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專訪:科學家也是普通人
版權聲明:如需轉載請務必聯繫 「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組委會」未獲授權禁止轉載
第三屆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上,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馬丁·查爾菲(Martin Lee Chalfie)接受峰會組委會及國內媒體的採訪。以下為採訪內容。
問:GFP和綠巨人之間的故事,綠巨人電影開頭那裡受您的研究啟發,很多好萊塢電影中通常會加入科學家的角色。你怎麼看這一點?
答:科學家具備成為英雄的一切潛質。電影其實是一種誇張,只展現出了一方面,電影中所表現的科學家角色通常沒那麼好。曾有個科幻小說家尼爾·史蒂文森,他寫了一本很厚的書,我不知道有沒有翻譯成中文,名字是《Anathem》,故事發生在宇宙的終極,其中有一家修道院,聚集在那裡的人們並不是為了宗教,修道院里全是科學家。這本書很有意思,其中有一個情節是人們橫穿一間教室,教室里大家都在說話,談論的內容就是電影中各種不符合實際的科學家角色。其中一種就是絕對理性的科學家,就像《星際迷航》裡面的斯波克,另一種就是因為一些早年間出現的問題而變得憤世嫉俗決定毀滅世界的邪惡科學家,我們可以在超人漫畫里能看到不少這樣的例子。這本書里有一些段落全是寫的這些來自電影、電視節目的例子,把科學家描寫成壞人。只要科學家一不小心做錯了什麼,整個世界就會不復存在,這些全是無稽之談,科學家真的不具有這種力量,我們沒有這麼厲害。
其實科學家也是人,就像商人與商人是各不相同的,科學家也是互不相同的。他們的個性才是真正讓人興奮的地方,而不是一個模子里出來的。謝爾頓·格拉肖在這次大會上說他認識很多科學家好像都有阿斯伯格綜合症(社交障礙),我並不同意這一點。這也是一種固定看法,是否有人是這樣?當然有。他們都是科學家嗎?不一定。情況並不是這樣的。是不是每個科學家都很普通?我認為是這樣的。只不過那種刻板印象中的科學家角色更具誇張效果。大家對各行各業都存在這種固定看法,他們都是什麼樣的人,都做什麼樣的事。
問:您覺得科學家,尤其是著名的科學家和普通人之間有什麼區別?
答:科學家本身也是普通人,我要講一個不太好的故事。我記得是在我六七歲的時候,當時我們一家住在芝加哥,我父母開了一家縫製女裝的工廠,那邊工廠一家挨著一家,它們臨街的窗戶形成了芝加哥有名的一道風景。後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要來芝加哥訪問,會舉辦一次檢閱遊行,我父母帶我和弟弟到工廠去看,因為這樣我們就可以從窗戶伸出頭看到英國女王了。但最後什麼都沒有看到,她都沒有露面。我記不清是不是我問的父親女王在哪裡,她是不是遲到了之類的問題,而我父親轉向我說:「女王可能需要上衛生間。」所以你看,大家都是一樣的,我們都得去上衛生間,並沒有什麼普通和不普通的區別。還有一個令人驚訝的故事是我以前住過有門衛的樓房,門衛晚上值班,24小時都有人,還有修理工等。其中有一個人負責收垃圾打掃衛生,我們後來才發現他和他的父親都是傑出的藝術家,他在我們這棟樓里工作是因為他需要這份工作提供的醫療保險。我還認識一個人彈爵士鋼琴彈得非常好,他也有一份工作用來養活自己,因為音樂家收入不高。這些人你能因為他們清理垃圾或從事普通工作就把他們當成普通人嗎?我的部門還有個人喜歡做動作模型,在世界各地都有粉絲。我說的這些是想證明不能因為某個人所從事的工作而定義他這個人。每個人都有有意思的一面,都是與眾不同的,至少我的觀點是這樣。
如需轉載請登錄 「諾貝爾獎獲得者醫學峰會」官網或加官方微信「諾獎得主醫學峰會」授權
TAG:諾獎醫學峰會 |
※華人科學家張鋒獲「小諾貝爾」獎 得主出生在石家莊
※埃及科學家奧薩馬:我是「中國製造」的科學家
※父子倆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
※專訪諾獎得主杜赫提:不要迷信我們,應把老科學家「晾」一邊
※諾獎得主專訪:兒時夢想成為科學家的你,為什麼沒有成功?
※全國科普研討會省內外專家異口同聲:科學家,還應該是「科學+」
※「求是傑出科學家獎」頒獎
※諾獎得主大隅良典曾對中國科學家這樣說
※@科學家特朗普:只有我才能復興科學
※地理學的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首獲維加獎
※科學家居里夫人為什麼沒有申請鐳的專利
※華裔女科學家鮑哲南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華人科學家鮑哲南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專訪《未來之家》主創團隊——每個人既是生活家,也是科學家
※中國科學家首獲維加獎 也是獲此殊榮的首位亞洲科學家
※中國重金吸引在美科學家回國?專家:科學家也需要成就感
※科學家為什麼是科學家?人類所需要的科學家是什麼樣的?
※格魯伯獎得主蒲慕明:具有中國情懷的世界級科學家
※諾貝爾物理學獎科學家稱:我們活在一個電腦模擬世界裡