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皇帝的老師杜受田老先生也是有私心的
這幾天看清史,尤其是清朝末年這段歷史時,在官員隊伍中看到最多的是欺上瞞下的爭功貪腐,在戰場上看到的是一個接一個的脫逃潰敗,在外交上看到的是在東洋西洋鬼子輪番敲詐勒索下不平等條約接二連三的被簽訂,又是割地又是賠款又是求饒,看得人心裡很是煩亂,很是著急上火,很是藍瘦香菇,總有一種想找其中的一個歷史人物來評說的衝動。
細想一下清朝後期的這段歷史,應當說,從乾隆晚年的時候,大清帝國已經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在這個「勵精圖治、開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奮武」的「康乾盛世」光環下面,同樣也積累了180多年的矛盾。可以說,在康乾盛世之後的嘉慶、道光兩朝,國內各種矛盾已經很突出了,軍隊廢弛,吏治腐敗,國家機器運轉僵化;百姓窮困,從白蓮教蠱惑起義,再到後來的太平天國起義;鴉片輸入,國人在煙霧繚繞中麻痹著自己;緊接著的是戰敗、割地、賠款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國家已經到了積弱成疾的程度;在東西方文化衝突交流的過程中,當時清朝的政治制度已經不能適宜時代的大潮流。此時,急需一位英主撥亂反正,糾正錯誤,調整航向,深化改革。遺憾的是晚清的最後這幾位帝王們,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皇帝都沒能承擔起這種重任。
嘉慶皇帝雖然也搞了個「咸與維新」,但依然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再加上閉關鎖國的排外政策,讓清王朝的敗落在其末年已完全表面化,他扮演了大清帝國由極盛轉入衰敗的歷史角色。他選的接班人道光皇帝,雖然也很節儉、勤政,但在三千年歷史大變局轉折的關鍵時刻「守其常而不知其變」,沒能從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的境地中衝殺出來,失利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讓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果也讓自己扮演了一個悲劇角色。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別人進步,自己沒有進步,是退步。別人進步大,自己進步小,同樣也是變相的退步。個人的進步是這樣,國家的發展也是這樣。道光皇帝對未來事業的接班人就沒有選好,咸豐皇帝執政期間,在太平天國、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雙重打擊下,他徹底地崩潰了,不僅自己縱慾於酒色之中,還開始寵信了那個未來掌握大清國話語權達48年之久的葉赫女人慈禧,不僅將大清帝國拖進了泥淖里,讓近代中國蒙受盡了羞辱,更將大清帝國那個開國時的石碑讖言「亡建州者葉赫[興也葉赫(東哥),亡也葉赫(慈禧)]」這個傳說變成了現實。
咸豐之所以能夠走到歷史的前台,除了利益集團爭鬥的原因外,從表面來看,好像更多地是仰仗了他的老師杜受田這個人。索性,我就由著自己的思絮,信馬由韁一會兒。從那開始呢?杜受田老師是歷史文化名人,他的個人文化素養以及輝煌成績我就不過多的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很容易的就能查找到。
說杜受田老師,我還是從自己對文人的猜測開始吧。文人,以前我們也將那些能識文斷字稍微比常人強的人統稱為文人,突出的代表就是像孔已己那樣能將一個「茴」字寫出多種寫法,喜歡耍文字。各行各業的人都想給自己再貼上個文人的標籤,讓人們敬畏地稱呼他們為儒商、儒將……讓自己顯得很是有文化,顯得與周圍那些只知道碌碌生活的平常凡人有所不同,好像就是要向人們宣示自己是個有追求的人,是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文人的最高夢想會是什麼呢?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寫出名揚世界的書稿,靠文字發家致富養家糊口,靠文字弄些個一官半職……這可能是我們現在人想的比較多的事情,咱沒實踐過,這些是猜的!那古代文人的最高夢想是什麼呢?或者像孔子那樣贏得萬世師表的稱讚,或者是學優而仕,當最大的官,干自己想乾的事。在明朝和清朝,這些夢想好像還有所升華,上升到給皇子最好是能變成未來皇帝的那個皇太子當老師,就是平常所說的帝師(帝師這個詞在以前有三種意思,帝王的老師,古星名,元朝時它還有國家宗教的最高領袖也就是僧官的意思,到明清之時才專指皇太子的老師),這是一種無上的恩寵。如果學生當了皇帝,那當老師的這個資歷、學問、待遇和榮耀,那肯定是讓眾人膜拜的,他們內心深處那個最不可告人的秘密,不就是變相的將自己的治國理政理念通過學生之手來變現嗎?
說杜受田老師,我們肯定避不過帝師這個稱謂。帝師是個職稱,還是個很高的職稱,究竟有多高呢?一是這個職稱的名字比較牛X,他教的學生那就更牛X,行政級別也很高,被稱為帝師;二是現在已經沒有了這個職稱,但是肯定還有類似的職業,不過我們大家都不這麼稱呼罷了;三是和現在我們國家最牛的職稱兩院院士來比,如果僅從人數對比來看,肯定比兩院院士高,因為從1955年到2009年底的五十多年間,中國的兩院院士就有二千多人,而從明朝建文皇帝到清朝宣統皇帝的五百多年間,在中國能真正被稱得上帝師的人也就五十多個人。
帝師這個職業也很危險。俗話說,機遇與挑戰並存,風險與收入並存,榮耀與危險並存!父子之間關係都不一定會融洽,更何況老師和學生之間呢!這麼風光的職務後面,也潛藏著無盡的風險。明朝建文帝的老師方孝儒被誅十族,萬曆皇帝將自己的老師張居正打了神壇,天啟皇帝的老師孫承宗被魏忠賢等人逼得辭官返鄉,崇禎皇帝的老師文震孟也被革職……接著回來說杜受田老師,他給自己的學生未來的咸豐皇帝在向道光皇帝表現方面,出了兩個聞名天下的主意「藏拙示仁、藏拙示孝」,成功地迷惑了道光皇帝,讓這個身有殘疾且能力平庸的皇子學生登上了大統。學生就業後,杜老師指導沒有超過兩年,就仙逝了,讓人很是遺憾。皇帝學生不僅是帶著人去哭奠,還寫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話,更給他贈謚號「文正」(有清一朝,只有八個人獲過此殊榮),杜老師個人的榮譽在身後達到了頂峰。
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杜老師沒有做到「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他雖然讓自己功成名就了,卻對大清王朝沒有太大好處,原因是他卻缺少了一種精神,一種實是求是的精神,一種勇於為天下蒼生負責的精神,一種勇於為這個王朝效忠負責的精神。因為他知道,推出去了咸豐,衰落的是國家,那肯定是將來的事情;推不出去咸豐,衰落的直接就是自己,那是眼前的事情。在對國家的貢獻方面,杜老師的學生咸豐皇帝,確實不是很爭氣,後世對他的評價也不是很高。這位皇帝學生,登基不久就發生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之後又有八國聯軍進北京火燒圓明園。在重大事件面前,大多都優柔寡斷,束手無策,且迷於酒色,荒廢朝政,寵愛葉赫那拉(慈禧),誤國殃民,留下千古遺憾,還被後人戲謔地稱為無遠見、無膽識、無才能、無作為的「四無」皇帝。寫到這裡時,我想到了擺渡人這個詞,杜老師成功地將咸豐擺渡成了大清帝國的掌舵人,卻讓咸豐把大清帝國這艘破船帶進了不能自拔的風浪中,也沒有讓咸豐這個平庸的君王成為一個安享太平的守世之君。雖然有很那麼多的讓人不滿意,不過,最值得欣慰的是,咸豐皇帝沒有成為亡國的末代之君,在他的手上,大清帝國畢竟還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能碰上好學生,也是老師的運氣。再厲害的老師也不敢保證自己就能教出厲害的學生,青出藍那是傳說!如果從學生的文治武功來評價杜老師,這可能對他有些不公平。我們是單純的把杜老師看成一個普通人來讚揚他個人的文化素養、道德水平高;還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把他看成一個影響國家發展前途的重臣方面來說他政治智慧太強,為人處世太精、太老道,製造輿論的能力強;還是從一個長期在封建官場中摸爬滾打的官油子來感嘆他對道光、咸豐皇帝個人太了解,摸准了他們的思想脈絡,最終讓自己功成名就,在恩寵中無疾而終?看來,私心和個人的文化水平沒有多少關係,私心是人的本性,這麼厲害的一個老師也是有私心的!由此我又想,杜老師表現出來的應該不是治國理政的大智慧,而是一種投機取巧的小聰明。不過,他也有他的局限性,畢竟那是歷史的機遇,時代的選擇,各種因素的彙集,他只是個點火人。
我不是老師,但我有一個夢想就是有朝一日能當上老師。不過,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老師不好當,我估計我可能也當不成一個好老師,因為我也是有私心的!在急功近利的教育制度面前,有心殺賊、無力回天,除了試圖努力的進行不知時日的堅守外,留給自己的可能會是更多的無奈、抑鬱和彷徨,我怕我自己堅守不了幾天,最終會像《三體》中明知不可能戰勝而選擇逃離的星艦地球那樣,試圖在外空中漫無目的地去尋找一個適宜人類再居住的星球;我怕我也堅守不了底線,最終仍像杜老師那樣,做出的事情還是讓自己的名譽和利益最大化。
最後,我還是很不情願但還是毅然地想用《圍爐夜話》中的這句評說他人的話語來評說杜老師,「打算精明,自謂得計,然敗祖父之家聲者,必此人也。"
作者:劉超峰 。筆名:木林;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北洋將軍之死:世事滄桑豈能料,晚香依舊在津門
※漢武帝創「立子殺母」制
※荊軻帶給秦王見面禮中的那顆人頭……
※荊軻帶給秦王見面禮中的那顆人頭
※功成身退那是傳說,能得善終才是本事
TAG:歷史百家爭鳴 |
※康熙的啟蒙老師,歷經四朝,雖只是個侍女,卻一生受皇族尊敬
※衷心地謝謝你 ,親愛的老師
※既有文才又有傲骨,他是齊白石與啟功的老師
※害死研究生的是「老闆」還是老師?
※民國眾大師的老師,章太炎先生墓地
※最強的師父是誰?「海賊王」的老師竟然是…
※被毛主席稱為「千古一帝」,卻鮮有人知他的啟蒙老師是宮廷侍女
※南懷瑾老師:大智慧的福德可不是錢可以買的
※曾經受人尊敬的黃磊老師還有救嗎?
※宋仲基現身快本,與何老師有愛互動,讓人心生羨慕
※清朝皇室後裔,媽媽是徐帆的老師,有背景有演技卻不紅,原因感人
※既是康熙的啟蒙老師,又和孝庄情同姐妹,誰有這殊榮?
※康熙大帝老師的宅子,不豪怎麼對得起老師!
※我的老師陳延先生
※啟功先生,我的老師
※徐冬冬心靈雞湯文字獲贊,大嫂有做老師的潛力啊
※大神的老師也是大神!王寵的老師,書法也是牛!
※史上最牛老師書法!道光、咸豐和同治三朝皇帝都是他的學生
※古代皇帝的性啟蒙老師原來是後宮的宮女,還要手把手的教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