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意外頻發的2016 新刊特薦

意外頻發的2016 新刊特薦

微信ID


EYEONHISTORY

意外頻發的2016 新刊特薦


與主流的「脫歐」意願相反的是,2016年6月28日,英國倫敦,大批民眾持標語和旗幟在倫敦市中心集會示威,要求「留歐」。


文|黃小凡


摘自《看歷史》2017年1月刊「封面故事」

2017年,註定是一個新起點。由於2016年發生的種種出人意料的大事,世界似乎正處在一個變革的火山口。世界不再年輕,世界充滿困惑,世界何去何從?


意外頻出


卡梅倫首相是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他大膽地把本來定為2017年舉行的脫歐公投,提前到2016年6月23日舉行。全世界的主流媒體和他一樣自信,他們相信,公投結果將是對歐洲一體化理想的確認,將讓那些想單幹的英國人徹底死心。


公投場面震撼人心,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英國人很久沒有這麼關心自己的命運了,有些去投票的人,年齡竟然超過90歲,他們一定還能記起英國申請加入歐共體之前的生活。


公投的結果,讓世界震驚:51.9%的人同意脫歐,共1570萬人;48.1%的人同意留歐,共1458萬人。

相同的一幕發生在美國大選中。包括共和黨在內的很多人,都沒把特朗普放在眼裡。在共和黨元老老布希的眼中,特朗普就像一個小混混兒,他沒有想到這個「小混混兒」能擊敗自己的小兒子。


最終,特朗普一路過關斬將,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等在他前面的是政治老手希拉里。三場辯論,希拉里都進退有度,體現了才華和風度,大部分人都認為她贏得了辯論。


大選投票前,所有的民調機構都認為希拉里會贏,美國老牌雜誌《新聞周刊》甚至不小心把慶祝希拉里當選的雜誌都流向了市場。


選舉結果公布,特朗普以相當大的優勢當選,很多美國人走向街頭,抗議這樣的結果,加州甚至有人發起了獨立運動。在紐約,州長馬上發表講話,聲明特朗普那些「操蛋」的政策——比如限制移民,紐約將不會理睬。


美國分裂了,自從1861年的南北戰爭之後,美國還沒這麼分裂過。

2016年12月4日,義大利也舉行了關於修憲的公投。包括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內的政要,都支持義大利總理倫齊的修憲方案,這個方案將支持一系列的經濟改革。


12月5日結果出爐:義大利修憲公投反對票超過贊成票,修憲被否決已成定局。同日,總理倫齊宣布辭職,義大利的經濟蒙上陰影,有多家銀行,可能因此而倒閉。


這就是2016年的世界。值得提到的事情還有:法國遭遇的恐怖襲擊,土耳其政變未遂,敘利亞難民大量湧入德國帶來的問題。種種跡象表明,這些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世界似乎正在發生一場變革,而2017年,將是某種意義上新世界的起點。


一個指標是201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5月的大選對決很可能在菲朗和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袖勒龐之間展開。如今人們普遍認為,反對全球化的勒龐不可能當選。但勒龐會再次給人意外嗎?

不管如何,處在變革中的2017年已經開啟,而如何理解這種變革,將決定著人們如何理解世界,如何在未來的日子裡與世界相處。


世界向內


特朗普在競選時提的種種政策,很有可能慢慢變為現實。比如,以更嚴厲的態度對待移民,美國不再當世界警察,將從各地撤軍,把注意力轉向發展美國經濟。


這是一種向內的轉變,讓人想起美國歷史上的門羅主義。門羅主義由美國總統門羅於1823年提出,其核心要義在於,歐洲不要管美國的事,美國也不管歐洲的事,這是剛剛建國不久的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採取的務實態度。


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都不想介入歐洲事務,後來由於英國的請求,威爾遜總統開始派兵幫助協約國。一戰後的巴黎和會,是美國在歐洲發言的開始,當時它還很稚嫩,威爾遜很快就被英法老政客邊緣化了。

意外頻發的2016 新刊特薦



20世紀40年代末,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通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法國北部援建的工廠。


二戰爆發後,美國最初的想法仍然是不參加。當時,它已經是世界上國力最強的國家,仍想悶聲發大財,但由於日本突襲珍珠港,美國再也不能置身事外。在二戰中,美國正式成為西方國家的領袖,二戰後,它繼續主導了歐洲的重建工作,直到今天,美國仍在歐洲發揮著主導作用。


特朗普的主張中,最離譜的一條是要在美國和墨西哥之間修建一道新的「長城」,用來阻擋墨西哥非法移民的流入。這種言論,足以反映出美國已被非法移民問題困擾得有多嚴重。

意外頻發的2016 新刊特薦



2006年10月26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易西鐸市,一輛海關邊境保護巡查車輛在隔離牆旁駛過,美國總統布希26日在白宮簽署興建美國─墨西哥邊界圍牆法案,授權在美墨邊界興建七百英里新圍牆。


特朗普的言論,要討好的是那些痛恨移民的底層選民,他們一直抱怨移民搶走了他們的工作。這些人對政治本來不感興趣,驢象之爭在他們看來,就是財團之間在玩遊戲,但是特朗普「閉關鎖國」的言論,激發了他們投票的熱情,最終,他們展現了驚人的能量。


這一變化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美國本來就是一個移民國家,正是移民和開放精神創造了這片大陸的繁榮,如今的美國總統卻想仿照中國古代皇帝修建長城,真是顛覆了美國人的三觀。


在政策向內轉向的國家領導人中,特朗普並不是孤獨的。英國公投脫離歐洲,也表明大量英國人認為加入一體化的歐洲並沒有什麼好處;相反,卻有可能讓自己損失一部分福利。脫離歐洲,雖然也損失了一些機會,但是那些東歐國家的農民,就不可能再自由地到英國來打工了。


對歐洲大陸的一體化衝動,英國一直是將信將疑,它不想抱團,而是想游離在外,並在法德俄等大國之間保持平衡,這也是長期以來的一種基本國策。但是,大英帝國的光輝早已不再,如今再關起門來搞建設,是否會進一步沉淪?這實在令人擔憂。


經濟:仍不明朗的未來


2016年上半年,美國經濟的表現著實讓人失望,這很有可能助長了美國人的悲觀情緒。美國第一季度GDP增速僅為0.8%,第二季度為1.4%。好在步入下半年特別是9月份以來,美國公布的通脹、就業、消費等一系列經濟數據均表現靚麗,經濟走強跡象明顯。


和美國相比,日本的經濟狀況要糟糕得多。安倍在擔任首相時曾信誓旦旦的承諾,一定要挽救日本經濟,並讓日本經濟走出亞洲,沖向世界,這讓日本民眾欣喜不已。


安倍要讓日本民族重新在世界之林中找到真正的自豪感,然而幾年過去了,他的「三支箭」政策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反而令日本的經濟低迷越發嚴重,日本政府負債率更是高居世界第一。


安倍一上台就開始推行自己的安倍經濟學,發出的「三支利箭」目的在於提高和振興日本的經濟。但令人遺憾的是,日本的經濟在安倍經濟學的刺激下非但沒有持續的增長,反而受到了很大的創傷。


中國經濟雖然增長比美國和日本都快,但是也出現了相當大的問題。中國經濟的體量相當驚人,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美國相比,中國經濟的活力對世界經濟的拉動無疑更大,但是,中國經濟卻也出現了增長乏力的現象。


對外貿易對經濟的拉動,一直是中國過去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另外一個動力則是房地產的發展,目前,這兩者都遇到了某種瓶頸期,外貿增速放緩,而房價則已高得突破了人們所能承受的極限。


「向內轉」,在美國主要體現在政治上,而在中國,則體現在經濟上,中國將不得不依賴國內的經濟改革,更多地依靠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


2017年,很有可能出現的一個局面是中美貿易戰的爆發。特朗普在競選的時候,多次提出要捍衛美國的經濟利益,不惜與中國打貿易戰,他甚至表態,美國將退出剛剛達成的旨在推動世界經濟自由化的TTP協議。


當今世界經濟,相互依存度非常高,以蘋果手機為例,它是美國的品牌,但是超過一半的零件是日本製造,而絕大多數蘋果手機,又是在中國組裝、生產的。


如果中美之間發生貿易摩擦,它的影響將會與十幾年前迥然不同:不但在體量上,而且在對世界的影響上,中美貿易戰都將是致命的,它會讓本不明朗的世界經濟,繼續滑向無邊的黑暗。


政治,民粹主義的興起


在奧地利總統選舉中,候選人霍費爾以「奧地利第一」為競選口號,向競爭對手挑戰說:「你的背後是上流社會精英,而我有人民與我同在。」最終,他雖然沒能上台,卻也讓人對奧地利民粹主義的崛起刮目相看。


人們在英國脫歐中看到了民粹主義的抬頭,在義大利公投中,也看到了民族主義的力量。2017年,歐洲傳統政治勢力與日益上升的民粹主義、建制派與反建制派、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之間的爭奪與博弈將持續深入,這很有可能會徹底撕裂歐洲。當每個國家都向內轉的時候,歐洲一體化的夢想,也就徹底破滅了。


當前,幾乎每個歐洲國家都能看到民粹主義政黨的身影,雖然影響或大或小,但其政治主張有著相似之處,包括反歐盟或反歐元、反對外來移民等。


由於歐洲深陷各種危機,無論是主流政黨還是極右翼政黨都沒有能力很快解決這些問題,預計歐洲今後有較長時間將處於經濟低迷、政治動蕩、外交內向、一體化停滯的境地。


2017年,歐洲國家還將迎來多場重要選舉,包括法國總統選舉、荷蘭大選、德國大選等。民粹主義和傳統政黨之間、反建制派和建制派之間的博弈仍是關注焦點。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傳統政黨為獲取選票,可能吸收民粹主義政黨的部分主張。


實際上,在全球化的每一個階段,都會面臨著「民族」與「世界」的衝突。過去,民粹主義大多體現在那些在全球化的經濟分工中處於不利地位的發展中國家,這個詞也是發達國家經常批評發展中國家的一頂絕好的帽子。


如今,在新興國家對全球化逐漸張開懷抱的時候,發達國家卻民粹主義聲音四起,不能不說是莫大的諷刺。但這也同時說明,全球化到了一個問題集中爆發的階段,「世界向內」或許只是一個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內,人們將不得不集中精力,來處理全球化引發的各種問題。


思想:一個更保守時代的來臨


在思想上,2017年將有可能是一個保守主義時代的來臨。如果說開放是一種正麵價值,那保守就是消極的。


一個樂觀的時代結束了。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已經維持了70年的和平,在過去的200年中,這稱得上是一個奇蹟。


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前些年甚至提出了一個「歷史的終結」的概念,他的意思是說,世界到了資本主義現在這個樣子,短期內看不大會有更好的觀念來取代資本主義及其民主政治觀念了。


2016年所發生的很多事,讓福山的說法看起來顯得可笑,有人開玩笑說:歷史又要開始了。發達國家內部,面臨著太多的挑戰,除了如影隨形的恐怖主義,還有經濟增長的乏力,這一根本問題目前還看不到解決的辦法。


中國的情況當然有所不同,但是,中國經濟在接近40年的高速增長後,也面臨著轉型。大多數專家同意中國經濟的趨勢是「L」形,經過一段時間的滑落與調整,將迎來一個長期的穩定增長期。


換句話說,過去那種高增長不可能再維持了。但是,40年,幾乎就有4代人,已經習慣了經濟高速增長的節奏,如今慢下來,也將會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那種樂觀主義的態度,可能需要更多理性的調整。


這一思想,在人們的理財觀念上體現得更為充分。一個段子說,上海大媽提出的理財方案,收益要遠高於各金融公司所開發的理財產品。中國人熱衷於房產,這就是求穩定的集中體現,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保守觀念。


每個人,都要重新尋求與世界的相處之道,世界向內,個人怎麼辦?或許也應該像國家那樣,更多「向內」,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自我成長。


且讀且評論。本周最佳評論得贈書《北大歷史講座》。

意外頻發的2016 新刊特薦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人「追星」有多瘋狂
我們為什麼要讀王陽明?
《論語》解讀職場法則!這篇文章有福利!
年末大促,最後一天!

TAG: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2017,世界向內 新刊先讀
2017 一月新刊導讀
訂閱大科技2017新刊特價最後2天
訂閱大科技2017新刊特價最後3天
2017醫美行業10宗「最」盡在《伊美薈》新刊
170109 吳亦凡登《上海電視周刊》1月B封面 新刊將於1月12日發行
新刊概覽:《人像攝影》2017年第6期
新刊目錄 2016年第6期
新刊概覽:《人像攝影》2017年第7期
新刊目錄 2017年第6期
訂閱大科技2017新刊特價優惠最後4天喲
新刊概覽:《人像攝影》2017年第9期
訂閱大科技2017新刊特價優惠最後6天喲
訂閱大科技2017新刊特價優惠最後7天喲
《環球科學》2017年3月號新刊上市
《環球科學》2017年6月號新刊上市
新刊預告 2017年第九期
2017年第4期新刊預告——老鼠中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渡航又要咕咕咕了?小學館官網 4 月 18 日發售新刊未出現大春物 12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