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變不變——道醫不傳之秘在於劑量再談劑量
導讀
許多臨床醫師在用藥時固守習慣,某味葯的用量往往固定不變,但實際上,除了辯證與用方非常重要,常被我們忽視的劑量也致關重要。「道醫不傳之秘在於劑量」,此言多次被撰寫成文,足見其重要性。看此文從「變」的角度解讀劑量。
中藥對於疾病的治療效果怎樣,除取決於診斷是否正確、選方是否對證、用藥是否合理外,與劑量不無關係。故一代宗師岳美中曾感慨道:「道醫不傳之秘在於量。」
一般而言,凡急重病症或體質壯實者,藥味較少而用量要足;慢病輕症或年老體弱者,藥味稍多而用量宜輕。若以葯之質地而言,凡藥物滋膩、質重者用量要重;而輕揚、質薄者用量宜輕。
即便同一種藥物,也因病情、病勢不同而用量各異,如柴胡大劑量可解表清熱,用於急性外感熱病;中劑量能疏肝解郁,用於肝氣鬱結證;小劑量則昇陽舉陷,用於清陽不升者。
若以葯之「動」、「靜」而言,「靜葯」用量宜大,「動葯」用量宜小。前者如熟地、枸杞、党參、白朮之屬,後者如柴胡、廣香、薄荷、全蠍之類。因補養之「靜葯」必重用方能濡之守之,而疏調之「動葯」雖輕用即奏效。
在道醫方劑里,用同樣的藥物,僅用量不同而主治有異,甚至方名都不同。如同是大黃、厚朴、枳實三葯組成之方,重用大黃為君者稱之為小承氣湯,重用厚朴為君者稱之為厚朴三物湯,前者用以治療陽明腑實證,後者用來治療腹滿便秘者。
對於不同劑型,用量也應有所不同。湯劑用量較大,散劑用量較小,丸劑用量最小。所謂「湯者,盪也,去病最速;丸者,緩也,舒緩而治之」。
筆者三十年前在鄉鎮醫院工作時,與年近花甲的黃老道醫結為「忘年交」,其人懸壺四十餘年,名望頗高,可是對自己的高血壓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治療,卻猶豫難決,無奈之下與筆者商議。
筆者見其病情反覆有日,面泛紅光,腰膝酸軟,怕冷汗出,認定系腎精不足,腎陽虛衰,虛陽上浮。便大膽進言用腎氣丸作基礎方加減治療。黃老當即擊掌嘆曰:「老夫早已想到,就是不敢為之!」
用後則效如桴鼓。此後每每受涼或遇勞誘發,均以此為基礎方加減變通治療。
問題難就難在用量上:如果地黃、山茱萸用重了便出現腹瀉;如果附子、肉桂稍重點兒,則會口乾咽痛。為此,每次都要與其慎重分析,權衡後方敢下筆,力求找到平衡點。
鑒此,足見臨證時以「壯水之主」抑或「益火之源」,有時僅取決於量,二者孰重孰輕,誠若天平稱物,實難權衡爾!
上述乃岳老前輩的經驗所談,真知灼見也。一般人都認為凡葯皆有固定的量,不能少於此量也不能多於此量,這是受現代科學影響所致,不光一般人有這種認識,很多醫生也是這樣,甚至藥典也規定每藥用量範圍。
其實藥量不能固定的,不能是死的,應該是活的,不能有千篇一律的標準,就像飲酒,有的人千杯不醉,有的人一杯擊倒,就是同一個人有時候能喝半斤,有時候二兩即醉,豈可膠柱鼓瑟、刻舟求劍。
其實各種所謂的標準也是一樣的,不能死掯。聽老師講課說到一個病人,醫院診斷是高血壓,服降壓藥血壓降到120/80mmhg,但頭暈不見好轉,輾轉不愈,後來病人看血壓一直正常就停了降壓藥,一停了頭就不暈了,又去醫院量血壓,血壓140/90mmhg醫生說又高了,趕緊又吃上降壓藥。
一吃上第二天頭又暈了,一量血壓120/80mmhg,反覆很多次,醫生才知道140/90mmhg才是這個人的正常血壓。
我一個同學,血壓90/60mmhg,自以為低於標準很多,欲服藥提升,我反覆解釋始終不能相信自己血壓正常,仍固執的以為自己身體不正常需要治療,後有醫生逢迎其意參芪蟲草迭進,多維元素,氨基酸蛋白粉等頻服,剝銀數萬竟無寸功。此君是工程師啊,死啃標準不知變通,是深受現代科技影響啊。
中藥用量不同效用有別
1艾葉
艾葉常用量能溫經止血,大劑量可使肝細胞損害,出現中毒性肝炎3~5g可開胃,8g左右溫經止血、止痛,大量則引起胃腸道炎症。
2檳榔
檳榔用以消積、行氣、利水,常用劑量為6~15g,而用以殺薑片蟲、絛蟲時,即須用到60~120g。
3白果
定喘湯白果用量在21枚(約為25g左右),動物實驗證實,定喘湯中白果重用的定喘效果優於常規劑量。
4浙貝母
浙貝母9~15 g,有清肺熱、潤肺躁、清熱化痰之功。用於外感及內熱咳嗽。18~30
g有解毒散結之功,用於治療肺癰、乳癰、瘰癘、發背及一切癰瘍腫毒。
5半夏
止嘔、除濕 10~15g 開胃 15~30g安神大於30g;小劑量6g降逆和胃,中劑量15g化痰開結,大劑量30~60g(宜用姜半夏30g,生薑30g開始使用,逐漸加量至60g)可鎮靜止痛。
6薄荷
在逍遙散中僅用3g,以疏達肝木;而在蒼耳子散中就重用至15g,以發散風熱,清利頭目。
7白朮
常用量能健脾止瀉,大劑量用至30~60g,則能益氣通便,則可通瀉。
8川芎
外感頭痛,用量宜輕:最多不超過4克
高血壓肝陽頭痛,用量宜重:慣用9~12克
瘀血頭痛,宜重劑量:可用至30~40克。
歷代認為是治療頭痛之要葯。前人有謂「頭痛必用川芎」。然頭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溫,功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臨床常用以治療血瘀頭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湯治療血瘀頭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陳士鐸《百病辨證錄》散偏湯治偏頭痛,療效明顯,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達30g之多,若減少川芎的用量,則療效不佳。
若用川芎治高血壓頭痛時,亦應大劑量使用,可用10~15g。無論高血壓或低血壓所引起的頭痛,只要是血中有滯,放膽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時對血壓也有相應的調節作用。
川芎引經少陽勝於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療頑固性頭痛時,劑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當立竿見影!
據近代藥理研究認為,大劑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壓,小劑量使用能使血壓上升。有人認為川芎辛溫香竄,上行頭目,高血壓患者宜慎用。但中醫認為本品有上行頭目,下行血海的雙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葉45克,這樣的劑量與配伍治療血管性頭痛有奇效。
9蟬蛻
常用量為5~6g,治破傷風時需用25~30g
10柴胡
仲景「大小柴胡湯」每劑用柴胡用半斤(摺合約112克),一劑分三服,每服約37克,我用柴胡湯每按此量用,沒見有什麼不良反應。前提條件是有柴胡證,多用解表,少用疏肝。
2~5g用於升舉陽氣,適用於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或中氣下陷之病證,
5~10g用於疏肝解郁,如情志不暢、肝氣鬱滯所致的胸脅脹痛等症;
10~30g,主要用於解肌退熱,臨床用於治療外感六淫之邪而致的發熱惡寒、周身疼痛等症。柴胡,柴胡10克升舉陽氣,柴胡20-30克可清熱,柴胡兩錢以內昇陽、四五錢入少陽透邪,六錢以上解太陽之表證,罕有一兩以上用者。
柴胡在小柴胡湯中為君葯,用量大於其他藥味一倍有餘,意在透邪外出;而在逍遙散中為臣葯,用量與各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補中益氣湯中為佐葯,用量極小,意在取其升舉清陽的功能。
郝萬山老師說:柴胡解熱20克以上,解郁10克左右,昇陽5克6克左右。
柴胡之大量運用還可通大便及行月經。詳見章次公醫案。
柴胡:
輕劑---2~5g用於升舉陽氣;
中劑---10克左右疏肝解郁;
重劑---20克以上透表泄熱
11蒼耳子
少量則輕而上至顛頂,重用則通下走足膝
12蒼朮--麻黃
許公岩對積濕為病以蒼朮、麻黃二葯為主,兩藥用量配伍不同其作用有異:
如兩葯相等,劑量是:10g:10g,臨床常見能發大汗;
蒼朮倍於麻黃則小發汗;蒼朮三倍於麻黃,常見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劑量是:18g:6g;
蒼朮四倍於麻黃,雖無明顯之汗利,而濕邪能自化,劑量是:12g:3g。
藥物之間的比例,關鍵在於藥物之間的比例,並非藥量越大,療效越好。
13當歸
功能補血活血,適用於血虛血瘀諸證,然而當歸在復方中,小劑量應用則補血,大劑量應用則活血。
如當歸補血湯即由黃芪30g,當歸6g組成,後世在應用補血的總方四物湯時,當歸用量也不超過10g;歸脾湯、八珍湯中,當歸的用量僅3g。
而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作用治療脫疽的四妙勇安湯,當歸的用量竟達60g,主要是取其活血止痛;
治婦女產後瘀血內阻的惡露不行,小腹疼痛的生化湯,當歸的用量為24g,也取其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之效能。
再如治婦人胎前產後氣鬱血瘀諸疾的佛手散,當歸用二至三兩者,乃取其活血之用,使瘀去新生、血有所歸。
由此可見,當歸用於活血,劑量宜大,可用至15g以上。前人謂其氣味俱厚,行則有餘,守則不足。故重用則行血之力更甚。
若用於補血,劑量宜輕,3~9g即可。血虛者每致陰虛,陰虛則生虛熱,當歸氣味辛溫而主動,重用則每致動血,切不可重用,否則適得其反,病家服後每致口乾、煩躁、失眠、頭暈更劇,甚則鼻衄。
14代赭石
9~18 g有鎮胃降氣、止嘔止噫之功,適用於胃氣虛弱的嘔吐、嘔逆、呃氣、胃脘滿實等。
24~30g用於治療實證氣喘及肝陽上亢所致頭暈、目眩等證。
本品苦寒,入肝、心經。其藥理作用為:鎮胃降氣,平肝熄風,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並有輕微收斂作用。
15大黃
1~5 g有致瀉作用。其致瀉成分為葡萄糖甙元,番瀉葉甙A、C,主要為蒽醌衍生物。
3~6g可止瀉,
9~15g可瀉下;
一兩許--疔毒之毒熱甚盛者
二兩--癲狂其脈實者--醫學衷中參西錄
治療肝炎,隨用藥量增加而各項指標復常時間縮短,認為30g可作為常規劑量。
大黃粉0.3g以下有止瀉作用。其機理為大黃鞣酸的收斂作用掩蓋了含量甚少的致瀉成分的作用。鞣質的D-兒茶精抑制大腸內細菌生成酶,阻斷吲哚類的產生而止瀉。
16茯苓
研究結果發現,在 25g以下無明顯利尿作用,至少達 30g才有利尿作用,認為100g時利尿作用最強。
17附子
1枚-輕量-陽虛2~3枚-重量-祛風濕、止痛--《傷寒論》(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約12克。)制附子120-300克水煎3-5小時有甘溫補脾腎之陽,溫補中下焦元陽之氣,無辛燥熱之弊,
18防己
小量能使尿量增加,而大量則作用相反,汗防己小量則增加尿量,大量尿量反減少。
19桂枝
在桂枝湯中用9g,取其溫經散寒、解肌發表之功,以祛除在表之風邪;而在五苓散中用量不到5g,則取其溫通陽氣,增加膀胱氣化功能的作用。
20合歡皮
量小可以安神,量大可以化痰。
21紅花
少用可養血,稍多則活血,再多則能破血。少用能活血,多用則破血。0.9~1.5g用於調養氣血。在溫補劑中加入少量紅花,用於治療產後血暈、頭暈、眼花氣冷等。
12~15g用於冠心病、心絞痛,取其有破瘀通經之功。紅花小量養血和血,大量則活血化瘀。其藥理作用是破瘀活血通經,表現為興奮子宮、降壓、擴張血管。
22黃精
小劑量10~20g補五臟,大劑量30~40g有鎮靜作用。
23黃連、龍膽草
用1~2g能健胃,增進食慾,3~6g可燥濕瀉火解毒,大量則會刺激胃壁引起噁心、嘔吐;
24黃芪
常用量為9~15g,在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中重用至120g。
氣虛難汗者用之可汗,表虛多汗者用之可止。其利尿作用在20g以內明顯,30g以上就趨向抑制;其對血壓的影響,量在15g以內可升高血壓,35g以上反而降壓。10克以下升壓,15-30克降壓,40克以上調節血壓的動態平衡,15g以下能升血壓,30g以上可降血壓。
25厚朴
多用則破氣,少用則通陽--葉天士(我不知道少用與多用的程度到底是如何)
26決明子
3~6g治療急性結膜炎、麥粒腫、角膜雲翳、虹膜炎等;9~12g治療老年性哮喘、胃炎、胃潰瘍、急性腎炎、急性泌尿道感染。20~30g治療急性膽道感染、膽囊炎、慢性胰腺炎、高血壓等。
27雞內金
雞內金粉 3 g,用於治療體虛遺精、遺尿等,尤其對肺結核之遺精有較好療效。4.5~12g用於調理脾胃、消食祛積,尤其適用於因消化酶不足而引起的胃納不佳、積滯脹悶,反胃嘔吐等。15~18 g有化堅消石之功,可用於泌尿繫結石及膽石症。
28苦參
5~8g有利尿消腫作用,用治腎炎性水腫、肝硬化腹水、心臟性水腫等,並有平喘止咳作用,可治療支氣管哮喘發作; 10~15g治療細菌性痢疾、鉤端螺旋體病及各種皮膚病; 30~60g,可用於外治感染、各種原因所致的失眠症。
29人蔘
常用量為5~10g,用於復脈固脫時可用至15~30g;
30連翹
諸家皆未言其發汗,而以治外感風熱,用一至二兩,必能發汗,且發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綿長。曾治一少年風溫初得,俾單用連翹一兩煎湯服,徹底微汗,翌晨病若失。------《醫學衷中參西錄》
31龍膽草
小劑使用有開胃建胃之功,大劑則清肝膽濕熱效著
32龍骨、牡蠣
6~10g有攝汗作用,對鼻衄、月經過多者有止血作用,治療高血壓有潛陽之功; 12~15g,對支氣管哮喘有定喘作用; 20g,有安神作用。
33麻黃
少用通陽消征,多用發汗利水;用其升提之功,用量不少於9g;獨用劑量15~50g。
麻黃的用量一般是2~9g,小兒多用炙麻黃,也可與等量甘草同用,小兒用量不宜超過3g。冬季用量宜大,夏季用量宜小,素有鼻衄、高血壓者禁用!
治療水腫時常比一般用量較大,可由9g漸加至15g,(個別的還有時逐漸用到20~25g,最多用至30g,生石膏相應增加到60~90g)這時要配用生石膏25g至45g(生石膏與麻黃之比約為3:1 ),以減少麻黃的發汗作用而達到宣肺利尿的作用。
注意:肺虛作喘、外感風熱、單臌脹、癰、癤等證,均不可用麻黃。
34馬兜鈴
常用量能止咳,用量15g時可致嘔吐,30g以上可使呼吸抑制,血壓下降;
35木通
常用量能利水通淋,用量60g以上可導致腎功能衰竭,小便不利;
36麥芽
催乳、回乳有以下三個觀點:生麥芽通乳,「生」取其「生髮」之意,量在30g以下;炒麥芽回乳,「炒」取其「炒枯」之意,量在60g之上。生、炒麥芽均可單獨用於回乳,量60-120g。生麥芽、炒麥芽混用用於回乳,量各為60g。
37胖大海
1~4枚,有開肺解表、清熱利咽之功,用於風火犯喉而致的聲音嘶啞。12~15枚有通便之功,可用於頭目風熱疾患,合并有大便熱結者。
38牽牛子
少用可瀉下通便,祛除腸中積滯,多用則峻下逐水,攻逐腹中積水。
39肉蓯蓉
※2016年度十大健康類謠言,都看看吧!
※道教醫學體系與內容!
※1900年藥方,驅寒補身、殺諸毒!吃了來年無病痛!必學
※老子說,幸福就是簡單自然!
※道醫學堂明清道教醫學
TAG:道醫 |
※中醫不傳之秘在於劑量
※細菌到了太空變得更強大!一般劑量的抗生素殺不死
※遵醫囑且增加註射劑量要引產畸形兒 結果卻順產成活胎
※低劑量藥物聯合治療對高血壓患者不僅有效,且患者的耐受性也更好
※剖腹產時,不知是不是麻藥劑量不足,全程清醒,多遭了不少罪
※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食品常見防腐劑
※當腎功能不全遇上感染時,青黴素類藥物劑量這樣調整!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用藥劑量不能一刀切
※醫學界破解男不舉之謎 看淫片像吸毒...而你女友劑量不足
※降血糖,不能一味的靠增加降糖葯的劑量,而是要這樣
※1味中藥能清熱、疏肝,昇陽,但劑量不同效果就不同
※用藥劑量不能「討價還價」
※許多人在說「脫離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其實只是在亂用
※高劑量連續腎臟替代治療不能改善膿毒血症相關AKI預後
※研究表明大劑量維生素C可以使癌症治療更有效
※胰島素用量不低,餐二控糖能力下降,建議減少胰島素劑量或者加大食量
※董醫生專欄|血糖不平穩,是否需要調整胰島素劑量?
※低劑量輻射竟然可以防癌?!
※性感魅惑美女喜歡大劑量的運動,竟然得了骨膜炎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