演奏周先生的名曲《採茶舞曲》。2011年,應中國音樂學院的邀請在沈鳳泉教授的帶領下與兄弟社團共赴北京舉辦江南絲竹專場音樂會。他們還經常參加一些公益性演出活動,2010年赴德國呂納堡市進行老年文化交流,受到了國外友人和旅德華人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

談到社團今後的發展,幾位傳承人表示最擔心的是後繼無人,目前除了一位成員是大學畢業才兩年的小青年,其他人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他們希望有更多喜歡江南絲竹的年輕人能加入到這個團隊中來,只要是出於對江南絲竹發乎內心的喜愛,他們都願意不遺餘力地教學。

編輯:王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新聞 的精彩文章:

通往天目山一個高顏值的村莊成了「全國文明村」 它有一個浪漫的名字——月亮橋
新武器上陣!杭州的道路修復用上「創可貼」
拓展競會渠道、聘請會議大使—未來十年,杭州瞄準200個國際會議
新開張,米優惠?——不對不對,是「米優匯」
走起!千島湖這條「網紅」路線美出天際

TAG:杭+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