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所創「抱石皴」和「金剛坡」時期作品選
「抱石皴」:傅抱石藝術魅力之所在
傅抱石的作品氣勢恢宏,瀟洒靈秀。其魅力則是「抱石皴」,即以皮紙破筆繪山水,用散鋒亂筆表現山石結構。這種「皴法」以氣取勢,磅礴多姿,自然天成,也成為傅抱石「打破筆墨約束的第一法門」。
「抱石皴」得益於重慶郊區金剛坡。1939年春至1946年秋,傅抱石先生一家一直居住於金剛坡茅廬。這裡山勢雄奇,雲霧繚繞,茂郁野莽又不失秀潤。茅廬則左依金剛坡,背靠幾株松柏,修竹林環繞期間,卻似一幅雄奇的圖畫。傅抱石在此生活雖然艱苦,卻整日忙於抗日宣傳,勤於對中國畫的研究和創作。他以自己崇尚的石濤「我用我法」」和「搜盡奇峰打草稿」精神,綜合中國山水的皴法,創造出渾茫大氣的「抱石皴」。
金剛坡是孕育先生特殊畫風的母體,金剛坡的名聲又隨著抱石先生的佳作而被人們所熟知。從以下這幅《金剛坡之景》中,我們則看到鮮明的散鋒亂麻皴,這種自由洒脫的皴筆,加之鮮活的水、墨、色,將巴山蜀水的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
1942年傅抱石在重慶舉辦「壬午畫展」,推出了百餘件嶄新風貌的山水和人物作品,轟動了山城,為傅抱石贏得了崇高的聲譽。自此以後,傅抱石的繪畫藝術進入了完全成熟時期。因此,學界都將此一時期稱做「金剛坡時期」,是傅抱石創作力最為旺盛的階段,傅氏的很多代表作都誕生在這一時期。
代表「金剛坡時期」山水畫作品,首推《萬竿煙雨》、《瀟瀟暮雨》和《大滌草堂圖》。前兩幅是雨景。他很愛畫雨景,乃至有「一半山川帶雨痕」之喻。古代畫家多半不直接畫雨,通常採用「煙中要有無根樹,雨外尤多沒骨山」的方法,使人產生下雨的感覺。傅抱石在四川親眼常見狂暴山雨襲來,四周混沌一片;也常於金剛坡山齋中夜聽山雨呼嘯聲。大自然本身的啟示,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作畫時,往往先用大筆猛刷急掃,有時用礬水,有時用淡色水,先畫出風雨磅礴的氣勢,然後再用墨筆迅速地東勾西皴,畫出大體山勢,再後逐步渲染勾勒細部,所謂「大膽落筆,細心收拾」。他很注意下筆的方向和速度,畫傾盆大雨時用大筆猛刷,使人感到雨點的速度和力量;畫江南春雨時,筆輕輕地在紙上飄忽,留下似有若無的痕迹,景物若隱若現,迷迷茫茫,表現出南方多雨季節霧蒙蒙的氣氛。作品中浸透出大氣的濕度感和溫度感,為傳統山水畫注入了氣體空間的觀念。
大滌草堂圖.1942年
《大滌草堂圖》原是石濤寫信請八大山人畫的題目,抱石根據石濤信中內容,先後作了兩幅。1942年所作頗有奇趣,畫面主體幾棵大樹,大筆潑墨,墨色交融;株頂雖斷而枝葉繁茂,很少用線,全以墨色變化表現之。左方草堂,其中細筆勾寫憑欄仰面而立的石濤小像,創造出悲天憫人、深沉放達的「滌」境。徐悲鴻為此畫題「元氣淋漓,真宰上訴」。1945年又作一幅,將草堂置於畫面正中,四周濃樹,後有遠山,筆墨較前幅率意,同樣體現一個「滌」字,亦即石濤自題詩中所謂「一念萬年鳴指間,洗空世界聽霹靂」的境界。抱石對石濤之至愛由《大滌草堂圖》也可見一斑。這一階段,他摸索出獨特的散鋒筆法,打破了中國畫數千年中鋒用筆
攜琴訪友圖 1942年作
巴山夜雨 1943年
林泉高逸 1943年
杜甫詩意圖 1944 年
青天明月圖 1944年
萬竿煙雨.jpg 1944年
《萬竿煙雨》是抱石先生四十年代的代表作之一,這幅畫曾被英國有悠久歷史的權威性美術刊物《畫室》(STUDIO)雜誌作為封面,對這個刊物的讀者來說是啟開了一個東方藝術新天地的窗口。這幅畫中,蔽空的竹,漫天的雨,大自然在混沌中顫抖,以雷霆萬鈞的力量和雄渾的氣勢,表現出繪畫中從未有過的境界。除了遠山和占畫面一角的溪水,小橋上撐傘佝僂前進的人物,半幅是濃重潑墨,正如石濤題畫詩中所描寫的:「墨團團里黑團團,墨黑叢中花葉寬,試看筆從煙里過,波瀾轉處不須
東坡詩意圖 1943年作
蜀中紀行 1944年
溪上清話圖1946
白岳黃山兩逸
瀟瀟暮雨 1945年作
《瀟瀟暮雨》完成了風格質的蛻變,形成了抱石山水畫風格。 《瀟瀟暮雨》也是寫生與詩意結合的典型,取自明人李東陽《樂麓寺》前四句詩意: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腸第幾盤。萬樹松杉雙徑合,四山風雨一僧寒。是將優美的詩詞意境與四川真實的山川境象結合起來醞釀而成的一幅雨境精品。
觀瀑圖 1945年
夏山聽瀑1944
山水
松溪拂琴圖
幽溪泛舟1944
溪山放棹 1944
赤壁泛舟 1944
廬峰秋夕1943
「抱石皴」綜合了中國山水畫皴法特點
傅抱石先生在總結前人「皴法」基礎上,創造出獨特的「抱石皴」,其泉源在於中國山水畫的各種「皴法」。所謂的「皴法」是指中國古代畫家將對山石紋理的觀察剖析研究和綜合整理後,用筆墨把感受的意象,巧妙地表達出來的一種技法。畫家把山石的紋理感受,經由毛筆巧妙的傳達出來,使觀者亦起共鳴的藝術過程,就是山石紋理與筆墨的一種組合。
「皴法」起源於五代北宋期間,范寬的谿山行旅圖和燕文貴的溪山樓觀圖,其雨點「皴法」已經成熟。趙孟頫在鵲華秋色上用解索皴,黃公望在富春山居卷上把披麻皴發展成為正宗模式,高克雲在雲橫秀嶺上用米點皴,王蒙在秋山草堂、深林疊章上用牛毛皴,在具區林屋上用骷髏皴,倪雲林在小山竹樹、紫芝山房上用折帶皴。在北宋韓拙山水全集上皴法只有五種,到了元代,已有十種之多。北宋韓拙山水全集上皴法只有五種,到了元代已有十種之多。其主要種類有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牛毛皴、米點皴、捲雲皴、折帶皴、長披麻皴、短披麻皴、雨點皴、點子皴、鬼面皴、馬牙皴、荷葉皴和解索皴。
大斧劈皴
折帶皴
長披麻皴
點子皴
荷葉皴
解索皴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精美細膩的動物繪畫作品
※五代山水四家-巨然畫選 秋山問道圖
※郭熙畫選 早春圖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傅抱石藝術魅力之所在 傅抱石所創「抱石皴」及 金剛坡時期
※傅抱石的「石濤觀」
※金剛坡下傅抱石作品展亮相中國三峽博物館
※淺談傅抱石山水畫的三個時期
※傅抱石作品欣賞
※藝術頭條重點展覽盤點:傅抱石「金剛坡下」的創作
※重慶=火鍋?不!還有金剛坡與傅抱石
※傅抱石山水畫作品欣賞
※金陵畫家-傅抱石 作品欣賞
※傅抱石繪畫作品欣賞
※拍賣場上傅抱石和黃賓虹的作品
※大師『傅抱石』作品集
※遣興與自娛 ——傅抱石晚年繪畫創作的生動面向
※傅抱石 國畫人物作品
※傅抱石東歐寫生作品欣賞!
※越來越貴:「傅抱石」書畫作品屢創天價!
※大师傅抱石极品水墨画欣赏!
※崖柏雕or不雕?——附崖柏根抱石板根料創作過程
※中國國畫大師傅抱石山水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