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在心間,心寬天地闊
老子在《道德經》的第七章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這應該是「心底無私天地寬」的最早出處。
故事
「心底無私天地寬」,這應該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上加難。當今世界,文章里常常是陽春白雪,天空海闊,高山流水,淡泊明志,但有心胸的人實在不多,人生來似乎就為了一個「爭」字,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可爭來爭去,人活了一輩子,都要奔著一個地方去,生死之局無人可逃,所以佛家講人的重要一關是要了生死,渡生死河至涅磐岸,但真正能悟道的,堪破生死的人卻了了無幾。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錄著劉備臨終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
如果劉禪果真按照遺詔的要求去做了,恐怕三國一統的就不是司馬氏了。「心底無私天地寬」即便很難,但總應做點什麼,哪怕只是一點點的「無私」。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私心,人皆有之,只要做到心地無私,問心無愧,凡事都為他人著想,不求做到聖人,做好一個凡人足矣。人生活在世上,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擁有了真誠、善良和寬容,就會發現,天地之大,廣闊無垠。
職場中體現的無私精神與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對密不可分。那麼,員工對於企業的忠誠度是靠什麼決定的呢?一些企業之中,員工不相信企業,企業也不相信員工,雙方懷著叵測的心態在進行著合作,業務員絞盡腦汁的去多花企業的錢,而企業又立體式的監督,去算死每一分錢的開銷,於是二者的拉鋸戰便在每個企業中上演著,而尢其在台灣企業。
現在信任危機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人員的快速流動使企業不再信任自已的員工,而對員工採取這種像抓小偷一樣的監督方式,這樣貌似有效的方式卻加劇了員工對公司的反感,所以企業越摳門員工越不忠誠,而反過來又使企業更加的摳門了。這樣便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於是忠誠便成了一句鬼話,老闆不相信員工會忠誠,實際上也沒有員工會去真正那麼做,但說的人還是這麼說,儘管他自已也知道不會有人這麼做,一直說繼續的說,而做的人也從來沒想去要去做,任由著他說,仍舊按自已的想法去做,就像一出鬧劇一樣,仔細想來也僅僅只是好笑而矣。為什麼企業,或是個人不能協調一下,各自抱著無私的態度做出一些讓步,一個友好雙贏的局面不就建立起來了嗎?
一日一菩提
人生一世無非三餐一宿,其實所謂的理想和志願都是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實現的,生活本身就是如此簡單,不應該拋開現實去追求幻想中的美好,而要體會現實生活中的這種平靜的樸實,其實能夠吃飽喝足已經是上天最大的厚愛了,多少人連一日三餐都沒保障啊,雖然成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但是只有一瞬間的喜悅,而大多數的時間是平凡如常,我們不能只看到瞬間的喜悅而去不遺餘力地追求,而忘記了在漫長的創業旅途中讓自已一路開心,不要做一個孤獨寂寞的成功者,這樣即使成功也沒有意思,要成為一個平凡樸實的大眾英雄,從枯燥和苦悶中掙脫出來,哪怕是一個微笑,都使生命開始精彩。
佛法 | 智慧 | 高僧大德 | 靈魂 | 因果
人生 | 善男女 | 般若 | 命運 | 關照| 覺悟
※千萬不要說在家修行和出家一樣!
※男人的福氣,怎麼來的?很重要!
TAG:般若五台山 |
※星雲大師:天地只在心間,心寬天地闊
※心寬天地廣
※心底無私天地寬
※小說 天地良心
※天山,雄渾壯闊,天地在我心,有圖有真相
※留有餘地天地寬
※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
※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
※飄窗,雖在房間,卻彷彿天地間
※心眼小的人,其天地大不了
※一枚誠心屹立天地
※淡看人間事,瀟洒天地間
※心態積極的人心中自有一片天地
※心底無私天地寬,寬容養生的樂趣
※天地間,茶為知己
※搞笑的天地
※心眼小的人,其天地也大不了!
※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人有善念,則天地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