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多年前,法國人熱烈地討論墮胎、死刑和人道主義
作者簡介:
羅貝爾·巴丹德:法國律師、政治家、作家。在法國,他因堅決支持廢除死刑而聞名。他在弗朗索瓦·密特朗擔任總統任期內任司法部長,促使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分別通過了廢除死刑的法案,從法律上規定死刑應予廢除。羅貝爾·巴貝德還是眾多歷史和政治評論文章和書籍的作者,如《自由、自由》《一位知識分子的政治理想》(與其夫人伊麗莎白·巴丹德合作)《自由和平等》《共和國監獄》等,其中《為什麼要廢除死刑》一書於 2000 年獲得費米納評論獎。
書籍摘錄:
改革年代
我對新任共和國總統不了解。1974 年,這位年輕人以其才華和品格博得讚賞和喜愛。他比同時代的任何人都更好地理解並掌握了新政治生活的首要藝術:溝通。而要溝通,最重要的就是電視。他懂得如何展現淵博而不學究氣,簡明而不矯揉造作,親切而不顯得蠱惑人心。就像大明星一樣,當他意識到自己被別人注意的時候,他內心深處的自戀會使他感到被人崇拜的幸福,這使他有時惹人喜愛。如果說戴高樂將軍在電視上展現了其天才,那麼德斯坦則展現了他的優雅。看到他在一群政治對手中間的表現,我認為他高出一籌,因此有一天我對密特朗說,德斯坦將是他最厲害的對手。密特朗對此表示懷疑。他也許在想,德斯坦過於高貴的出身和遠離民眾的個性,這雙重弱點都將妨礙這位年輕的右翼領袖在總統選舉的全民投票中擊敗他。
在廢除死刑方面,新總統的品格讓我覺得大有希望。在蓬皮杜去世前三天,巴黎流傳著各種政治陰謀的說法,德斯坦在出席《兩個世界》雜誌午餐會時說道:「我的真正理想是關於文學的理想。如果我能夠在幾個月或者幾年之內,寫出可以與莫泊桑或福樓拜相媲美的作品,我會毫不遲疑、滿懷喜悅地轉而從事這項活動。」我認為任何喜愛文學的人,不管是伏爾泰、雨果還是加繆,都只會對斷頭台充滿厭惡。作為一個自由派和親歐人士,總統希望在歐洲最後一個仍在實施死刑的民主國家取消死刑,並以此名垂青史,這樣的話曾經在報刊上報道過。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保留他所厭惡的東西呢?
在其七年任期開始的幾個月里,一些並沒有寫進總統競選綱領的自由派舉措就被實施了。改變馬賽曲的節奏、在就職儀式步行走上香榭麗舍大街似乎只是一些政治小伎倆,但確實有一些重要的改革是在他的倡議下通過的。法國廣播電視局被分為三個獨立頻道。對反對派的 60 名議員和參議員開放了向憲法委員會提出申請的程序,未來將證明,這一憲政改革會產生多麼深遠的影響,它使得一個原本象徵性的機構轉變為真正的憲法法院。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兩項充分顯示總統意願邁向自由 化和現代化的法律:將成年人定義年齡下調至 18 歲,以及關於墮胎的法案。
西蒙·維爾夫人向議會提交了墮胎法案,在經過一輪艱難的辯論後,憑藉左翼的大力支持,該法案以 284 票比 189 票通過。在有關死刑的辯論當中,一些人經常說一個人不能一邊宣稱自己支持廢除死刑,也就是極度尊重生命,一邊又支持放開墮胎。但是,死刑是社會強加於犯人的酷刑,而墮胎的選擇權則取決於女性的決定,自由是在她們手中的,這與死刑完全不同。
除了這些重大改革,新總統對監獄條件也十分關注,這在我看來也是個好兆頭。我們監獄的糟糕狀況是數百年來不關心 犯人死活的傳統造成的。1971 至 1972 年,法國發生了 120 起集體反抗事件。一些高級法官均就此行動起來:施麥克法官就 1971 年圖勒監獄事件撰寫報告,阿爾帕陽日法官在 1972 年 7 月和 1973 年 2 月相繼撰寫有關報告。他們提出了進行重大改革的建議,以及監獄制度自由化的有關舉措。一些旨在幫助囚犯、 警醒公眾的協會成立了。米歇爾· 福柯通過其著作和在法蘭西學院教授的課程,重新激發了關於監獄的討論。刑罰、懲罰的 權力是 1968 年以來知識界討論的熱門主題。由於取消死刑與長期徒刑制度之間息息相關,廢除死刑的討論不可避免地會涉及監獄問題。一些人提出廢除死刑的前提是建立所謂的「替代刑罰」。也就是說,在他們看來,應該對罪犯進行終身監禁,非特赦不能釋放。我在想,其他歐洲國家,我們的近鄰們,是怎樣在不代之以終生監禁的情況下廢除死刑的。只要一想到這種可能性,看守人員便憂心忡忡。他們拒絕看守這些沒有希望重獲自由的犯人們,後者註定變為真正的野獸。
1974 年 7 月 20 日,克萊沃監獄爆發騷亂。對於了解這個監獄的制度及那裡持續緊張狀況的人而言,這一事件沒什麼令 人意外的。騷亂被嚴厲地鎮壓了。在衝突中兩名犯人死亡,15 人受傷。一股狂熱情緒迅速席捲了許多監獄。8 月 1 日,又一 名犯人被殺。時任司法部長的讓· 勒加努埃迅速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改善監獄狀況、提高獄所工作人員薪水、改善犯人生活條件的措施。在參考施麥克與阿爾帕陽日的報告的基礎上,司法部長提交了旨在減少臨時監禁和短期監禁刑罰的法案。
1974 年 8 月 10 日,共和國總統造訪里昂的聖· 保羅監獄與聖約瑟夫監獄。他參觀了監獄,與犯人聊天,甚至還和一名犯人握了手,這是一名「被推定無罪的被告人」,總統府在後來的聲明中也說明了這一點。總統的這一舉動令公眾震驚,一些人認為這顯示出總統關心全體法國人的命運,即使是那些最不值得尊重的人。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知識分子的裝腔作勢,是 為了回應監獄信息小組(GIP)的行動。在我看來,這是引導公眾輿論的一次勇敢舉動。
新總統儘管對於上電視和接受媒體採訪毫不吝嗇,卻一直在廢除死刑問題上保持沉默。人們有時稱德斯坦為「法老」。但在死刑問題上,他表現得更像「斯芬克斯」。然而,我對一些政府要員的公開表態更加擔憂。1975 年 2 月 4 日,總統的密友、內政部長伯涅托斯基表示:「死刑應當用於部分特定案件。比如引起人質死亡的劫持案件、引起兒童死亡的綁架案件、殺害警 察的案件。在這三種案件中,死刑應當被保留。」在同樣的節目中,他還說道,他覺得「作為警察,是有充分理由埋怨法官的慈悲的」。
人權委員會隨後抗議內政部長的上述言論。幾周後, 1975 年 3 月 4 日,總理雅克 · 希拉克在電視上說:「我贊成在人質綁架案中使用死刑。」 希拉克一直是一個廢除死刑的支持者,發表這樣的言論令我尤其不安。總理的話是否暗示了總統在死刑問題上的立場?政府成員或多數黨的領導人從未發表過支持廢除死刑的聲明。正如英國《泰晤士報》所形容的,同許多其他問題一樣,德斯坦在這一問題上顯得很「神秘」。
題圖來自: flickr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又有人重提了這個觀點:國家的興衰在於海岸線和創新機遇
※阿根廷發現了兩塊燈籠西紅柿化石,它們有 5200 萬歲了
※我是個會化妝的男人,怎麼就不 man 了呢?
※Tiffany換藝術總監,以及,All Star的百年紀念款像個
※這本成長小說關於義大利南部的兩個女孩,有點兒像《流金歲月》
TAG:好奇心日報 |
※新中國最美死刑犯,21歲被槍決,死前稱:窮人百姓也是人
※二戰後漢奸清算:法國超過十萬人被判死刑,中國又有多少
※107年前的今天,在中國殺死日本首相的韓國人安重根被處死刑
※雄縣16歲少女被4人綁架撕票:2人死刑 2人死緩
※她是1991年的最美死刑犯,殘酷的人生經歷讓人潸然淚下
※美國過去三年有多少人被執行死刑
※二戰美軍188人被判死刑最後只槍斃一人 罪名令人驚訝
※東京審判為何沒有徹底清算日本軍國主義?起訴僅28人只有7人死刑
※這個11個月大的小男孩,最終還是被英國法院判了死刑
※中國最美女囚犯,20歲就被判死刑,遺言讓人深思!
※中國近30年來被執行死刑的第一美女 年僅20歲!
※日本歷史上唯一的,對未成年人執行的死刑:犯人讓人憤怒
※美國花200萬通緝他,緬甸判他死刑,最後卻善終:從不害中國人
※被執行死刑的三大美女,其中一人年僅20歲,死前曾提特殊要求
※土耳其2300年前地牢曝光 有血井、酷刑室及死刑室
※二戰里漢奸最多國家,超過十萬人被判死刑
※中國被判「死刑」的能人
※20歲處決,她是新中國年紀最小的美女死刑犯,臨死前說了5個字
※中國古代最駭人的死刑:活剝人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