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疾病與臟腑有關,一起來看看吧!
老外也看中醫?搜索公眾號「把把脈」看老外中醫問診過程中的趣事!
把把脈線下醫館國醫匯是外交部服務局指定駐華使節中醫服務機構
小編導讀
中醫學認為,心主血、脾統血、肝藏血、腎藏精,而精血又是維持女性生理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不僅女性的生理活動與臟腑功能關係緊密,婦科疾病與臟腑的關係也十分密切。對於帶下病、陰挺及月經過多等的治療,婦科專家韓冰教授認為,還可通過溫脾滲濕、束約帶脈法的方式來搞定,一起來看看吧!
溫脾滲濕,束約帶脈法是通過溫補脾陽,滲利水濕使帶脈復約,從而調攝諸脈的一種治法,主要用於治療帶脈失約而致的帶下病、陰挺及月經過多等。
一、病因病機
濕邪為致帶脈病變的主要病理因素,有外感濕邪、內生濕邪之別。外感濕邪,濕為陰邪,黏滯重濁,且濕性趨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帶脈繞腰腹一周居下之陰位,故濕邪易侵犯帶脈,又帶脈與諸經脈均相通,尤與生濕主要臟腑脾所主經脈直接相會,濕邪極易循帶脈留滯於脾經,導致內生濕邪。此外,濕邪內生,多由脾、肝、腎功能失調所致,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於腰腹部與帶脈相會,故有遺濕於帶脈之虞。內外濕相互轉化、相互影響,形成濕邪纏綿的病機。
脾氣素虛,或飲食不節,勞倦過度傷脾,脾失健運,濕邪內生,損傷任帶,失於固約,發生帶下病。脾氣虛弱,不能統血,帶脈失約,致月經過多;素體脾虛,中氣不足,分娩損傷,沖任不固,帶脈失約,或產後調養不及,耗傷脾氣,或久居濕穢之地,寒濕襲於胞絡,損傷沖任帶脈而失於固攝,致陰挺的發生。
二、疾病及其辨證
脾虛濕滯帶脈引起的帶下過多,分為脾氣虛證及脾陽虛證,辨證時應根據帶下量、色、質、氣味的異常及全身癥狀、舌脈、病史等進行辨證分析。若帶下過多,色白,質稀薄,無臭味,脘腹滿悶,泄瀉,面目浮腫,舌淡,苔白膩,脈緩弱,為脾氣虛弱、濕滯帶脈、帶脈失約之證。若帶下量多,色白或淡黃,面色不榮而呈白或萎黃,四肢不溫,精神疲乏,腹中冷痛,喜熱喜按,腰部酸楚,舌苔白滑,脈沉無力,為脾陽虛弱、濕滯帶脈、帶脈失約之證。濕為陰邪,易傷陽氣,尤其抑制脾運化水濕的能力,大凡脾虛濕停,易損傷脾陽,致脾陽虛損,進一步影響脾之運化功能。
脾虛濕滯帶脈引起的陰挺,症見陰中有物下脫,甚則挺出陰戶之外,勞倦傷氣後癥狀加重,帶下增多,色白質稀,倦怠乏力,面色無華,舌淡,苔薄白,脈細滑。脾虛濕滯帶脈引起的月經過多,症見月經量多,色淡紅,質稀,帶下量多,色白質稀,神疲,少氣懶言,納少便溏,舌淡紅,脈薄白,脈細弱。
三、用藥經驗
韓冰教授認為,脾虛濕滯,帶脈失約所致疾病的治療,當溫脾滲濕,束約帶脈,注意顧護脾陽,調和諸脈。內服湯藥注重引經葯的應用,常用藥物如:升麻、當歸、蒼朮、甘草,引諸葯直達病所。針對脾虛濕滯,帶脈失約所致帶下病,常用方劑組成:黃芪、白果、白朮、茯苓、乾薑、蒼朮、薏米、山藥、黑芥穗、車前子、木通、甘草等。方中茯苓溫化滲濕;白朮、白果補益脾氣,助茯苓運化水濕;乾薑溫陽化氣;蒼朮、薏米健脾利濕,同時加甘草調和,引諸葯入帶脈。針對脾虛濕滯,帶脈失約所致陰挺及月經過多,因病機均為脾氣虛弱,濕邪壅滯帶脈,故可「異病同治」,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方,常用藥物有:黃芪、白朮、陳皮、茯苓、蒼朮、柴胡、升麻、地黃。方中黃芪、白朮、升麻、柴胡補氣提升,固沖攝血;茯苓、蒼朮健脾利濕;陳皮理氣健脾,使諸葯補而不滯。陰挺重者,重用黃芪、党參,以補氣固脫;月經過多者,加生龍骨、生牡蠣收斂固澀止血;若帶下量多,質稀者,加黑荊芥、車前子祛風利濕,以令邪出;腰酸重冷痛者,加狗脊、杜仲、巴戟天溫補脾腎,祛風濕;質稠有味者,加川柏、蚤休,清熱燥濕止帶。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喝湯有講究:按方做養生湯,散寒暖腎養健康
※腦貧血,怎麼辦?中醫妙方就在文中!
※一味草藥15方,細細讀來收穫大
TAG:把把脈 |
※嘴唇和戀愛有關係?這聽起來太扯了吧,看看你屬於哪一類?
※來看看!拉屎跟懷孕原來是有關係的?
※夏季頭暈可能和這些疾病有關,趕快看看吧!
※打呼嚕居然和糖尿病有關?快來看看!
※注意!經常頭暈可能與這些疾病有關,看看你中招了沒?
※看清了,牙痛和這十幾種疾病有關
※心梗腦梗竟,跟一頓飯有關!長期不吃早餐的人看過來,哪些病你已經中招!
※據說糖尿病與勃起障礙有關係,這是真的嗎?
※多種疾病都與它有關係,看看你用塑料袋做了什麼?
※得病也與性格有關!你怎麼看?
※孕吐和胎兒性別有關係嗎?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心臟病、高血脂,居然和脖子有關!趕快來看看……
※晚餐決定你的體重和壽命!這些疾病都與它有關,趕緊看看!
※糖尿病的發生與不良情緒有關!看了這篇,你就明白了!
※一人得病說是跟兩個神仙有關,一大臣看後卻說:這病怪女人
※牡丹還有這樣的故事!與武則天有關!你想知道嗎?進來看看吧!
※斑馬為什麼不得潰瘍?看完你就知道了!我們的八成疾病都與它有關!
※招財旺夫的女人面相也跟屁股有關,別害羞,來看看吧!
※有關孩子午睡的一些常識 媽媽們進來看看自己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