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感到缺愛是一種病,得治
絕大多數人都希望被人喜歡,並且很享受被人喜歡的感覺,如果不被別人喜歡,甚至會心生怨恨。
不被人喜歡有怨恨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怨恨超過一定限度,就是病態人格,也就霍尼筆下的神經症人格,需要治療。
其實,人格上的病都不太好治療的,但是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這種病的癥狀。
一、我必須被愛
對於神經症病人來說,獲得愛既不是一種奢侈,也不是額外的力量或快樂源泉,而是一種維持生命的基本需要。
神經症病人的邏輯是,「我必須被愛,為此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二、高估被人喜愛的實際意義
在神經症病人的認知里,他們的存在感、幸福感以及安全感,都要取決於自己是否被人喜愛。
他們的這些願望可能會附加到任何人的身上,可能是理髮師,也可能是宴會上剛認識的朋友,甚至一切女人或一切男人。
因此,對他們來說,一個問候或者一個電話是熱情洋溢還是略顯冷淡,都可能改變他們的全部心情,甚至改變他們對生活的全部看法。
三、迫切需要人陪伴
神經症病人無法獨處,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因為孤獨而感到煩躁,另一些則會因為孤獨而產生恐懼。
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只有身邊有許多人在場時,才能夠工作。一旦要他們獨自一人工作生活,就會感到不舒服,難以忍受。
當然,這種需要有人陪伴的願望還包含著其他因素,但總體上體現著焦慮,體現著對愛的需要,用更準確的詞來說體現了某種與人接觸的需要。
這些人隨時有一種孤單無依、四處飄泊的感覺,所以與任何人的接觸,都會成為他們的安慰。
我們還發現,在實驗中這種無法獨處的狀態往往會隨著焦慮的增長而加劇。有些病人,當他們感覺到自己處在自己設置的保護牆內,就能夠一個人獨處;可如果這面牆被精神分析所攻破,焦慮會隨之而起,他們就再也無法忍受孤獨的狀態了。但在精神分析的過程中,這種暫時性的過渡損傷是無法避免的。
四、將愛寄托在他人身上
神經症病人對愛的病態需要可能會集中傾注在某個具體的人身上,例如集中在丈夫、妻子、醫生、朋友身上。一旦這種情況發生,那個人的忠誠、關心、友善甚至他的在場,就會變得無比重要,但這種重要性卻具有一種矛盾的性質。
一方面,神經症病人需要別人的關注和在場陪同,害怕別人討厭自己,別人不在身邊就會覺得冷清;另一方面,當他真正與需求的人在一起時,他卻也不會感到更多的幸福。
如果神經症病人能夠意識到這一矛盾,他一定會對此感到困惑。顯然,這種希望別人在身邊的願望,並不代表著真正的愛,而僅僅是一種對安全感的需要,通過別人在自己身邊來提供安全滿足(當然,真正的愛與為了獲得安全感而追求的愛,可能同時存在,但這兩種感情不一定相互吻合)。
五、將愛寄托在異性身上
如果這種對安全感的需要集中在異性身上,這種情形看上去就會顯得很「正常」,同樣,與之相關的人也會自認為這是「正常的」。例如,有這樣一種女人,她們身邊沒有男人時就會嘆息命運,很快就會對某個男人產生感情,要不了多久這種愛情就會中斷,她們再次陷入感嘆以及焦躁不安,然後再對某個男人產生愛情。永遠都是這樣反覆循環,從不停止。所以這並不是對愛情和男女關係的真正渴望,這種關係中充滿了矛盾與衝突。
這些女人追求男人時不加任何選擇,只希望有一個男人在自己身邊就行,並不意味著真正喜歡某個男人。在這種情形下,她們甚至不能得到生理上的滿足。當然實際情況還要更複雜,我只是想強調,焦慮和愛的需求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男人身上也可以發現這類人。這些人希望被任何女人喜歡,一旦跟男人們處在一起,就會感覺坐立不安,這種心理傾向帶有強迫性。
如果這種對愛的需要集中在同性的人身上,那麼它就很可能成為決定同性戀的或潛在或明顯的因素。如果太多焦慮把通往異性的道路所阻塞,那麼對愛的需要就可能逐漸偏向同性。這種焦慮並不總是顯現出來,而是可能隱藏在對異性的厭惡和冷淡之中。
文章選自《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
※十一假期不讀書,只行路,你是送快遞的啊?
※為什麼要讀點哲學?
※一萬個小時是錯的:那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TAG:書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