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血色聚焦:美軍鏡頭下的中國遠征軍

血色聚焦:美軍鏡頭下的中國遠征軍


血色聚焦:美軍鏡頭下的中國遠征軍



1942年3月,在抗日戰爭最為艱苦的階段,為保護中國與盟國的最後陸上國際交通運輸線——滇緬公路,約10.3萬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大戰歷時3年零3個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近20萬人。

美國在此期間派出了一支4000人的中國遠征軍美軍顧問團,為蔣介石領導的中國軍隊提供軍事和武器培訓,幫助中國遠征軍打贏怒江戰役,奪回1941年失手的滇緬公路。


在這個4000多人的美軍顧問團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隊——美軍通信兵第164照相連。這是美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起便組建的兵種,使用當時才發明不久的照相機和膠片攝影機全方位拍攝戰爭。他們是軍人,卻不拿槍上戰場,活躍在有美國參戰的世界各地,記錄下了大量珍貴的影像資料。



血色聚焦:美軍鏡頭下的中國遠征軍


第164連共有250人,包括軍官、士兵、攝影師等。他們的第一批前線人員於1943年12月到達中緬印戰區,而後分成小分隊,活躍在戰區的每一個兵站。從印度加爾各答到緬甸密支那,從早期的列多公路到後來開通至昆明的史迪威公路。他們和大部隊一起在槍林彈雨中穿行,同時按下快門。


日本人曾認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上出現過三次所謂的「玉碎戰」,戰事激烈,也是日本軍隊被全部消滅的戰役。這三次戰役分別發生在滇西的松山、騰衝和緬甸北部的密支那,而這三個地方都是中國軍隊打下來的。美國通信兵的鏡頭跟隨並記錄下了這些戰役。


有血腥也有人性


格林伯格1919年出生於紐約,21歲應徵入伍。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宣布參戰,他被編到了第164照相連。



血色聚焦:美軍鏡頭下的中國遠征軍


他是第一批在大西洋畔弗吉尼亞州登上「蘇格蘭快艇」號的通信兵之一。起初,他並不知道自己前往的地方叫「中國」,直到軍官給他們人手發了一本小冊子,讓他們學習印度和中國的「行為準則」,東亞國家的神秘面紗才在他們面前慢慢揭開。


格林伯格所學到的「中國行為準則」包括自然、有禮貌、盡量學說中國話。沒過多久,他就融入了戰地生活,和中國士兵打成一片。他學會了很多中文,甚至包括一些雲南方言,並樂於用中文和當地老百姓交流。


他自己最喜歡的照片是在某次行軍時拍攝的。照片中,他與兩個中國士兵站在一起,其中一個挑著糧食,另一個挑著竹筒,是盛水用的。而格林伯格也是一副入鄉隨俗的打扮:腳穿草編涼鞋、頭頂中國馬夫帽,看上去就和身邊的中國士兵差不多。


這麼打扮是有原因的。當時日軍以10萬元高額懸賞美國人的人頭,因此他們必須試圖讓自己看起來像個中國人。許多美國士兵因為戴著鋼盔而被日軍狙擊手打死。格林伯格的長官就是這樣犧牲的。

日軍潛入美軍駐地後,但凡看到用睡袋的人,就知道是美國士兵,然後用刀殘忍地割破他們的喉嚨。格林伯格說:「可憐的日本人,是一群羞於面對照相機鏡頭的族類,因此很難拍到他們的什麼影像,攝影兵們僅能拍攝到幾具日軍死屍而已。」


格林伯格親眼見過許多恐怖的場景,但在他鏡頭下,還有許多是關於當地人日常生活的場景——比如洗衣服、帶孩子,關於他們如何在戰爭中倖存,在苦難的同時也保持樂觀的畫面。因為這就是生活。這些關乎人性的東西,也是戰爭的一部分。



血色聚焦:美軍鏡頭下的中國遠征軍


在按下快門前,格林伯格總會用並不流利的中文禮貌地打招呼說:「朋友,我要照相」、「謝謝」。這是他的拍攝「訣竅」——能讓原本警惕的人們即使面對陌生美國人的鏡頭,也能放鬆戒備。在他的鏡頭下,人們的神態都很放鬆,有的甚至還在微笑。


事實上,除了格林伯格,其他的通信兵也留下了大量中美軍人間的交往和戰時的生活百態——例如美國軍醫為中國士兵體檢,美國軍需官給中國士兵髮膠鞋、襪子、防蚊網等日常用品,給少數民族派發香煙、幫助修建流動廁所和廢品收購機構,美中兩國後勤人員到藏區選購軍馬,與藏民用現鈔交易等等。


小兵臨死前說「沒關係」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時,21歲的自由攝影記者戴維·奎德是個「小眼鏡兒」,但是卻像其他熱血青年一樣一心報國。於是他讓朋友寫信「托關係」入伍,成為通信兵部隊的一名上士。



血色聚焦:美軍鏡頭下的中國遠征軍



前往緬甸是奎德自己主動要求的,他相信在叢林戰場一定會有驚心動魄的歷險。進入第164照相連後,由於不滿足自己得到的裝備只有一架相機,而不是來複槍,「不安分」的奎德自告奮勇要到最前線去。這樣,他拿到史迪威將軍的親筆簽名批准,和緬甸的中國遠征軍同行,與中國軍人同吃同住了很長一段時間。


同在出生入死的前線,兩國戰士既是盟友,也會為軍人的榮譽一爭高下,從平日生活的雞毛蒜皮小事,到生死一線間的戰場,都是如此。奎德和中國軍人肆無忌憚無所不談,經常互相開玩笑。有句話美國軍人喜歡掛在嘴邊:「美國babe(美女),頂呱呱。」中國軍人也不甘示弱:「中國babe,頂好。」


偶爾,玩笑也會開得過火。每次吃飯,奎德都不愛用筷子,因為他覺得使筷子不如湯勺吃飯快。這個習慣差異讓兩國軍人同桌吃飯變成了一場比誰最先吃完的競賽。



血色聚焦:美軍鏡頭下的中國遠征軍



一天中午,奎德注意到身邊的一名中國上尉端著飯碗,狼吞虎咽地把飯倒進嘴裡,眼看就要吃完了。他忍不住捅了捅對方,大聲說道:「飯桶!」


這下捅了馬蜂窩,飯桌上變得鴉雀無聲,覺得很丟面子的中國軍官放下碗,怒氣沖沖地拔出卡賓槍,轉身對著空地「砰!砰!砰!」連開幾槍,然後把冒青煙的槍口最准奎德的眉心。原本熱鬧的午餐氣氛降至冰點。「我注意到,他的下巴還粘著顆飯粒。」奎德笑了:「我已經和中國軍隊在一起很長時間,丟次臉也沒什麼。也許是看見我的眼睛變成了鬥雞眼,中國上尉最後把槍放下了。」


對於戰場上親眼目睹的死傷,奎德記憶最深的,是攻打密支那時一名中國小兵的陣亡。攻城戰打響後,躲在城內一座建築里的日軍朝進攻的中國軍隊開火,中國士兵推出一門很古老的大炮。在奎德看來,那門架在木頭輪子上的火炮簡直就是一個清朝古董,但那是中國軍隊唯一的重武器。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貝貝教你學歷史 的精彩文章:

魏晉時期的女人如何穿衣服:飄逸靈動
揭秘槍神巴斯隆:兩挺機槍掀翻3000日軍
朝鮮「貢女」為什麼會充斥明朝後宮?
德國MP18衝鋒槍在中國:鄉村土豪也能造此槍
若張作霖再活10年,東北早已獨立哪來的抗戰?

TAG:貝貝教你學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抗戰中的國軍:罕見彩色鏡頭下的抗日戰爭
中國網友鏡頭中的朝鮮軍人和民生百態!
彩色老照片:美國人鏡頭下的真實中國
鏡頭中越戰美軍的糜爛生活
圖看一名美軍飛虎隊員鏡頭下的中國
鏡頭下:美國人眼中的韓國
淪陷區里的鏡頭:日軍鐵蹄下的中國女警!
淪陷區里的鏡頭:日軍鐵蹄下的中國女警
中國人鏡頭中的朝鮮
精銳中的精銳:美國記者鏡頭下的中國騎兵
這才是真實的戰爭:美軍士兵鏡頭中的越南
美國記者鏡頭下的朝戰:美軍強迫朝鮮戰俘半裸
高清鏡頭下的越戰,第三張中的中國女兵好美
中美蘇三國軍隊三個非常相似的著名鏡頭
威武雄壯 伊朗記者鏡頭下的中國海軍遠航編隊
二戰隨軍記者鏡頭下跨出國境追擊德軍的蘇聯紅軍
鏡頭下:中緬邊境的漂亮姑娘,喜歡中國小伙
揭秘:越戰中美國大兵鏡頭下的越南女人!
朝鮮戰場實拍:美軍鏡頭下遍地的志願軍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