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施恩不要圖報
哲理故事:施恩不要圖報
文/盧化南
一次,古羅馬眾神決定舉行一次歡迎會,邀請全體美德神參加。真、善、美、誠以及各大小美德神都應邀出席。他們和睦相處,友好地談論著,玩得很愉快。
但是主神朱庇特注意到:有兩位客人互相迴避,不肯接近。主神向信使神密庫瑞述說了這一情況,要他去看看這是什麼原因。信使神立即將這兩位客人帶到一起,並給他們介紹起來。
「你們兩位以前從未見過面嗎?」信使神問。
「沒有,從來沒有。」一位客人說,「我叫慷慨。」
「久仰,久仰!」另一位客人說,「我叫感恩。」
正如這個故事揭示的:生活中慷慨的行為總是難以得到真誠的感恩。事實上,我們每個人每天的生活都在仰賴著他人的奉獻,只是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一點。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要算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過我任何東西!」這種人不論窮人或富人,他的靈魂必然是貧乏的。
有良知的人,當他們意識到生活的賜予有多豐厚時,他們會真正地謙卑起來。他們感激別人對他們的生活所做的貢獻。當一個人記起了信心、夢想和希望是促使他生活下去的原因時,他就會偉大而謙卑。任何人以自己的成功為榮時,都應該想起他從別人那裡接受的東西有多少。
不錯,感激是培養出來的,許多人從未真正感覺到它或將它表示出來。由於我們只注意我們需要什麼,導致我們很少去注意這些東西是從哪裡來的。如果你要擁有美好的生活,就應培養感恩的心。
見義而為似乎超越了施恩的範疇,但事實上,見義而為有更廣泛的含義。見義而為首先要求的不是他人,而是自身。它要求自己立身方正,守正不阿,「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敢行直道,敢擔道義,一方面要和自己的惡欲貪念相抗爭,另一方面對他人的不義行為不屈從,不苟且。見義而為的「為」是多方面的,不單單指「止戈為武」,以勇力相抗。即使在你無拳無勇,人微言輕,身單力薄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用你可行的所有方式與惡相抗,獨立橫流,義不苟且。在姑息必然養奸,除惡不容不盡的情況下,就是挺身而出,奮不顧身,也應該是在所不辭的。但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首先要求的還是對合乎「義」的事肯為,樂為。「為」在關鍵時刻可能表現為不畏強暴,不避鋒矢,但在更多的時候,可能只需要做一件很簡單、毫無風險的事,也要拿出極大的勇氣。當你周圍的人都翻越隔離欄杆橫過馬路時,你卻要繞很遠的路去走人行橫道或過街天橋,周圍的人會譏笑你膽小、迂拙,倘使你能不為所動,也算得上是見義而為之了。
「見義而為」,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最為崇尚的美德之一,人們對見義而為的行為總是給予應有的頌揚,官方甚至給予當之無愧的榮譽和獎賞。沒有哪一個朝代不倡導「見義而為」之風尚的。從某種意義上講,「見義而為」是一種最大的施恩,是對國家、社會上的大多數人的施恩。
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所以,君子應當見義而為。又說:「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也就是說,具有仁義德性的人,必定有勇。勇於什麼呢?勇於仁,勇於義。但有勇的人卻不一定具有仁義的德性,因為有些所謂勇者,只是勇於做壞事,為非作歹,或者只是不問青紅皂白的勇。所以孔子強調說:「君子以義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君子應始終把義作為至高無上的準則。如果只是有勇而無義,就會犯上作亂。只有把義與勇相融相合,統為一體才能真正做到見義而為。
墨子懷抱「救世」的情懷行義天下,認為只有義才能利民、利天下。所以,他以一個苦行僧的形象周遊列國諸侯,不僅極力宣傳他的學說主張,而且儘力制止非正義的、給天下百姓帶來無窮災禍的戰爭,達到了見義勇為的至高境界。
天下有名的巧匠公輸盤,為楚國製造了一種叫做雲梯的攻城器械,楚王將要用這種器械攻打宋國。墨子當時正在魯國,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即動身,走了10天10夜直奔楚國的都城郢,去見公輸盤。
公輸盤對墨子說:「夫子到這裡來有何見教呢?」墨子說:「北方有人侮辱我,我想借你之力殺掉他。」公輸盤很不高興。墨子又說:「請允許我送你10錠黃金作為報酬。」
公輸盤說:「我義度行事,絕不去隨意殺人。」墨子立即起身,向公輸盤拜揖說:「請聽我說,我在北方聽說你造了雲梯,並將用雲梯攻打宋國。宋國又有什麼罪過呢?楚國的土地有餘,不足的是人口。現在要為此犧牲掉本來就不足的人口,而去爭奪自己已經有餘的土地,這不能算是聰明。宋國沒有罪過而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你明白這些道理卻不去諫止,不能算作忠。如果你諫止楚王而楚王不從,就是你不強。你義不殺一人而準備殺宋國的眾人,確實不是個明智的人。」公輸盤聽了墨子的一席話後,深為其折服。墨子接著問道:「既然我說的是對的,你又為什麼不停止攻打宋國呢?」公輸盤迴答說:「不行啊,我已經答應過楚王了。」墨子說:「何不把我引見給楚王。」公輸盤答應了。
於是,公輸盤引墨子見了楚王,墨子說道:「假定現在有一個人在此,捨棄自己華麗貴重的彩車,卻想去偷竊鄰舍的那輛破車;捨棄自己錦繡華貴的衣服,卻想去偷竊鄰居的粗布短襖;捨棄自己的膏粱肉食,卻想去偷竊鄰居家裡的糟糠之食。楚王你認為這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楚王說:「一定是個有偷竊毛病的人。」墨子於是繼續說道:「楚國的國土,方圓五千里,宋國的國土,不過方圓五百里,兩者相比較,就像彩車與破車相比一樣。楚國有雲楚之澤,犀牛麋鹿遍野都是,長江、漢水又盛產魚鱉,是富甲天下的地方。宋國貧瘠,連所謂野雞、野兔和小魚都沒有,這就好像粱肉與糟糠相比一樣。楚國有高大的松樹,紋理細密的梓樹,還有梗楠、樟木等等。宋國卻沒有,這就好像錦繡衣裳與粗布短襖相比一樣。由這三件事而言,大王攻打宋國,就與那個有偷竊之癖的人並無不同,我看大王攻宋不僅不能有所得,反而還要損傷大王的義。」楚王聽後說:「你說得太好了!儘管這樣,公輸盤為我製造了雲梯,我一定要攻取宋國。」
鑒於楚王的固執,墨子轉向公輸盤。墨子解下腰帶圍作城牆,用小木塊作為守城的器械,要與公輸盤較試一番。公輸盤多次設置了攻城的巧妙變化,墨子都全部成功地加以抵禦。公輸盤的攻城器械已用完而攻不下城,墨子守城的方法卻還綽綽有餘,公輸盤只好認輸,但是卻說:「我已經知道該用什麼方法來對付你,不過我不想說出來。」墨子也說:「我也知道你用來對付我的方法是什麼,我也是不想說出來罷了。」楚王在一旁不知道他們兩個人到底在說什麼,忙問其故,墨子說:「公輸盤的意思不過是要殺死我,殺死了我,宋國就無人能守住城,楚國就可以放心地去攻打宋國了。()可是,我已經安排我的學生禽滑厘等300人,帶著我設計的守城器械,正在宋國的城牆上等著楚國的進攻呢!所以,即便是殺了我,也不能殺絕懂防守之道的人,楚國還是無法攻破宋國。」楚王聽後大聲說道:「說得太好了!」他不再固執地堅持攻宋,而是對墨子表示:「我不進攻宋國了。」墨子成功地勸阻楚王放棄了進攻宋國的計劃,便起程回魯國。途經宋國時,適逢天降大雨,於是想到一個閭門內避避,看守閭門的人,卻不讓他進去。殊不知,正是墨子剛剛挽救了宋國,是宋國的恩人。
施恩不圖報,凡符合自己道德標準的事就樂於去做,不為回報、不求名利,不為青史留名,這些被那些精明人看來是傻子做的事,是糊塗人樂於去做的。所以,只要自己覺得這樣做是快樂的,糊塗也無妨。人生感悟:
一次一點兒,但要經常。不要施恩太多,使人無法回報。給予太多等於不給,而是出售。不要使別人的感激耗盡。感恩而無法報答,他們便不再跟你來往。想失去他們,你只需讓他們欠你很多便可以達到目的。若他們不想償還,便走得遠遠的,甚至與你為敵。雕像不想見雕塑他的雕刻師,受恩的人寧願再也不見施恩於他的人。切記,施恩不圖報,才能為自己找一片心靈的樂土。
※哲理故事:真理亦須巧言
※搞笑哲理故事
※管理哲理故事
※哲理短故事
※愛情哲理故事
※寓言哲理故事
※靈異故事:鬼報恩
※推理故事:證據是什麼
※幽默哲理故事
※有哲理的故事
※短篇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愛+智慧=奇蹟
※報恩的故事:玉蘭樹報恩
※哲理故事:做了才會知道結果
※哲理故事|什麼是真正的完美?
※不可不讀的養生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絕望與希望
※哲理故事:你凭什么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哲理故事:想像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