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與文化中國建設
原標題:口述史與文化中國建設
一、文化中國建設需要口述史
當代中國正在進行的現代化建設,是古今中外不曾有過的大事業。大時代,必有大理論、大技術產生。中國在科學技術多領域的不斷超越,鼓舞了當代中國每一個有為之人。我們作為歷史文化領域的學者,能做一些什麼可以超越歐美世界的創新活動,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當代歷史記錄,尤其是當代公眾史的記錄,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人類生活的過程即人類的歷史過程,不斷生活下去就不斷產生新的歷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書寫歷史」。當代史是人類新創造的一段歷史,是歷史發展的最新階段。因為時間不斷往前延伸,所以永遠會有當代。當代不是一個時間點,它應是一個有上下限的時間段,人類歷史是一個當代上限不斷往後縮進、當代下限不斷往前延伸的動態發展過程。當代歷史不斷往前推進時,當代歷史文獻建構的任務也不斷地被提出來。
而記錄當代公眾史的最基本手段無疑是口述史。口述史起源於美國,目前中國的口述史正處在熱度上升之中,發展勢頭有後來居上的趨勢。所謂口述史,「口述」是途徑,「史」是文本。口述的主體是當事人或相關人,是活著的個人在說歷史,是典型的個人史,即個人記憶中歷史,它可以是自己的歷史,也可以是交往圈中的歷史,更可以是所歷時代的大歷史。口述史本質上是公眾口述史,是一種民間的當代歷史記錄活動,有別於傳統的組織史建構。當代歷史記憶存在於人類的大腦之中,必須直接從大腦中索取歷史記憶。在生活世界,人類最為常用的交流手段是口述,而不是筆寫。既然大部分人不會寫作,則可通過口述來完成歷史記憶的文本化過程。
過去由於錄音技術的落後,人類無法保存聲音。隨著錄音技術的進步,口述史的出現,使人類個體的歷史記憶開發成為可能。關於中國口述史的發展階段,前人已有所涉及。從口述史工具的發展來看,經歷了幾個階段:人與人對話,口耳相傳,這是以自然聲音、大腦為載體為階段,也是最日常普通的形態。代代傳承是無意識的傳遞,或者是直接的口耳傳承。出於久遠傳承目標的敘述,可以稱為口述史。第二階段,「口傳手記」,聽後有文字記錄,這是以文字為載體的階段。當年司馬遷的民間採訪,就是一種口述史調查。這兩個階段可以稱為傳統口述史階段。第三階段,進入現代口述史階段。所謂現代口述史,因為多了錄音技術。這是以錄音文本為載體的階段。為什麼要錄音?如果不錄音,所講的內容記不下來,會出現遺忘現象。錄音可以全程記錄,可以重複、可以驗證,而且可以記錄下當事人的講話聲音。這種驗證性,是保證科學性的技術條件。以前用文字記錄下來的口述是無法驗證的。第四是視頻保存,這是以視頻為載體階段。第五階段,錄音錄像保存的長久化與巨量化。早期的口述史雖然使用了錄音,但往往無法長期保存。因為當時錄音帶數量有限,成本高,只能刪了前面的錄音,重新錄製後面的聲音。進入數碼時代,錄音保存方式數字化與巨量化,可以保存在硬碟中、雲端中,不用刪除了,這就徹底解決了當事人錄音永久保存問題。代代傳承是歷史敘述出現的關鍵,只是不同時代的載體方式是不同的。口述史的幾個發展階段,實際上是歷史記憶的幾種外化方式。人類活動發生後,自動存在於大腦記憶之中。大腦記憶經過歷史認知,必須表達出來,進入傳播領域,才可長久保留。也就是說,要用歷史記憶傳播的理念及傳播的方式來理解口述史的產生與發展歷史。
口述史是當代歷史主人對歷史的直接建構,是當代歷史建構之學,它的最大意義在於沒有文獻處建立文獻。一個人,一個家族,一個社區,一個單位,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如果沒有留下當代歷史記錄,它們的歷史在未來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我們每天面臨著失去,人在世似乎歷史也在,其實已經不在了,只剩下了記憶而已。一旦記憶也失去,便什麼都沒有了。如果不及時記錄,會面臨失去一切的境地。公眾口述史,本質上是對當代民間個體歷史記憶資源的開發。人在地球上行進歷程中形成的歷史記憶,是一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公共文化積累角度來說,有責任將其保存下來。公眾口述史是一種民間文化傳承,可留下寶貴的民間文化遺產。人類記憶庫建設,可豐富檔案館、圖書館資源建設。口述史是「國情研究資源」,也是「社會科學資源」。發掘民間個體記憶,是全民智力開發的一種渠道,使中國成為智力上的世界強國。強調個體歷史記憶的記錄,有利於培養普通民眾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從而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二、口述史可以拉動文化中國建設
老人的記憶可以提升大數據積累。人類記憶庫建設,主要靠全體老人們來提供。一個具有豐富人生經驗的老人大腦記憶,就是一個微型資料庫,他們積累了無數的見聞故事與經驗、認識。如果將他們的大腦記憶開發出來,將是中國民間文化建設的一大成就。從文化價值創造角度來說,他們是最有用的人。這樣的工作,人類沒有經歷過。口述史可幫助老人留下歷史記憶。那些老人有一肚子的故事要講,但沒有機會講,口述史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人人參與,進而實現人人的歷史成為歷史。我們可以用口述史的方式,讓「無聊」的老人坐下來講故事。這樣,老年人就由經濟建設的無用者轉化為歷史文化記憶學的有用者。而且,老人的口述問題可由大學生來解決。既然要做老人口述史,就得有人來從事。無數的老人記憶整理,要求無數的青年人來參與。讓年輕人參與口述史採訪,可以解決就業問題。也可讓年輕人從老年人那麼直接獲得為人處世經驗、知識。老人口述史的提出,可讓老人與大學生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具體地說,可以解決哪些專業大學生出路呢?狹義上理解,可解決文史、新聞類專業的大學生就業。從廣義上說,各個專業均可分享到。因為,口述史與各學科各行業結合,可產生各學科各行業的口述史。專業出身的人,從事專業口述史,顯然更為理想。檔案館、圖書館的參與,解決了口述史採訪資源的存放問題。
如此,口述史有四大好處:一是解決老人問題。老人參與口述史,是對老過往生活經歷的肯定,得到國家與社會的重新承認,可以解決老人的無助感,不然老人成為等死之人。老人講述口述史,就是在記憶中重新過一遍人生,這會讓他們活得更明白。這樣他們就有事可做了,對他們的晚年生活、身心健康大有益處。二是解決了大學生就業問題。可以喚醒普通人的當代歷史記錄意識。歷史記錄行業,可以稱為文化服務行業,這是一個永恆的生生不息的文化記錄行業。三是可留下豐富的歷史記憶資源,建立老年記憶開發之學,可以解決國家歷史記憶積累問題,這將大大推進當代民間歷史建構,也將有力地推進未來的民史研究。四是促進了口述史學科發展。口述史實踐發展了,口述史學科、專業、理論建設也會跟上。由口述史入手,可以一石四鳥。因為口述史涉及的面較寬,拉動效應明顯,所以主張國家將口述史的發展上升到文化戰略層面。
三、多措施推動口述史在中國的發展
我們主張將民間個人記憶開發活動上升到國家文化戰略層面,希望得到更多的政策與財政支持。那麼,國家如何出台口述史發展政策?我們建議:一則中央與地方文化部門應加強口述史信息徵集的重要性宣傳工作,提升國人的歷史意識。二則中央到地方要設立各級口述史基金會。按單個老人數確定一定比例的口述史徵集費用,列入國家與地方財政預算之列。國家記憶由中央財政出資,由文化部之類國家機關直接負責。地方記憶由地方財政出資,集體記憶由集體組織出資。三則出台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合夥成立各種口述史事務所,用前期或後期項目形式,申請口述史基金。他們的活動可以直接創造出文化績效。這是一種既可傳承歷史又可增加就業的項目。四則國家與地方各級檔案館或圖書館承擔人類歷史記憶庫建設工作,負責大學生負責口述史記憶徵集的驗收與存放工作。五則鼓勵個人自籌經費解決個人記憶的記錄問題。此外,公共的配套設施應進一步健全,建議每個社區里設置一個故事亭,以方便老人隨時隨地講故事。也可在干休所、養老院建立生活故事館,在養老院中專門設立一間老人講故事辦公室,培老人聊天,錄下音來。對這些家護人員作進一步培訓,使之兼職口述史工作者。其他公共場所,如車站、碼頭、公園等地,也可考慮設立故事亭。總之,多方努力,多管齊下,就可建立起全國性與地方性的網路民間記憶庫。當代人民歷史記錄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原載《民主與科學》2017年第5期)
※眾生相:人民日常生活史
※小歷史與大歷史的對話:王笛《茶館》之方法論
TAG:中國公眾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