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宮頸糜爛不是病,但宮頸就真的沒病了嗎?

宮頸糜爛不是病,但宮頸就真的沒病了嗎?

原標題:宮頸糜爛不是病,但宮頸就真的沒病了嗎?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聽過「宮頸糜爛」這個詞,或者在廣告上,或者在婦科體檢的時候。門診上常有女性患者非常困惑地來諮詢我:「醫生,我才開始性生活幾個月,怎麼體檢醫生就說我是宮頸重度糜爛?」


很多患者會把宮頸糜爛和性生活聯想到一起,其實不是的,那到底什麼是宮頸糜爛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宮頸糜爛的前世今生吧。

宮頸糜爛的前世,今生與歸處?


宮頸糜爛最初的應用是對「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的一種錯誤的表述


正常生理情況下,宮頸部位有2種不同的細胞,鱗狀上皮柱狀上皮,婦科檢查時靠外側的鱗狀上皮覆蓋的地方表現為「光滑」,類似正常黏膜顏色,但靠頸管內的柱狀上皮覆蓋的地方,因為柱狀上皮單層,血管可見,比較嫩紅,看上去像是充血的表現,把充血的柱狀上皮覆蓋的區域稱為「糜爛」,所以其實不是真的糜爛,只是這裡是頸管內的柱狀上皮在雌激素作用下向外側延伸出來,很多年輕的女性朋友都會生理性地宮頸柱狀上皮外移。


但是婦科檢查時醫生肉眼是無法判別柱狀上皮的,柱狀上皮、炎症充血、宮頸癌前病變甚至早期宮頸癌在肉眼都是無法辨別的,看上去都是紅色的,類似」糜爛「的表現,故目前其實尚無法找到一個更精確的更適合的表述來描述婦科檢查時的宮頸,所以雖然是一個淘汰的概念

婦科檢查時醫生仍會沿用這一說法,這時這個糜爛只是一種形態學上的感覺,不一定是柱狀上皮異位(無法肉眼識別),也可能是宮頸炎症、宮頸癌前病變或肉眼無法識別的早期宮頸癌


也正是因為生理性柱狀上皮和病理性炎症充血、宮頸癌前病變甚至早期宮頸癌在肉眼都是無法辨別的,甚至宮頸」光滑」也不代表沒問題,所以常規婦科檢查都要進行宮頸癌篩查。



宮頸的天敵?


宮頸的最大天敵當然是宮頸癌,宮頸癌是世界上第三常見的、發展中國家第二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嚴重危害女性健康和家庭幸福。但幸運地是,宮頸癌現在成為人類第一個可以消滅,可以預防的腫瘤,是因為人類已經發現了宮頸癌的致病因素——高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

目前研究發現,90%以上的宮頸癌都是高危HPV導致的。發現高危HPV的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也因此獲得了2008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人類因此而研製的HPV疫苗也已經進入市場十多年了。


傳統上,人類是應用巴氏塗片篩查宮頸癌,而近10多年來,巴氏塗片基本已經被液基細胞學檢查所替代,液基細胞學製作的病理片比巴氏塗片更清晰易讀。


而2012年美國陰道鏡及宮頸病理學會ASCCP指南中已經把液基細胞學檢查和HPV聯合篩查作為30歲及以上婦女的首選宮頸癌篩查。


如何保衛我們的宮頸?


雖然傳統教科書上認為,從HPV感染到發展成宮頸癌是需要10-15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只要是定期體檢,完全有可能將宮頸癌消滅在萌芽階段。

很多人會說,我沒有任何癥狀啊,為什麼要篩查,請注意,一般情況下,宮頸HPV感染、癌前病變甚至早期的宮頸癌都是沒有癥狀的!如果沒定期篩查,等到有癥狀再查,基本都是比較晚期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香港藝人梅艷芳,當年發現時已經是宮頸癌晚期,再多的金錢和社會影響力也無能為力了。


雖然傳統上認為,從高危HPV感染到發展成宮頸癌需要10年以上時間,但是臨床發現,宮頸癌的發展是存在個體差異性,並非所有人都需要這麼長的時間。所以,有性生活的婦女都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


如果篩查異常,一般會建議進一步行陰道鏡檢查。陰道鏡是利用放大至7-30倍的鏡頭,並進行一系列試驗來觀察宮頸。肉眼無法識別的柱狀上皮在陰道鏡下一清二楚,而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也會有一些列特徵,如果陰道鏡表現可疑,陰道鏡醫生會進行活檢明確診斷。


如果活檢出來無異常,那麼定期複查就可以。如果活檢提示有癌前病變,一般醫師會建議進行宮頸錐切術,即leep術以切除癌前病變,也是可以發現潛在的隱匿性宮頸癌的機會。

綜上所述,親愛的女性朋友們,宮頸糜爛並非指一個特點的疾病,也並不代表你的宮頸有無問題。但是宮頸癌前病變或早期宮頸癌是沒有癥狀的,所以請記得定期進行宮頸篩查哦!當然在平時生活中,女性對子宮和卵巢的保養是很重要的,臻月的月養水對女性的卵巢保養有很好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臻月孕期餐月子餐 的精彩文章:

TAG:臻月孕期餐月子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