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萬字,是彭博2016年度推薦書單(上)
撰文:Julie Verhage 、Simon Kennedy
2016年是充滿意外的一年,一波平民主義的浪潮,帶領著英國公投脫歐(Brexit),讓美國選舉出了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全球學術界、金融界、企業界、政界、科技界的領軍人物驚覺自己置身於這樣的一個世界。似乎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他們紛紛開始閱讀J?D?萬斯所著的《鄉巴佬輓歌》。
這本書在彭博調查年度最受歡迎書籍的過程中,成了被提及最多的一本。推薦《鄉巴佬輓歌》的人有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尼爾?卡什卡利、哈佛大學教授格里高利?曼昆、貝萊德副董事長菲利普?希爾德布蘭德、凱斯資本創始人惠特尼?蒂爾森。
其他受到多人推薦書籍還有:《知者:艾倫?格林斯潘的生涯》,作者塞巴斯蒂安?馬拉比;《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作者彼得?弗蘭科潘;《歐元與觀念之戰》,作者是馬庫斯?K?布倫納梅爾、哈羅德?詹姆斯和讓-皮埃爾?蘭道。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我們的最後一個》(Le Dernier des n?tres)
阿德萊德?德?克萊蒙-托納爾(Adéla?de de Clermont-Tonnerre)
「《我們的最後一個》是一本很美的小說,一部出色的虛構作品,一直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延續到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
《竊國者:腐敗威脅全球安全》(Thieves of State: Why Corruption Threatens Global Security)
薩拉?查耶斯(Sarah Chayes)
「我也非常喜歡薩拉?查耶斯這本書,書中講述了腐敗會怎樣威脅政府和社會。」
蒂莫西?亞當斯(Timothy Adams)
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會長
《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與工作》(The 100-Year Life: Living and Working in an Age of Longevity)
琳達?格拉頓(Lynda Gratton)、安德魯?斯科特(Andrew Scott)
「格拉頓和斯科特的敘述讓我們大開眼界。書中講述道,發達經濟體的人口結構正在經歷迅速的變革。隨著『Z世代』的大多數人活到一百歲,這種變革會帶來十分深遠的後果。對於一個由百歲老人組成的社會,相應的政策挑戰也會十分艱巨,我們需要徹底地重新思考教育、職業發展、就業、退休等議題,也需要對可能隨之而來的退休和儲蓄危機,徹底地重新構想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
《鄉巴佬輓歌:回憶陷入危機的家庭和文化》(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
J?D?萬斯(J.D. Vance)
「十分個人化地深入審視了美國社會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在絕望和挫敗中痛苦地兜圈子,其中部分原因是他們的自毀行為,而這只是加劇了經濟機遇的匱乏。」
勞拉?阿布勒(Laura Alber)
威廉姆斯-索諾瑪(Williams-Sonoma Inc.),CEO
《堅韌不拔:激情與毅力的強大力量》(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安吉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
「這本書可以激勵讀者,它會提醒你,取得很大的成功之前,需要經歷極大的挑戰。《堅韌不拔》一書中講述了很多常讀常新的故事,為我們顯示了引領人走向事業成功和個人成就的『堅韌』有很多形式,比如創新、勇氣、韌性、決心。書中探索的『堅韌』這個概念是冷峻而堅決的,它承認在艱難的環境之下仍堅持不懈,這是一個實打實的挑戰。但它也是優雅的,因為書的核心思想和表述方式很簡潔。」
多米尼克?巴頓(Dominic Barton)
麥肯錫(McKinsey & Co.),執行董事
《必然:闡述12種必然的科技力量》(The Inevitable: Understanding the 12 Technological Forces That Will Shape Our Future)
凱文?凱利(Kevin Kelly)
「凱文?凱利是《連線》(Wired)雜誌聯合創始人,現在則是一位『反主流長者』。在過去30年里,他一直都是為我們指點未來趨勢的最可靠嚮導之一。這倒不是因為他一直正確(說到預測未來,誰能一直正確呢?),而是因為他一直很有趣,而且用矽谷里一個很恰當的詞來形容,他一直都『並不淺顯』(non-obvious)。在《必然》一書中,他又拿出了很出色的論據,來闡述為什麼所有東西的數字化,以及『認知』的工業化,會對世界造成遠遠超出我們目前所見的改變。」
《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The Silk Roads: A New History of the World)
彼得?弗蘭科潘 (Peter Frankopan)
「歷史學者彼得?弗蘭科潘重新勾畫了我們頭腦里的地圖,他栩栩如生地講述了極少西方人在學校里學習過的一塊地域,也就是從地中海一直到中國西部,跨越亞洲的廣袤土地。他這部遼闊的歷史書可讀性很高,可喜的是,本書為這塊地域關鍵而複雜的過去,提供了引人入勝的新資料。書中還解釋道,在我們這個日益多極化的世界,這片地域的未來肯定會影響我們共同命運的走向。」
馬修?巴贊(Matthew Barzun)
美國駐英國大使
《愛的過程》(The Course of Love)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
「作為一個外交官和一對雙胞胎的父親,挑出最喜歡的書有些困難。不過我願意推薦《愛的過程》,這是一本教人一直相愛的浪漫作品,著實不可多得。我太太布魯克(Brooke)的專業背景是諮詢師,是她讓我相信了夫妻諮詢的益處,而這本小說則清晰展示了為什麼這種做法如此明智。是的,人與人之間需要維繫和修補,但是更嚴峻的鴻溝在於我們自身:一面是誘人、飄渺的理想,另一面是身而為人,難堪、又無從逃避的諸多現實。想維繫愛,就要做些低微的工作:承認、學習和成長。我從事外交工作時,置身於美英兩國的『特殊關係』(Special Relationship)當中,又親身代表著這種關係,所以這本書對我也起到了一些外交指南的作用。人們或許以為,我們這兩個國家之所以一起做困難的事,是因為我們是朋友。但我想說,我們之所以是朋友,是因為我們會一起做困難的事。」
約翰?博格(John Bogle)
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創始人
《別人的錢:金融業真正的生意》(Other People』s Money: The Real Business of Finance)
約翰?凱(John Kay)
「有洞察力,有啟發,文筆好。我十分推薦。」
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
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總裁
《可是萬一我們錯了呢?:像思考過去一樣思考現在》(But What if We』re Wrong?: Thinking About the Present as if It Were The Past)
查克?克羅斯特曼(Chuck Klosterman)
「《可是萬一我們錯了呢?》這本書里講的是我們搞錯了,但因為所有人都以為不會錯,所以沒有人會談論的那些大事。這對於文化是成立的,對於科學也同樣成立,而博學又嫻熟的克羅斯特曼深入探討這個主題可謂遊刃有餘。作者採訪了一些出色(但固執)的人,這也是本書的加分項。」
《曼迪波家族》(The Mandibles: A Family, 2029-2047)
萊昂內爾?施賴弗(Lionel Shriver)
「《曼迪波家族》幾乎是一部反烏托邦小說,本書文筆出色而且作者對經濟知識相當了解,書中講述的美國做出的錯誤抉擇有點太多了。老實說,這本書可以很好地提醒我們,事情本來可能會更糟的。」
芭芭拉?伯恩(Barbara Byrne)
巴克萊(Barclays)投資銀行部,副董事長
《穿過針眼:公元350年至550年,財富、羅馬帝國的衰落,以及基督教在西方的成型》(Through the Eye of a Needle: Wealth, the Fall of Rome, and the Making of Christianity in the West, 350-550 AD)
彼得?布朗(Peter Brown)
「這是羅馬時代最富有、最有權勢的人群的故事。書中講述道,羅馬帝國先是大興土木修建地標,接著聯合了被征服的民眾並向『全球臣民』提供服務,之後築起圍牆保護單個的城邦不受野蠻人的侵擾。這是羅馬帝國衰落以後政局分裂的故事,也是基督教會填補其後的權力真空的故事。彼得?布朗是分析古典時代末期的先鋒,他帶領讀者走上了一條引人入勝又大開眼界的旅途,從羅馬帝國的衰落開始,一直到異教徒的羅馬社會發生轉變成為新的文明,基督教會崛起為權力的核心。這與當今世界的格局有不可思議的相似之處,權力結構正在轉變,經濟增長舉步維艱,財富不平等的問題又遭遇了快速而劇烈的文化和科技變革。」
《思考,快與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在《思考,快與慢》一書中,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出色地分析了我們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行為方式。卡尼曼提出,有兩套系統支配著我們的思考方式:系統一是快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意識的、由情緒驅動的;系統二則更緩慢、有節制、更理性。通過分析過去幾十年間彙集的多種多樣的研究案例的結果,作者探究了這兩個系統是如何互動的。該書向讀者揭示了我們的認知偏差是怎樣促使我們扭曲判斷的,也顯露了人在不同情景下的反應,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性驅動的。
「這本書能讓你重新評估自己的思維過程,理解為什麼我們總是會低估概率、過於樂觀,以及為什麼不買東西比擁有之後再送人更容易。單單是擁有它,就能提高它在我們心目中的價值。在這個經濟學課程會講授效率和有效性的世界,丹尼爾?卡尼曼又指出了市場的一個神秘配方——人類處理信息的方式。我們不是機器,這是好事。所以還有希望。因此,丹尼爾?卡尼曼贏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第一個贏得這個獎項的非經濟學家。」
羅傑?卡爾(Roger Carr)
BAE系統公司,總裁
《索姆河戰役:突破防線》(Somme: Into the Breach)
休?塞巴格-蒙蒂菲奧里(Hugh Sebag-Montefiore)
「這是一本出色的書,文筆好、吸引人,而且也讓人不安。書中講述了一個世紀以前駭人聽聞的衝突,其教訓到今天都能給人共鳴:有能力、有經驗的領導者多麼重要;可以依靠普通人做超乎尋常的事;所有複雜的運籌當中,溝通都起著關鍵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這部經過認真研究的歷史反映了歐洲戰爭的恐怖,它提醒我們,與海峽對岸最近的鄰國維持和平、合作、友誼,是很有價值的。」
克雷格?柯本(Craig Coben)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全球股權資本市場主管
《怎樣看足球》(How to Watch Football)
路德?古力特(Ruud Gullit)
「1990年代中期來到切爾西(Chelsea)的時候,這位荷蘭國腳極力宣揚『性感足球』的好處。但是這本書卻揭示出,古力特是一個不帶情感的務實主義者,他對若澤?穆里尼奧(Jose Mourinho)、迭戈?西蒙尼(Diego Simeone)甚至是20年前的溫布爾登『瘋人幫』(Crazy Gang)都表達了極高的讚揚。
「對於我這種紙上談兵的人,古力特的戰術圖表讓人很愉快:他會給你講解各種陣型,著重指出在某種特定的排布下要關注什麼。我很欣賞古力特挑戰庸見的做法:他挑戰了荷蘭(尤其是阿賈克斯)對於4-3-3陣型的傳統信仰,稱讚了4-4-2陣型和4-5-1陣型的長處。最後,我很欣賞《怎樣看足球》這本書迴避了輕佻的評論,而是把我們當成了渴望看到深入、嚴謹的分析的有才智的球迷。實際上,古力特要說的是,在足球場上最性感的莫過於贏球。而這個經驗激發的共鳴,遠遠超出了足球場。」
《莫斯科的紳士》(A Gentleman in Moscow)
阿莫爾?托爾斯(Amor Towles)
「書中的主角是被布爾什維克軟禁到酒店(Metropole Hotel)的伯爵,罪名是他寫的一首詩被認為是反革命的。這本書中探究了在被剝奪了你曾經最珍視的東西之後,才找到人生的意義,這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伯爵被迫離開了他的家、離開了他的財富,也離開了他過的生活,他在束縛自己的酒店裡適應了過來,而且在某種意義上如魚得水。鑒於2016年的政局讓人震驚,伯爵的故事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切題。」
艾比?約瑟夫?科恩(Abby Joseph Cohen)
高盛(Goldman Sachs)全球市場研究所,主任
《白人垃圾:400年來鮮為人知的美國階級史》(White Trash: The 400-Year Untold History of Class in America)
南希?埃森伯格(Nancy Isenberg)
「這本書的標題很聳動,但內容卻很嚴謹,作者從經濟和社會流動性的視角,對美國歷史進行了審視。書中包含了超過100頁的腳註,於是正文得以用令人動容的筆調,講述了那些受教育不高、技能不高的勞工,心中的志向如何一再遇挫。革命之前的殖民地往往是以森嚴的階級結構組織起來的,這種結構以難以啟齒的行徑殘害著奴隸,但也讓受制其中無法脫身的白人負擔沉重。儘管美國早期的經濟矛盾常常是在北方和南方之間發生,但這些矛盾也可以形容為城市和鄉村社群之間的矛盾,這種局面今天也仍然存在。《白人垃圾》一書討論了這些問題,以及持續至今的文化裂痕。」
《夢想之城:移民鑄就的紐約,400年的史詩》(City of Dreams: The 400-Year Epic History of Immigrant New York)
泰勒?安賓德(Tyler Anbinder)
「美國引以為傲的特點在於,它是文化和人群的大熔爐,這一點最為明顯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城市,尤其是紐約。今天,大約有超過35%的紐約居民是移民。這座城市歷史上的很多時候(並不是所有時候)都歡迎移民的到來,最終也往往(但並不總是)會把他們納入社會和經濟脈絡當中。對於移民體驗中慘痛的一面,本書並未吝惜筆墨。《白人垃圾》一書中描寫的諸多阻礙,也同樣折磨著來到紐約的移民,但是城市往往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和教育機遇,於是他們的後代實現了經濟和社會的流動。」
維克多?康斯坦奇奧(Vítor Constancio)
歐洲中央銀行副行長
《全球不平等:全球化時代的新路徑》(Global Inequality: A New Approach for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布蘭科?米蘭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
「《全球不平等》很好地分析了各國之間(主要是亞洲和西方之間)日益平等的進步,以及所有發達經濟體內部日益加劇的不平等。米蘭諾維奇解釋了著名的『大象曲線』,這個曲線展示的是富裕國家當中,因全球化而加劇的中產階級的擠壓。他指出了富裕的民主國家產生的不平等的風險——金權政治和平民主義。書中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對不遠的未來發生重大調整的可能性很悲觀。」
《美國增長的起落:內戰以來的美國生活水準》(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 The U.S. Standard of Living Since the Civil War)
羅伯特?J?格登(Robert J. Gordon)
「《美國增長的起落》這本巨著,闡述了發達經濟體為什麼遭遇了收入、生產力、就業增長都長期低迷的挑戰。」
《歐元與觀念之戰》(The Euro and the Battle of Ideas)
馬庫斯?K?布倫納梅爾、哈羅德?詹姆斯(Harold James)、讓-皮埃爾?蘭道(Jean-Pierre Landau)
「很棒地闡述了歐元區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核心:日耳曼國家和拉丁國家不同的世界觀。本書促進了相互理解,並呼籲妥協,遺憾的是,它並沒有為這樣的妥協繪製出一個可能的具體藍圖。」
米爾頓?庫珀(Milton Cooper)
金克地產(Kimco Realty),董事長
《狂熱讀者》(Avid Reader: A Life)
羅伯特?高特利伯(Robert Gottlieb)
「這是高特利伯一部令人愉悅的回憶錄,他曾在西蒙舒斯特出版社(Simon & Schuster)、艾爾弗雷德?A?克諾夫出版社(Albert A. Knopf)和《紐約客》擔任主編。書中講述了他作為編輯的生涯中,以及與他合作過的作者的許多掌故。這些作者包括托尼?莫里森、約翰?奇弗、凱瑟琳?格雷厄姆、羅伯特?卡羅、凱瑟琳?赫本、諾拉?艾芙隆和比爾?柯林頓。無法滿足的閱讀欲和溫暖的友誼貫穿了他的一生。這是一本很棒的讀物。」
《鴿子隧道:我人生的故事》(The Pigeon Tunnel: Stories from My Life)
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
「這位世界知名的作家在回憶錄《鴿子隧道》中,講述了他的人生和職業生涯里的許多故事。儘管他的故事都很精彩,但尤為值得注意的是他與父親羅尼?康威爾(Ronni Cornwell)之間糟糕而又不同尋常的關係。勒卡雷形容父親是一個『破產的騙子』。約翰?勒卡雷的作品精髓有很多來源於他與父親的關係,他誠實、直白地談論了這個問題。」
霍華德?戴維斯(Howard Davies)
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董事長
《男人之種種》(All That Man Is: A Novel)
戴維?邵洛伊(David Szalay)
「邵洛伊曾從事廣告業,他之前的小說有一些油腔滑調,過多地展示自己。但這本《男人之種種》位列曼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短名單,顯示出他是一位思路相當寬的作家。書中有九段關於當代歐洲男性的故事,相互之間聯繫鬆散。包括一個里爾的失業男子,他有些喜歡肥胖的英國遊客;一個匈牙利男子,他在倫敦打理女朋友的賣淫生意。讀完之後,很難對21世紀的歐洲男性感到樂觀,不過你至少會發現自己找到了一個有出色前途的小說家。」
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
2015年諾貝爾獎得主,伍德羅?威爾遜學院(Woodrow Wilson School)教授
《被驅逐者:美國城市的貧窮與利潤》(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
戴維?邵洛伊(David Szalay)
《兩美元過一天:一文不名地在美國生活》($2.00 A Day: Living on Almost Nothing in America)
凱瑟琳?J?艾丁(Kathryn J. Edin)、H?盧克?沙伊弗(H. Luke Shaefer)
「馬修?戴斯蒙德撰寫的這本傑出的民族志作品,記錄了密爾沃基的困頓環境之下,人們為了有一個落腳之處是如何艱難生活的。《兩美元過一天》則顯示了在就業市場的最底端努力生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兩本書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非洲和亞洲的窮人過得真比美國的窮人糟糕很多嗎?」
《自己土地上的陌生人: 美國右翼的憤怒與哀悼》(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 Anger and Mourning on the American Right)
阿利?拉塞爾?霍克希爾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自己土地上的陌生人》對路易斯安那州的茶黨(Tea Party)成員給出了讓人吃驚的同情描寫。霍克希爾德與她採訪對象的思維方式和理念大相徑庭,但她還是搜集到了他們自身『深層次的故事』,尤其是對那些他們認為『插隊』站在自己前面的人懷有的憤怒。而自己就是插隊者的奧巴馬夫婦,卻對他們揮手致意。」
《向富人徵稅:美國、歐洲財政公平的歷史》(Taxing the Rich: A History of Fiscal Fair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肯尼思?席夫(Kenneth Scheve)、戴維?斯塔薩維奇(David Stasavage)
「《向富人徵稅》解釋了這個問題:美國窮人和憤怒的人所面臨的問題,很難通過財富再分配的稅收機制來解決。」
克里斯?德沃夫(Chris DeWolfe)
MySpace聯合創始人、Jam City Inc. CEO
《創新公司:皮克斯的啟示》(Creativity, Inc: Overcoming the Unseen Forces That Stand in the Way of True Inspiration)
艾德?卡特姆(Ed Catmull)
「卡特姆是皮克斯(Pixar)的聯合創始人,這本書對於我尤其事關重大,因為書的主題是創造一個有創造力的創新文化——將不同的創意職能聚攏到一起,從而創作出絕好的故事。書中對溝通講了很多,也講了很多案例和失敗後的分析,都超級有趣。書中有很多見解讓我產生了共鳴:其一,你把很棒的主意交給一個一般般的團隊,就會得到垃圾一樣的結果。而你把一個一般般的主意,交給一個很棒的團隊,他們就能做出改進,讓它變得更好!其二,要創造一種認為冒險很安全的文化,而不是領導者總想要控制所有風險的文化。」
《玩家一號》(Ready Player One: A Novel)
恩斯特?克萊恩(Ernest Cline)
「考慮到我對『另類世界』的體驗,以及研究和創造流行文化(MySpace)、遊戲(Jam City)、虛擬現實(我們正在開發的新項目)對經歷,我常常會思考未來25年世界會走向哪裡。我們現在創造的很多東西,是對現實世界的問題和焦慮的一種逃避。我很好奇,這本書中的一些元素會不會像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在《一九八四》中觀察到的一樣有趣。」
安德列斯?東布雷特(Andreas Dombret)
德意志聯邦銀行(Bundesbank),理事
《我們在等什麼:應對氣候變化的邏輯、前景和緊迫感》(Why Are We Waiting? The Logic, Urgency, and Promise of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
「尼古拉斯?斯特恩的傑作,從一個經濟學家的角度討論了氣候變化和可能的解決辦法。不過,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斯特恩並沒有克制自己,而是果斷踏入了道德哲學的領域。他討論了氣候辯論的道德和倫理層面,而在過去幾年的幾場演講里,我也討論過倫理議題。」
穆罕默德?埃里安(Mohamed El-Erian)
安聯(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
《製造者和掠奪者:金融的崛起和美國商業的衰落》(Makers and Takers: The Rise of Finance and the Fall of American Business)
拉娜?福魯哈爾(Rana Foroohar)
「福魯哈爾對於美國『金融化』的分析,很出色地解釋了為什麼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八年之後,華爾街的利益仍然能夠支配商業界的利益。本書的行文很吸引人,它令人信服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為何經歷了一個糟糕的轉變,這樣的轉變是何時、以何種方式發生的。我們現在還在感受這次轉變的後果,比如經濟表現屢屢差強人意、人為製造的金融市場,以及利用憤怒的政治手段漸漸風行。書中還提出了,為了重建有效性和信用,可以做些什麼。」
《知者:艾倫?格林斯潘的生涯》(The Man Who Knew: The Life and Times of Alan Greenspan)
塞巴斯蒂安?馬拉比(Sebastian Mallaby)
「《知者》這本書是為艾倫?格林斯潘撰寫的一本很紮實、很讓人享受的傳記,但又遠遠不僅如此。格林斯潘曾擔任過18年美聯儲主席,也是從理查德?尼克松到喬治?W?布希,每一任美國總統身旁都不可或缺的人物。書中不僅描寫了一位傑出又充滿反差的成功人物的生涯,還相當真實地揭示了複雜決策背後的政治權衡,尤其是面臨不確定性之時,揭示了人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揭示了克服巨大分歧的困難。書中通過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政策制定者之一的視角,記錄了金融界和中央銀行的演變。」
黛安娜?法雷爾(Diana Farrell)
摩根大通研究所(JPMorgan Chase Institute),主任
《素食者》(The Vegetarian)
韓江(Han Kang)
「這部十分令人不安,但也很值得關注的小說出自一位韓國作家之手。本書強迫讀者面對一些讓人不自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與全世界個人議題和政治局面日益令人困惑的圖景息息相關。」
《知者:艾倫?格林斯潘的生涯》(The Man Who Knew: The Life and Times of Alan Greenspan)
塞巴斯蒂安?馬拉比(Sebastian Mallaby)
「這本書文筆異常出色、很吸引人,它同時講述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的經歷,也講述了現代金融業的演變。」
約阿希姆?費爾斯(Joachim Fels)
Pimco,全球經濟顧問
《鍊金術的終結》(The End of Alchemy)
默文?金(Mervyn King)
「這本書真是一本值得稱道的作品,書中運用了大量經濟學模型。作者默文?金是一位前中央銀行行長,曾率先設置通脹目標,並一直改進這種做法使之趨於完美。基於他在嚴峻金融危機期間及之後的經歷,默文?金勛爵現在提出,『極端的不確定性』十分普遍,由於無法設想未來會發生什麼,經濟學家、中央銀行、投資者用來預測的概率模型就註定會失敗。」
《全球不平等:全球化時代的新路徑》(Global Inequality: A New Approach for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布蘭科?米蘭諾維奇(Branko Milanovic)
「如果你想理解英國脫歐和特朗普得勢背後的力量,請從這本書開始讀起。米蘭諾維奇採取了全球性、歷史性的宏大視角,展示了自我持續的不平等,在美國及其他國家已經到了多麼根深蒂固的地步。他預言道,在全球化和科技手段的推動下,富裕國家中產階級受到擠壓的大趨勢還沒有結束。」
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
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著有《基辛格1923-1968年:理想主義者》(Kissinger, 1923-1968: The Idealist)
《知者:艾倫?格林斯潘的生涯》(The Man Who Knew: The Life and Times of Alan Greenspan)
塞巴斯蒂安?馬拉比(Sebastian Mallaby)
「任何一個宣稱對中央銀行——或者說對美國現代政治和金融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應該閱讀塞巴斯蒂安?馬拉比這本做過很深的功課、文筆也十分優雅的《知者》。它是一部充滿驚喜的上乘的學術作品。」
湯姆?弗萊徹(Tom Fletcher)
《赤裸外交:數字時代的權力和治國術》(Naked Diplomacy: Power and Statecraft in the Digital Age)一書作者
《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彼得?弗蘭科潘 (Peter Frankopan)
「如果想要了解東西方之間的轉變所產生的影響,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案頭書。它遠遠跳出了『看地圖講歷史人物』的敘事手法。鑒於我們目前正面臨著世界走向不明的局面,我們都需要理解文明是如何興起和衰落的。」
《未來的產業》(Industries of the Future)
亞力克?羅斯(Alec Ross)
「《未來的產業》寫得十分精彩,作者為那些不是極客的普通讀者,以幽默和敏銳的筆法講解了重大的科技變革。只要你在問自己,孩子未來需要學什麼,才能在21世紀如魚得水,那麼你就應該看這本書。羅斯有一個超乎尋常的見解,他認為科技變革不僅是一個趨勢,而且必須要在理解它對人的現實影響的前提下,對它進行管理。這是一本有感情、有靈魂的未來預言。」
彼得?弗蘭科潘 (Peter Frankopan)
牛津大學歷史學者,《絲綢之路》作者
《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8》(The Romanovs 1613-1918)
西蒙?賽巴格?蒙蒂菲奧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
「《羅曼諾夫王朝》用愉快的筆調,透過權力的迴廊(以及床幃),講述了統治俄羅斯的家族貫穿300年的喧囂歷史。羅曼諾夫家族裡有些人好,有些人壞,有些人很危險,在這本機智活潑的歷史書里,這些人物都躍然紙上。書中明確指出,俄羅斯之所以沒有分崩離析,是靠有力的願景、獎賞忠臣,以及在鄰國和敵人面前絕不妥協的立場。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
《遇見神奇手稿》(Meetings With Remarkable Manuscripts)
克里斯托弗?德?哈默爾(Christopher de Hamel)
「《遇見神奇手稿》是一個來自中世紀的信息、思想和圖片的寶庫。但這本絢麗的書告訴我們的東西,不僅關於過去的時代,它還解釋了我們如何對待珍貴的物件,如何收藏、為何收藏,過去珍視知識是多麼重要。一些人認為如今不應該那麼聽信專家的話,這本書完美地反駁了這種觀點。」
阿德納?弗里德曼(Adena Friedman)
納斯達克(Nasdaq),總裁、首席運營官、候任首席執行官
《召喚良知:小馬丁?路德?金博士著名演說》(A Call to Conscience: The Landmark Speeches of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克萊伯恩?卡森(Clayborne Carson)
「小馬丁?路德?金博士是最偉大的美國人之一,閱讀他這些鼓舞動人的雋永演說,再次讓我認識到成為真正的領導者到底意味著什麼。他用他的激情、才智、同理心,改變了數百萬人的想法,也在我們的國家激發了積極、持久的變革。」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
羅恩?徹諾(Ron Chernow)
「漢密爾頓是美國最偉大的成功故事之一:一個出生在海外的孤兒,來到了美洲的殖民地,塑造了未來幾百年我們國家的經濟基礎。這段引人入勝的『故事』里有許許多多的曲折,讀者恐怕會誤以為是小說。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通過一位偉大的立國先賢的視角,了解我們國家誕生的歷程。我很好奇漢密爾頓本人是否能理解他的經濟模型,以及他為我們國家規劃的路徑有多麼雋永。」
邁克爾?弗羅曼(Michael Froman)
美國貿易代表
《失調:美國人為何在全球經濟中落於下風》(Failure to Adjust: How Americans Got Left Behind in the Global Economy)
愛德華?奧爾登(Edward Alden)
「這麼說肯定顯得特別書獃子,但是愛德華?奧爾登關於貿易的新書真的很及時。當然,這一陣子我也沒有多少機會讀書。」
傑森?福爾曼(Jason Furman)
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U.S.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
《現實主義者的民主:為什麼選舉無法產生回應民意的政府》(Democracy for Realists: Why Elections Do Not Produce Responsive Government)
克里斯托弗?H?亞琛(Christopher H. Achen)、拉里?M?巴特爾斯(Larry M. Bartels)
「《現實主義者的民主》是2016年很關鍵的一本讀物,無論在實證還是理論層面都很嚴謹的一本政治科學著作,反駁了傳統上對於民主的辯護,即它是一種反映『民眾意志』的方式,或者它能讓有充分了解的、理性的選民引導國家。相反,兩位作者提出了一種植根於群體身份認同和社會心理學的民主理論。」
《大趨同:信息技術與新全球化》(The Great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New Globalization)
理查德?鮑德溫(Richard Baldwin)
「《大趨同》一書兌現了鮑德溫在全書第一句話中做出的大膽論斷:『本書旨在改變你對全球化的思考方式』。他提出,隨著商品的貿易(從1820年代就一直在加速)讓位於思想的貿易(始於1990年前後),全球化已經發生了轉變,於是收入水平的趨同加劇了,通過貿易取得的效益也增加了,然而一些地區和職業的成本卻提高了,而且這種提升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轉的。」
傑妮-安娜?賈迪亞(Jayne-Anne Gadhia)
維珍金融(Virgin Money),CEO
《火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
寶拉?霍金斯(Paula Hawkins)
「我很忙,所以小說必須每一頁都能真的抓住我,我才會把它讀完。這本書就是這樣。角色很棒,故事也很好。我家裡的每一代人都有同樣的感覺。」
《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J?K?羅琳(J.K. Rowling)、傑克?索恩(Jack Thorne)
「我也很喜歡讀《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的劇本,不過很有意思的是,我沒辦法說服十多歲的女兒來讀。她更願意看舞台表演。我喜歡是因為不僅故事很聰明,而且我能想像出在舞台上會是什麼樣子,我想這就體現了寫作的真正才能。」
《黑箱思維:為什麼只有少數人能從錯誤中汲取教訓》(Black Box Thinking: Why Most People Never Learn from Their Mistakes—But Some Do)
馬修?賽義德(Matthew Syed)
「我目前最喜歡的商業書。大體來說,這本書講的是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心態是固定的,另一種人會分析自己的錯誤,從中學習並成長。我十分認同。」
安德魯?戈登(Andrew Golden)
普林斯頓大學投資公司(Princeton University Investment Co.),總裁
《被驅逐者:美國城市的貧窮與利潤》(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
馬修?戴斯蒙德(Matthew Desmond)
「《被驅逐者》一書在『去他者化』這個方面做得很好。它用深入、細微的筆調講述了當下亟需的故事,彭博的讀者對這些故事所發生的世界應該會感到陌生。有家可歸是一件很基本的大事。被驅逐後失去居所,會劇烈地改變生活,而且這種事情居然頻繁發生在許許多多善良、勤勞的人身上,這讓人震驚。(這才是被操縱的制度!)戴斯蒙德提出的回應,應當激發起切實的討論。」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尤瓦爾?諾亞?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進化就像引力一樣,『只是一種理論』,但它確實解釋了很多事情。《人類簡史》講述了進化的歷史,本書提醒我們,所有的進步帶來的後果中,總有一些是不幸的、無法預見的。(比如從狩獵和採集走向農業的進步,就同時帶來了饑荒風險加劇的後果。)當前的科技進步為我們賦予了越來越多的改變未來進化的能力,本書的結尾引導我們,思索這些進步可能引發的後果。」
瓦萊麗?孔塔列娃(Valeriya Gontareva)
烏克蘭中央銀行(Ukrainian Central Bank),行長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尤瓦爾?諾亞?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本書為理解人類社會的歷史提供了一個大膽而異乎尋常的方式,如果你想在思考全球議題時跳出桎梏,那麼這本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作者對相互交織的哲學議題得出的結論,很值得閱讀和思索。如果想開拓視野,十分推薦這本書。」
帕特里克?T?哈克(Patrick T. Harker)
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行長
《金錢改變了一切:有了金融,文明才成為可能》(Money Changes Everything: How Finance Made Civilization Possible)
威廉?N?戈茲曼(William N. Goetzmann)
「威廉?戈茲曼討論了金融業是如何塑造人類文明進程的。金融讓社會超越了地理和時間,最終在相互之間構築了信任。對於任何一個對金融業的歷史感興趣的人,這都是一本必讀書。」
《傳染的瘋狂:染上心理疾病的驚人科學》(Infectious Madness: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ow We 「Catch」 Mental Illness)
哈麗特?A?華盛頓(Harriet A. Washington)
「哈麗特?華盛頓提出的理論是,某些形式的精神疾病可能是由細菌、寄生蟲、病毒引發的。這是一本很重要的書,它有助於減輕精神疾病的惡名,讓人們及早得到他們需要的治療,而不是一味諱疾忌醫。」
《崩潰的架構:21世紀的全球體系》(The Architecture of Collapse: The Global System in the 21st Century))
毛羅?F?紀廉(Mauro F. Guillen)
「《崩潰的架構》分析了為什麼全球經濟體系越來越脆弱,風險也越來越大。這本書以博大的視角,探討了世界各國危機的成因,以及可以做些什麼來避免這些危機。」
菲利普?希爾德布蘭德(Philipp Hildebrand)
貝萊德(BlackRock),副董事長
《分崩離析:1960年至2010年美國白人境況》(Coming Apart: The State of White America, 1960-2010)
查爾斯?穆雷(Charles Murray)
「這本出版於2012年的書很令人不安,它依據大量數據,用分析性的筆調,講述了美國社會當中,上層和下層階級之間逐漸加深的一種新形式的隔離,這種隔離對經濟、文化,甚至健康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鄉巴佬輓歌:回憶陷入危機的家庭和文化》(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
J?D?萬斯(J.D. Vance)
「這本書再次審視了相同的主題:經濟和社會的崩潰。但本書是通過一個家庭的經歷來體現的。書中的故事將肯塔基州阿巴拉契亞山麓的小城傑克遜,與工業發達的俄亥俄州南部聯繫到了一起。這本書是一位前政府高官兩周前才剛剛推薦給我的,我一天就讀完了。對於關心美國,尤其是關心經濟繁榮有多麼關鍵的讀者,我實在想不出有哪本書比這一本更切題了。」
尼爾?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
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
《正義的慈悲:美國司法中的苦難與救贖》(Just Mercy: A Story of Justice and Redemption)
布萊恩?史蒂文森 (Bryan Stevenson)
「關於刑事司法體系我學到了很多。書中講述了很多讓人震驚的事實以及人們的遭遇。這本書讓人大開眼界,希望情況發生了改善,因為司法體系里的問題讓人十分不安。」
《鄉巴佬輓歌:回憶陷入危機的家庭和文化》(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
J?D?萬斯(J.D. Vance)
「這本書寫得很精彩。關於阿巴拉契亞山周邊地區,他們的文化,以及那種文化之中成長起來的人的生活受到的影響。這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鼓舞人心的故事,同時它也指出了貧困延續數代人的深層原因。」
《知者:艾倫?格林斯潘的生涯》(The Man Who Knew: The Life and Times of Alan Greenspan)
塞巴斯蒂安?馬拉比(Sebastian Mallaby)
「這本書我才剛開始讀,到目前為止都很有趣。有點諷刺的是,在格林斯潘職業生涯初期,他極力反對創立美聯儲,還曾幫助尼克松總統,迫使美聯儲主席伯恩斯(Burns)把利率維持在低位。我很想瞧瞧,這本書還會揭示別的什麼讓人驚訝的事。」
戴赫龍(Colm Kelleher)
摩根士丹利,總裁
《金山》(Golden Hill)
弗朗西斯?斯巴福德(Francis Spufford)
「18世紀中葉,一個陌生人從倫敦來到了紐約,他看起來很富有,但這財富又有些可疑。他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這部歷史小說講述了一段關於偏見和劫案的故事。小說很有趣,情節扣人心弦,讀來十分愉快。」
編輯:劉馨蔚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特朗普團隊丨「避稅大師」蘋果 丨悲觀預測丨純電商將死丨
MBA學位的代價丨許小年丨太空垃圾丨中國海外收購丨離奇謀殺案丨
......
特朗普贊普京:我知道他是個聰明人
奧巴馬警告特朗普:別太出格 |視頻
盡在《商業周刊/中文版》App
※Future Maker 董關鵬:對未來的善意 是責任 是使命
※透過商周的鏡頭,讓我們一起直擊2016年全球商業大事記
※Future Maker 郎朗:未來狂想曲 不忘初心的旋律
※2016年那些被遺忘的新聞角落,我們打算用圖片講完故事
※在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之際,讓我們回顧一下亞太主要領導人在2016年的執政表現……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
※這2萬字,是彭博2016年度推薦書單(下)
※2016年5月書單
※2016年9月書單
※2017年1月後浪書單
※2016年5月後浪書單
※我的 2016 年書單
※2017年一月書單分享
※我的2017年上半年書單
※2017書單‖八月讀書推薦清單
※我的2016書單
※2017?我的書單?第3輯
※「1BOOK140」書單之2016·07
※「1BOOK140」書單之2016·06
※2017年第三季度書單by孔鯉
※2017年第二季度書單by孔鯉
※中華書局2016年4月重印書單
※1994年的王滬寧與他的書單
※2-3歲中文書單
※我的2016年書單·虛構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