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禪宗說茶:人品即茶品,品茶如品人

禪宗說茶:人品即茶品,品茶如品人

後人對「吃茶去」以及禪心做過大量的解讀,綜合許多專家學者的觀點,我們認為關於「吃茶去」大致有以下幾層意思:

「吃茶去」的平等觀:平等觀,平常心是禪宗的基本精神,也是世人應該追求的一種心態,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自然規律去運作,用平常心去體驗、感悟工作生活,從中參悟禪的玄機。人生如飲茶,淡淡之中透露出清香,苦澀之中蘊含著甜美,苦盡才會甘來。人生在世,得意時不可沾沾自喜,失意時不可自暴自棄,笑對命運,迎接挑戰,這就是「平等心」。

「吃茶去」的當下觀:當下就是正在體驗和感受的意思。「吃茶去」這個佛教命題之所以流傳千年,長盛不衰,就在於告誡人們,日常生活之中,禪機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對它的把握與否,全在於個人當下身心的體驗和感悟。只有把握住現在,才能擁有明天光輝燦爛的未來。如果每天在旭日初升的時候不朝氣蓬勃,精神抖擻地投入工作,而是幻想「明天會更美好」,只能是不切實際的妄想。忘記昨天,把握今天,迎接明天,這就是「吃茶去」的當下觀。

「吃茶去」的寬容觀:佛教最講究寬容,寬容身邊的萬事萬物,容忍別人的缺點,寬容別人的錯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一種寬容,「吃茶去」同樣是一種寬容。一杯茶中,既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恬淡高雅,更有「相逢一笑泯恩愁」的高深境界。有老少咸宜,新朋故友一視同仁的豁達,而無「舊雨來,新雨不來」的尷尬,這是我們從中應該領悟的寬容觀。

「吃茶去」的助人觀:常言說得好,「人品即茶品,品茶如品人。」「吃茶去」包含著助人為樂、解人之危的無私奉獻精神,通過幫助人、理解人、善待人,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和人生境界,培養自己「思量一切善事,便修善修」的助人心態。

「吃茶去」的自在觀: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吃茶去」,茶是治療心病的「興奮劑」;當你洋洋自得時,「吃茶去」,茶是保持清醒的「鎮定劑」,它時刻提醒著我們,「自覺、自在、自由」是幸福快樂的靈丹妙藥,生活、學習、工作要有怡然自在的瀟洒趣,不可有身如拘囚的窘困貌。

「吃茶去」的破霧觀:「天下熙熙,皆為利趨;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對名利的過分營求,是導致貪、嗔、痴的基礎,也是人生痛苦的根源。透過清亮的香茶,體會香消霧散,品位由苦而甜、由濃而淡的漸變過程,思想的迷霧,心靈桎梏將隨之而解,這也是「吃茶去」給我們的人生啟迪。

「吃茶去」的專註觀:吃茶過程,特別是「茶道」相對繁瑣,要求專心致志,不可心猿意馬。「吃茶去」開示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心無旁騖,樂在其中,如此才能參好禪,修好身,養好性,學好習,人生才能有所成就。

「吃茶去」的平等觀:平等是人的權利,是人的精神、本性、人格尊嚴的關鍵所在。地有南北之分,人有貧富之別,但茶卻無厚此薄彼,嫌貧愛富之心。茶桌上人人平等,無論高低貴賤,但求一視同仁,這就是「吃茶去」的平等觀。

「萬言與千語,不如吃茶去!」如此,你又什麼感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茗人說茗事 的精彩文章:

王安石以水試蘇東坡,看誰才是真正的品水行家?
碧螺姑娘為救心上人,用鮮血滋養茶樹,得名「碧螺春」
馬雲說,偉大的企業要解決偉大的問題,看康善禮「煨茶」如何取經
川茶名鎮、名鄉出爐在即,十一月見分曉,猜猜有你的家鄉沒?
孕婦是否能夠喝茶?

TAG:茗人說茗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