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材和中醫經典,到底應該學哪樣?
中醫經典著作玄妙深奧,大學教科書明晰曉暢,如何更好地把握二者呢?
一般提到中醫經典著作,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深奧難懂。並非今天的人有這種感覺。
唐代著名的大醫家王冰,在為《黃帝內經素問》作注的序言中這樣評價內經「其文簡,其義博,其理奧,其趣深」。更直接的,《內經》有一篇題名《六微旨大論》,開頭黃帝本人對岐伯這樣說道「嗚呼遠哉,天之道也。如迎浮雲,若視深淵。視深淵尚可測,迎浮雲莫知其極」。
這段話本用來描述天地運行大道之幽微難測,但人與天地相參,人一身即一小天地,所以這段話既描述天地之道,更在描述醫之大道。由此可見中醫經典立意之深,境界之高。
其實,學習經典絕不是出自一種對古代經典著作的盲目崇拜心理,而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因為中醫的源頭,核心概念,理論框架以及實踐技術的精華均包含於經典著作中,所以不讀經典不足以當中醫大夫,沒有對經典深造自得,不足以當名醫。
學習經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學習經典的難度卻很大,古漢語水平,古代文化修養,學習方法,領悟能力等等都是重要的因素。與經典的艱深相比,今天還有一個選擇,即通行的中醫藥大學教科書。那麼該如何取捨呢?以經典為主呢,還是教科書呢?
很多人困惑於此。竊以為我們不必困擾在經典著作與大學教科書之間作選擇,因為任何人學習中醫的根本目的是怎樣提高自己的醫術,加深對醫理的理解。只要有利於自我的成長,皆可為我所用。因此我們需要明晰經典著作與教科書各自的特點,以便更好地集合二者的優勢,提高自己的修為。
大學教材編寫的初衷是為了中醫教育服務,它並非是為了與經典相抗衡。如何把一個從未接觸過中醫的人,領入中醫的世界,從了解基礎概念開始,繼而深入到中醫理論以及各種治療技術,最終獲得在臨床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大學教材的核心目標。既如此大學教材編排上必然注重概念的明確,邏輯的清晰,體系的嚴密完整。
但事情皆有兩面性。教科書為了引領初學者儘快入門,需要對各種中醫概念進行定義,同時釐清每一概念的範圍,以便形成一種規範,這既有利於教學,也便於考核,這種規範性在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乃至內外婦兒等各科臨床教材中也有深刻體現。沿著此軌跡前進,初學者會感到學習的目標和任務相對明晰,然而這些規範所輸入的信息往往是靜態的,是一個個孤立的點,隨著對中醫學習領悟的深入,我們便會發現中醫理論的動態性開始增強,許多最初看起來涇渭分明的概念開始互相融合。尤其是結合臨床實踐繼續深入,更有此種感覺。
這時候教科書的不足之處便會顯現:規範的好處是易於上手,但往往學習者的思維被塑造得相對靜態,缺乏動態的運轉能力,面對紛繁複雜的臨床問題,顯得呆板難以變通。試舉一例:陰虛血熱是一種常見的病機概念,從基礎課程到臨床各科,教材所建立的規範是這樣:其在癥狀上表現為心煩易於汗出,手腳心發熱,皮膚乾燥,口乾等等,其在脈象上為脈沉細數,舌象上為舌干紅少苔,選方則大多以六味地黃丸之類為主。這個規範在教學伊始就輸入學者腦海,在各類考試中得到強化,甚至在臨床工作多年後,面對職稱考試,仍在強調這種規範,最後可以說牢不可破。
然而我們到臨床中看看,如果只有在心煩難眠,手腳煩熱,舌紅苔干脈細數時才想到陰虛血熱,估計會有大量臨床陰虛症型會被我們忽視。何以見得呢?一般來說,人體肝腎陰虛較為常見,當下焦陰虛時,陽氣斂藏不足易於上浮,再加上陰虛內熱熏蒸,津液水氣被蒸騰消耗,於是多在中上焦形成痰氣阻滯,從而形成偏膩的舌苔,而非單純的干紅舌苔,痰氣阻滯還會使得脈搏的關以上浮滑,進一步引動尺脈上浮,最終在指下呈現出大而弦滑的特點。舌苔膩,脈浮滑等等指征,表面上看與教科書的規範相距甚遠,但真正病機卻隱藏在表象之下。如果臨證不知變通,對於這種陰虛夾痰證型極易誤作痰熱,清熱化痰諸法皆施,卻難得寸效。
類似情形在臨床上並不少見,越是複雜情形,越是久治不愈,越是如此。此外對於這種陰虛濕熱或是陰虛痰滯的病機,如果不能深刻領會,經方中的豬苓湯,局方中的甘露飲,時方中的十味溫膽湯就難以運用自如。
經典著作的編寫體例還是論述方式與現代教科書絕不相類似。它往往用一段話,闡述多個重要的問題,語言精鍊整飭,各種重要概念高度融合。初學者因為功底問題,常有面對經典生出浩瀚無邊,難以捉摸的感覺。但恰恰是這種融合精簡的文字展示出來高度動態的醫理思維。
倘若能不斷研習,深入領悟經典,便會獲得思維境界的提升。也就是說教科書能為我們輸入必要的醫學知識,但是無法提升我們的思維品質,而後者需要鑽研經典來獲得。
那麼或問何為高境界的中醫思維呢?李兵大夫以為能稱得上高境界者需具備二個特點:其一為高度的動態性,其二為大道至簡。所謂動態性是指能夠自如運用各種中醫理論概念,熟練駕馭各類病機然後施用恰當的治療手段。
在診病時,辨別表裡異同,或標或本,從容取捨。在處方遣葯時直達病機,既輕靈又穩健。尤其思考的過程要求能夠做到左右逢源,毫無獃滯。所謂大道至簡是指對中醫學的提煉過程。隨著學習者境界的提高,應該把中醫越學越少,越學越精粹。當孤立的知識點互相連屬後,當各種理論開始融會貫通,面對龐大的知識量不再迷茫,而是越來越有握要之感,再加上終日乾乾之功,不斷精進,最終達到萬法歸一的境界。
思維的動態性與大道至簡這二者也是互為根基,越接近醫道核心的思維越具有動態性,直至達到一種圓融狀態,就象太極圖中的陰陽魚首尾相接,活潑無礙。
前文引用黃帝與岐伯的一段對話中,黃帝感慨「嗚呼遠哉,天之道也,如迎浮雲,若視深淵」,進一步,黃帝認為深淵與浮雲相比則「視深淵尚可測,迎浮雲莫知其極」。因為哪怕深淵再深不可見底,但它靜而不動,總可以想辦法去探測其深度從而把握住它,而浮雲往來不定,盈縮變幻,正因為其動,故難以把握。中醫教科書承載的信息量大,但因為其知識點表現靜態,就好比視深淵一般,初見深邃,久之則能觸摸到它的邊界。
中醫經典則不然,它承載的是真正的醫道,就像朝迎浮雲一般,遊走不定,變幻莫測。它可以不斷提升參悟者的思想境界,任何人都難以說自己已經觸及到經典的極限,因為經典本無極限,它是真正的「不盡之學」。
經典著作所蘊含的醫道境界確實在教科書之上,但我們不必去否定教科書的巨大作用。可以這麼看待二者:它們所擔負的任務不同,教科書面向初學者,旨在傳授基本的中醫概念,理論與操作規範。經典面向深造者,旨在對思維進行深度鍛造。任何人都難以越過基本的知識概念而去追求思維的圓融,高境界也是建立在基礎知識體系之上的。動生於靜,若連靜態的基本知識都沒有掌握,而大談思維的動態,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或問:經典與教科書二者之間的關係已經明晰,初學者在學習步驟上該如何安排呢?關於這點,李兵大夫以為因人而異,不必統一。傳統文化基礎較好的人可以直接從經典入手,但是一定要結合教科書的知識點,因為醫道層面的境界雖然高,但我們需要各種與臨床緊密結合的知識點去把醫道的玄妙具象化,否則缺乏可操作性,成為空談與玄學。
亦可從教科書入手,一旦具備了基本的診斷知識和中藥知識後,就要趕快研習經典。很多中醫藥大學的本科生就是只學習教科書,不主動學習經典,最後思維板結,變成一個只會照搬教科書理論的大夫。還有一類無知者,他們大言:今日必勝往昔,集眾多專家學者編撰之教科書勝過經典遠矣,此類人難以救藥,不必再論。
版權聲明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商務聯繫-
※中醫教育:「守黑」方能「知白」
※望聞問切的「切」診,難道只有切脈嗎?
※「住培」制度,怎樣化解中醫教育短板
※看透針灸醫案,也是需要技巧的哦
※漢方醫學並不等同於中醫學
TAG:中醫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