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太祖趙匡胤如何對待官二代?

宋太祖趙匡胤如何對待官二代?

宋太祖趙匡胤如何對待官二代?



文| 習驊

公元968 年的一天,宋太祖趙匡胤正高興地審閱新科進士名單,突然皺起了眉頭。


趙匡胤:「名單上名列第六的陶邴,是翰林學士(相當於辦公廳主任)陶谷的兒子吧?」


趙普:「是的。這孩子學習很刻苦,是個大才子。」


趙匡胤:「這次考試主考官是誰?」

趙普:「是……陶谷。」


趙匡胤:「兒子參加考試,老子為什麼不迴避?」


趙普:「老陶自己提出迴避了,但是實在沒有合適的人替他。這父子倆都是規矩人,小陶又有實力,所以我們就沒深究。」


趙匡胤怒了:「不長腦子!你們要動搖國本嗎?」


他隨即下令立即擬旨:今後,對上了預備錄取名單的官二代,由禮部牽頭,額外增加一道複試,不通過不錄取。

這是一道載入史冊的聖旨。


整個宋代這麼一條規矩似乎顯得不近人情:在科舉取士過程中,對官宦子弟嚴格設限。朝廷每迴圈定殿試名次時,都盡量把幹部子弟往後排,以至於形成了禮讓平民子弟的良好風尚。


宰相范質的侄子范杲就說,我們家庭條件好,不該與平民爭利。於是主動放棄了殿試,經商辦企業去也。


宋代有這樣一句俗語:「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表明社會普遍承認科舉的公正性。據宋史專家朱瑞熙先生考證,在1256年錄取的601名進士中,平民子弟達417 人,佔壓倒性的大多數。


宋代的這種做法對後世統治者啟發很大。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會試結束後,康熙皇帝憂心忡忡地對內閣說:「我認真研究了錄取名單,發現幹部子弟居多,老百姓會不會有意見?」


於是完善了相關制度,例如為抑制「縉紳之家多佔中額,有妨寒峻進身之路」,分設「官生卷」、「民生卷」,官二代只能考「官生卷」,試題比「民生卷」深得多,實際上增加了平民子弟的上榜機會。


晚清吏治腐敗至極,買官賣官、突擊提拔、優汰劣勝之類屢見不鮮,只有科舉這個入口處還算乾淨,制度相對嚴密,統治者也較真,雖然也出現過一些科場弊案,但制度設計本身和上面的決心很少受質疑,「蘿蔔」招聘等情況更是難得一見。


費孝通先生專門作過統計,發現清朝科舉錄取的平民子弟,向上五代均無功名的,佔13.33%;父輩無功名的,佔33.44%,兩項相加達46.77%,與官二代的錄取率大致持平。

這樣的社會流動速率,同20世紀的美國相當!

宋太祖趙匡胤如何對待官二代?



雪夜訪普圖(宋太祖趙匡胤雪夜走訪大臣趙普商談國事的故事)明 劉俊


人治是封建專制政治的基本特徵,總體上沒什麼規矩可言,奇怪的是,統治者單單在科舉取士這個問題上,小心維護制度,刻意顯示公平,這是為什麼?


第一,沒有公平公正,科舉就失去了進步意義。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的門閥制、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等選官制度,本質上都是世襲制,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幹部隊伍近親繁殖,一代不如一代。


科舉制度淘汰了陳規陋習,拓寬了發現人才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人才質量,對維護封建政治統治十分有利。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李約瑟先生稱科舉制度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科舉取士甚至也成了西方公務員制度的模板。


但是科舉又是一項十分殘酷的制度。由於任何人都有考試資格,考生基數巨大,而進士錄取率僅在10%左右,競爭之激烈,遠非今天的國民教育考試可比,因此誰都夢想能走個捷徑。


但老百姓無權無勢,除了乾瞪眼別無他法。一旦科舉取士沒了規矩,亂開口子,只要有權有勢,就能肆意妄為,幹部隊伍必然泥沙俱下,統一的多民族大國如何治理?看來趙普的大局觀確有欠缺。


第二,科舉是一項導向雙贏的高明的制度設計。考試不論出身,標準唯一,打開了社會底層的上升通道,杜絕了階層和階級固化的可能,使社會達致動態穩定。


錢穆先生看得最清楚:科舉取士使得「此1000年來,中國社會上再無固定之特殊階級出現」。人是理性動物,既然個人奮鬥就能改變命運,還有必要揭竿而起嗎?既然皇上不偏心,我為什麼不緊密團結在他老人家周圍呢?


清兵入關之初,江南文化人十分抵觸,等到科舉一開,讀書人一窩蜂湧向考場,局勢便迅速穩定。清代科舉吸引力有多大?每次考試都有爺爺、太爺爺級的考生。康熙三十八年,廣東順德有個叫黃章的百歲老壽星,也跋山涉水進京趕考。老人家如此,何況年輕人!


自隋文帝開科舉,到光緒帝廢科舉的1300 年間,進士總計10 萬人,舉人、秀才以百萬計。可以想見,科舉制度消化吸收了多少李自成、洪秀全!


所以,當看到新科舉子悉數跪在腳下,唐太宗得意地笑了:「天下英雄都進了我的圈套啦!」


趙宋王朝享國319年,時間之長,在封建中國歷史上僅次於兩漢,並且,始終沒遇到像樣的農民起義,最後亡國也不是因為內亂,這與其嚴格的科舉政策直接相關。


破壞這個官民兩利的社會政治制度,龍椅能坐這麼久嗎?趙匡胤對趙普發火,原因在此。


第三,在科舉取士中體現政治清明,契合中國人的社會文化心理。中國人對「公平」問題歷來敏感,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封建宗法制社會,個人的成功同時也是家庭和整個宗族的榮耀。


只要子女有出頭之日,人們可以忍受任何苦難,寧願付出任何代價。而科舉制度的本質正是機會均等,所以統治者總是手指貢院反覆提醒:麵包會有的,只要你努力!


而對草根平民來說,唯有科舉還算靠得住、信得過,有分數線就有希望,考不取也不怨政府。「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如此豪邁的勵志謠,正是這種制度成功的體現,也是這種制度之下社會文化心理的寫照。


假設,科舉取士不講規矩、沒有公平,大蛋糕完全由官二代、富二代獨吞,窮人的孩子不管多努力、多出色,永遠是「屌絲」、「屁民」,如螞蟻一般自生自滅,那麼,千千萬萬勞苦大眾內心的屈辱和絕望,將會匯聚成多麼巨大的破壞力,足以讓任何一個政權烽煙四起,一日不得安寧!


1905年9 月,光緒宣布廢掉科舉,嚴復驚呼大事不好,因為除了科舉,大清實在沒有什麼值得老百姓留戀的。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蘇東坡杠上司馬光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麗:李世民為報中原王朝之恥
劉邦告訴你草根是如何「逆襲」的?
誰是三國歷史上真正的神射手
假如宋朝辦了一場奧運會……

TAG:宋朝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