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藝青年杜甫的「北漂夢」

文藝青年杜甫的「北漂夢」

原標題:文藝青年杜甫的「北漂夢」










編後語


上學的時候,我們學的古代詩詞應該數李白和杜甫的最多了。《全唐詩》中收入了48900多首詩,2200多個詩人。大唐詩人這麼多,憑什麼就李白和杜甫最牛?


中學老師或許說過,杜甫的詩很好。那麼到底好在什麼地方呢?一是杜詩的形式達到了極致,各種姿勢都解鎖了,甚至同一個題材,換個姿勢再來一次;二是杜甫的見解甩大多數詩人十條街,可以說是進入了時代的靈魂深處。


或許你會說,杜詩看起來很普通啊沒有什麼嘛,你要知道詩如美女,而美女這種東西,跟鮮花一樣,需要有綠葉來襯托才會顯出她的嬌媚。今天我們就來襯托一下。


天寶十一載(752)秋天,杜甫和高適、岑參、儲光羲、薛據一起登慈恩寺塔。慈恩寺塔就是現在西安的大雁塔,大唐五大才子在秋天同游大雁塔,當時有沒有妹紙為之瘋狂已經不得而知了,但事後五人還是分別吟了一首詩。

高適因為年齡最大,進士中得早,按行規他先開頭,所以這次是高適首唱,寫了一首《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


香界泯群有,浮圖豈諸相。登臨駭孤高,披拂欣大壯。言是羽翼生,回出虛空上。頓疑身世別,乃覺形神王。宮闕皆戶前,山河盡檐向。秋風昨夜至,秦塞多清曠。千里何蒼蒼,五陵郁相望。盛時慚阮步,末宦知周防。輸效獨無因,斯焉可游放。


這一年高適已經53歲了,還在擔任封丘尉這麼一個小官,心裡多少有些鬱悶,但這首詩作為首唱之作,並不憤激。該詩詩眼在最後四句,「盛時慚阮步,末宦知周防」,這兩句借詠古人說事,盛世之時懷抱未伸;「輸效獨無因,斯焉可游放」,這兩句還是借古人說事,意思是說我想報效朝廷。可見,當時的高適對大唐還是抱有希望。


第一個和高適的是薛據,薛氏為河東望族,薛據排行老三,人稱薛三。不過薛三的詩並沒有流傳下來,這裡就不多扯了。第二個和的是杜甫,我們放到最後說,先說岑參和儲光羲的。岑參我們中學時也學過,知道他是個邊塞詩人,他這首叫《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連山若波濤,奔走似朝東。青松夾馳道,宮觀何玲瓏。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這一年岑參36歲,幾年前追隨高仙芝參加了著名的怛羅斯之戰,為大唐開拓中亞,但沒有佔到阿拉伯帝國的好處,岑參也就黯然回到了長安。他合唱的這首詩,詩眼在「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這兩句,或許是在擔憂長安西邊的藩鎮,最後露出逃禪思想。


儲光羲這首叫《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金祠起真宇,直上青雲垂。地靜我亦聞,登之秋清時。蒼蕪宜春苑,片碧昆明池。誰道天漢高,逍遙方在茲。虛形賓大極,攜手行翠微。雷雨傍杳冥,鬼神中躨跜。靈變在倏忽,莫能窮天涯。冠上閶闔開,履下鴻雁飛。宮室低邐迆,群山小參差。俯仰宇宙空,庶幾了義歸。崱屴非大廈,久居亦以危。


這一年儲光羲大約46歲,當時擔任太祝這麼一個小官,也很失意。他這首的詩眼在最後兩句,「崱屴非大廈,久居亦以危」,蘊藏著國之將傾的憂患,體現了儲光羲的政治敏感性 。


最後我們來說杜甫的《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優。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羲和鞭白日,少吳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惜哉瑤他飲,日晏崑崙丘。黃鶴去不息,哀鳴何所投。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這一年杜甫41歲,雖然他這首和儲光羲的同名,但與儲的含蓄不同,開篇就直奔主題,大雁塔真高,風真TM大,我一上來就生出了森森的憂傷。接著又說,從塔上望下去,帝都灰濛濛一片,哪看得清,今天的亂象讓我想念太宗李世民,畢竟他的曾孫子玄宗不幹正事,只知道和女人飲酒作樂。最後四句總結,食盡飛鳥各投林,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我們來比較一下四人的詩。先說風格,高適的比較簡凈,岑、儲二人的比較清秀,杜甫的則法度嚴整,音節悲壯;再說見識,高適完全看不出苗頭,岑、儲二人感受到了危機,但蜻蜓點水,而杜甫通篇說的就四字——大唐要完。三年後,安史之亂爆發。


雖然四人都站在大雁塔上看風景,但看到的高度卻不同。高適感懷個人的命運,岑參和儲光羲隱約看到了危機,杜甫不但一眼就看穿了,還指出作鳥獸散的悲涼結局。


洞見與穿透,這就是杜甫高出同時代詩人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鏟史官 的精彩文章:

魏徵與李世民:這對初唐CP為何費盡心思相愛相殺
薛仁貴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是為實現大唐夢而戰鬥的一生

TAG:鏟史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