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如果說近代,有誰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竊以為,除了袁世凱,無人能擔此名號,來探討下袁世凱的功過是非。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袁世凱出生於河南項城的一個地主家庭,但是袁世凱屢考科舉不中,後來改變袁世凱的是朝鮮戰爭,在朝鮮戰爭期間,袁世凱一步步從一個無名之輩成為名鎮朝鮮的總督,當時日俄都很想佔領朝鮮,因此對袁世凱深惡痛絕,當時袁世凱還一度上表清朝皇帝,想讓朝鮮併入清朝,但是當時清朝已經非常腐敗,不敢得罪日本和俄羅斯,因此沒有同意,但也充分展示了袁世凱的手腕。

相比袁世凱一直備受詬病的,除了復辟稱帝之外,就是《二十一條》的簽訂了,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一直要說袁世凱簽訂了《二十一條》就是喪權辱國歷史罪人?也不知道為什麼在教書育人的課本上對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是一面倒的批評?試想當時的情況下,又有誰能堅定的站出來說不簽?你要戰便戰?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可以說,《二十一條》簽訂的那些天,是袁世凱一生最難熬的幾天,當時的日本擺出大戰一場的姿態,軍艦在渤海一帶游弋,山東、奉天兵力增加,關東戒嚴,日僑紛紛回國。若不簽訂就是開戰,而當時的中華大地還處於各自為政,四分五裂狀態,根本無法形成統一的陣線抵抗日軍入侵。

歷時長達105天的談判,在1915年5月6日,袁世凱在《大總統袁世凱致各省電》中稱:「……中國沿海港灣、島嶼不可讓與或租於他國、聘用日本顧問、中日合辦警察、軍械等為『其制我死命最要之點』。在我國不宜因此決裂,蹂躪全局。但應盡心竭力,能挽救一分,即收回一分之權利。」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後來,終因國力過弱,不得不簽訂《二十一條》,但這已經是修改過多次的《二十一條》,掐滅了當時日本就想吞併中國的野心,5月8日袁世凱召集政府要員開會,袁世凱認為日本已收回對中國最為不利的第五號各條款,已非亡國條件,為避免開戰,所以接受日本條件。他說:

「……我國雖弱,苟侵及我主權,束縛我內政,如第五號所列者,我必誓死力拒。外交部恪守我的指示,堅拒到底,盡了最大之力……如今日人最後通牒已將第五條撤回,凡侵主權及自居優越各條亦儘力修改,並正式聲明將來膠州灣歸還中國。在南滿雖有居住權但須服從警察法令及課稅各條亦與中國人一律。因此,與初案相比已挽回許多……我國國力未充,目前尚難以兵戎相見。故權衡利害而不得不接受日本之最後通牒,是何等痛心,何等恥辱!……經此大難之後,大家務必認此次接受日本要求為奇恥大辱,本卧薪嘗膽之精神,做奮發有為之事業。舉凡軍事、政治、外交、財政,力求刷新,預定計劃,定年限,下決心,群策群力,期達目的……希望『埋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在日本的脅迫下,袁世凱政府於1915年5月9日回應了日方的最後通牒,並且把5月9日定為中國國恥日,史稱五九國恥。 此後,雙方分別準備簽約事宜,在條約文字內容上仍有不少折衝,最後於1915年5月25日在北京簽署《關於山東省之條約》、《關於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之條約》及13件換文,總稱《中日民四條約》,與《二十一條》原案比較,中國損失相較於原案已儘可能減小到最低程度。

現在,還有幾個人知道九五國恥?而當時袁世凱不得不簽訂《二十一條》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也在近些年解密的一些新的資料表明了,條約簽訂之前袁世凱政府還有另一重壓力,當時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凱面遞《二十一條》時曾說:「彼等(指中國革命黨)與政府外之有力日人有密切之關係,除非中國政府給予友誼證明,日本政府不能阻止此輩之擾亂中國」。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日置益的話讓袁世凱感到了壓力,袁世凱政府方面因此罵孫中山「將效法吳三桂,引外兵擾亂本國」。二次革命之後,孫文被通緝,逃亡至日本。日本外務省檔案館至今存有一份孫文與日本簽訂的《中日盟約》。按照《中日盟約》,孫中山甚至承諾把滿洲作為日本的特殊地區,承認日本擁有移民和開拓的優先權。

在東亞地區因歐戰爆發而陷入國際權力真空之際,面對日本一國獨強的巨大壓力,在極為不利的條件下,袁世凱竭力維護國家利益,北洋政府對於抵抗日方《二十一條》要求,實已盡最大之努力,並爭回了其中最重要的條件,沒有讓日本把中國變成第二個印度。袁世凱對《二十一條》的處理已使中國利益最大化,胡適稱《二十一條》的談判是弱國外交的勝利,胡適曾評價說:「吾國此次對日交涉,可謂知己知彼,既知持重,又能有所不撓,能柔也能剛,此乃歷來外交史所未見」。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至於宋教仁案,其實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雖然都說是袁世凱派人刺殺了宋教仁,但是當時最痛恨宋教仁的,並不是袁世凱,而是孫中山,而孫中山作為海外華人黑幫首領,也的確有這樣的能力做出這樣的事情來,但是這終究是沒有證據的事情,也不能強行說是誰。

然後再來說說袁世凱做過些什麼事: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第一:逼迫清政府下台,維護共和。很多人會說,袁世凱是竊取了革命黨的果實,但是真是這樣嗎?當時南方17省獨立,但是袁世凱手上有最強大、最先進的軍隊,而且整個北方都在袁世凱的統治之下,且南方有幾個省是真正由孫中山領導的?如果袁世凱願意,當時就稱帝也毫無問題,但是袁世凱在得知總統制改為內閣制後,權力大大消弱,仍舊於3月10日在北京就職中華民國大總統。

第二:袁世凱稱帝,推行君主立憲制,帝號「洪憲」。學界不有新論指出,袁世凱改元「洪憲」,即弘揚憲法之意。從頒布的「新皇室規範」中可以看出一些「新」內容,比如某些對於皇權的監督機制和法律:自親王以下至於宗室,犯法治罪與庶民一律;親王、郡王可以為海陸軍官,但不得組織政黨,並擔任重要政府官員;永廢太監製度;凡皇室親屬不得經營商業,與庶民爭利,等等。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當時君主立憲制是世界主流,袁世凱本人也曾是晚清立憲派的領袖人物,並在天津試點推行普選,產生議會。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自幼起即隨袁世凱去朝鮮及山東、直隸各地,並曾留學德國,對德國的強大和君主制印象十分深刻。

第三:捍衛領土完整。袁世凱堅持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時,竭力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利益。1912年4月22日,袁世凱發布的大總統令中明確宣告蒙、藏、回疆各地方的一切政治俱屬中國內政。然而,英國公然表示不承認中國關於對西藏主權的宣示,以麥克馬洪線製造了中國和英屬印度的領土爭端,英方代表在西姆拉會議上企圖用欺騙手段讓中方在條約草案上「草簽」,被袁世凱政府一口回絕,最終西姆拉會議沒有產生中國政府作為締約一方的任何協定,而「麥克馬洪線」也未獲承認,成功捍衛了中國對西藏的主權。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清末民初,外蒙古在俄國的鼓動下獨立,致使內蒙古局勢不穩。袁世凱對此保持高度警覺,軟硬兼施,任命貢桑諾爾布為民國政府蒙藏事務局總裁,晉封大量蒙族上層人物為親王,使內蒙王公數量比清朝時的數額增加了幾倍,終使內蒙古王公們放棄了分裂圖謀,諸多已逃往外蒙的蒙族人陸續返回,後來,經過袁世凱立場強硬的談判,外蒙於1915年6月7日取消獨立,俄國只得承認外蒙為中國領土。另外,袁世凱竭力主張的清帝優待退位保障了清朝政府擁有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地移交給民國政府,保持了主權和領土範圍的延續性。

而在袁世凱在位時期,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教育事業乃至葬送了清朝的毒品禁毒事業,都進行的有聲有色,還有一點,從袁世凱到段祺瑞,對日本人的態度都是,只借不還,認為那是日本人欠中國人的。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袁世凱身後的評價長期以來以負面評價為主流,這主要是受到政治因素和意識形態的影響。正如歷史學家唐德剛在其著作《袁氏當國》中所說:「自民國有史以來,吾尚未見一本、一篇甚或一頁對袁有正面評價之書。」在袁世凱去世後不久,就有黃毅《袁氏盜國記》、胡思敬《大盜竊國記》等醜化袁世凱的書籍刊行於世,著名思想家梁啟超亦給予袁世凱「東方式之怪魔的人物」、「國中極惡之極惡」、「最糟糕之統治者」等惡評。

一些人認為,以往對袁世凱的評價,存在著全盤否定、苛求古人的錯誤,對此,他們提出了一些具有顛覆性的評價和看法。祝曙光認為,袁世凱復辟的行為,「並不完全出於他的個人主觀願望,而是有現實基礎」,「不能過高地估計袁世凱稱帝的危害性」。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事實上,許多知名人士和歷史學家通過對袁世凱的了解和研究,對袁世凱冷靜分析、客觀評價,採取了有褒有貶的評價方式。這些評價的共同點是:袁世凱本質上是擅長權術的舊派人物,同時也是愛國者和民族主義者,對中國的近代化做出重要貢獻,而他最大的敗筆在於稱帝。

看了這麼多,諸位看官還覺得袁世凱是課本中所描述的那樣十惡不赦,歷史罪人嗎?課本原本是應該還歷史人物一個清白,還歷史一個真相,可是太多的元素,導致總是按照個人喜好而將黑白顛倒,不可否認袁世凱稱帝是人生最大的敗筆,但是誰又能知道袁世凱稱帝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有待將來歷史的進一步解密。

如果袁世凱不復辟稱帝,或許現在的形象應該是光輝無比,自有理由

如果要說全世界,日本人最恨的人是誰?毫無疑問非袁世凱莫屬,在袁世凱那個時代,是中國最虛弱的時候,如果換了別人,或許日本人早就佔領了朝鮮,至少也能佔領整個東北,而且永遠無法再要回來,所以日本人一直在不遺餘力的抹黑袁世凱,而這個成果也是非常顯著的,從現在人對袁世凱的觀念就看得出來。

如果要說日本人最喜歡的人是誰?絕對不是汪精衛,而是孫中山,是孫中山主動找上日本人,甚至還有一個日本老婆,主動將中國東北讓給日本,換取回國當總統的條件,所以日本人一直不遺餘力的鼓吹孫中山,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曲《木蘭辭》,造就一代巾幗英雄,但是花木蘭是真實存在的嗎?
千軍萬馬避白袍,一代軍神白馬探花真那麼厲害?七千敵百萬辯真假
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神龍政變」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何說由盛轉衰

TAG:黑白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實拍袁世凱墓地,為何周圍石像全是短腿?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書中自有黃金屋,後面竟然不是「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耳熟能詳的古詩,下一句你知道嗎?
井柏然和倪妮牽手,是真愛還是炒作,以後自有定論!
歷史經不起重寫,功過自有評說,滿清王朝是否真的不值一提?
歷史經不起重寫,功過自有評說,滿清王朝是否真的不值一提呢?
精彩發現:李自成是千古罪人,還是英雄,自有歷史評說,你怎麼看?
孔孝真:不美麗但可以性感可愛,自有一種魅力
狄仁傑料事如神,冥冥中自有天佑,原來真有神明幫助他
●人生如茶,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
人生如茶,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
朱元璋把牛殺了充饑,有人擔心受責罰,他卻說自有辦法,還隨口對了一聯
狄仁杰料事如神,冥冥中自有天佑,原来真有神明帮助他
自有馬甲線女王之稱的袁姍姍,現如今怎麼胖成了這樣?
舉杯自有深意,你是否曾經在意?
做好現在,自有美好未來
世界上最離奇的6大巧合,讓人毛骨悚然,不得不信自有天意
你是吉人,自有天相,但什麼樣的屬於吉人?
如今的潘粵明,能讓董潔腸子悔青,潘粵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可以說趙西風的下場是罪有應得,惡人自有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