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浙學與當代浙學當同步推進
原標題:傳統浙學與當代浙學當同步推進
所謂浙學,當然是浙江的學術與文化,或者說以浙東學術或浙東學派為代表的浙江學術與文化。從空間上說,因為浙江學術是從南宋的「兩浙東路」內崛起的,開始倒被稱為「浙學」,清初被為「浙東學派」,清中葉被稱「浙東學術」,民國時期甚至被稱為「浙東史學」。今日,因為更強調「浙江」,自然使用「浙學」更好。文化浙江建設,是最近浙江第十四次黨代會上提出奮鬥目標。對浙江學界來說,建設文化浙江,應當聚焦「當代浙江」「當代浙學」「當代浙人」「當代浙派」建設。從我的角度來說,既要做好傳統浙學研究,又要關注當代浙學研究。我主要講三大主題:
一要重視大項目。回顧近十多年浙學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項目尤其是大項目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02年時,吳光主持了《王陽明與陽明學派系列研究》,最後出版了《陽明學研究叢書》(2010)11種。2007年,又出版了「陽明後學文獻叢書」第一輯10冊。2014年以後,又出版第二輯10冊。在沒有基礎類與跨學科類重大項目制時代,這個重點項目已近於重大項目了。浙學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始於2010年的「浙東學派編年史及相關文獻整理與研究」,由浙江師範大學承擔。此後,2013年,寧波大學取得「天一閣所藏文獻分類整理與研究」。2014年,浙江師範大學取得「《明文海》、《明文案》、《明文授讀》及張宗祥《增訂明文海》整理與研究」。2015年,浙江社會科學院「陽明後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又入選立項。2017年,又將有幾項大項目。在近幾年浙學主題的重大項目競爭中,浙江師範大學最早覺醒,項目最多。寧波大學、浙江社會科學院也奮起直追,獲得了相應的項目。2005年以來浙江歷史文化工程項目前後十多年,極大地推進了浙學的研究,如浙江文化傳記叢書、浙學文獻集成。第二期浙江歷史文化工程也於2017年開始,這將使浙江歷史文化工程建設再創輝煌。
除了國家哲社規劃辦、省哲社規劃辦外,各地研究中心的組建也有力地推進了浙學相關項目的執行。如浙江海洋文化與經濟研究中心(寧波大學)、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師範大學)、浙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浙江社會科學院)。後來,寧波大學成立了市級浙東文化研究中心。2010年,寧波大學成立了校級浙東文化與海外華人研究院。2016年,浙江師大報浙學研究院。這些基地每年都會列一些浙學相關的項目,從而大大促進了專門的浙學研究。2015年底,寧波大學浙東文化研究中心承擔了市社科院重大項目《浙東學術史》四卷本。今年,紹興文理學院成立陽明國際研究院,也設立了一系列的項目。這些重大項目的實行,相信會大力推進浙學的研究水平。
大投入才有大產出,項目制同樣適合文科。最近有台灣人發現,中國之所以快速崛起,長期規劃、五年規劃、重大項目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浙學要發展,仍得在重大項目上著力。各級規劃部門、各級研究單位,仍得在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的培育上下功夫。從其他一些省市經驗來看,他們先立為校級、市級、省級重點或重大項目,然後在此基礎上申報教育部、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這樣的成功概率會更高。
二要拓寬研究選題。以上講了浙學規劃、項目在機制上的促進作用,下面重點關注浙學選題。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傳統浙學研究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領域,重要的、可做的選題都做完了,剩下的都是在現有研究視野下認為不太重要的選題。如果沒有視野的轉換,選題與文獻的挖掘,要推進浙學研究是不太可能的。在今日時代,浙學研究要做好「三個面向」:面向國際,講好浙學故事。面向國內,講好浙學故事。面向公眾,講好浙江通俗故事。應從國際與國內視野來觀察浙學的發展歷程,要從社會史與學術史互動的角度來思考特色。浙學的形成,是與秦漢以後北方漢人的不斷南遷、移民社會的形成與發展密切相聯的。同時,受到了浙東沿海的海洋文化氛圍的影響。在海陸相兼、農耕與海洋文明相兼的社會背景下,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浙學。多卷本浙學的研究,應在現有相關專題研究成果上,深度地、立體地展示浙東學術發展軌跡,建構一個更為寬廣的浙學知識平台。在文獻上,要建設浙學研究的資料庫平台。要編選《浙學研究讀本》,加強浙學研究人才的培養。在研究對象上,要向下延伸,挖掘二三流人物加以研究。筆者承擔的《浙東文化新史料研究》(最後定名《元代以來浙東學術文化新探》)正是這種理念的嘗試,也希望有更多人來開拓選題。
三要關注當代浙江公眾史記錄,總結當代浙江人創業創新故事。近年來,我的關注視野不斷往下延伸,已經涉及當代浙學的研究。2010年,成《當代浙江史學編年考》,這是一種嘗試。2012年以來,我重點建構了公眾史學,2015年出版《中國公眾史學通論》。公眾史學視野的提出,讓我對當代浙學的研究有了全新的思考。第一期浙江歷史文化研究工程結束後,浙江最顯眼的文化建設工程是浙江文化禮堂建設。由浙江宣傳部、文化廳推動的浙江文化禮堂項目,是相當不錯的基層文化載體,是農民自己的精神家園,公眾史學在其中就可以發揮應有的作用。據統計,2012-2017年,全省已累計建成6527個農村文化禮堂。預計到「十三五」末,浙江將建成1萬個高水平農村文化禮堂,覆蓋80%農村人口。我看過部分文化禮堂,文化效益並不明顯,有的近於村史博物館,更有的成為紅白喜事場所。農村文化建設,第一步應在硬體建設上下功夫,第二步則要在文化軟體上下功夫,應加強鄉村歷史文化記憶的積累,積累當代鄉村個人史、家族史故事。在此基礎上,可以編輯不同層次的當代浙江個人史、當代浙江家族史。對鄉村來說,應大力推廣家譜編纂。浙江是家譜編纂的首善之區,宋明以來,民間的私譜編纂活動一直未停滯。即便1950-1979年,浙江部分村落仍在編纂家譜。1980年以後,更是進入繁榮時期。據2005年出版的《浙江家譜總目提要》統計,現存家譜有1.2萬餘種。其中,民國時期浙江修譜4498種,而新中國成立以後修譜總量為1598種。家譜形式多樣,多數是因襲,但也有創新之處。村譜如寧波鄞州區下應街道的《史家碼村譜》的出現,就是值得肯定的事。傳統的家譜編纂,多是大族進行的。問題是,村中除了強宗大族外,尚有不少小姓。大姓修譜,多少會引起小姓的內心不平衡。新型態村譜的出現,既適應了戶籍管理的地域化趨勢,又適應了各姓均編家譜的希望。同時,村兩委也可明正言順地介入,提供經費、場地,聘請人才,體現執政黨的權威領導,是真正的民心文化工程。此外,就是我近十年在大學生推廣的小家譜編纂活動。這是一種五代直系家族史,規模小,成本低,更具操作性。浙江省應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投入經費,讓大家共同起來參與鄉村文化建設。
從當代浙江民眾歷史中挖掘記憶資源,搶救個人記憶資源,基本手段是口述史,通過口述史,建構浙江人記憶信息庫。當代浙江既存在退休老人再使用,也存在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既面臨大數據競爭問題,也面臨全社全對口述史實踐認知不足問題。老人的記憶可以提升大數據積累,口述史可幫助老人留下歷史記憶,老人的口述問題可由大學生來解決。由口述史入手,可以一石四鳥,解決四大問題。浙江有網路優勢,有文化優勢,兩者結合就可建立當代浙江人記憶庫。人類記憶庫建設可豐富檔案館、圖書館資源建設,提升浙江在大數據競爭中的優勢,加強文化浙江的建設力度。我們主張將民間個人記憶開發活動上升到浙江文化戰略層面,希望得到更多的政策與財政支持。具體地說,浙江各級政府要給口述史發展以政策與投資,應加強口述史信息徵集重要性宣傳工作,設立口述史基金會,鼓勵大學畢業生合夥成立口述史事務所,在社區、車站、碼頭、公園等公共場所設立故事亭,在干休所、養老院建立生活故事館,各級檔案館或圖書館承擔人類歷史記憶庫建設工作。總之,多方努力,多管齊下,就可建立起地方性的浙江人記憶庫。如此,可以留下老人歷史記錄,創造大學生就業,提升大數據競爭能力,推動當代浙江歷史記錄行業的發展。學人在此間的作用,就是開展理論研究,推動當代浙江公眾史記錄的實踐活動。這項文化活動成功,就可以樹立當代浙江在全國的領先位置。我們之所以要不斷強調浙學研究,就是因為浙江學人在許多轉型時期,走在了全國同行的前列。我們研究傳統浙學,就是為了繼承先人的創新精神,成為新時代的前沿領跑人。
(原刊《浙江社會科學》2017年第9期)
下面為刪除的一段原話:
從我的角度說,既要做好傳統浙學研究,又要關注當代浙學研究。我曾長期關注傳統浙學研究。1984-1987年隨倉修良教授讀研究生始,我即關注浙江學術文化研究。1987年完成的畢業論文,是明代浙江學人《朱國禎史學初探》。至今,關注傳統浙學研究三十餘年。其間,除了明代史學外,出版了《浙東學術史》(1993,副主編)、《浙東學術史話》(1997)、《浙東文化概論》(1997,參編)、《姚江書院派研究》(2004)、《遺民史家談遷傳》(2006)、《一諾九鼎——朱葆三傳》(2008)、《浙東史學研究述評》(2009)、《寧波通史》元明卷(2009)、《王應麟與中國傳統學術形態嬗變》、《王應麟學術評傳》(2012)、《明代科舉家族:以寧波楊氏為中心的考察》(2013),共11部。目前,已經完成《元代以來浙東學術文化新探》36萬字,正在謀劃申請更國家社科後期項目。多卷本《浙東學術史》清代卷(2015),寧波大學承擔寧波社科院歷史文化工程《浙東學術史》四卷本,正研之中。可以這麼說,我趕上了一個做學術研究的好時代。1980年上大學進入歷史學領域以來,至今近40年,正是浙學研究的大發展時期。我全程參與了,知道其間的興衰得失。我有一個比較好的習慣,關注全局,整體思考。我一直關注海內外對浙學的研究狀況,2005年到台灣客座半年,使我較早地有機會全面了解港台及海外的浙學研究狀況,編成了《近五十年台灣浙東學術研究提要》40余萬字(尚未出版)。最後,成《浙東史學研究述評》,從而對浙學的歷史與未來發展有點發言權。
※第20屆全國史學理論研討會議程
※口述史與文化中國建設
※眾生相:人民日常生活史
※小歷史與大歷史的對話:王笛《茶館》之方法論
TAG:中國公眾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