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缺乏運動被世衛組織列入十大死亡風險因素

缺乏運動被世衛組織列入十大死亡風險因素


  缺乏身體活動已經和吸煙、肥胖等疾病一起,被世衛組織列為全球十大死亡風險因素之一。同時,缺乏身體活動也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


  經常活動身體可以降低過早死的風險,研究發現,每天久坐超過5小時的人過早死的風險更高。而缺乏活動一般會提高導致患慢性病的風險,每天久坐超過4小時的人相比其他人有更高風險。而且,越愛活動的人壽命越長。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25%的成年人身體活動不足,超過80%的青少年缺乏身體活動。由此,世衛組織呼籲:增加身體活動已經不再是個人問題,而是整個社會需要面對的問題。


  名詞解釋

  「身體活動」不等於「鍛煉」


  根據世衛組織的定義,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和鍛煉(exercise)不是一個概念,鍛煉是身體活動的一種形式,是有計劃的、有組織的、重複性的活動,目的是改善或者維持身體健康。然而,身體活動的範圍更廣,凡是收縮肌肉、消耗能量的活動都可以算在內,包括玩耍、工作、出門遛彎、做家務等。


  「久坐不動」不等於「缺乏活動」


  同時,久坐不動(Sedentary behavior)的生活方式不完全等同於缺乏身體活動(Physical Inactivity)。與每天生活中缺少身體活動不同,久坐不動是指在一個地方一直坐著或躺著,沒有全身活動的狀態。像是看電視、伏案工作、乘坐交通工具和玩遊戲等。但是,一個有身體活動的人可能也存在久坐不動的狀態,例如白天工作、晚上鍛煉這種情況。

  外周血管病 53 %


  如果一個發達國家的居民缺乏身體活動,他們出現外周動脈病變的風險將提高53 %


  頸動脈狹窄(頸動脈收縮) 24 %


  如果一個發達國家的居民缺乏身體活動,他們出現頸動脈狹窄的風險將提高24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調查顯示,任何人都有可能患高血壓,不過年齡、肥胖、生活習慣和家族史等因素可以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升患高血壓的風險,其中就包括了過大的壓力和缺乏身體活動。

  世界上每年都有數百萬人因為中風而死亡,還有更多的人因為中風致永久性殘疾。這種毀滅性的疾病常常毫無徵兆地發生,令患者突然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中風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由血栓或栓塞所造成的缺血性中風佔85%,由大腦出血造成的出血性中風佔15%。預防中風一直是公共醫療衛生的一項重要任務。


  國際頂級醫療期刊《柳葉刀》曾發表的文章顯示,全世界90%的中風取決於10個可改變的因素,腦中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預防的。其中,管控高血壓能降低48%的風險、經常鍛煉能降低36%的風險、健康飲食能降低19%的風險分別排到了第一到第三位。


  其中不少風險因子是相互關聯的,比如肥胖和糖尿病。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風險因子在不同地區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例如缺乏鍛煉在中國的影響最大。


  心臟病 57 %


  發達國家的居民,有生之年患心臟病的可能性約為58 %,如果他們缺乏身體活動,與經常鍛煉的人相比,患心臟病的風險將提高57 %

  冠心病(心肌梗死) 82 %


  發達國家的居民,有生之年患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冠狀動脈功能不全)的可能性約為34 %,如果他們缺乏身體活動,與經常鍛煉的人相比,患心臟病的風險將提高82 %


  世界心臟病聯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指出,身體活動可以幫助我們調節體重,並且改善體內胰島素的應用。身體活動對於我們的血壓、血脂、血糖水平、血液凝血因子、血管健康和炎症等都有益處,而這些都是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


  反之,如果個人缺乏身體活動,那麼高血壓、血脂異常和肥胖等疾病都有可能找上門來。研究顯示,如果一名中年女性每周鍛煉不到一小時,那麼與同等身體活動的女性相比,她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翻一倍。

  久坐不動造成心臟病的風險甚至高過吸煙。「身體活動和健康飲食是現代人面臨的最大問題。僅有40%的人能達到足夠的活動量。」約翰霍普金森大學運動生理學家克里·斯圖爾特博士如是說。坐著也是造成心臟病的獨立風險因素之一。「即使你經常鍛煉,也要減少每天久坐的時間。這樣有利於心臟健康。」約翰霍普金森大學心臟病專家邁克爾·布拉哈說。


  2012年《歐洲心臟雜誌》的研究指出,缺乏鍛煉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在所有的經濟區域中,擁有汽車和電視機則與心肌梗死危險升高有關。


  有研究者對10043例首次發生心肌梗死的病例和14217名既往未報告心絞痛或身體殘疾的對照人群進行了病例對照研究,使用問卷調查受試者的工作和業餘時間的體力活動情況。


  結果顯示,擁有汽車和電視機的受試者與沒有這兩種物品的受試者相比,心肌梗死的危險更高。顯然,汽車和電視機增加了人們久坐的時間。事實上,此項分析同時也顯示出不同經濟水平的國家體力活動水平有巨大差異,低收入國家有70%的受試者在閑暇時間不活動,而較高收入國家約為40%。


  同期發表的評論文章指出,體力活動仍舊是全球最被忽視的單純治療性干預手段,終生堅持體育鍛煉是最簡單、最便宜和最有效的遠離冠心病措施。這項研究給了醫生一項艱巨的任務,即將此證據轉化為有效的預防工作。


  直腸癌 15 %


  發達國家的居民,有生之年患直腸癌的可能性約為0.2%,如果他們缺乏身體活動,與經常鍛煉的人相比,罹患直腸癌的風險將提高15 %


  胃癌 28 %


  發達國家的居民,有生之年患胃癌的可能性約為 1.2%,如果他們缺乏身體活動,與經常鍛煉的人相比,罹患胃癌的風險將提高28 %


  結腸癌 19 %


  發達國家的居民,有生之年患結腸癌的可能性約為8.6 %,如果他們缺乏身體活動,與經常鍛煉的人相比,罹患結腸癌的風險將提高19 %。


  缺乏活動也是導致患癌症的主要風險之一,缺乏活動不僅會導致體重增長,還會對人體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造成負面影響。英國201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年約有1%的癌症患者或約3400例新增癌症病例都與沒有達到政府建議的活動量有關。


  據英國癌症研究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經常活動的人腸道長息肉(腺瘤)的可能性更小,而這種長在腸道內壁的息肉有可能發展成癌症。


  身體活動的好處首先能有助人體正常排便,從而使未消化食物中的致癌物質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更短;其次,身體活動可以降低胰島素、某些激素和生長因子的水平,這些物質在水平高的情況下,可以促進腫瘤的生長。此外,身體活動可以改變「前列腺素」的水平,前列腺素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質,存在於男性和女性體內,人體的腎臟、胃腸等器官都可以分泌前列腺素。抑制前列腺素水平可以減少腸道中的炎症,從而減緩細胞繁殖生長的速度,並減少細胞複製中癌變的可能。


  子宮內膜癌 27%


  發達國家的婦女,有生之年患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約為2.0 %,如果她們缺乏身體活動,與經常鍛煉的人相比,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將提高27 %


  多項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增加身體活動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研究人員還發現,不管體重和腰圍如何,女性絕經後如果仍保持一定量的身體活動,患乳腺癌的風險能降低10%。不管是從事體力勞動,還是進行休閑體育鍛煉,抑或幹家務活、打掃屋子等,都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風險。包括歐洲癌症和健康發展調查委員會(EPIC)在內的對歐洲女性的研究顯示,日常活動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身體活動可以降低胰島素、某些激素和生長因子的水平,從而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另外,身體活動可以減少血液中雌激素的水平以及血清胰島素的含量,從而降低患子宮癌的風險。


  抑 郁


  樂觀指數 213 %


  發達國家的居民如果缺乏身體活動,出現樂觀指數低的風險將提高213 %


  幸福指數 52 %


  發達國家的居民如果缺乏身體活動,出現幸福指數低的風險將提高52 %


  抑鬱 150 %


  發達國家的居民如果缺乏身體活動,患抑鬱的風險將提高150 %


  焦慮 38 %


  發達國家的居民如果缺乏身體活動,出現焦慮的風險將提高38 %


  通常,當我們感覺到焦慮或者抑鬱的時候,寧願待在沙發也不願意走出門做做運動,不過,專家的建議是:運動能幫助你消除這些負面情緒。美國梅奧醫學中心給出了指導:運動有助於預防和改善許多健康問題,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關於焦慮、抑鬱的研究也表明,運動能夠幫助減少焦慮以及改善情緒。


  雖然研究人員還沒有完全搞清焦慮、抑鬱和運動之間的具體聯繫,但是運動絕對可以幫助緩解焦慮或抑鬱的癥狀,讓人感覺更好,並能防止壞情緒再次找上門來。


  有規律的運動能在這幾個方面幫助緩解抑鬱情緒:釋放讓人「感覺良好」的大腦化學物質緩解抑鬱癥狀(神經遞質、內啡肽和內源性大麻素),降低能加重抑鬱症的免疫系統化學物質,升高體溫,可能有安寧效果(鎮靜)。


  運動能讓人分散注意力,可以讓人遠離消極的想法,防止焦慮和抑鬱的惡性循環。此外,我們有可能在運動中結識其他人,哪怕僅僅是擦身而過,打聲招呼,都有利於我們改善情緒。


  有研究顯示,即使是散步也有益於改善情緒。儘管身體活動和運動並不是同一個概念,但是都有益於我們的健康。研究人員總結道,凡是能讓人遠離沙發的活動都對情緒有益處。


  阿茲海默症(老年痴呆) 82 %


  發達國家的居民,有生之年患阿茲海默症的可能性約為13%,如果他們缺乏身體活動,與經常鍛煉的人相比,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將提高82 %


  帕金森氏病 22 %


  通常情況下,發達國家的居民,有生之年患帕金森氏病的可能性約為1.7 %,如果他們缺乏運動,罹患帕金森氏病的風險將提高22 %左右


  《2015 全球阿茲海默症報告》顯示,到2050年,全球各地患老年痴呆症的人數,將從當前的4700萬人增加兩倍多,達到1.32億人。僅2015年這一年,就有約1000萬老年痴呆症新增病例,相當於每分鐘約19人罹患老年痴呆症。



  有研究對1200名瑞典成年人跟蹤調查了21年,結果顯示,中年時每周至少兩次中等強度的休閑體育活動,患各種因素引發的痴呆及患老年痴呆症的幾率能分別降低53%及65%。


  另有研究顯示,在對803名住在郊區的日本老人的研究顯示,相比活動量少的人而言,那些每周至少有1天進行身體活動的老人,未來12年患老年痴呆症(不包括其他種類的痴呆)的風險降低了41%。其他關於老人的研究也顯示,與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相比,任何形式的身體活動都可以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幾率,或者痴呆症死亡率。


  另有研究顯示,老年人之所以患痴呆症,與不愛運動、肥胖、吸煙等各種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其中,缺乏鍛煉是造成痴呆症的最主要原因。規律鍛煉可以有效預防痴呆症,因為鍛煉可以保證大腦的血液供應,預防血栓的形成。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疥瘡的傳染性極強 疥蟎是元兇,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性傳播疾病
五種食物被列入脂肪肝黑名單
被列入國家三有保護名錄的動物——條紋松鼠
這三種食物被列入傷肝黑名單,乙肝患者千萬不能吃!
鄭朝安再次擊敗泰拳高手,他被列入死亡黑名單
這3種常吃食物被列入癌症黑名單
這些食物被列入肺結核飲食黑名單
這5類食物,被列入醫學黑名單,專家:嚴重致癌物!
美國要將伊朗革命衛隊列入恐怖組織,伊朗軍方:將更堅定不移強化防衛能力
荊軻為什麼刺秦失敗仍被列入四大刺客真相
廣州發改委將幹細胞、免疫細胞治療、基因檢測新產業列入五年計劃
應將越南列入旅遊黑名單,嚴懲肇事者,不能讓同胞的血白流
晚清俠妓,用身體換北京數十萬百姓性命,被列入名妓中的「怪物」
這種癌首次列入南京居民「十大奪命殺手」
他是氫彈之父 名字曾被列入國家機密 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英國將「東突」組織列入恐怖組織黑名單
弱宋?細數鐵血大宋十大名將,有一人被列入千古十大名將之一
中國這款武器太強大,被聯合國列入黑名單,永久禁止使用!
美國大黃蜂真有危險?美國大黃蜂已被列入瀕危物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