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拉烏,改變梅多克風貌的男人
摘要:波爾多中級庄卧虎藏龍,艾爾薩克城堡的莊主菲利普·拉烏先生便是其中一位。快跟紅酒世界網(微信號:wine-world)一起來看這位用不懈努力改變了梅多克風貌的傳奇人物吧。
菲利普·拉烏(Philippe Raoux)是個一絲不苟又隨和不拘的人,他穿著整潔,談吐優雅,辦公場所和府邸也十分雅緻。儘管在幼年時便背井離鄉,之後也被一些不善的鄰居所嘲弄,但拉烏依然憑藉著自己不懈的努力,把法國梅多克(Medoc)產酒區變成了一個更加開放且具有活力的社區。
圖片來源:Tom Mullen
在拉烏所有成就中,第一件令人不可置信的事便是他撬動了法國神聖化的葡萄酒產區系統。如今,拉烏在梅多克召集了一批享譽國際的雕塑家和釀酒師,他們把這個思想傳統的半島打造成了不僅關注酒庄的構造、也關注釀酒過程本身的社區。
圖片來源:Tom Mullen
不過,在拉烏以外鄉人的身份初到波爾多時,這裡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1848年至1962年期間,如今的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Algeria)一直都處於法國的行政管轄之下。在此期間,成百上千的法國人紛紛拖家帶口遷居此地,從事行政和農業方面的工作。不過好景不長,1954年阿爾及利亞戰爭(Algerian War)爆發了,各地暴動接連不斷。於是在1964年阿國獨立之際,一直在奧蘭(Oran)附近從事種植葡萄工作的拉烏家族被迫搬至法國。而這次戰爭與遷徙,也在當時年僅9歲的菲利普·拉烏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圖片來源:bourgeoisetfiersdeletre
據葡萄酒作家吉爾斯·貝丹(Gilles Berdin)在其著作《菲利普·拉烏——萬瑞酒苑》(Philippe Raoux – La Winery)中描述,直至今日,拉烏依舊能夠回憶起他的外公是如何在1958年的一場暴亂中被槍殺,也仍然記得當時在學校,他與其他的同學是如何在槍聲四起時迅速躲入書桌底下。在他待在阿爾及利亞的最後一年,這種情況甚至變得更加糟糕。為了安全起見,他與同學們都已經放棄上學,轉而在家裡接受教育。在有了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後,現在的拉烏一直都很抗拒再次遷居。
圖片來源:sculpturenature
1986年的時候,拉烏購買了艾爾薩克城堡(Chateau d Arsac)。當時,根據法國原產地名稱管理委員會(Institut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的分級規定,這座酒庄的葡萄園只能被歸入上梅多克(Haut-Medoc)產區,而不是更為出名的瑪歌(Margaux)產區。因為後者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就已經被創設,而當年在進行分級時,艾爾薩克城堡尚未開始釀造葡萄酒。所以,儘管它的「鄰居們」都被成功歸入了瑪歌產區,它卻只能獨自留在上梅多克產區。
就歷史的表現來看,艾爾薩克城堡出品的葡萄酒一直都不遜色於臨近的那些酒庄。於是乎,不服氣的種子開始在拉烏心裡萌芽。
圖片來源:catawiki
據他回憶:「他們(法國原產地名稱管理委員會)認為我們只配待在上梅多克而不是瑪歌,於是我們就提交了申請,讓他們過來核查我們葡萄園的特質。」而這些特質,當然也包括土壤類型。
圖片來源:sculpturenature
不過,在呈遞申請之前,拉烏曾親自斥資近十萬贊助了一項持續一年之久的土壤及地理學研究,該研究的目的在於將艾爾薩克城堡的地下土壤特徵同瑪歌產區的進行對比。就在拉烏認為萬事俱備之際,一條出乎他意料的消息傳來,他的申請被法國原產地名稱管理委員會否決了。帶著一顆不屈不撓的心,他搜集好關於酒庄的歷史資料,然後向法院提起了上訴。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經過9年的努力後,1995年法國最高行政院(Conseil d』Etat)終於同意把艾爾薩克城堡近一半的土地歸入瑪歌產區。但這一決議也招致了臨近酒庄的諸多不滿,他們表示,本該神聖的分級制度卻因某一酒庄而被任意更改,何況這次改動還是由最高行政院下發的,這著實讓人無法接受。
圖片來源:sculpturenature
不過,對於這次重新分類,拉烏顯然是喜聞樂見的,因為被歸入瑪歌產區便意味著他的葡萄酒可以賣出更高的價格,也就使他有更為充裕的資金用於酒庄內城堡的翻新。而且,隨著艾爾薩克城堡出品的葡萄酒獲得越來越多的佳評,周邊酒庄的憤懣情緒也逐漸平息了下來。在經過這次成功後,菲利普·拉烏依然不停歇,繼續著他重塑梅多克產區思想模式的步伐。
圖片來源:sculpturenature
1989年,拉烏同意了彼得·史蒂文森基金會(Peter Stuyvesant Foundation)關於在其酒庄內舉辦藝術展的提議,而且自第一次展覽大獲成功後,拉烏便決定把這項傳統延續下去。
於是,在此後的每一年,都會有一件全新的現代雕塑作品被放置在艾爾薩克城堡的雕塑花園(Garden of Sculptures)中。來自全球各國的雕塑家可以在其中挑選出自己心儀的地塊,如果時間合適的話,甚至還能夠留下來參與葡萄園的採收工作。而正是由於這些流光溢彩的雕塑作品,艾爾薩克城堡業已成為梅多克地區一個不可多得的景觀。
圖片來源:tripadvisor
2004年,「不甘寂寞」的拉烏再次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嘗試,他用兩輛大卡車把法國藝術家貝爾納·維內(Bernar Venet)的作品——一條長達100英尺、重達13,000磅的氧化鋼樑帶入了自己的莊園,並讓這個龐然大物斜靠在酒庄城堡的古老石牆面上,就如同是一根倚著牆的巨大拐杖。
圖片來源:Tom Mullen
雖然這座雕塑作品和城堡本來的面貌顯得格格不入,但在拉烏看來,此次藝術的碰撞旨在打破人們三個世紀以來對波爾多城堡的刻板印象。果不其然,很多初來乍到的遊客在看到這根鋼樑時都倍感疑惑,他們紛紛詢問拉烏,酒庄是否尚在修繕之中,而拉烏的回答也十分簡練:「是的,艾爾薩克城堡本身就是一件不斷完善的作品。」
圖片來源:sculpturenature
事實上,從酒庄的外部看——石造建築、老虎窗、斜屋頂和雙扇玻璃門,艾爾薩克城堡同其它的波爾多城堡並無二致。不過,當你走近一些,驚喜便隨之而來了。因為城堡的屋頂有一塊是完全透明的,而城堡內的地板也被移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木質塗裝的畫廊,帶著北歐的冰冷氣質。
圖片來源:sculpturenature
除了對外部裝飾藝術化的執著,菲利普·拉烏還給梅多克帶來了多樣化的葡萄酒風格。從2005年起始,他每年都會邀請一位有名的釀酒師來到艾爾薩克城堡釀酒,並且風格全由釀酒師自己決定。
在這個模式下,酒庄已經出品了大約30,000瓶葡萄酒。從早期的照料葡萄,到監管採收,再到決定發酵的方式,這些釀酒師幾乎全程參與其中。因此,為了表彰他們的貢獻,每一位釀酒師的照片都會被印在其釀造葡萄酒的酒標上。比如大名鼎鼎的米歇爾·羅蘭(Michel Rolland)和丹尼斯·杜博迪(Denis Dubourdieu)便是最早獲此殊榮的兩位,並且憑藉著他們高超的釀酒技術,艾爾薩克城堡出品的葡萄酒很快便在業界打響了名聲。
艾爾薩克城堡紅葡萄酒
雖然梅多克產區對國際釀酒師的輸入式影響尚且包容,但對於一個仍然受限於1855年分級系統的產區來說,要全盤接受多樣化的酒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在艾爾薩克城堡中,來自不同地區的釀酒師們卻可以與梅多克的風土發生不一樣的碰撞,這讓拉烏倍感自豪。
圖片來源:propgoluxury
儘管當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也曾在其他波爾多人的嘲笑長大,但有了這些年的成就,如今的拉烏顯得自信且從容。從某種意義上講,比起酒庄莊主這個角色,他更像是一位管弦樂演奏家,把不同的音符在梅多克奏成一曲不同凡響的樂章。
這個一直開拓視野向前看的男人,這個在過去的經歷中學會珍重變化的男人,或許就代表著梅多克的未來吧。
※歌星查爾·阿茲納弗將出席伯恩濟貧院拍賣會
※十場名庄直播收官之作——意法四重奏
※名庄連播Day 1:逆襲的五級庄、國王貢品、2016期酒之王……
※歷經世紀傳承,聖埃美隆一級B等酒庄卡農嘉芙麗潛心釀造
TAG:紅酒世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