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31日鏈歸來,白金灰盤新款亮相
原標題:朗格31日鏈歸來,白金灰盤新款亮相
早在2007年,朗格(A.Lange & S?hne)就發表過一款動力儲存長達31日的Lange 31腕錶。它不僅輕鬆超越了之前的多日鏈記錄,所擁有的恆定動力結構更是能提供穩定的走時動能。而在10年後的今天,朗格以這款Lange 31腕錶為原型,再次推出了18K白金錶殼搭配灰色錶盤的新表款。
大概在2000年前後,鐘錶業開始掀起多日鏈表款的熱潮。從7日、8日到10日鏈,都是早期懷錶或是腕錶曾推出過的設計。雖然現今多了三個或四個發條盒的新組合,但是發條盒的動能都是直接通過走時輪系傳送至擒縱結構與遊絲擺輪。但是如此一來,發條滿鏈與動能末端的差距過大,容易造成穩定度不佳及精準度的問題。
因此,即使通過先進的技術以及優異的金屬材料,多日鏈表款的發展仍有一定的瓶頸。曾經,江詩丹頓的14日鏈與積家的15日鏈,已經被認為是傳統走時輪系的最大極限。所以,當朗格於2007年推出了31日鏈之後,整個鐘錶業界都為之嘩然。每年只需上鏈12次就能保障一年的機芯運轉,這是過去的腕錶從未達成的目標。
而Lange 31一舉突破腕錶在多日鏈領域的局限,成為了首款動力儲存超過一個月的腕錶。內部搭載的L034.1機芯使用兩個上下重疊且直徑達25mm的雙發條盒結構,佔據了機芯近四分之三的面積。其內部盤踞的發條總長度達1,850mm,是傳統發條長度的五到十倍。在上滿鏈之後,其能量足以將100克的東西推升至3.2米的高度。為了應付此強勁的動能,朗格捨棄了傳統的錶冠上鏈模式,改用早期懷錶所使用的「鑰匙上鏈技術」。通過將鑰匙插入藍寶石水晶底蓋的方形插槽,即可轉動強而有力的主發條,其鑰匙整合了止逆棘輪和扭力限制器。
由於雙發條盒的動能如此強大,通過傳統的走時輪系傳送至擒縱結構與擺輪遊絲時,必定會損壞纖細的擒縱結構。所以,朗格採用特殊的恆定動力結構,通過四番輪(小秒輪)上方所加裝的三角凸輪(可由透明藍寶石軸承窺見)以及中間的恆動遊絲,搭配左側槓桿內的棘輪與紅寶石擒縱,可將發條盒傳送來的強大動能降低為適當的扭力。並且每十秒會卷緊恆動遊絲,讓四番輪持續轉動並推動擺輪。如此一來,Lange 31不僅可減低雙發條盒所帶來的強大動能,同時可確保機芯在31天的時間內,都能擁有穩定的動力來源,並且提升了機芯的精準度,可以說是一石二鳥的絕佳設計。
朗格在2007年首次推出的Lange 31採用了950鉑金材質;在2009年又推出了18K玫瑰金材質,不過兩款腕錶都是採用銀白色錶盤。而今年的這款Lange 31採用了灰色錶盤搭配18K白金材質錶殼。由於內部的L034.1手動上鏈機芯尺寸達37.3mm,因此錶殼的直徑也被擴展到45.9mm。即使是採用了比950鉑金輕盈許多的18K白金材質,腕錶整體還是分量十足。透過藍寶石水晶鏡面底蓋,可以窺見L034.1機芯所使用的傳統德式工藝。由藍鋼螺絲固定的黃金套筒、手工雕刻的擺輪夾板以及鵝頸微調裝置,無不展現朗格對於製表技藝的堅持。
而偌大的灰色錶盤,主要分為三大區域。其中錶盤的右側是超大的31日圓形動力儲存顯示區,幾乎佔據錶盤的右半側,也可以看出朗格對於這款腕錶超長動儲的自信。當指針指向紅色區域,代表動能即將耗盡,需要替發條盒上鏈。此外,錶盤的左上方是朗格最著名的大日曆視窗,可以通過錶殼10點鐘位置的按把快速調校日期。6點鐘位置則是小秒針盤,具有停秒功能。
※手錶史上的懸案 離奇失蹤的11塊名表
※勞力士「保羅·紐曼」迪通拿到底長啥樣?
※別再弄混了!圖解勞力士的4種錶帶
※七月份的尾巴,手錶里的獅子座
※會說話的「獅鳥魚」 三款雅克德羅鑒賞
TAG:御寺鐘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