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四聖諦略說之五:建立苦諦:三種苦性

四聖諦略說之五:建立苦諦:三種苦性

四聖諦略說之五:建立苦諦:三種苦性


四聖諦略說之五:建立苦諦:三種苦性


....


5


四聖諦略說之五:

建立苦諦:三種苦性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


建立三種苦性


云何建立三種苦性?


《瑜伽論記》卷第七:「第三建立三苦。」

佛陀為什麼建立三種苦性?這個理由何在?


一、苦苦性


謂先所說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


《瑜伽論記》卷第七:「前之七苦即顯苦受及受所依四蘊。五蘊相從總名苦苦。」


「謂先所說」,一開始所說的「生苦」…乃至到「求不得苦」這七種苦,這七種苦「即顯苦受」,就是顯示出來眾生有這七種苦的時候,這七種苦都是苦的感覺。「及所依處為苦苦性」,「所依處」就是,苦受就是心有苦的感覺,這個心以什麼為所依止處呢?六根為心的依止處,六根也要面對色聲香味觸的六境為所緣,六根、六境是心有苦受的依止處,這個「所依處」就指六根和六境說的。這生了苦的感覺,這是一種苦;能為苦受做依止處的、也是苦,所以叫做「苦苦性」。

「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苦苦就是這樣的原因建立的。苦的因緣令人有苦的感覺,所以是二個苦,苦而又苦。苦的因緣就是六根、六境,生出苦來。


二、壞苦性


諸有是彼所對治法;謂少是老所治,無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治,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非愛別離是愛別離所治,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


《瑜伽論記》卷第七:「建立壞苦中,謂諸有是彼除生餘六苦所對治法,復有苦受及苦受所依之處或根或塵緣彼所生煩惱,復有因前無病等順生樂受及因樂受所生煩惱,如是總說為壞苦性。」

「諸有是彼所對治法」,眾生有色受想行識的身體,就有「彼所對治法」所破壞的;什麼呢?「謂少、是老所治」,年輕的時候「是老所治」,這個老來了就把這個「少」破壞了。這樣說年少是和老年對比,年少是快樂的,老是不高興的;不高興的老把所高興的少破壞了,那就是「壞苦」的意思。「無病是病所治」,說身體健康沒有病,但是忽然間有病了,這個病就把那個無病破壞了,「是病所治」,這也是「壞苦」的意思。「命是死所治」,說身體健康、壽命很自在,但忽然間死來了就把命破壞了。


「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親愛的人在一起是人所喜樂的,但是忽然間變成怨家了,就把這親愛合會破壞了,是「怨憎會所治」。


「非愛別離」,不可愛的怨家我不歡喜,但忽然間這不可愛的怨家離開了我,我就心情快樂了,或者某種因緣怨家變成可愛的眷屬。但是這個愛、快樂的境界還是為「愛別離」所對治,終究又變成怨家了或是可愛的眷屬終究還是別離了,又沒有這個愛了。


「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所希求的一切事情令人滿意了,成功了很歡喜,但是也有求不得的時候又破壞了「所求稱遂」了。這有「壞苦」的意味。


復有苦受及所依處所起煩惱,復有無病等、順樂受處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煩惱,如是總說為壞苦性。


「復有苦受及所依處所起煩惱」,這個苦的感覺,「及所依處」這個所依的六根和六境。苦來了以後,受苦的時候不會就停留在這裡,還會引起很多的煩惱的;苦來了的時候,瞋心來了,還可能造種種罪的這些事。「復有無病等、順樂受處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煩惱,如是總說為壞苦性」。「復有無病」,還有這個「無病」等事,無病、年少、…乃至親愛合會等,這些「順樂受」的地方。「及彼所生受」樂受的因緣所生的受,受生起來以後又會生起煩惱;生起貪煩惱,或生起了瞋煩惱。「如是總說」這是「壞苦性」的建立。


此中樂受及所依處,由無常故若變若異,受彼增上所生眾苦。若諸煩惱於一切處正生起時纏縛其心,令心變壞即生眾苦,故名壞苦。


「此中樂受及所依處」,引起樂受及樂受所依止的地方,也還是六根六境。「由無常故」生出來的樂受不是永久的,它又變了,「若變若異」又變化了,前後有不同了;前面是樂受後來變成苦受了,「若變若異」。「受彼增上所生眾苦」,就要領受六根六境的強大力量,令引起了很多的苦惱。「若諸煩惱於一切處正生起時」,生了苦以後,苦受現前以後心裏面就會有煩惱,多數有瞋的煩惱。「於一切處正生起時」,六根接觸六境的一切處的時候,「正生起」苦受及諸煩惱的時候。「纏縛其心」,這個苦受和煩惱纏繞人的心。「令心變壞」,令心原來的樂受變壞了、沒有了。「即生眾苦,故名壞苦」,得名「壞苦」的原因就是這麼回事。


如世尊言:入變壞心執母邑手,乃至廣說。又如說言:住貪慾纏、領受貪慾纏緣所生身心憂苦。如是住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纏,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諸煩惱中苦義可得;壞義可得;故說煩惱為壞苦性。


《瑜伽論記》卷第七:「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者:舊雲聖教,梵本無此語。唯雲至教,至理之教故。至教眾多或了不了,今引了義故云第一。煩惱名壞苦不通小論,苦義難識故須引證。由此義故總據壞苦通於三界,余處唯言樂受。」


「如世尊言」,如同佛所說的。「入變壞心執母邑手」,就是有煩惱「纏縛其心、令心變壞」,所以這個「入變壞心」就由不變壞心入到變壞心;就是煩惱沒有動的時候叫作不變壞,煩惱動了叫「變壞心」。所以「入變壞心」這句話就等於是說他起煩惱了,起了煩惱的時候「執母邑手」,「母邑」就是女人;這是指男人說的,去執這個女人的手。「邑」這個字是一種尊稱,對女人的尊稱叫做「邑」。「執母邑手」,就是去捉女人的手。「乃至」到「廣說」,這下邊沒有引來,那就是這些煩惱的相貌。


「又如說言」,又如佛說。「住貪慾纏」,就是這一位有情,他的心在貪煩惱裡邊活動;心本身是無記性的,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但是現在生起了煩惱,生起煩惱心就安住在煩惱裡邊。什麼煩惱呢?就是貪慾的煩惱。貪慾的煩惱就像一條毒蛇似的纏住這個人的心。「領受貪慾纏緣所生身心憂苦」,貪煩惱來了以後就引起了很多的憂苦,這個心就領受這些憂苦,不能夠排出去。貪煩惱的因緣,因為貪煩惱活動了所以在自己的身體上引起了苦惱,在心理上也引起了苦惱。「身」是指前五識,「心」就指第六識,引起了一些憂愁苦惱。這個苦惱現起了的時候,第六識就受這苦惱的逼迫,所以叫做「領受」。煩惱使令人受到壞苦、去覺受壞的苦惱;這是說「貪煩惱纏」。


「如是住瞋恚、惛沈睡眠」,瞋恚的煩惱,或者是惛沈睡眠的煩惱。其實惛沈就是睡眠,但是睡眠的動機是想要睡眠,惛沈的動機是想要修止觀、但是昏沈來了,這個時候叫做「惛沈」。「掉舉惡作」,「掉舉」是心裏面的掉動;「舉」也是動,「掉」也是動;就是回憶以前可愛的事情,這些妄想叫做「掉舉」。「惡作」就是後悔;譬如說是在那兒靜坐打了很多的妄想,把光陰都空過了就後悔,做錯了事情後悔叫做「惡作」,也是心裡的妄想。還有「疑」,就是對於佛法僧,或者修行的法門有所疑惑。這也都是煩惱。「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這就是「壞苦」的意思,原來煩惱沒有現起的時候心裡是很平靜的、很自在的;煩惱來了使令人有了憂苦,所以這就叫做「壞苦」。


「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諸煩惱中苦義可得;壞義可得;故說煩惱為壞苦性」。「由此至教」,前邊這都是佛說的,在經上講的。由此「至教」至極之教、至理之教,就是最圓滿的真理,說明圓滿真理的言教,就是佛的法語。「第一至教」,「第一」是讚歎的意思,讚歎佛的至教最殊勝。在佛的法語裡邊說到「諸煩惱中苦義可得」,因為身心領受到憂苦,「苦義可得」。「壞義可得」就是破壞了煩惱不現起的時候那個平靜、平和的境界,也有這種道理。「故說煩惱為壞苦性」,這是結束這一段文。


這是「引教證」,引佛的法語來證明「壞苦」。


如是名為建立壞苦性。


這就叫做「建立壞苦性」,「建立」就是安立,也就是佛為了說明這件事給它一個名字,叫做「壞苦性」。


三、行苦性


若行苦性、行一切五取蘊中。


《瑜伽論記》卷第七:「故至第三定以下建立行苦。雲若行苦性遍行苦性遍行一切五取蘊中等者:取蘊無常名行,有一切貪緣三受時即有麁重不調柔性恆所隨逐故,彼行體不安穩故名為行苦。以要言之,除苦苦壞苦所攝諸法余不苦不樂受俱行。若彼舍受所生之法若生彼舍受緣若舍受生所依住諸蘊生滅相應,並是行體。此行由有四取三受麁重所隨不得安穩說名行苦。次又雲不脫苦苦及以壞苦不自在轉者:旦依隨轉理舍受行體不脫苦苦壞苦種子故名行苦,若苦受作顯亦不能離余之二苦種子,若依真實理門賴耶舍受是行體常有餘二苦種所隨名行苦。」


前面壞苦性、苦苦性都解釋完了,現在解釋「行苦」的體性。什麼叫做「行苦性」呢?「若行苦性、遍行一切五取蘊中」,就是也不苦、也不樂,心情屬於無記性這樣的境界的時候就叫做「行苦性」。「行苦性」是普遍地活動在一切的「五取蘊中」,就是樂受的時候也有行苦性、苦受的時候也有行苦性、不苦不樂的時候也是行苦性。我們的五取蘊就分這麼三類;不是樂受、就是苦受、再不然就是不苦不樂受;這三種受中都有行苦性,所以叫作「遍行一切五取蘊中」。


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煩惱攝變壞苦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諸餘不苦不樂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緣、若生住器所有諸蘊,名行苦性。


「行苦性」裡邊的含義是很廣的,現在不多說所以「以要言之」,舉出它的重要綱要來說明這個「行苦性」。「除苦苦性」,五取蘊裡面的苦苦性不在內,苦苦性這是很明顯的。「除煩惱攝變壞苦性」,「變壞苦性」就是樂受;屬於煩惱的變壞苦性也不在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樂受就是引起煩惱的原因;樂受在的時候這叫做「壞苦性」;引起煩惱使令心情有所變化,有很多的憂苦叫做「變壞苦性」。壞苦分這麼兩種;這「煩惱攝」的、屬於煩惱的「變壞苦性」不在內,「樂受攝」、屬於「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也不在內;「樂受」不會是單獨有樂受,一定依於六根和六境而引起樂受的,所以六根六境是「所依處」,這樣的「變壞苦性」也不在內。「諸餘不苦不樂受」,前面的「苦苦性」和二種的「變壞苦性」都不在內,剩下的「諸餘」,很多的受裡面剩下的「不苦不樂受俱行」,這不苦不樂受是一種境界,內心和這個境界同時地活動,就有這種不苦不樂的感覺。


「若彼所生、若生彼緣」,前面只是說「受」,這下面又說是「若彼所生」,就是彼煩惱所生的諸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生命體是由煩惱現起的,現在就是指這個五蘊說叫「若彼所生」。「若生彼緣」,這個「生彼緣」是誰呢?就是五蘊為所依能生煩惱,這個「蘊」又能生煩惱,「蘊」是生煩惱的緣,生彼煩惱的緣;這樣說就是蘊由煩惱所生,生了以後蘊又生煩惱。「若彼所生,若生彼緣,若生住器」,「生住器」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蘊,這色受想行識這個蘊是我們自己所受用的;不管是做什麼,不管是做善是做惡,出家修學聖道,都要靠這個色受想行識,所以它是個「生住」的器,它能生、能住。五蘊出現的時候叫「生」,發生了以後繼續地存在下去叫做「住」。「生」和「住」就是指五蘊說的。由這個器而有所覺受,還會有種種的作用。不管是生也好、住也好、不管是做善也好、做惡也好、有快樂的時候也好、有苦惱的時候也好,所有的諸蘊都叫做「行苦性」。有壞苦的時候就是樂受的時候、或者苦受的時候,這時行苦的相貌不明顯,若是不樂不苦的時候,行苦的相貌才顯現出來。


韓清凈《披尋記》:「若彼所生若生彼緣等者:謂若諸蘊從煩惱生,名彼所生。蘊為所依能生煩惱,名生彼緣。諸有情生及盡壽住要以諸蘊為所受用,名生住器。


「若彼所生若生彼緣等者:謂若諸蘊從煩惱生」,名叫作「彼所生」,彼煩惱所生;若沒有煩惱的話,這五蘊就不生了。阿羅漢沒有愛取了,所以他就一念入無餘涅盤了,就入於不生不滅了。有煩惱才有五蘊的果報,所以是名「彼所生」。「蘊為所依能生煩惱,名生彼緣」,蘊是煩惱生起的緣,是這樣「名生彼緣」。「諸有情生及盡壽住要以諸蘊為所受用,名生住器」,是這樣意思。


由彼諸蘊其性無常,生滅相應,有一切取,三受麤重之所隨逐,不安隱攝;不脫苦苦及以壞苦,不自在轉。由行苦故,說名為苦。


這是解釋行苦的名字:為什麼叫做行苦?這個「行」本身不感覺到苦也不感覺到樂,為什麼立一個苦的名字叫做「行苦」?


「由彼諸蘊其性無常」,由於那麼多的色受想行識的諸蘊,它的體性都是變化的,不是永遠常住的,是「生滅相應」,這色受想行識與生相應、與滅相應,總是有變化。不管是色也好、受想行識也好,都是有生滅變化的。「有一切取」,生滅變化是無常的意思。這上面「有一切取」就是有一切的煩惱,這個「取」是煩惱的相貌,在貪也是有所取著,瞋也有所取著,因「取」而有種種的煩惱。在無常上的相貌上,無常的體性上,它又有很多的煩惱。「三受麤重之所隨逐」,「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麤重之所隨逐」,三受的種子。在這個無常的變易法裡邊有一切煩惱的種子,有三受的種子隨逐它,在生滅中有這麼多的污染隨逐它。這些煩惱也好、三受粗重也好都是屬於「不安穩」不自在的。如果自己注意自己的內心的時候,沒有煩惱的時候心情自在、心情安穩;煩惱來了的時候心裡不安穩,不管是滿意的、不滿意的煩惱都是不安穩的。


「不脫苦苦及以壞苦」,這個行苦是不苦也不樂的,但是不表示它解脫了苦苦和壞苦。它還是隨時有可能會現出來苦苦、壞苦的,所以它這個行苦本身不是自在轉,不是它自己「我決定不苦不樂」,它沒有這個能力;隨時就會苦,隨時也會樂的,「不自在轉」。


「由行苦故,說名為苦」,因為在無常的相貌裡邊、無常的體性裡邊,有煩惱的種子、有三受的種子的隨逐,這種種子是不安穩性,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他沒有解脫苦、也沒有解脫樂,他是不自在轉的,所以這也就是苦。「由行苦故,說名為苦」,這個行裡邊有苦,所以叫做「行苦」。


如是名為建立行苦性。


這是這一段文的結語。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所以建立一個名字叫做「行苦性」。是聖人才能了知行苦性的,凡夫是不知道的,凡夫不感覺到行是苦。


韓清凈《披尋記》:有一切取三受麤重之所逐者: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名一切取。苦、樂等受,是名三受。三界有情所依自體,皆為如是一切麤重之所隨逐,是故彼蘊名有取蘊。


「有一切取三受麤重之所逐者」,這個「取」這裡這樣解釋:「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名一切取」;「欲取」就是一般的凡夫,諸有所作就是為了享受欲,享受色聲香味觸的欲,叫「欲取」。「見取」就是外道,他們另外有特別的思想,或者是想要生梵天,或者也想要得涅盤,得色界定、無色界定,有六十二見,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戒禁取」,外道也是持戒的,但是持不合道理的戒,有些持牛戒、雞戒、狗戒,也有一般的十善戒,他為了得禪定也要持戒;所以這個「戒禁取」是包括外道修學禪定在內的。這個「我語取」不管是欲取也好、見取、戒禁取也好、都是有「我語取」,都是有我見,執著有我的。但「我」這種思想只是一句空話,實在是沒有「我」可得,所以叫做「我語取」。但是一般欲取的人對什麼是「我」,他並沒有深入的去認識。有見取、戒禁取的外道對於這件事是認真地學習過什麼是「我」。在佛法裡邊說那都是錯誤的,沒有「我」可得,故名為「我語取」。這樣說就是有四種取,這四種取就叫做「一切取」。十二緣起裡邊的那個「取」就是指這四個取說的。


「苦樂等受是名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受。「三界有情所依自體,皆為如是一切麤重之所隨逐」,欲界有情、色界無色界的有情,「所依自體」就是指這個色受想行識的身體,這個身體是一切事情的依止處,沒這個身體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作善也靠它、作惡也是靠它、修學聖道也是靠它的,所以它是所依的體。「皆為如是」,色受想行識三界有情所有的自體,「皆為如是」就是前面說的「一切粗重」的隨逐。「是故彼蘊名有取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圈地、奪寺、驅僧何時休?
海口禮邦廟釋悟宗法師抗拒暴力違拆護法自焚
海南再現開發商奪寺驅僧事件,古稀老僧以死抗爭
住口,宗教可不是你消遣的玩意兒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四聖諦略說之四:建立苦諦:八苦、三苦
苦諦——苦的真相
每日慧語-無常既是苦諦,又蘊藏著最大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