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光環女孩」何雨畢業於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原本可沿著世俗的成功路線前行,但她轉向追求內心的藝術直覺,赴紐約大學藝術管理系深造後,進入全球頂級當代藝術畫廊佩斯紐約總部。全職工作之餘,她在一間公寓里經營起畫廊,以另類空間和靈活多變的形式為紐約的年輕華人藝術家提供了主流畫廊之外的一種可能性。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何雨在否畫廊窗前,牆上為杜蒙《退火》系列作品


2013 年12 月何雨和紐約大學的同學楊嘉茜開了一個共同賬戶,各存入六百美金,創立了否畫廊,一間位於紐約布魯克林的公寓畫廊和創意實驗室。


沒有漂亮的空間,沒有充足的積蓄,也沒有成熟的藏家資源,兩人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想要做一個小小的公寓畫廊,它有別於切爾西大畫廊里冷冰冰的白盒子空間,讓人們能夠在輕鬆的環境下欣賞藝術。與其說是畫廊,它更像是一個充滿藝術的家。


否畫廊藏身在一棟始建於1910 年代的褐石建築。這個街區位於布魯克林綠蔭蔥蘢的中心地帶,為非洲裔美國人聚居地,擁有近600 棟保存完整的19 世紀晚期與20 世紀初磚房建築,帶有別緻凸窗與敞亮門廊的角樓或排屋齊整並列,流露出十九世紀晚期的老時光街景。

還在大學讀書期間何雨和楊嘉茜策划了一系列的沙龍、演出活動,叫未命題對話,每個月請一位亞洲背景的藝術家、策展人、舞蹈家、藝術家來介紹他們的項目。在紐約的華人藝術家因為種種原因缺乏展覽機會和應得的認可。他們不在中國的主流藝術圈中,而西方畫廊主又很難欣賞他們作品中深厚的亞洲文化沉澱。但與紛擾浮躁江湖氣息濃厚的中國藝術圈相比,紐約也給予他們更多機會沉澱自己,在藝術中深耕。「想要獲得一席之地,必須要自己發聲。」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夏季甜點品鑒會,主廚朱越洲致辭,2016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創意編程及生成藝術工作坊,2016


畫廊雖小,五臟俱全,從一開始何雨和嘉茜就決定,這個平易近人的藝術空間,將運行高質量的展覽和活動,使得藝術作品能夠以最好的方式呈現。展覽規劃、活動策劃、視覺設計、公共關係、學術檔案,藏家關係、藝術家支持,各方面都要向畫廊界的最高標準看齊。


何雨,川妹子,在走上藝術的道路之前可以說她已經成長為眾多中國家庭所希冀的標準成功孩子。考上北大,並且因為分數很高去了商學院,以投行、諮詢公司為奮鬥目標。追隨著世俗公認的價值觀,保研、出國。然而在荷蘭當交換生的半年中,她意識到人生活法的多種可能性。回國後決定追隨直覺,試試藝術這條道路。


經人介紹她開始在佩斯北京實習了一年。佩斯是全球頂級的當代藝術畫廊,北京的當代藝術圈有一條默認的最高標準那就是:作品進入佩斯北京,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殿堂。她從最基礎的畫廊助理開始,慢慢負責藝術家的國際展覽項目。因感到自己藝術專業背景的欠缺,於是決定去紐約學習藝術管理。她說紐約是一個自然的選擇,那裡有重要的文化機構,豐富的藝術資源,最好的藝術項目,而且佩斯畫廊的總部也在那。同時收到了紐約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錄取通知,她選擇了紐約大學。畢業之後,順利進入佩斯畫廊的紐約總部在其學術和檔案部門工作。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近日何雨獲得了2016Yishu 中國當代藝評和策展獎,「Yishu中國當代藝評獎」 自2010 年起設立,其目的是為了鼓勵與表揚對認識理解中國當代藝術歷史與現狀做出卓越貢獻的學者。今年「Yishu中國當代藝評和策展獎」特邀的評選人有三位:哈佛大學洛克菲勒亞洲藝術史專席教授汪悅進(Eugene Y. Wang ),香港M+ 視覺藝術博物館希克高級策展人皮力,以及獨立策展人、台北立方計劃空間總監鄭慧華(AmyCheng)。本屆「Yishu 中國當代藝評獎」其他四位獲獎人分別是資深批評家/ 策展人陳侗,中青年批評家盧迎華、魯明軍,和中青年策展人鮑棟。


按照這種關於「成功」的講述模式,她已經成立了,是站在山頂的人。然而採訪時她會說:都已經落後了,就不必著急了。是紐約讓人渺小進而謙卑嗎?紐約,世界藝術界的首都。未去過的人們對它充滿想像,而身處其中的人常強調它的多元同時平靜。

何雨曾寫道:「在這個成千上萬人居住的大城市裡,個體淹沒其中,成為微不足道的存在,而正是如此,卻重獲真正的自由,既在雲端,又在地上。」她靜靜地做著藝術的學問,持續著寫作的習慣,也靜靜地做著帽子。是的,她是手工禮帽製作者,每一頂禮帽都獨一無二,無論是用料、設計、名字還是故事,如同一個真實的個體。到今天她已經做了200多頂禮帽,顧客來自世界各地,不少藏家、藝術家也開始收藏她的帽子。以她的英文名Echo ( 回聲) 命名的名牌「回聲古董帽/Chapeau Echo」 得到了張曉剛親自設計的logo。她緩慢,卻做成了很多事。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何雨在畫廊創始人、策展人、撰稿人的身份之外,還是一位古董禮帽手作人,她的品牌「回聲古董帽」LOGO 出自張曉剛的設計


否畫廊的開幕首展是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在芝加哥藝術學院學習版畫的年輕藝術家常羽辰的個展。預算不高的否畫廊,從布展、策展到設計畫冊、出版畫冊都要親力親為。開幕那天,紐約下起暴風雪,但仍然有300 多人出席開幕。常羽辰在開幕時舉行了一個特別的聲音表演,通過呼吸讓電子感測器發聲,她的背後,是長達7 米的銅版作品——《蛇的風琴書》。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2013 年否畫廊首展《常羽辰:蛇與其他》開幕,常羽辰聲音表演通過呼吸讓電子感測器發聲,她的背後,是長達7 米的銅版作品——《蛇的風琴書》


兩個月後,否畫廊與曼哈頓聯合廣場附近的天理文化中心合辦了林延的個展《空-氣》,在開幕上,否畫廊賣出了它的第一張作品《我的池塘》,層層疊疊的墨染的宣紙構成了池塘,其中一條用麵食的模子拓印出來的活蹦亂跳的魚。年輕藏家劉雯超以龍美術館的名義收藏了這件作品。否畫廊銷售的第一件作品,這樣進入了中國最大的私人美術館收藏。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2014 年,否畫廊與曼哈頓聯合廣場附近的天理文化中心合辦了林延的個展《空- 氣》


否畫廊秉持運作一個「靈活、小巧、多元的可替代空間」的理念,三年以來,在紐約和北京策划了十個展覽,並組織了各式各樣的有意思的活動,吸引到很多對藝術並不了解,但很有興趣的觀眾。


2016 年11 月10 日, 何雨獲得2016 Yishu 中國當代藝評和策展獎。她是由哈佛大學洛克菲勒亞洲藝術史專席教授汪悅進(Eugene Y. Wang )提名。


提名詞這樣寫道:「何雨因與楊嘉茜一起創辦的否畫廊而知名。這是一間與眾不同的畫廊。它創立了展示藝術作品的一個另類空間,獲得『草根』藝術社群、年輕藝術愛好者以及那些較少商業動機和投資心態的收藏家的共鳴和支持……和傳統的白色方塊的畫廊不同,它在家居環境中舉辦高水平的藝術展覽。開辦以來,否畫廊衝勁十足,很快吸引了一批忠實觀眾。它的成功也得力於策展人對青年一代期望和關心的事物的敏感……否畫廊是新一代華人藝術家的重要平台之一。可能何雨自己也沒有預見到,否畫廊已成為一個令人矚目的活躍的另類展覽空間模式、一個充滿社區積極性和青春熱情的創造實驗室、一個萌發在主流畫廊文化之外的新生態。」


何雨介紹現在否畫廊有六位人員在管理畫廊的日常運營。他們各有其它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大家都利用靈活的時間經營畫廊。否畫廊的工作更像是一件好玩的事,大家一起出主意,辦活動,各盡所能讓這個公寓畫廊煥發光彩。周六是畫廊的固定開放日,也是他們線下相聚的日子,與不約而至的人分享藝術與美食。


她說:「畫廊一點點成長,我們也一點點成長,從懵懂無知的門外漢,到寫稿、設計、攝影、建網站、布展、下廚、烘焙,十項全能的多面手。」


否畫廊的藏家體系也一點點累積起來,她們代理的作品價位相對較低,吸引的藏家也是年輕化,真心喜愛藝術,沒有投機心態的人。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翟倞:客廳》展覽期間室內古典音樂會


"2010 年3 月, 我正式決定告別人云亦云的路,以後的人生,都要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從那之後,我開始更多地沉思,追隨靈感,試圖在此過程中發現我這一生真正要做的事情,以及想要成為的人。這大概就是這幾年最大的變化。"


什麼樣的契機使你在紐約開辦了否畫廊?


何雨我在紐約大學學習藝術管理碩士期間和好友楊嘉茜一起開始做未命題對話,每期邀請一個亞洲背景的視覺藝術家、獨立製片人、紀錄片導演、策展人、作家、音樂人等與觀眾進行對話,介紹自己的藝術創作。活動形式多樣,可以有藝術家演講、紀錄片展映、音樂演出、舞蹈表演等,聚會地點也很靈活多變,包括茶館、社區活動中心、大學教室、藝術家工作室等等。我們希望活動氛圍輕鬆自由,消解演講者和聽眾的區分,強調雙向溝通。


當時也沒有資金和場地,但是我和嘉茜決定先做一期看看,如果效果好就持續運作下去,給自己定了一年期限,做12 期項目。當時Asian Culture Council residency artist 李牧自告奮勇當我們的第一期嘉賓,介紹自己成為職業藝術家以後的創作,以及即將在自己的家鄉仇庄進行的當代藝術實驗,而布魯克林的 「冉茶社」 願意免費給我們提供活動場地,於是開始慢慢做起來,一年下來我們做了十二期活動,形式各式各樣,包括講座、音樂演出、實驗舞蹈、爵士樂等等。


一年以後我們都畢業了,我開始在佩斯紐約全職工作,楊嘉茜開始學烹飪,但我們還是想把之前的項目繼續下去。我和嘉茜希望能有個比較固定的空間,可以持續策劃未命題對話,也可以為我們欣賞的藝術家策劃展覽。居住的公寓是一個理想的起點,因為成本低,氣氛好,平易近人,也是一個不怕犯錯的實驗吧。


在紐約,亞洲藝術相對來說還是處於比較邊緣的位置,華人藝術家極少有展覽機會和曝光度。想要獲得一席之地,必須要自己發聲。於是我們決定開始在嘉茜的公寓策劃展覽。因為我們都有藝術行業的從業經驗,否畫廊從創立之初就是按照優秀畫廊的運營標準來要求的,無論是藝術家的選擇,策展項目的規劃,布展執行,媒體聯絡,學術檔案,作品銷售,都是參照了我們理想中的標準。但我們又希望否畫廊不是一個簡單的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主流商業畫廊,我們希望它有獨立氣質,類似於一個可替代空間,因此我們將它定位為:一個位於紐約的公寓畫廊和創意實驗室。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展覽《杜蒙:退火》否畫廊場景圖


是怎樣的理念讓「否畫廊」與以往的畫廊或藝術機構區分開來,因此命名為「否」?


何雨我自己現在在佩斯畫廊的紐約總部工作,在藝術行業從業六年,也逐漸熟悉了其中「規則」。老實說和我當時進入這個行業的想像完全不同。藝術發展到今天,已經十分體制化,逐漸適應了商業和政治集權的規則。尤其是如今幾近瘋狂的藝術市場,成為資本遊戲的縮影。


大概是來源於對這種現實的抵抗吧,我們開始想要做一個小小的公寓,它有別於切爾西大畫廊里冷冰冰的白盒子空間,讓人們能夠在輕鬆的環境下欣賞藝術。與其說是畫廊,它更像是一個充滿藝術的家。它定期舉辦展覽,也會被講座,沙龍,表演,討論會激活。生活和藝術的界限並非那麼清晰,牆上的畫是藝術,窗台上的陶瓷花瓶是藝術,開幕酒會根據展覽主題創作的特製甜點也是藝術。


「否」 是甲骨文里的古詞,有 「否定」「 拒絕」的意思,也有 「不幸」 的意思,易經里有否卦,蘊含著 「禍福相依」的古老智慧。而美國人會把我們的名字讀成 「Fu 福」 ,正好和「Pi 否 」是反著來的,有一種反諷的意味。法語也有這個詞,意思是 「瘋狂的」 ,「喝醉的 」。


我們希望能夠抵抗目前商業畫廊單一的運營模式,為一種新型有機的藝術生態做貢獻,因此否的各種涵義都跟我們的理念相契合,所以決定就叫否畫廊,英文名叫Fou Gallery。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否畫廊春季下午茶聚會,2016


你所接觸和觀察到的紐約年輕華人藝術家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何雨在紐約,華人藝術家還是在比較邊緣的地位,但是相比國內「中心」的浮躁氣氛,也要安靜很多。大部分年輕藝術家都需要另外有其他的職業來維持生計,業餘時間堅持藝術創作。在紐約,每個人有幾個維持生計的職業/ 身份並不鮮見。比如常羽辰最近在獨立出版書店Printed Matter 做庫存整理,也開始做手工包,創立了自己的品牌Use Value。


劉唱畢業後在紐約大學交互通信專業做Research Fellow,在藝術家身份之餘也和老公苗晶一起創立了多媒體工作室Hibanana Studio 。 朱喆給New York等商業雜誌和品牌拍片。劉張鉑瀧會做一些影像剪輯工作,也在紐約的CloudGallery 畫框店工作。我覺得這是一種蠻好的狀態,有了多元化的生活經歷,創作的作品才會有層次,有深度。


每次展覽,我們都需要親力親為,刷牆、裝訂這些事情在國內可能很容易找到人來做,但是在紐約成本太高,我們都是自己動手,但也非常開心。每次展覽都是一個共同協作的過程,連開幕酒會的食品都是自己做的,真正把這個畫廊變成一個大家共同支持和維護的溫暖的社區。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翟倞:客廳》場景圖, 2016


相比國內創作的藝術家,身處海外的藝術家創作更多在個人的視角,但國內的創作似乎能和社會政治呼應得更緊,你怎麼看待當代藝術是對當下社會的回應這個說法。


何雨身在海外,受到的文化影響更加多元吧。紐約是一個完全全球化的社區,這裡各種族裔、膚色、文化背景的人都有,是一種非常糅雜的狀態。而作品所反映的當下社會,不是一個單一社會;作品講述的故事,不一定是中國或者美國的社會政治議題。在這種環境中創造作品,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在各種雜訊之中生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的聲音,可能就如你所說,會更加個人一些。藝術家的創作歸根結底還是來源於自身體驗,從自己深耕,反映現實,才能創造出打動他人的作品。自身體驗受到個人成長環境、家庭教育、社會環境、政治環境方方面面的影響。一個好的藝術家,在這些影響中生長出自己的語言,無論是對個人經歷的反映,還是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對更大的世界問題的關注,亦或者對宇宙和哲學問題的關注。當代藝術史對當下社會的回應,更是對當下狀態中的自身問題的回應。


以上摘自《何雨:在紐約開一間公寓畫廊》


完整文章和更多精彩大片詳見


2016年12月22日上市的《北京青年》周刊


編輯/ 酸酸醬文/唐安


圖片提供/ 否畫廊美編 / 朴允 責校 / 張翼飛


點擊以下封面圖,一鍵下單新刊


「2017年1月5日張嘉佳& 羅晉」

何雨:在紐約為華人開一間公寓畫廊



往期精華都在這裡


點你所愛


不要客氣


......


什麼?上面沒找到你的家愛豆?


後台回復你感興趣的名字,會有更多驚喜呦~~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青年周刊 的精彩文章:

星座運勢早知道我有個問題
星座運勢早知道附一個血淋淋的祝福
多少人因為大冰愛上了「故事」│5本簽名新書待取
秦明:我是法醫,但不是「法醫秦明」
她做了數不清的人偶娃娃,帶著它們去了很多國家

TAG:北京青年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麥勒畫廊開啟北京新空間
巴黎蒙塔涅的「畫廊」公寓,簡約的空間盡顯極致奢華
新安江,徜徉山水畫廊間
畫廊·格溫·約翰
20張發人深省的公益海報 比《「小朋友」畫廊》更扎心!
羅紫隆個展《我的夢》在今日畫廊開幕
《江河故人 x 曠野》雙人聯展1月14日在映畫廊開幕
《暖光》蘭錦斌油畫展開幕式酒會在北京798先聲畫廊舉行
2017 跨年夜,紐約開通了一條被稱為「地下畫廊」的地鐵線!
紐約曼哈頓三大畫廊同時上演裝置大展
「海山藝術館館藏油畫作品三人展」在海山畫廊開幕
今天,你逛「小朋友」的畫廊了嗎?
今天,你在「小朋友畫廊」買畫了嗎?
塗鴉藝術家陳英傑在上海畫了一隻虎,他說城市就是個大畫廊
小朋友畫廊,今天很暖
一個德國人為何要做個北京畫廊周?
藝術家在蝸牛殼上作畫,每一個都是移動的畫廊!
為什麼「小朋友畫廊」刷屏了?
「本初·當代的語彙」芳草地畫廊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