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萬曆十五年:張居正時代

萬曆十五年:張居正時代

原標題:萬曆十五年:張居正時代



01

五一小長假,本想到周邊的地方感受一下草長鶯飛,可想起滿世界的車和擁堵的人群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在閑暇之餘,重讀了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細細地品味了明朝萬曆年間的那段歷史。


最近追看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其中省級高官高育良的一段忘年之戀,竟然和《萬曆十五年》這本書有關係。


編者安排這麼個情景著實煞費苦心,因為高育良曾是大學教授,對歷史的品味絕非尋常水平,這本書可能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


黃仁宇先生對歷史有其獨特的視角,這可能和他受西方研究歷史方法的影響有關,特別注重實證,有大量的文獻引證,頗像一篇宏大的學術論文,嚴謹而不失其趣味,這也是大家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著者為什麼選擇這樣一個年份?反覆琢磨不得其要,這一年沒有發生任何大的事件,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很平常的一年,沒有什麼大書特書的地方。


可從世界視野來看,1587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全部出動征伐英國,海洋霸權和海洋遠征的時代到來了。發生在中國以外的事件,結合明萬曆朝當時社會環境,這可能是著者想要表達的旨趣。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不為人所覺察的細小變化最終將掀起狂風巨浪,其後的歷史也證明,落後而封閉的中國最終被西方的堅船利炮所傾覆。



02

萬曆皇帝的一生,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作為,謚號「神宗」也不是一個很高的評價,大概是無所作為平庸無能之意吧!


萬曆在位四十八年,前十年屬於張居正時代,由太后和首輔共議國事,萬曆也落得個清閑。張居正死後,終於可以親政,但因為「廢長立幼」與大臣抗衡了十年,消極怠工不理朝政。


其後雖然被迫立朱常洛為太子,但萬曆帝也耗盡了耐心,對治國理政徹底喪失了信心,從此深居宮闈再不露面。縱觀萬曆一生,與文官集團對抗達三十年之久,幾乎空耗了一生,是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例子。


有明一朝,除了開國初期的幾位皇帝有所作為,其餘大部分既無治世雄心,又無開拓前行的能力,朝政廢弛江河日下,中華文明實際上處於停滯甚至倒退的地步。


而同時期的歐洲正處於文藝復興中期,現代文明興起,科學技術萌發,地理大發現開啟,歐洲已經迎來了現代文明的曙光。

萬曆十五年是中西方文明發展的十字路口,從此分道揚鑣各奔東西,西方文明加快了工業文明的步伐,而古老的中華文明還深陷「未開化」的泥坑難以自拔。


黃仁宇先生的大歷史觀,用歷史的長鏡頭審視著整個文明的路徑,到底在哪個地方出了問題,使中華文明在十六世紀之後遠遠落在西方文明之後。



03

張居正時代。宋朝以降,統治者為了防範軍事風險,開始採取「重文抑武」的治國策略,「文官政治」隨之誕生。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抑制相權鞏固皇權,先後處死了三位宰相,後來乾脆廢除了宰相制度。


再後來逐漸演化為大學士輔助皇帝處理國事,大學士實質上就是皇帝的文秘,也是文官集團的最高領導。萬曆皇帝繼位後,太后、馮保和張居正聯手除掉了高拱,張居正成為首輔。


張居正為人剛毅辦事沉穩,又是萬曆皇帝的老師,深得皇帝信任,頗受百官擁戴,為其施政奠定了牢靠的政治基礎。


張居正為政十年,可謂宵衣旰食嘔心瀝血,先後推行了「一條鞭法」和「考成法」,使萬曆朝在一度時期展示出新氣象,史稱「萬曆新政」。


由於觸動了大地主階層和文官集團的利益,張居正死後被清算,「萬曆新政」也因張居正的離世而人亡政息。


在張居正為政初期,國家財政幾乎陷入了絕境,國庫空虛入不敷出。官員欠餉嚴重,連續幾個月發不出官俸,無奈之下以香料抵俸銀。


大多數底層官員本來官俸微薄,連日常生活開支也無法維持,欠餉事件幾乎引發官員的集體嘩變。局勢維艱,逼得張居正非改革財稅制度不可,張居正先從土地稅收的頑症開刀。


中國古代是完全意義的農業社會,土地代表著財富,國家的稅收也基本來源於土地。張居正大刀闊斧的改革,觸動了大地主及士紳的利益。


他依靠自己的權勢和威望強力推行,十年磨一劍,在他有生之年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稅收逐漸增加,國庫逐漸充盈,國家財政危機得以緩解。



04


凡改革者都是令人欽佩的,張居正亦如此。在萬曆初年百廢待興,作為首輔宰執的張居正,表現出革弊圖新振興國家的士人情懷和擔當精神,使世風為之一振,確也呈現出一種新氣象。


張居正幾乎是憑著一己之力與利益集團在鬥爭,沒有張居正也就沒有「萬曆新政」。為了推動改革,張居正必須擺脫僵化思想和體制的掣肘,可謂「不擇手段上下其手」,有些做法觸犯了道德倫理的底線,也為自己後來被清算埋下了禍根。


黃仁宇先生的觀點是,張居正低估了文官集團的實力,也沒有平衡好與文官集團的利益關係。張居正作風強硬行事武斷,與文官集團形成了對立面,樹敵太多未能及時化解矛盾,這是他被清算的原因。


本人不太同意這種觀點,改革需要超強的魄力和超常的手段,如果張居正顧及各方利益而畏手畏腳,哪還會有改革的成效?在明朝僵死的體制下,連正常的國家運轉都步履艱難,更何況推行改革。


「惟使霹靂手段,方顯英雄本色」,正是張居正耿直的脾性,熾熱的權勢,強硬的態度才衝破了一切障礙,為「一條鞭法」的推行贏得了時機。


否則,明朝在萬曆年間就風雨飄搖,絕不會苟延到崇禎一朝,張居正的功勞在於「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


張居正不愧為歷史一代名臣,萬曆皇帝全盤否定徹底清算張居正,是心胸狹隘受人蠱惑的結果。實質上,否定了張居正也就否定了萬曆本身,也加快明王朝覆滅的步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的天空1840 的精彩文章:

《南渡北歸》:民國那些事
王陽明之「知行合一」
苦難與輝煌——唐朝的大詩人們

TAG:歷史的天空1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