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宗鏡錄》:塵沙萬行、自心引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

《宗鏡錄》:塵沙萬行、自心引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

《宗鏡錄》:塵沙萬行、自心引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



「問: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皆同一法界,無有二相,據理但應正念真如;何假復修一切善行,救一切眾生?

「答:不然。如摩尼寶,本性明潔,在礦穢中,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便,不施功力,欲求清凈,終不可得。真如之法,亦復如是,體雖明潔,具足功德,而被無邊客塵所染,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便,不修諸行,欲求清凈,終無得理。是故要當集一切善行,救一切眾生,離彼無邊客塵垢染,顯現真法。」


《起信疏》云:「一、直心正念真如法者,即心平等。更無別岐,何有回曲?即是二行之根本。二、深心者,是窮原義,若一善不備,無由歸原。歸原之來,必具萬行,故言樂集諸善行故,即是自利之行本也。大悲心者,是普濟義,故言欲拔眾生苦故,即是利他之行本也。」


又,此初一直心,唯正念真如之法,是宗是本,因此起深重心大悲心是行,又開此直心為十心:「一、廣大心,謂誓願觀一切法,悉如如故;二、甚深心,謂誓願觀真如,要盡原底故;三、方便心,謂推求簡擇,趣真方便故;四、堅固心,謂設逢極苦樂受,此觀心不舍離故;五、無間心,謂觀此真理,盡未來際不覺其久故;六、折伏心,謂若失念,煩惱暫起,即便覺察,折伏令盡,使觀心相續故;七、善巧心,謂觀真理,不礙隨事巧修萬行故;八、不二心,謂隨事萬行,與一味真理融無二故;九、無礙心,謂理事既全,融通不二,還令全理之事,而相即入故;十、圓明心,謂頓觀法界,全一全多,同時顯現,無障無礙故。」


即此十心,理行具足。且無理不能導行,無行不能成理,可謂即真如之理,成真如之行,無有一法能出唯識之性相矣。是知,一心為萬法之性,萬法是一心之相。相即性之相,是一中之多;性即相之性,是多中之一。若不了性,亦不了相,其相即妄;若不識相,亦不識性,其性即孤;應須性相俱通,方得自他兼利。

如《首楞嚴經》云:「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是以,若偏執相而成妄,定據性而沈空。今則性相融通,真妄交徹,不墮斷常之見,能成無盡之宗。故知,若欲深達法原、妙窮佛旨者,非上智而莫及,豈下機而能通?所以《法華經》偈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又,見解圓明是目,行解相應是足。目足更資,理行扶助,可趣涅槃之域,能到清涼之池;若定慧未熏,如摩尼之匿礦,性相不辯,猶古鏡之未磨,慾望雨寶鑒容,無有是處。若意珠既凈,心鏡才明,更以萬行熏修,轉加光潔。


如《華嚴經》云:「佛子,譬如金師,善巧煉金,數數入火,轉轉明凈,調柔成就,隨意堪用。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為修行清凈地法,所有善根,悉以迴向一切智地,轉轉明凈,調柔成就,隨意堪用。」然雖萬行磨練,皆是自法所行。如先德云:「一切佛事無邊化門,皆依自法融轉而行;即自心中有真如體大,今日體解,引出法身;由心中有真如相大,今日了達,引出報身;由身中有真如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乃至十波羅蜜一切塵沙萬行,但是自心中引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若言更有從外新得者,即是魔王外道說。

《宗鏡錄》:塵沙萬行、自心引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


北大禪學


微信號:pkuzen


公眾平台聲明


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大禪學 的精彩文章:

來果禪師:辦道非世事可比,須精誠自肯、自願用工
不要畏懼任何人,也不要讓任何人畏懼
美超敦煌:北京法海寺整修開放,無雙國寶震驚世界
來果禪師:雖有相應、皆屬乎情,覺不相應、可許為道
保持超人間性是人間佛教的必由之路

TAG:北大禪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宗鏡錄:真諦非所知、真智亦非知,知則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宗鏡錄》賞析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