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拔罐後充血過多,這是濕氣過重情況嗎?

拔罐後充血過多,這是濕氣過重情況嗎?

現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諸多不良生活作息、習慣常會引發身體不適。不少人會選擇拔罐,效果也得到很多人認可,不過拔罐會產生很多令人不解的現象,例如:拔罐後吸罐處會出現水泡、淤血等現象,還會顯現或深或淺的罐印,這意味著什麼呢?如果你和朋友一同拔罐後,自己出現了很深的罐印,而朋友卻很平常,你會對此產生疑問嗎?

罐印若呈現令人心悸的紫黑色,這是正常現象還是由於師傅技術不精呢?希望本文能幫大家解除解除心中疑惑。

其實師傅拔罐技術不濟的可能性較小,試想一個打著養生保健招牌的地方,要是聘用這樣的師傅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至於拔罐時出水泡,這多是人體內部濕氣過重引起的,那麼印記是怎麼回事呢?

【各類罐印所代表的現象】

1.罐印有鮮紅散點的,一般在大面積走罐後呈現,如在某穴位及其附近集中,則說明此穴所相關的臟腑異常或存在病徵。我常會走罐尋找此類紅點,後用針刺來醫治、修復內臟功能。

2.罐印有散在性紫點,且深淺不一,通常為氣滯血瘀之症反饋。

3 .罐印發紫帶有斑塊的,通常暗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4.罐印緊黑而黯,表示內體有血淤,如痛經或心臟血量不足,患部受寒較重也會呈現此印跡。如印跡幾天不退的,一般表示患疾已久,必須長時間調養;如走罐時呈現大面積黑紫印時,表明風寒所犯面積大,應對症驅寒為主。

5 .淡紫帶有斑塊,通常多以虛症為主,兼有血瘀。如斑點在穴位處顯著的,說明相關內臟虛弱,比如在腎俞穴處出現,則暗示腎虛。

6 .罐印在近期逐漸變輕,且不易現罐印,可以反應病情的好轉。

7 .罐印鮮紅而艷,通常暗示陰虛或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也會呈現。

8 .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暗示濕氣較重,若在患部呈現較多小水泡時,多為由水濕所致,要想起到理想療效,必須長期多次拔罐。

9 .若走罐時呈現風團(如急性尋麻疹狀),多為風椰所致,或說明被拔罐者為過敏性體質。

10 .走罐或吸罐後,沒有罐印(或不顯著的),亦或有但啟罐後立即消失恢復常色的,暗示身體健康或病徵尚輕。

【拔罐起水泡的原因】

拔罐出水泡的實質就是皮下「充水」,人體內部的痰、飲、水、濕等有毒物質會隨水分在負壓的作用下透過皮下組織,進入並停留在皮膚表層,這樣就形成了水泡。

1.拔罐氣溫比較高:有些師傅會用一種手法,叫作閃罐,但因技術問題引起高溫燙起泡的例子還是很少見的。

2 .部位不一樣:同一個人拔罐,有的部位無恙,有的部位起泡是因拔罐位置不同所致。總的規律是背部、兩脅、臀部容易起泡。

3 .拔罐時間過長:會不會起泡,關鍵看個人的體質及體內的風寒濕毒多不多,有的人就算拔三十分鐘也沒有起泡的跡象,而有些人只拔五分鐘就會起泡。

4 .拔罐過重超過了承受功能:水泡的大小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人體內部水濕的狀況。水泡明顯,數量較多,色白,周圍皮膚溫度不高則為寒濕證;水泡不太明顯,數量較少,色微黃或者渾濁,且周圍皮膚溫度較高則為濕熱證。

5 .寒濕較重:患病者體內風寒濕毒較盛,濕氣橫行,起泡則是一種邪氣出門的表現。有時會在罐壁上凝聚水滴,也是濕邪的表現。

【怎樣處理拔罐呈現的水泡】

拔罐時,罐內出現水珠,起水泡、出血點、瘀血等現象均屬常見反應。呈現水泡,表明人體內部濕氣重;若水泡內有血水,這是熱濕毒的反應。水泡較小,只須小心擦破,可待其自然消退;水泡較大時,多表明病徵較重,可用針消毒後在水泡跟部將其刺破、放水,再敷以消毒紗布以防感染。無消毒工具切忌自行處理,應到醫院或診所處理。

【拔罐益處】

拔罐可以祛濕,濕屬於邪氣的一種,拔火罐不單單可以祛除邪氣,還能夠驅除人體內部的風、寒、熱、毒、瘀等。

拔罐的益處可簡單概括為

抵抗外邪、保衛機體;

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調節氣血、平衡陰陽。

【注意事項】

1 .身體虛弱者不適合拔火罐。因為體虛弱者內部陽氣不足,拔火罐會使陽氣更少,進一步加劇陰陽失調。

2 .有肺部疾病的病人,不適宜拔火罐。肺部有炎症時,常常會伴隨肺泡受損或肺部體液積留。若是用拔火罐進行醫治,會使胸腔內壓力出現急劇失衡,引起表面肺泡破裂,從而出現自發性氣胸。

3 .用火罐時應重視勿灼傷或燙傷皮膚。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小的勿須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阻止擦破就可以。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塗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

4 .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可以拔罐。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可以拔罐。

5 .拔火罐後沐浴容易著涼。拔火罐後不宜沐浴,因拔火罐後,皮膚短時處於被傷害的狀態,特別的脆弱,此時沐浴很容易引起皮膚破損、發炎。拔罐後毛孔處於舒張狀態,若此時冷水沐浴,很容易受涼。因此拔火罐後須避免立刻沐浴。

6 .拔火罐時間太長會引起皮膚感染,通常不超出十分鐘為宜。因為拔火罐的關鍵在於負壓而不在於時間,所以在負壓很大的狀況下拔罐時間過長,不但會傷害皮膚,還會導致皮膚感染。

7 .拔罐時要選擇合適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體位不當、移動、骨胳凸凹不平,毛髮較多的部位均不適宜。

8 .拔罐時要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選用大小適宜的罐。操作時需要迅速,才可以使罐拔緊,吸附有力。

【祛濕的其它方法】

一、艾灸

艾葉味苦性辛溫,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中藥經典有云:「以之炙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可見艾灸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濕及養生保健的作用。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接近五指寬度。可用艾條灸此穴位10-15分鐘,能有效舒緩胃部各類病徵。

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灸此穴位,也能起到溫胃驅寒的作用。

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

二、花椒泡腳

花椒性溫,味辛,屬於祛寒類的藥物,能除五臟六腑之寒。花椒有溫中止痛、解毒理氣、驅寒暖胃、活血通絡、預防感冒、鞏固免疫力等功效,對脾胃病、風濕病、頭痛、流感、失眠、腦外傷、中風等疾病均有醫治作用。用來泡腳還有殺菌止癢,排除腳氣,加速血液流動,抗衰老,防白髮等作用!

用一個布袋裝50克花椒,袋口鎖緊,加水煮開,泡腳大概20分鐘後,用溫熱清水凈。通常一個花椒袋可以反覆使用一周,每晚睡覺前泡一次腳,以雙腳皮膚髮紅、面部有微汗為宜。天天堅持,有助於促進足部血液流通,達到祛病延年之效果。

三、食療

如何調理痰濕體質?

不管是痰濕、還是濕熱,關鍵都是濕氣作祟,調理應以祛濕為主。如果以上有中招的朋友們,就該祛除體內濕氣了,所以到底要如何祛濕呢?祛濕最先想到的就是食療,簡單又方便的就是芡實棗紅茶。

食材:

薏米0.6g、芡實0.2g、紅茶0.3g、棗0.3g、紅玫瑰0.2g、蒲公英0.6g、赤小豆0.6g

做法:

1、所有食材清水洗凈。

2、把鍋燒熱,將赤小豆、薏仁干炒至微香。

3、所有食材倒進鍋內,加水大火燒開,然後轉中火繼續熬煮50分鐘。

4、關火後,再燜10分鐘即可。

《本草綱目》記載:薏米能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滲濕。不過薏米微寒,單獨長期食用是會傷害脾胃的,所以,要會搭配著吃。而芡實性平,有祛脾胃之濕痰,留真水(溫脾、保胃氣)的效果;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可瀉火除濕,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赤小豆有養膚消水腫的作用,棗、紅茶、紅玫瑰主利肺脾,益肝膽,辟邪惡之氣,可以中和配方中的寒涼,令配方更適宜大眾飲用!

溫馨提示:其中,干炒薏仁,加芡實,都有溫陽祛濕的意味。一方面可以平衡薏米的寒性,另一方面又能升發陽氣,及時補充身體津液。沒有時間或是覺得熬煮費時的,可以用制好的芡實棗紅茶包直接泡水喝,另外,薏米藥效清緩,需要堅持飲用,才能有顯著的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拔罐 的精彩文章:

拔罐後起水泡如何處理最好?
濕氣重不用老拔罐,多吃這些鹼性食物,排出濕毒身體更輕鬆
泡腳時加點它,一周逼出體內濕氣,不用再去拔罐了!
拔罐療法的作用
拔罐除百病?告訴你拔罐有禁忌,治療需謹慎!深秋不宜過多拔罐!

TAG:拔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