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加坡幅射東南亞,「我們是亞洲」拓展的藝術版圖
新加坡。邁入第7年的「登陸新加坡藝術博覽會」(Art Stage Singapore)於1月11日進行預展,今年有來自27個國家的131個畫廊參加,和去年的170個畫廊和32個國家相比,規模縮小許多,但其中高達7成5的畫廊來自亞洲,3成5的畫廊來自東南亞地區,無疑是博覽會宗旨「我們是亞洲」(We Are Asia)的最佳寫照。
▲ 「登陸新加坡藝術博覽會」(Art Stage Singapore)展會現場圖
隨然規模沒有去年盛大,展會創辦人和總監羅倫佐·魯道夫(Lorenzo Rudolf)在接受《藝術新聞/中文版》採訪時表示,「登陸系列」(Art Stage)希望為東南亞藝術的發展做出貢獻,當國際美術館開始想要展覽或是收藏東南亞的作品時,他們不會聚焦在單一個國家上,而「登陸新加坡」就是他們最好的平台。
▲ 「登陸系列」(Art Stage)藝術博覽會總監羅倫佐·魯道夫(Lorenzo Rudolf)
關於2016年的首屆「登陸雅加達」(Art Stage Jakarta),他表示,博覽會是印尼的藝術基礎建設,印尼有廣大的市場和眾多的藝術家和買家,但是並沒有公立美術館、機構和專業的藏家,所以才又開發了另外一個博覽會,從距離和策略來說,雅加達和新加坡距離近,但接觸的藏家卻很不一樣。
今年的非營利項目以「東南亞論壇」(South East Asia Forum)和「登陸收藏家」(The Collectors Stage)呈現。前者一共展出22件作品,以「凈現值:藝術、資本、期貨」為題,表現藝術生產和社會經濟成面之間的關係,尤其是資本在藝術中扮演的角色;後者繼「登陸雅加達」後,再一次利用收藏家的藏品來現東南亞地區的藝術收藏和收藏家之間的獨特關係,將幾個東南亞藝術家代表作齊聚一堂。
▲ 東南亞論壇(South East Asia Forum)現場圖,攝影:翁浩原
在2016年在新加坡登布希山(Dempsey Hill)增設新空間的藝術門(Pearl Lam Galleries)畫廊,秉持的一貫的氣勢,帶了30件作品,包含先前在香港舉辦個展、現居倫敦和巴厘島的辛塔·坦達雅(Sinta Tantra),印尼藝術家於迪·蘇立尤(Yudi Sulistyo)和中國藝術家錢佳華等,幾位藝術家都有作品售出;而新空間開幕首展的中國藝術家蘇笑伯25萬美元的畫作,截至預展前尚未售出。
▲ 藝術門(Pearl Lam Galleries)畫廊展位現場圖,攝影:翁浩原
以獨特方式經營的新加坡泰勒印刷學院(STPI)以展出曾在工作室駐留創作的藝術家作品為主,此次帶來了6位藝術家。展位宛如迷宮的設計,讓每個藝術家都擁有自己的空間展示,讓觀眾可以仔細欣賞。其中包括李綾瑄(Jane Lee)和已故的蔡逸溪(Chua Ek Kay)等4位新加坡藝術家均有作品售出,蔡逸溪的5張作品中已有4張在預展時售出,其中最高價達近3萬美元。新加坡和國際藏家約各佔半數。
▲ STPI 展位現場圖,攝影:翁浩原
▲ 蔡逸溪作品《Morning Cloud》,圖片來源:STPI
來自印尼雅加達的 ROH Projects 帶來4位媒材相異的印尼藝術家,其中鮮艷大色塊的 Rendy Raka Pramudya 的畫作以4千美元售出,另外一位藝術家 Syaiful Garibaldi 兩張紙上作品6千美元左右售出。值得一提的是,ROH Projects 也曾參加過首次的登陸雅加達藝術博覽會,發現還是新加坡的藏家比較多元。在新加坡藝術周,也和香港的馬凌畫廊和菲律賓的 Silverlens 一起在新加坡舊國會大廈藝術之家舉辦聯展「Shared Coordinates」。
身為澳洲第一個在新加坡拓展分布的 sullivan+strumpf 則是展出一系列的澳洲藝術家以及美國出生但在新加坡和印尼學習的 Irfan Hendrian 的作品,他的作品以紙作為材料,經過各式各樣的程序處理完後,再重新貼上畫布或是木頭表面,展現前所未有的細緻程度。未來 sullivan+strumpf 將在澳洲空間展示東南亞的藝術家,在新加坡的空間介紹大洋洲的藝術家,做雙向的溝通。
▲ sullivan+strumpf 畫廊展位現場圖,攝影:翁浩原
當然和新加坡密不可分的鄰國馬來西亞畫廊也沒缺席這場盛會,在創立吉隆坡的 Richard Koh 畫廊則是帶來一系列馬來西亞的藝術家用工藝編織藝術家 Anne Samat 的壁掛作品、哈芬迪·安努亞(Haffendi Anuar)的雕塑,還有抽象藝術家楊子寬(Yeoh Choo Kuan)的畫作,以及正在新加坡雙年展展出的陳瑋湘(Melissa Tan)的作品。其中 Anne Samat 的兩件作品,以及哈芬迪·安努亞的雕塑各以1.2萬美元和2.5萬美元售出。
▲ 吉隆坡 Richard Koh 畫廊展位現場圖,攝影:翁浩原
而在吉隆坡、新加坡和巴厘島都有據點的 Taksu 則是帶來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等藝術家,其中最大的亮點是被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Guggenheim Museum)收藏的菲律賓藝術家諾伯特·羅爾丹(Norberto Roldan)的「藝系列」作品,他收集各式各樣的物件,來表達大多數菲律賓人的審美觀,以及崇尚名牌的風潮。
▲ 菲律賓藝術家諾伯特·羅爾丹在 Taksu 畫廊展位上的作品,攝影:翁浩原
除了東南亞的畫廊外,來自台灣畫廊的數目反而是較多,這一次共有7間畫廊參與。其中有3家畫廊採取個展的形式展出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像是年輕畫廊如十方藝術空間帶來藝術家張嘉哲的作品,以中國的書法和漢字作為創造的靈感,截止預展已賣出3件,最高價達1.5萬美元,均是本地藏家收藏;雙方畫廊則是帶來抽象藝術家吳東龍的作品;新苑藝術則是帶來會場少見的新媒體藝術,藝術家丁建中的作品,利用光影作為媒介。
參與本次盛會在中國設有據點的畫廊除了先前提到的藝術門以外,韓國的阿拉里奧畫廊、上海的獅語畫廊(Leo Gallery)、泰國的林大畫廊、北京的 NUOART 有王亞彬的個展等,以及在曼谷、北京和香港3地都有空間的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今年再度回來參加藝博會,展出包含艾未未、蔡磊、趙趙等中國藝術家,其中柬埔寨藝術家 Sopheap Pich 的作品以3萬美金售出。
▲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展位現場圖,攝影:翁浩原
雖然參展畫廊裡頭有在中國設點的畫廊數量並不多,只有6間,但羅倫佐一點也不擔心,他表示東南亞地區有很多人是有華人血緣關係的,「登陸新加坡」是為中國的當代藝術畫廊打開另外一扇窗,而到訪的中國藏家也能看見當地華人的作品,具有文化上的優勢。
當然藝博會的常見面孔如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哥倫比亞藝術家費爾南多·波特羅(Fernando Botero)等,也都在擁有多個據點的 Opera Gallery、日本白石畫廊、大田畫廊和香港僑福畫廊出現。(撰文/翁浩原)
▲ 白石畫廊展位現場圖,攝影:翁浩原
▲ Opera Gallery 展位現場圖,攝影:翁浩原
藝術登陸新加坡
Art Stage Singapore
新加坡金沙會展中心|展至1月15日
※了不起的匠人紀錄片
※麗江首屆多肉植物展
※盆栽樹屋的幻想
※迷你刺繡仙人掌
※垂吊植物的裝飾美
TAG:輕芒 |
※越南嘥劇藝術就是「中國戲劇的越南版」
※「後東方學」:漢威國際藝術中心開幕大展
※《絲路華彩——西南少數民族水彩藝術展》廣西巡展
※廣西藝術之星赴義大利參加巴里國際藝術大賽
※中東歐藝術在甬展出
※藝術大師亞歷山大·考爾德香港個展呈現變化中的永恆之美
※歐洲藝術起源展
※"東方物語——亞洲青年藝術家邀請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枕山卧雲」—北海藝術精品大展 在光輝畫館隆重開幕
※歐洲杯,水族藝術展!
※邱漢橋繪畫藝術展走進大美西湖
※河北滄州木板大鼓藝術在北京全國政協文史館成功展演
※葉錦添的「新東方美學」讓你了解東方藝術之美
※創意剪紙-法國藝術家眼中的野生澳大利亞美冠鸚鵡
※林墨作品展探討中西方藝術界限:色域中西
※中國藝術家獻藝 墨西哥灣唯一冰雕展開建
※非洲當代藝術雙年展亮相塞內加爾 展現濃郁中國風
※中國畫-關山月在藝術上堅持嶺南畫派的革新主張!
※超現實主義大師的版畫展:西班牙藝術家納蘭霍的奇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