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渡北歸》:民國那些事

《南渡北歸》:民國那些事

原標題:《南渡北歸》:民國那些事



《南渡北歸》


01 南渡北歸,那段不能忘記的歷史!


民國時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段歷史,在那個戰火紛飛、民族危亡、水深火熱的年代,正是一些仁人志士挺起了民族的脊樑。

面對日本法西斯侵略,中華民族陷入亡國滅種的危機,四萬萬同胞蹂躪於日寇的鐵蹄之下。血雨腥風,生靈塗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承平日久,那些人,那些事,正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那段歷史變得愈加模糊,而逐漸被人遺忘。


撕心裂肺般慘痛,被屠刀和槍炮所重創的傷疤真的完全癒合了嗎?


刻骨銘心般恥辱,積弱的龐大身軀飽受欺凌的心靈創傷撫平了嗎?


氣貫山河般勇氣,不屈的中華兒女英勇抗爭的民族精神能忘記嗎?


最近在讀岳南先生的《南渡北歸》,那些塵封的歷史浮現在眼前。多少次被感動,淚眼模糊,心緒久久難平!身處盛世繁華,很難理解歷史的悲情,也很難體會到那時的人所承受的苦痛與煎熬。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人們應該去真真切切地了解那段歷史,絕不能忘記曾經遭受過的傷痛與恥辱。從歷史的角度看,華夏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其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區。歷朝歷代的都城大多在北方,譬如洛陽、長安、北京等。


所謂「南渡」,大多是民族危亡之時,迫不得已而南向遷移,名為遷都,實為南逃退縮。中華歷史上有三次大規模的「衣冠南渡」,都是內亂或受外族侵略,北方難以容身,不得已向南求生存!


晉元帝司馬睿避亂渡江,在建康建立東晉政權;唐朝「安史之亂」後期,中原人向南遷移,定都金陵,建立南唐,偏安一隅;北宋「靖康之亂」後,宋高宗南遷,定都臨安,大宋王朝逐步走向衰亡。


《南渡北歸》所敘述的史實,也類似於歷史上的「衣冠南渡」。在國家危難之際,為了保留民族血脈,將珍貴的文化遺產、文化精英、工業命脈,甚至是國都向大西南遷移,重演了一出可歌可泣的歷史悲劇!


張自忠將軍


02 以身殉國的張自忠將軍


《南渡北歸南渡篇》的序章中,有關於「七七盧溝橋」事件的詳述,以及衛戍京津的宋哲元部二十九軍所發生的一些事情。


當時的中國,剛經歷了軍閥混戰,國民黨所統轄的軍隊內部派系林立。中國的軍隊只是名義上的統一號令,實際上仍然是軍閥割據,地方與中央同床異夢各懷心思,很難凝聚成統一的抗日力量。


在那種複雜的環境下,內外交困,政治風雲波詭雲譎,宋哲元的二十九軍頗有爭議。張自忠是宋哲元的得力幹將,身處險境,縱橫政事,忍辱負重,這是一段歷史迷局,有待於史學家們考證後還以真相。拋卻政治因素,評價一位將軍,主要看其在保家衛國戰爭中的表現。


台兒庄戰役是抗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中國軍隊表現出英勇頑強的英雄氣概,斃傷日軍約一萬兩千餘人。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抗戰的信心。


張自忠將軍率三十三集團軍參加了台兒庄戰役,負責襄河及大洪山一帶的防禦。中日軍隊展開殊死搏鬥,雙方傷亡慘重。日軍得知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部被包圍後,調集大隊人馬展開圍攻。


因實力懸殊寡不敵眾,第七十四師和特務營傷亡殆盡,張自忠將軍身中數彈。彌留之際,張將軍對身邊的將士說道:「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得起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


張自忠將軍壯烈殉國,年僅四十九歲。圍攻上來的日軍親眼目睹了張將軍捨生取義的忠勇場面,皆認為倒下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座山。日軍敬佩張將軍強大的靈魂和忠勇的人格,肅穆鄭重地列隊,脫帽向遺體敬軍禮。

張將軍遺體移靈途經宜昌,民眾路祭送靈者達十萬之眾,「青山垂淚,江水嗚咽」。江上船隻停航肅穆以待,汽笛齊鳴,催人淚下,愴然至極!


張自忠將軍是抗戰中犧牲的級別最高的將領,上將銜陸軍中將。張自忠夫人李敏慧聞噩耗悲痛絕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於重慶梅花山麓。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張自忠將軍的壯懷激烈,使中華民族的精神彰顯的那樣偉岸壯麗!



左: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


03 清華「四大導師」


人所共知,清華大學是庚子賠款所建,其出身多少帶有一些民族恥辱的色彩,初期為留美預備學校。1924年,清華學校由政府批准正式成為一所大學,曹雲祥為首任校長。清華大學成立後,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立國學門,也即後來的國學研究院,旨在弘揚國學傳統文化。


最初邀請胡適出任導師,礙於王國維、梁啟超等學術泰斗的光環,胡適婉言謝絕。按照胡適的建議,清華先後聘請了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以及李濟五位大師。清華重視人才,不圖虛名,不唯學歷文憑。除趙元任懷揣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證書,其餘三位大師均無博士、碩士頭銜,陳寅恪連個學士學位也沒有。


陳寅恪放洋十幾年,於哈佛、柏林等歐美名校學習過,唯求學問,不重文憑,終究沒有取得一紙文憑。可陳寅恪的學問博大精深,在當年哈佛留學的中國學子中,被譽為「哈佛三傑」之一。可以說,清華所聘請的「四大導師」,均為學貫中西的大師級人物,其學術地位譬若北辰,對於清華的發展貢獻巨大。


可惜好景不長,四位導師命運多舛遭際不同,或大師隕落,或顛沛流離,如流星划過般短暫的輝煌。王國維在頤和園投湖自殺,據說是殉文化了;梁啟超被錯割右腎,生命戛然而止;陳寅恪受戰亂影響,顛沛流離,無法開展正常的學術研究,卓越的才華難以施展;趙元任失望而再度留洋,毅然決然再不回頭。

四大導師雖然曇花一現,可他們的品格和精神成為清華大學最寶貴的財富。正如陳寅恪紀念王國維的碑文所記:「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厲千萬祀,於天壤而同久,與三光而永光」。



西南聯大


04 西南聯大的師生們


國家危難,象牙塔的學子們失去了安寧的讀書環境,被迫向大西南遷移。為了保護文化血脈,國民政府決定成立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成的長沙臨時大學。


從此,三校師生走上了艱辛的逃亡旅程,飽受心酸嘗盡人間疾苦。戰火燃遍了大江南北,國軍喪師失地節節敗退,長沙自然不是世外桃源。


長沙臨時大學立足未穩,敵機對長沙城持續轟炸,三校師生連生命都無法保障。1938年1約中旬,根據國民政府指令,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另行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師生分三路趕赴昆明,旅行團實行軍事化管理,猶如一支出征的正規部隊。旅行團一路經湘西穿越貴州,翻山越嶺,日夜兼程,跋涉1600多公里,歷時68天,其中約1300公里是步行。


苦難使學子們變得更加堅韌,國家存亡與個人命運緊密相連,希望之火升騰在每個人的胸中。雖然歷經千難萬險,可他們報效國家的願望愈加強烈。


國破家亡,新仇舊恨,在他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信念的鑄就和精神的升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正是西南聯大的精神所在,艱苦而卓絕,苦難而輝煌,中華文明的血脈得以延續。就是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西南聯大走出了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和李政道。人們不禁要問,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前些日子,和大學做教授的同學閑聊,談到了現在的年輕人。教授搖頭嘆息,這麼好的學習條件,有些年輕人玩物喪志荒廢學業。生活優渥,衣食無憂,可內心空虛彷徨,沒有人生目標,毫無進取之心。


在簡書上看到有一篇文章《我終於放棄了考研》,點擊量奇高,竟然引發那麼多年輕人的共鳴。為懶惰找借口,為平庸找理由。感嘆之餘,怒其不爭,這是怎麼樣的一代人?試想一下西南聯大的學子們,現在的年輕人是否感到慚愧,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



梁思成和林徽因


05 困頓的梁思成兄弟


國破山河碎,何處是我家?在戰亂年代幾乎找不到安身之處,戰爭裹挾著文弱的書生們,猶如秋風中飄落的枯葉。西南聯大的師生們不得不再次遷移,這次的落腳地是四川宜賓的李庄。作為一代文化宗師,梁啟超特別用心對兒女的培養,讓兒女們選擇了對國家未來有益的專業。


長子梁思成獲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學士學位,後入哈佛大學攻讀並獲建築學碩士學位。梁思成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史學家和建築教育學家,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


次子梁思永入哈佛大學攻讀考古學,獲考古學碩士學位。梁思永是近代田野考古的奠基人之一,為中國近代考古事業的發展和人培養做出來積極的貢獻。


說到梁思成,不得不提林徽因,他們是民國時期令人欽羨的一對學者伉儷。梁林郎才女貌,十分般配,而且林徽因本身也才華橫溢,是民國有名的才貌雙全的佳人。


林徽因超凡的魅力,吸引力眾多男士的追求,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徐志摩,那首膾炙人口的《再別康橋》,相傳是寫給林徽因的。也許在西方文化中浸淫多年,徐志摩、金岳霖對林徽因的愛慕和感情,總像一種柏拉圖式的愛情,浪漫純潔,終生不渝!

徐志摩為趕聽林徽因的學術講座,搭乘運輸機撞崖而死,英年早逝!金岳霖終生未娶,孤身一人,在老金的心中,林徽因也許早已如梁祝般化蝶羽仙!


由於連續的旅途顛簸,加之李庄夏天悶熱、冬天陰冷,生活極其艱苦,林徽因肺病複發卧床不起。接著是梁思永,由於在殷墟發掘時落下的病根,忘我工作加上營養不良,梁思永大病一場,差點丟了性命。


李庄醫療條件簡陋,根本無法醫治林徽因和梁思永的病,二人只能等死。傅斯年得知梁家兄弟的境況後,雖想方設法給予救助,可當時李庄的條件實在是太差了,根本無法解決。


情急之下,傅斯年顯出了山東人仗義豪邁的氣概,直接給蔣介石寫信尋求幫助。傅斯年鼓動三寸不爛之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甚至搬出了梁啟超。


可能是蔣介石確實覺得梁氏兄弟是人才,也可能是景仰於梁啟超的聲望,最終從個人經費中拿出兩萬元給予救助。


值得稱道的是傅斯年,像梁氏兄弟這樣高級知識分子,仍然難逃貧病交加的命運。如果沒有傅斯年這樣通天人物的幫助,梁家生活的希望早已坍塌,國家將失去難得的人才。



左起:董作賓、李濟、傅斯年、梁思永


06 李濟的哀傷


李濟少年天才,十四歲考入清華學堂,年僅二十七歲就獲得哈佛大學哲學(人類學)博士學位,是中國人獲此殊榮第一人。

當年清華聘請「四大導師」時,李濟以講師的身份出任國學院導師,實質上是第五位大師。李濟是中國現代考古學家,被譽為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主持了震驚世界的安陽殷墟發掘,使殷商文化有了考古依據而成為信史。文明斷代史是以考古為依據的,中華五千年歷史需要考古發現來不斷證實,否則所謂的歷史就成為傳說。


在李濟之前,中國的考古主要依賴外國人,中國的考古學幾乎是一片空白。李濟是中國田野考古第一人,他的貢獻在於不斷延長中華文明的歷史長度。李濟與史語所的命運一樣,舉家一路顛簸來到李庄,可等待他的是一連串的厄運。李庄艱苦的環境,對所有人的命運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驗!就在傅斯年全力救助梁思永、林徽因之時,史語所的重要支柱李濟,家庭連遭不幸,幾乎崩潰!


抗戰爆發後,李濟帶著一家老小六口,輾轉數千里,歷盡艱辛,到了昆明總算安頓下來。萬沒想到,在史語所遷李庄時,十四歲的二女兒鶴徽突患急性胰腺炎,因得不到及時治療而死去,一朵含苞待放的鮮花就這樣凋零了!李濟夫婦摩挲著愛女的墳塋,心中滴血,強忍悲慟,與愛女做最後的辭別。人生之不幸,莫過於喪子之痛,掬一捧同情淚,為李濟的不幸遭遇而感傷!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李濟的哀痛尚未淡去,在李庄讀書的十七歲的大女兒鳳徽不幸身染傷寒。因李庄缺醫少葯,終不能治。愛女臨走之時,緊緊拉著父親的手說:「爸爸我要活下去,我要考同濟大學,我永遠不離開你和媽媽.......」李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愛女離去。


寫到此,幾度哽咽無法繼續寫下去,這是怎樣的一種悲慘景象!國破家亡,人命如螻蟻草芥,李濟的哀傷,亦如民國時期中華民族的哀傷!


(公眾號:歷史的天空1840)

長按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天空1840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之「知行合一」
苦難與輝煌——唐朝的大詩人們

TAG:歷史的天空1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