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建立與滅亡:君主專制的頂峰及社會被動轉型
前言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元朝之後第二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清朝雖然在政治上首崇滿洲,但是在文化上推行漢化,實質是滿漢聯合執政。清朝統治者無昏聵之主,多精明能幹,因此中國晚明出現的社會轉型徹底被扼殺。清朝君主專制發展到了頂峰,政治僵化、思想專制等因素導致中國迅速落後於西方。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爆發後,中國開始了近代化探索,社會被動轉型,滿漢勢力發生逆轉。隨著慈禧太后去世,載灃推行崇滿抑漢的政策,激化了統治階層的矛盾,漢人離心,清朝滅亡。
一、後金的崛起
清朝和金朝的統治者出身一脈,皆為女真貴。明朝初期,女真分為建州、海西、野人女真三部分,每一部分由各部落組成。明朝設立奴兒干都司、遼東都司管轄,明太祖子遼王曾建藩於廣寧府,後遷至荊州。清朝的統治者出身於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其祖先猛哥帖木兒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1583年,努爾哈赤成為建州左衛指揮使,他一面向明朝稱臣,一面藉機征服女真各部,定律法、修築城池,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兵農合一的軍事組織形式,和金朝的猛安謀克制類似。時機成熟後,努爾哈赤於1616年稱汗,國號為後金,脫離了明朝的統治,宣布獨立。1619年,明朝在薩爾滸之戰慘敗,喪失了對遼東戰爭的主動權,後金取得攻克關外近七十多座城池,1626年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後去世。
後金的崛起是明朝政府的姑息養奸,對遼東沒有嚴格控制,薩爾滸之戰明軍指揮失誤,慘敗而歸,喪失了遼東。努爾哈赤佔據遼東後,大肆屠殺漢人,以外來侵略者的身份奴役東北,引起了尖銳的民族矛盾。
二、清朝的入關與統一大陸地區
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在激烈的宗室鬥爭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二任君主,於1636稱帝,建立清朝。皇太極對清朝的歷史貢獻遠遠強於其父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充其量只是一位爆發的部落首領,只會掠奪殺戮,不懂文治;皇太極有入主中原的野心,對內加強中央集權,摧抑八旗勢力,模仿明朝建立官員制度;民族方面,拉攏漢人,團結滿、蒙、漢三族,降將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都被封為王,地位和滿洲各親王一致;軍事上,皇太極征服朝鮮、蒙古各部落,用反間計誅殺袁承煥,松錦之戰活捉洪承疇,明朝的遼寧防線徹底崩潰。皇太極建立了一個地跨蒙古、關外的大帝國,南下指日可待,皇太極的精明和崇禎帝的昏庸形成鮮明對照。
1644年,皇太極猝死,清廷在新一輪的政治鬥爭中擁立福臨繼位,為順治帝,睿親王多爾袞成為政權的實際統治者。同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帝自殺殉國,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投降,多爾袞率軍入關,打破大順軍,進入北京,表示成為全中國的主人。
隨後清軍南下,南明相繼建立弘光、魯王監國、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曆政權,李自成在北京後迅速腐敗,連戰連敗,兵敗身亡;張獻忠佔據四川,驕奢淫逸,大肆屠殺,與清軍交戰中死亡,其部將李定國、孫可望等人與桂王永曆政權合流。南明政權內部矛盾尖銳,幾個政權爭奪正統性,相互廝殺,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迅速墮落,中國在內鬥中將政權拱手相讓。李定國多次擊敗清軍,兩厥名王,使清軍遭受強所未有的重創,但是孫可望嫉妒李定國的功勞,叛逃清朝,永曆政權走向覆滅。此時,清廷宗室諸王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吳三桂、尚可喜等漢人幫助其征服半壁江山,清廷在漢人的幫助下基本統一了全國。同期,多爾袞去世後,順治帝在清除敵對勢力後,掌握政權,清朝皇帝實現了君主專制。
南宋是奸臣誤國,崖山之戰十萬人殉國,國內精英一掃而空。明滅亡時,農民階層在建立政權後迅速墮落,還不及明朝;士大夫階層與皇帝貌合神離,爭權奪勢;武將乾脆充當敵人的鷹犬,雖有殉國者,但是民族的氣節遠不及南宋,中國的精英人才遠沒有恢復到南宋時期,預示著國家的沒落。
三、康雍乾嘉道時期的固化與虛假繁榮
康熙時期,對內平定了三藩之亂,收復台灣,擊退沙俄入侵,平定了準噶爾貴族的叛亂,康熙的豐功偉績多集中於軍事上,制度創新鮮有作為。平定三藩之亂,其實是滿漢爭權,某種意義上是康熙帝逼反了三藩;擊退俄羅斯被歷史過度渲染,侵佔雅克薩等地並非沙俄正式軍隊,人數有限,清廷兩次出徵才取得雅克薩之戰的勝利,《尼布楚條約》中國割讓了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換取了170年的和平;康熙三次親征噶爾丹,並沒有徹底消滅,西北的叛亂延續至乾隆時期。
康熙經濟政策的唯一亮點是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國丁銀額為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取消了役,為攤丁入畝埋下伏筆。康熙晚年怠政,子嗣爭奪皇位,官吏貪污成災,給繼任者留下了一個看似強大實則國庫空虛的爛攤子。康熙帝與同時期的帝王相比,缺乏國際視野,閉關鎖國,盲目自大,當歐洲重視發展海外貿易時,清政府反而把自己封閉起來,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閉塞的一個時期。中國的強大得益於對外開放,與世界接軌;其衰落很大程度在於自我封閉。
雍正帝在位時間僅僅十三年,卻彌補了康熙帝施政上的失誤。經濟方面,攤丁入畝標誌著丁役制的廢除,農民的人身依附關係降低,有利於商品經濟;政治上,設立軍機處,增強君主權力;地方上,改土歸流控制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吏治上,懲處腐敗。雍正通常被認為是殘暴之君,卻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清廷國庫積蓄增多,吏治得到改善。
乾隆執政時期,乾脆廢除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在軍事上,乾隆帝徹底消除了蒙古、回部的叛亂,鞏固了統一,他自稱十全武功,許多征戰實屬湊數,窮兵黷武,損耗國力;思想上,乾隆帝專制獨裁,文字獄位列歷代之首,導致文人不敢抨擊時政,考據學盛行,脫離實際;乾隆帝在位60年,晚期怠政,放任官吏貪腐,出現系統性腐敗,滿洲貴族迅速墮落,軍隊戰鬥力銳減;同時,土地兼并嚴重,預示著清朝出現新的危機。清乾隆時期,中國GDP佔世界的30%左右,和宋朝的80%呈天壤之別,工業水平甚至不及明末,乾隆末年,中國社會出現全方位的大崩潰。
嘉慶即位伊始,積聚已久的社會矛盾爆發,白蓮教發動起義,清廷用了七年的時間鎮壓了起義,消耗巨大,國庫空虛,陷入財政困境,嘉慶帝雖然誅殺了大貪官和珅,嚴格管理宗室,卻沒有可行的措施扭轉清廷的滑坡及制度性腐敗。道光即位後,他也沒有太好的方式扭轉政權的衰亡之勢,他本人崇尚節儉,卻流於形式,不能解決根本。1840年,中英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軍隊數量雖多,戰線分散,長期的安逸生活導致戰鬥力低下,英軍在連續攻克城池後,道光帝投降,《南京條約》標誌著中國社會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中國的軍隊始終沒有和英軍主力進行正面交手,清軍與英軍都不知道對手的真正實力,雙方在這種詭異的局面下交戰、和戰。戰後,中國並沒有始總結出失敗的教訓,力圖振作,只有林則徐等少數士大夫提出開眼看世界,腐朽的官僚體系只是把戰爭失敗當作一場意外。英國也沒有如預想的那般打開中國市場,其傾銷的鋼琴、睡衣、刀叉等產品不適宜小農經濟下的中國民眾。第一次鴉片戰爭在實質上對中國沒有太大的影響。
四、太平天國與同治中興
1850年,由於社會矛盾的尖銳,發生了太平天國起義,起義摧毀了清廷的根基,佔據半壁江山,如果不是洪秀全等領導者自甘腐朽墮落,太平天國有可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小富即安是農民起義軍的共性。
史書上對太平天國以歌頌讚揚為主,但當代史學學者多數持否定意見。一是太平天國前後造成1億人口的死亡,江南經濟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二是給外敵以可乘之機,第二次鴉片戰爭首都北京被攻克,中國主權遭受嚴重侵犯,沙俄割佔中國領土多達140萬平方公里以上;三是起義者自身腐敗。因此,太平天國對中國的破壞性更加強烈,不過太平天國與隨後的二次鴉片戰爭卻改變了社會結構。一是清廷權力下移,漢族地方督撫掌握實權,清朝對地方掌控力度空前薄弱;二是中國開啟了近代化進程,開始正視不足,學習西方,洋務派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發展軍事、民用工業,培養人才,向西方學習成為時代的主題。
在太平天國、二次鴉片戰爭及以後鎮壓捻軍的過程中,清朝主力被消滅,各地主組織團練,成為鎮壓農民起義的主力,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在名義上是清政府的軍隊,獨立性極強,慈禧太后只能利用漢族大員之間的矛盾維持平衡。漢族地主幫助清廷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的起義,左宗棠率軍收復新疆,清朝度過了最危急的時刻,史稱同治中興。清朝政局風起雲湧,慈禧太后在依仗漢族地主大員,在中央啟用皇族,滿漢之爭愈演愈烈。1884年至1894年,清廷度過了最平靜的十年。
五、均衡的打破與清廷滅亡
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失敗,歷時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徹底失敗,甲午戰爭實質是李鴻章的淮軍與日軍的競爭,具有國際視野的李鴻章竭力避免戰爭的發生,他認為以中國的實力難以和日軍抗衡,在清流派的影響下,清軍被迫交戰,慘敗而歸。甲午戰爭的失敗打破了國際、國內的平衡,日本在遠東一家獨大,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朝中李鴻章等漢族地主失勢,清廷在思想上陷入混亂,全民都希望救國圖存,路線不明確。1898年,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光緒帝的支持下進行戊戌變法,當時的變法得到了帝後兩黨的支持,漢族大員張之洞、李鴻章、袁世凱等人都出資支持維新運動,慈禧太后也支持變法。但是,康有為、梁啟超的施政理念太過天真,不切實際,不被太后及李鴻章等人的認可,康有為甚至勸袁世凱率軍逼供囚禁慈禧太后,此舉引起帝後失和,光緒帝被軟禁。
戊戌變法失敗後,中國國策重開倒車,又回到了排外的時期。慈禧太后也默許了義和團的排外舉動,終於引發國際爭端,八國聯軍侵華,中國面臨種族危機。兩次戰爭,賠款數額巨大,政治外交受制於外國,國家財政、信譽破產。李鴻章、榮祿及奕訢等各派元老相繼去世,清政局重新洗牌。袁世凱、張之洞成為漢人的新領袖,清皇室以慶親王奕劻為首,後繼無人,慈禧太后將袁世凱、張之洞召入京師,明升暗降,維護滿漢平衡。朝廷各派系都有意推行新政,推行君主立憲、建立新軍、改革財政,改革是大勢所趨,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清朝政權政局走向分裂,皇族少壯派執政,嫉妒漢人執掌大權,排斥袁世凱,推行崇滿抑漢的國策,導致滿漢分裂。1911年,清廷組成以慶親王奕劻為首的皇族內閣,13名內閣9位滿人,7位皇族,引發漢人的不滿,同年爆發武昌起義,隆裕太后在漢族實權派的逼迫下頒布退位詔書,清朝滅亡。
文/一騎絕塵,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雍正殺了他是因為鳥盡弓藏還是功高蓋主?
※如果他不被刺殺,或許能打造一個與國民黨抗衡的大黨
※大秦帝國前傳從非子建立秦地到襄公立國
※清朝這位駕崩最早的皇帝,帶來了一場與他無關的中興
※大秦帝國從平民向貴族成長的那段艱難歲月
TAG:歷史百家爭鳴 |
※造船技術的頂峰--圖解航空母艦的建造
※中國瓷器燒造工藝的頂峰之作
※盛世唐朝,疆域、文化、佳麗,都達到頂峰!
※淝水奇蹟,讓北府兵屹立於古代軍史的頂峰!
※雍正朝的瓷器藝術水平達到頂峰
※人文主義及文藝復興世界的頂峰-拉斐爾聖母系列作品
※瑜伽「頂峰式」與「下犬式」的區別
※勵志美文:只有努力拚搏的成功,才能體會到登上頂峰的成就
※下犬式(頂峰式),一個經典瑜伽動作
※有挑戰的勇氣,才有可能邁向成功的頂峰
※明清是君主專制頂峰?皇帝實際權力遠不如秦漢
※梵高用自己的勤奮最終走上人類世界的藝術頂峰
※發生在河南大學的最後一場考試:最被國人詬病的教育制度,卻被外人視為中國文明的頂峰
※RM、頂峰收縮、超級組、肌肉磅感…搞懂健身這些專業詞(下)
※感恩和心態讓你站在世界頂峰
※人類是世界的主宰,其實史前文明才是地球文明的頂峰
※中國風水墨動畫的頂峰之作——《山水情》,至今無人超越!
※他與中國建交聲望到達頂峰,卻被五個笨蛋破壞,比桃色新聞更厲害
※作為動漫界的頂峰,《海賊王》是否高處不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