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寶寶用這麼大的奶瓶才是科學的,很多媽媽都買錯了!

寶寶用這麼大的奶瓶才是科學的,很多媽媽都買錯了!

原標題:寶寶用這麼大的奶瓶才是科學的,很多媽媽都買錯了!


新生兒護理

雨媽整理,侵權刪除

許多媽媽在3個月左右的時候就會返回職場,這個時候寶寶的飲食開始轉向人工餵養。可是小寶寶還不太會自己使用奶瓶呢?媽媽該怎樣做讓寶寶學用奶瓶呢?很多媽媽都買錯了!



挑選奶瓶三大要點


觀察奶瓶的透明度

無論是玻璃還是PC材質的奶瓶,優質的奶瓶的透明度都很好,可以看清瓶內的奶或水,瓶上的刻度地十分清晰、標準。


測試奶瓶的硬度


優質的奶瓶硬度高,手捏也不容易變形。質地過軟的奶瓶,在高溫消毒或加入開水時會發生變形,還可能會出現有毒物質滲出。


聞奶瓶的氣味


劣質的奶瓶,打開後聞起來會有一股難聞異味,而合格的優質奶瓶是沒有任何異味的。

適合寶寶奶瓶的瓶身


1、奶瓶口徑:


奶瓶的口徑分為標準和寬口兩種。寬口徑設計的奶瓶調乳時奶粉不容易灑出來,清洗起來比較方便,使用更便利。


2、奶瓶容量:


比較常見的奶瓶分為120毫升、160毫升、200毫升、240毫升四種容量。一般說來,0-1個月的寶寶需至少120毫升容量的奶瓶。有些媽 咪出於經濟考慮,直接買240毫升的奶瓶使用。但有媽咪反映,如果一開始用大容量的奶瓶,餵奶的時候總是覺得寶寶吃得少,不知不覺就多餵了。

3、奶瓶數量


出生寶寶餵奶所用的奶瓶至少要兩個,一個喝奶,一個喝水!如果有母乳的話,建議買那種仿母乳實感奶嘴的,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只吃奶或者只吃奶瓶。如果純牛奶餵養,買個防漲氣的奶瓶,避免寶寶老是嗆奶,吐奶等問題!最好是買玻璃的!奶瓶250ml差不多了! 奶嘴分段的,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流量的奶嘴!記得最多一個月就要換一次奶嘴!



寶寶奶瓶的奶嘴

奶嘴材質


乳膠 天然橡膠,富有彈性,很柔軟,寶寶吸吮起來的口感更接近於媽媽的乳頭。缺點是奶嘴邊緣軟,旋緊的時候容易脫位,容易滲漏。而且有橡膠特有的氣味,有些寶寶可能不喜歡。


硅膠 合成橡膠。比起乳膠,比較硬,但不易老化、抗熱、抗腐蝕,無味無臭。雖然沒有滲漏的問題,但有的寶寶吸吮時可能會產生排異感。


奶嘴形狀


奶嘴形狀分為圓形和大拇指形兩種。大拇指形,或者說扁圓形的奶嘴,是根據寶寶吸吮時媽媽乳頭被擠壓後的形狀來設計的,接近乳首的感覺,寶寶的接受度更高。


奶嘴孔


寶寶的吸吮力和吸吮方式各有不同,不同形狀的奶嘴孔,奶液的流速也會不同,適合不同的寶寶。


圓孔型 這是最常見的類型,圓孔型的奶嘴,奶水會自動流出,寶寶吸吮起來不費力,適合無法控制奶水流出量的小寶寶。


孔型大小一般分為S、M、L三種。小圓孔適合喝水,中圓孔適合喝奶,大圓孔則更適合用來喝米糊等輔食。


十字形 :十字形孔型可以根據寶寶的吸吮力來控制奶水的流量,不容易漏奶,孔型偏大可以用來喝果汁、米粉或其它粗顆粒飲品。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寶寶。


Y字型 :奶水流量穩定,能避免奶嘴凹陷。就算寶寶用力吸吮,吸孔也不會裂大。孔型較大,可以在添加輔食時使用。適合習慣用奶瓶喝奶2~3個月以上的寶寶。



用奶瓶給寶寶餵奶需要掌握很多方法。


在用奶瓶給寶寶餵奶之前,須先洗凈雙手,取出消毒好的奶瓶、奶嘴,注意奶嘴不要隨意放置,應豎直向上,一定不要弄髒奶嘴。將調好的奶倒入奶瓶,擰緊瓶蓋。將奶瓶傾斜,滴幾滴奶液在手背上,試試溫度,感覺不燙即可。奶液滴落的速度以不急不慢為宜。


選擇舒適坐姿坐穩,一隻手把寶寶抱在懷中,讓寶寶上身靠在你肘彎里,你的手臂托住寶寶的臀部,寶寶整個身體約呈45度傾斜;另一隻手拿奶瓶,用奶嘴輕觸寶寶口唇,寶寶即會張嘴含住,開始吸吮。


寶寶開始吃奶後要注意,奶瓶的傾斜角度要適當,讓奶液充滿整個奶嘴,避免寶寶吸入過多空氣。如果奶嘴被寶寶吸癟,可以慢慢將奶嘴拿出來,讓空氣進入奶瓶,奶嘴即可恢復原樣,否則可以把奶嘴罩擰開,放進空氣再蓋緊即可。


注意寶寶吸吮的情況,如果吞咽過急,可能奶嘴孔過大,如果吸了半天奶量也未見減少多少,就可能是奶嘴孔過小,寶寶吸奶很費力。不要把尚不會坐的寶寶放在床上,讓他獨自躺著用奶瓶吃奶,而大人長時間離開,這樣非常危險,寶寶可能會嗆奶,甚至引起窒息。


給寶寶喂完奶後,不能馬上讓寶寶躺下,應該先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頭,輕拍寶寶後背,讓他打個嗝,排出胃裡的空氣,以避免寶寶吐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生兒護理 的精彩文章:

輸液=小手術?哪些情況才需要給寶寶輸液?聽聽醫生的建議!
孕吐越嚴重寶寶越聰明?真相原來是這樣…
婆婆說「你只管生二胎,我來帶」!結果孩子剛滿月,媳婦就報警了!

TAG:新生兒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