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玄同」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玄同」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作者簡介


許淳熙,哲學碩士,華中科技大學圖書館研究員。已發表論文百餘篇,在數十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作大會報告。獲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等省部級學術獎勵。


一切都要「順應自然」。而「順應自然」就是讓萬物按其固有本性自然而然地發展。而只要順從了自然規律,才能保持全人類生存和世代蕃衍的基本條件,才使得「人類命運共同體」能夠欣欣向榮。

文/許淳熙


一、引 言


在21世紀的今天,儘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各地之間的時空距離變得越來越小,國際交往越來越便利,整個地球就如同一個小村落。然而在這個小村落中,和平與發展這兩大主題迄今仍未解決,因國土、資源、民族、宗教等問題引起的國際衝突接連不斷。「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對當前國際局勢的健康發展和國際新秩序的建立構成了嚴重挑戰。因此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人種、不同文化之間的和平共處比過去的任何時候都變得更加重要。那麼我們如何建立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人種、不同文化之間和平共處的模式,創造出充滿愛和和諧的「地球村」呢?這需要有新的平等觀念和智慧。針對於此,我國領導人著眼世界和平發展大局,順應各國相互依存大勢,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先進價值觀。

「玄同」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陸文榮道長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陸文榮道長在2016年「宗教與文明」大會上題為「道教傳統 世界玄同」的主旨發言中提出:「當我們以世界的眼界來觀摩世界,而不以小我的獨特視角來揣測世界時,人類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或許就能在『玄同』的意義上朗現出來。」將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所提出的「玄同」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觀聯繫起來,極具啟示意義。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分析「人類命運共同體」與「玄同」思想觀念所蘊含的深刻意義的基礎上,從三個方面討論「玄同」對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促進作用。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反映的是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該理念提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我國領導人多次談到了「命運共同體」,不斷充實「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價值觀,把握人類利益和價值的通約性,建立和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這一對人類未來的理性思考,已逐步獲得了國際共識。

「玄同」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同一個世界(資料圖)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是基於世界發展的現實。即人類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而且也只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而在這個世界裡,適合於人類生活發展的資源與空間是有限的,人類歷史表明,圍繞著資源與空間,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發生摩擦、紛爭、衝突乃至戰爭的狀況屢見不鮮,而衝突與戰爭只能使原本有限的資源更快地消耗。同時,自然災害、環境污染、疾病流行與各種極端事故也給人類造成巨大災難。在世界成為地球村的今天,任何國家民族都不可能實現脫離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人們必須找到一個超越紛爭、化解衝突的相處之道,發揮人類智慧和願力的獨特作用,讓生存和生活的世界和諧有序。在這一意義上,人類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三、玄 同

「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觀,源自中華文明5000年的文化涵養,是一份思考人類未來的「中國方略」。這一理念的提出,與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所提出的「玄同」思想頗有淵源。


「玄同」思想是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的。老子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這裡老子闡明了達到玄同境界的方法,即挫銳解紛、和光同塵

「玄同」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和光同塵(資料圖)


那麼,以現代的眼光看,玄同境界是怎樣一種狀態呢?有許多文獻從不同的視角對此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


如羅尚賢在《老子的玄同思想》一文中從「和」的視角論述:「『玄同』是一種玄妙的協同」。 「人類社會的『和』而至完美形態,老子便稱作『玄同』」。


唐明邦在《老子尊道貴德尚和的「玄同」願景》中從人與人的關係來闡明:「尊道、貴德、尚和的『玄同』理想。」即在「人與人之間保持一種不分親疏,不論貴賤,自由平等,玄妙齊同的境界。」


楊晞帆在《「玄同」之境與「社會狀態」:兩種不同的主客超越路向》中由「道」入手談及:「此玄同之境,即是『道』的境界,也即人所能抵達的最高境界,人與道、與天地萬物渾然一體、隨順本性即是自然。」


展立新在《「玄道」、「玄覽」、「玄同」和「玄德」》中強調指出:「『同』是先秦哲學的一個重要命題」;「老子之『玄同』專門指對立事物之『同』。」


孫以楷在《超越與和諧——老子玄同論解讀》中逐步解析:在《老子·第一章》中,提出「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而常無與常有的統一即『同』;這種『同』不是等同而是『玄同』」;「玄同境界即道的境界,或者說是與道合一的境界」。


薛華在《簡釋玄同》中認為「玄同」的意義為「隱秘的共同性」。


李健在《老子道本體論與玄同認識論》中主張:「玄同是深奧的同一,是一種整全思維,這是體道的方法。道是整全的,道混同物的一切矛盾和特徵,因此體道也需要用玄同的方法才能實現。」


陸文榮在《以天下觀天下」:守望「玄同」世界的到來》中從宏觀視角說明:「『玄同』是超越小我局礙的大化境界」。


從這些豐富多彩的論述中,我們能夠歸納出玄同境界的含義與特徵。


首先,玄同不是等同,而是一種高層次的協同。


許慎《說文解字》闡釋「協, 眾之同和也」,「同,合會也」。所謂協同,是指協調兩個以上的不同方,共同地完成某一目標的過程。其基於「世界上的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人種、不同文化,儘管存在許多的差異與對立,乃至衝突,卻都具有深刻的相似性」的原理。


其次,玄同具有認識論意義。


主張從整體上考察客觀世界,以消解二元對立的、非此即彼的對立認識觀。玄同的認識論,在社會層面,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性,人作為一類,先天應具有平等性。玄同的認識還表現為一種公正之心,不以利益分親疏,不以利益分利害,不以利益分貴賤。老子說:「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再次,「玄同」亦具有方法論意義。


在客觀世界中,尖銳的東西易折斷,紛爭總是各持一辭。只看到光照,卻忽略了照射不著的另一面,顯然片面。人間常被比喻為塵世,紛繁複雜,任何認為別人皆濁,唯我獨清的想法與做法都是行不通的。這樣的做法是只知局部的對立一面,不知全局的統一一面。因此需要站在更高的層次,通過「挫銳」、「解紛」、「和光」、「同塵」, 從全局出發而圖天下之公平合理。


四、 「玄同」對構建「命運共同體」的促進作用


1、 奠定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基礎


任何理念,任何的值觀,要為廣大的民眾所接受,僅靠信仰是不夠的,必須做到令人信服,必須與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相適應,必須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而對於「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的涉及全人類,與世界各國、各民族息息相關的理念與價值觀,更是如此。

「玄同」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在抽象的層面可將不同的花,統一於「花」這一概念(資料圖)


玄同思想源遠流長,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先賢的智慧。玄同常常被描述為「深奧的統一」、「玄妙的同一」、「對立面的同一」、「常無與常有的同一」等,從本質上看,玄同實質上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的同一。任何的摩擦、矛盾、衝突都發生在相對具體的層面,如果站在更高的層面來看問題,就能夠將其統一起來。比如,花的種類繁多,不同的花,其形狀、顏色、香味、花期等千差萬別,存在著許多的不同,然而如果我們站在更抽象的層面,則可將種種不同的具體的花,統一於「花」這一概念。「玄同」思想也是這樣,在更高的層次上將矛盾衝突統一起來。而這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所期望實現的遠大目標。由此觀之,玄同思想能夠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基礎之一。


2、 可成為開展文化外交活動的重要內容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要引起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共鳴,離不開文化外交的作用。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是為了達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對外戰略意圖、以文化傳播、交流與溝通為內容所展開的外交。在世界外交史中,文化外交與經濟外交、政治外交、軍事外交構成外交活動的四個層面。當前,文化外交正在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關係的重要支柱。

「玄同」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學習中國武術(資料圖)


文化外交是謀求民族理解,深化國際合作的橋樑。文化外交以其自身獨特的魅力在國際交往中發揮著先鋒作用,在一些敏感的問題上,文化外交通過本身的和平性、世界性的特點,更容易為各國所接受。文化外交通過文明成果的平等對話,互相交流,對推動不同文化的理解、包容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國際矛盾的解決創造出良好的氛圍,往往能達到運用其他外交方式難以達到的效果。各國在注重發展本國文化的同時,都看到了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對於消除各國矛盾,深化國際合作,從而實現各國和諧發展的難能可貴的作用。例如,美國長期以來十分注重通過文化外交活動向國際社會推廣美國價值觀。常常可以看到美國通過國際會議上的發言、在文化交流活動上的演講、文化交流項目簽約後的共同申明等活動向全球其他國家宣揚和推廣美國價值觀。


這一點很值得我國開展外交活動時借鑒,玄同思想的傳播與交流可以成為我國文化外交中的重要內容。通過國際間的各種文化交流活動,促使玄同這一人類智慧的結晶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民族、人種所知曉、所接受、所贊同,從而使「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觀深入人心。


3、 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


從玄同的視角看,不僅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而且日月星辰、天地萬物與人類也是一個共同體。中國古代的賢哲張載概括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既然人類都是同胞,萬物與我一體,那麼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就成為必須。


從玄同思想出發,就要「崇尚自然「,倡導天人合一。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是人類自身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前提,道教經典《太平經》說「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當先安其天地,然後可得長安也」。這裡將人類視為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天地安穩,人類才能安穩。因而對天地自然要常懷感恩心。在我國古代,從帝王的祭天大典到民間的拜天地的習俗,如婚姻儀式上首拜的就是天地等,均為崇尚自然的表現。

「玄同」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天人合一(資料圖)


從玄同思想出發,更要「順應自然」,主張正視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規律。道家始祖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著名命題。在這一思想中,「自然」被列為最高層次,人是以地的法則運行,地是以天的法則運行,天是以道的法則運行,道是以自然為法則運行。簡言之,一切都要「順應自然」。而「順應自然」就是讓萬物按其固有本性自然而然地發展。而只要順從了自然規律,才能保持全人類生存和世代蕃衍的基本條件,才使得「人類命運共同體」能夠欣欣向榮。(編輯:憶慈)


溫馨提示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接錦囊啦!迎春接福第一波——頤叔私人訂製新年第一枚錦囊
國君有眼不識泰山 錯失天下至寶
自然無為 不爭也是一種智慧
不要以為自己福報大 就看不見眾生的疾苦
莊子聖人觀研究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子「玄同」思想體系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方略
論道教「玄同」理念對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啟示
玄同理念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借鑒意義
「玄同」與「無名之朴」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借鑒
「人類命運共同體」之思想源頭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助力實現中國夢
《道德經》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智慧
儒道對話:走好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每一步
安理會決議呼籲各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吳海濤大使:民航領域合作應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徐冬冬:文化融合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命運共同體」家庭版
世界玄同藏天機:為什麼說道教興盛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最慈悲的陪護
人類命運的終極猜想
王毅:中哈是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同事不同命:同樣的二惡烷,霸王與寶潔迥異的命運
人的命運和形態因何不同
陸文榮對話「宗教與文明」: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命理與命運:如何觀察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