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物介紹——廣陵王璽

文物介紹——廣陵王璽

原標題:文物介紹——廣陵王璽


南京博物院10件國寶級藏品中,東漢「廣陵王璽」金印是極其特殊的一件。該印由高純度黃金製成,重122.87克,鈕高2.121厘米,台高0.945厘米。龜鈕精緻,紋飾精美,布局疏密有致,行筆直中有曲,流暢和諧,堅挺飽滿。印主人為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第九子廣陵王劉荊。


說起這枚廣陵王的璽印來,在它發現的背後,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1981年2月24日,當時的邗江縣甘泉公社老山大隊社員陶秀華到甘泉山上勞動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黃亮亮的東西,隨手裝入了兜中。收工後,她將那件東西進行了清洗,才發現是一枚印章,陶秀華夫婦倆特地趕到南京博物院請專家對其鑒定,確認這是一枚廣陵王的王璽。在專家們按捺住心中的激動後,博物院迅速與揚州市地方政府、文化局等相關部門取得聯繫,陶秀華夫婦將廣陵王璽金印捐給了國家。原來,1980年南博對甘泉二號漢墓進行考古發掘,這座古代被盜的古墓內堆滿了碎磚、雜土和陶瓦片,被清理出來後就堆在考古工地四周。第二年當地組織社員修路,陶秀華在取土鋪路時發現了這枚金印。



當年的考古領隊紀仲慶清楚地記得,考古隊在這座大墓里發現了大量文物。有一件雁足銅燈,底盤周緣鑄有「山陽邸銅雁足長鐙建武廿八年造比十二」的銘文。據《後漢書》等史書記載,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劉荊於建武十七年被封為山陽王,漢明帝永平元年又被徙封為廣陵王,雁足燈和金印上的文字表明,劉荊是墓主確鑿無疑。

文獻表明,劉荊有才能且喜好法律,但生性刻薄。光武帝去世後,他假冒東海王劉強的舅舅郭況,寫信給劉強煽動叛亂,劉強告發了此事。漢明帝劉庄念劉荊是同母兄弟,便打發他回到河南的王宮。後來西羌叛亂,劉荊又想謀反,消息又走漏了,他因此被改封為廣陵王,甘泉二號漢墓出土的印璽就是他的封印。當了廣陵王后,劉荊又叫來看相的人說:「我長得很像先帝。先帝30歲得天下,我現在也30歲了,可以起兵了嗎?」看相的人也告發了他,劉荊嚇得把自己關進牢里,向朝廷請罪,漢明帝再一次原諒了他,並派國相、中尉小心「護衛」他。後來劉荊派巫師於祭祀時詛咒朝廷,又一次被告發,劉荊畏罪自殺,死後被賜謚號「思王」。



劉荊在歷史上留下了愛玩陰謀卻總被告發的滑稽形象。他不知道,上天給他的使命不是謀反,而是為1900多年後的人們解謎。漢代分封的諸侯王都用金印,印鈕大有講究。從考古發現來看,分封周邊國家時,在南方的諸王用蛇鈕,北方的用羊鈕,西北的用駝鈕,均與當地物產有關,而漢朝內部分封劉姓諸王用龜鈕。龜鈕金印什麼樣?後人千百年來一直無緣得見,直到「廣陵王璽」被發現才大白於天下。


「廣陵王璽」的發現,在日本引起的震動甚至超過了國內,它是中日兩國交往的最早實物證據,因為廣陵王璽印的出土,解決了一個200年來的懸案,為日本出土的一枚「漢委奴國王」金印驗明了正身。這兩枚年份相近的金印,這些相仿、相似的特點,自然而然就結束了「漢委奴國王」金印的真偽之爭,同時,也見證了中日兩國早在2000年前就已友好交往的歷史。


1784年2月23日,日本福岡東郊志賀島農民甚兵衛在修整水田溝渠時發現一枚方形金印,上綴蛇鈕,印面陰刻篆文「漢委奴國王」五字。日本有學者認為,《後漢書·東夷傳》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光武帝賜予印綬,這顆金印很可能就是這一記載中所賜之物。清末維新人士黃遵憲光緒三年出使日本時曾見到此印,作詩記之:「博物千間廣廈開,縱觀如同寶山回。摩挲銅狄驚奇事,親見委奴漢印來。」



不過,很多人對此持異議,其中最主要的是私印說,即金印不是漢朝所賜,而是委奴國王鑄造的「私印」,甚至可能是甚兵衛等人預謀的大騙局,是江戶時代的偽作。近兩百年間兩種觀點相持不下,廣陵王璽一出,有力地支持了第一種說法。兩顆金印在尺寸、重量、花紋、雕法和字體上如出一轍,並且前後只相差一年,以至有學者懷疑二者出自同一工匠之手。按照通行的解釋,「委」通「倭」,「委奴」即倭國下一個叫「奴」的地方政權。但是從江戶時代起,就有日本學者認為,「委奴」是音譯,這兩個字在漢代的發音類似「ITO」,而金印出土地福岡縣直到現在仍有個地方叫「怡土」,也讀「ITO」。當年委奴這個小國的使節冒險橫渡朝鮮海峽,抵達漢朝在朝鮮半島直轄的樂浪郡(今朝鮮平壤),再由當地政府安排行程抵達洛陽,向東漢王朝進貢,並得到紫綬金印的賞賜。



漢朝的冊封對於委奴國王又有什麼意義呢?當時的日本處於原始社會晚期,用石器種植水稻,沒有文字,九州島上一百多個部落群雄逐鹿。漢朝是一個被敬畏且服膺的強大王朝,有了這顆金印,就等於得到了漢朝的承認,「委奴國王」就可以號令甚至討伐其他部落,稱霸九州。


「漢倭奴國王」金印的寶貴還在於其歷史價值。金印上銘刻的「漢」字右下角是個「火」字。一般所見「漢」字右半部是連寫的。那麼「漢」字右下角刻劃成「火」字是偶然的嗎?查閱日本出版的漢字圖錄《朝華字鑒》,沒有發現同樣的寫法。但日本幾家博物館收藏的銅印中有這個字;上海博物館藏的「漢匈奴破虜長」、「漢歸義氐佰長」(繁體)印,它們上面也刻有這個字。這幾個印章在「漢」字右半部的中間都是隔斷的。為什麼要隔斷呢?就是要使「火」字出現在印章上。為什麼要出現「火」字呢?因為漢是火德之國。中國古人認為天地間萬物都是由五種因素組成:木、火、土、金、水。漢代剛成立時,有時候說是水德,有時候說是土德,可是慢慢地就規定為火德,東漢一成立就認為自己是火德之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古希臘神話故事——赫爾墨斯的母親邁亞女神
西方藝術介紹——義大利雕塑家切利尼的《楓丹白露的黛安娜》
周末神話故事——天才發明與狡猾欺騙的赫爾墨斯
文物介紹——皇帝之寶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